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3.1.2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 随堂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3.1.2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 随堂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09:31:51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水与水溶液
第2课时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24-25高二上·甘肃·期中)25℃,0.05的硫酸溶液的pH为
A.4 B.3 C.1 D.2
【答案】C
【详解】0.05硫酸中,则pH=-lg,故选C。
2.(24-25高二上·安徽合肥·期中)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的酸梅汁中是的奶茶中的100倍
B.的硝酸和硫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仍相同
C.中和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消耗KOH的物质的量后者多
D.25℃,将的盐酸稀释10000倍后,溶液的
【答案】A
【详解】A.pH=4.5的酸梅汁中c(H+)是pH=6.5的奶茶中c(H+)的100倍,故A正确;
B.硫酸为二元酸,0.01mol/L的硝酸和硫酸溶液氢离子浓度比为1:2,加水稀释100倍后氢离子浓度比仍为1:2,pH不相等,故B错误;
C.盐酸和硫酸均为强酸,pH与体积均相等,则消耗KOH的量相等,故C错误;
D.酸溶液无限稀释,只能是pH接近7,不能超过7,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3.(24-25高二上·北京·期中)常温下,将pH=2的强酸溶液与pH=13的强碱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酸和强碱的体积比为
A.1:9 B.9:1 C.1:11 D.11:1
【答案】B
【详解】常温下,将pH=2的强酸溶液中c(H+)=10-2mol/L与pH=13的强碱溶液中c(OH-)=10-1mol/L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11即溶液中c(OH-)=10-3mol/L,设强酸和强碱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混合后溶液中有:c(OH-)==10-3mol/L,解得V1:V2=9:1,故答案为:B。
4.(24-25高二上·河北秦皇岛·阶段检测)已知:是溶液中的负对数。下列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的是
A.和混合溶液中,
B.的溶液
C.
D.的溶液
【答案】D
【详解】A.和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的等式为,当,有,溶液呈中性,故A不选;
B.根据pH和pOH的定义可知,pH=pOH的溶液中,所以溶液呈中性,故B不选;
C.=,说明,所以溶液呈中性,故C不选;
D.溶液的温度未知,故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故D选;
答案选D。
5.(24-25高二上·辽宁·期中)常温下,0.1mol·L-1硫酸和0.2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等于
A.13 B.11 C.7 D.1
【答案】A
【详解】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由于氢氧化钡的浓度是硫酸的两倍,且每摩尔氢氧化钡提供2摩尔的氢氧根离子,因此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计算得到氢离子浓度为,所以混合溶液的;
故选A。
6.(24-25高二上·内蒙古鄂尔多斯·期中)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的溶液 B.不能大量存在的溶液
C.的溶液 D.能与固体反应的溶液
【答案】C
【详解】A.常温下,水的离子积,的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越高越大,当温度低于常温时,的溶液可能呈酸性,A错误;
B.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B错误;
C.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是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所以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正确;
D.能与Al(OH)3固体反应的溶液主要有酸性和碱性溶液,不能说明溶液一定呈中性,D错误;
故选C。
7.(24-25高二上·浙江·期中)常温下,下列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将的氨水稀释成后所得溶液
D.的盐酸与的溶液按体积比1:9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
【答案】C
【详解】A.的溶液中c(OH-)=;
B.的溶液中c(OH-)=;
C.的氨水中c(OH-)=,稀释10倍后,氨水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c(OH-)>;
D.的盐酸与的溶液按体积比1:9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OH-)=;
由上可知C选项中c(OH-)最大,溶液碱性最强;
故选:C。
8.(24-25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5℃时,溶液比等浓度的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90℃时,纯水的,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C.25℃时,的醋酸溶液与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D.25℃时,pH均为3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仍为3
【答案】B
【详解】A.为强电解质,为弱电解质,25℃时,溶液比等浓度的溶液的导电能力强,A正确;
B.90℃时,纯水的,说明增大,但,溶液仍旧呈中性,B错误;
C.25℃时,的醋酸溶液浓度远大于,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因此,C正确;
D.虽然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平衡常数,两溶液混合时,、都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而氢离子浓度仍为,即的值不变,新溶液中醋酸仍达到电离平衡,故溶液pH仍为3,D正确;
答案选C。
9.(24-25高二上·河北邢台·期中)25℃时,在一定体积pH=2的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2溶液,当溶液中的硫酸根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反应的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则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体积比为
A.1:9 B.9:1 C.1:2 D.1:4
【答案】A
【详解】pH=2的NaHSO4溶液中c(H+)=10-2mol/L,设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离子物质的量为x×10-2mol;两者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则反应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为x×10-2mol,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x×10-2mol;设氢氧化钡溶液体积为y,依据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混合后溶液pH=11,计算得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所以得到:;得到x:y=1:9;
答案选A。
10.(24-25高二上·辽宁朝阳·期中)已知水的电离平衡如图所示,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
B.加热f点纯水,其组成由f点沿fd直线向d方向迁移
C.向d点纯水中通入少量HCl,其组成由d点沿cde曲线向e点移动
D.df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或纯水)一定显中性
【答案】B
【分析】pOH=-lgc(OH-),故pOH越大,c(OH-)越小;pH=-lgc(H+),故pH越大,c(H+)越小;pH+ pOH=pKw。
【详解】A.水的电离吸热,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Kw越大,pOH、pH越小,所以温度T>20°C,即Kw(f)>Kw(d),同时Kw只与温度有关,d、e点在等温线上,所以Kw(f)>Kw(e)=Kw(d),A正确;
B.由于水的电离吸热,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Kw增大,pOH、pH减小,且纯水pOH=pH,即加热f点纯水,其组成由f点沿Of直线向O方向迁移,B错误;
C.恒温条件下,向d点纯水中通入少量HCl,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由于pOH+pH=pKw,所以pOH增大,其组成由d点沿cde曲线向e点移动,C正确;
D.df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均有pH= pOH,即c(OH-)=c(H+),所以df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均呈中性,D正确;
答案选B。
11.(23-24高二上·湖北·期中)下列有关试纸和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pH试纸是将试纸用多种酸碱指示剂的混合溶液浸透,再经高温烘干制成的
B.最常用的广泛pH试纸的pH范围是1~14,可以识别的pH误差约为1
C.精密pH试纸的pH范围较窄,可以判别0.2或0.3的pH差
D.pH计又叫酸度计,可以用来精密测量溶液的pH
【答案】A
【详解】A.pH试纸是将试纸用多种酸碱指示剂的混合液浸透,再经晾干后制成的,A错误;
B.最常用的广泛pH试纸的pH范围是1~14,读数时应该读到整数位置,可以识别的pH误差约为1,B正确;
C.精密pH试纸在读数时要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可以判别0.2或0.3的pH差,C正确;
D.pH计,是用电测法测定溶液pH值的一种仪器,可以用来精密测量溶液的pH,其量程为0~14,D正确;
故选A。
12.(13-14高二上·新疆·期末)常温下,取的X、Y两种碱的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随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X、Y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相同倍数时,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稀释前,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X>Y
D.若,则X、Y都是弱碱
【答案】D
【分析】根据图象曲线变化及信息可知,两种碱溶液具有相同的体积和pH,碱的溶液加水稀释时,氢氧根离子浓度不断减小,pH不断减小,并且Y的pH变化小于X的pH变化,则X、Y的碱性强弱:X>Y,并且Y一定是弱碱,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稀释前X、Y溶液的pH相等,则X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小于Y溶液中溶质的浓度,A错误;
B.稀释相同倍数时,溶液的pH:XC.稀释前X、Y溶液的pH相等,X、Y的碱性强弱:X>Y,则Y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X,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XD.若X为强碱,则,若,则X为弱碱,由于碱性:X>Y,则当X是弱碱时,Y一定是弱碱,D正确。
答案为D。
13.Ⅰ.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为B点。
(1)在100℃时,Kw的表达式为 ,在此温度下,Kw的值为 mol2/L2。
(2)在室温下,将pH=9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
(3)室温时将pH为3的硫酸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中,c()和c(H+)之比为 。
Ⅱ.现有溶质为①CH3COOH,②HCl、③H2SO4的三种溶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的电离方程式: 。
(2)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填序号)。
(3)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最小的是 (填序号)。
(4)在室温下,将c(H+)均为0.1mol/L的三种酸分别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倍,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5)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①②③三种酸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比为 。
(6)三种酸溶液的pH相同时,若消耗等量的Zn,则需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填序号)。
【答案】 ① ③ ①②③ ①②③
【分析】Ⅰ.(1)结合图象及 Kw=c(H+) c(OH-)计算;
(2)利用H++ OH-= H2O计算;
(3)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Ⅱ.CH3COOH为弱电解质,HCl、H2SO4均为强酸。
【详解】Ⅰ.(1)在100℃时,Kw表达式为Kw=c(H+) c(OH-),由图象可知,在此温度下c(H+)=c(OH-)=10-6mol/L,则Kw=c(H+) c(OH-)=10-6mol/L×10-6mol/L=1×10-12mol2/L2。
(2)在室温下,pH=9的Ba(OH)2溶液中c(OH-)=10-5mol/L,pH=5的稀盐酸中c(H+)=10-5mol/L,设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为xL,盐酸的体积为yL,混合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则n(H+)=n(OH-),即10-5mol/L×xL=10-5mol/L×yL,解得x:y=1:1,则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1:1。
(3)室温时,pH=3的硫酸溶液中c(H+)=10-3mol/L,c()=5×10-4mol/L,将此溶液稀释100倍后,c()=5×10-6mol/L,而c(H+)=10-5mol/L,则c():c(H+)=5×10-6mol/L:10-5mol/L=1:2。
Ⅱ.(1) CH3COOH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
(2)当三种溶液pH相同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假设提供1mol/L的氢离子,①醋酸为弱电解质,则醋酸的浓度应大于1mol/L、②HCl为强酸只能电离出1个氢离子,盐酸的浓度为1mol/L、③H2SO4为强酸,能电离出2个氢离子,硫酸的浓度为0.5mol/L,故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①。
(3)当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假设浓度都是1mol/L;①CH3COOH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小于1mol/L,②HCl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mol/L,③H2SO4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2mol/L;故pH最小的是③。
(4)加水稀释时促进醋酸的电离,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10倍后,醋酸溶液中H+浓度大于原来的,盐酸和H2SO4溶液中H+浓度为原来的,则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5)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三种酸溶液,醋酸和HCl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比为1:1:2。
(6)盐酸和硫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三种酸溶液的pH相同时,c(CH3COOH)最大,若消耗等量的Zn,则需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①<②=③。
14.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水的离子积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则 (填“>”“<”或“=”),理由是 。
(2)25℃下,某溶液中,取该溶液加水稀释至,则稀释后溶液中 。
(3)在℃下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的浓度为 。
(4)℃下,将的苛性钠溶液与的稀硫酸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的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则 。
【答案】(1) > 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变大,水的离子积增大
(2)
(3)
(4)
【详解】(1)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所以α>1×10- 14.答案:>、 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变大,水的离子积增大。
(2),则,稀释10倍,则。时,溶液中,稀释10倍后仍然为,则。
(3)的NaOH溶液中,NaOH溶液中来自于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同时也电离出等量的,所以水电离产生的的浓度为c(OH-)=110-10mol/L。答案:110-10mol/L。
(4)时,所得混合溶液的,说明溶液为酸性,酸过量。时,的NaOH溶液,,则,解得。
15.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500倍,则稀释后c(SO)与c(H+)的比值为 。
(2)25 ℃时,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3)计算25 ℃时下列溶液的pH:
①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已知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8×10-5),其pH= 。
②0.1 mol·L-1的氨水(NH3·H2O的电离度α=1%),其pH= 。
③pH=2的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其pH= (已知lg 2≈0.3)。
④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
⑤25 ℃时,pH=3的硝酸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按照体积比为9∶1混合,其pH= 。
【答案】(1)
(2)0.05 mol·L-1
(3) 2.9 11 2.3 2 10
【详解】(1)H2SO4溶液的pH=5,,则稀释前,稀释后,c(H+)稀释后接近水电离出的c(H+),约为,所以。
(2)由题意可知,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设原溶液的浓度为cmol/L,则,解得。
(3)①,假设达到电离平衡时c(H+)=xmol/L,则c(CH3COO-)=xmol/L,c(CH3COOH)=( 0.1-x) mol/L,所以Ka==1.8×10-5,解得,所以pH=-lgc(H+)=-lg (1.3×10-3)≈2.9;
②一水合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由于其电离度为1%,所以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c(OH-)=0.1mol/L×1%=10-3mol/L,c(H+)=mol/L=10-11mol/L,所以pH=-lgc(H+)=11;
③pH=2的盐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后,酸溶液中H+的浓度酸c(H+)=mol/L,=2+lg2≈2.3;
④0.1 mol/L NaOH溶液中c(OH-)=0.1 mol/L,0.06 mol/L的硫酸溶液中c(H+)=0.06 mol/L×2=0.12 mol/L,所以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混合溶液中,则pH=-lg0.01=2;
⑤pH=3的硝酸溶液中c(H+)=10-3 mol/L,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2mol/L,二者以体积比9∶1混合,Ba(OH)2过量,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中c(OH-)==1×10-4 mol/L,则混合后c(H+)==mol·L-1=1×10-10 mol/L,则pH=-lg10-10=10。
1.(23-24高二上·浙江丽水·期末)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碱的方法
B.b点对应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 6mol L-1
C.d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Fe3+、NO大量存在
D.T℃时,0.05mol L 1Ba(OH)2溶液的pH=11
【答案】D
【详解】A.a、d两点温度不同不同,在水中加入碱的方法不能从a点到d点,A错误;
B.b点对应的溶液,、,醋酸抑制水电离,b点对应的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 B错误;
C. d点溶液中,溶液呈碱性含有大量的,与NH、Fe3+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T℃时,c点溶液中,,溶液中,,pH=11, D正确;
故选D。
2.某温度下,水中c(H+)与c(OH )的关系如图所示。pOH= lg c(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温度高于25 ℃
B.在水中通入氨气,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
C.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
D.b点所处温度下,0.1 mol·L 1 KOH溶液的pH=13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pOH=pH=6.5,则有c(H+)=c(OH )=10 6.5 mol·L 1,Kw=c(H+)·c(OH )=10 6.5×10 6.5=1×10 13>Kw(25 ℃),故b点温度高于25 ℃,A项正确;
B.在水中通入氨气,c(OH )增大,抑制了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B项正确;
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 )均增大,则pH、pOH均减小,且二者相等,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C项正确;
D.b点对应的Kw=1×10 13,0.1 mol·L 1 KOH溶液中c(OH )=1×10 1 mol·L 1,故c(H+)=1×10 12 mol·L 1,则溶液的pH=12,D项错误;
答案选D。
3.(24-25高二上·黑龙江哈尔滨·阶段检测)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溶液的
B.溶液中的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混合
D.的醋酸溶液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答案】B
【详解】A.没有说明溶液的温度,pH = 7的溶液不一定有c(H+) = c(OH-),若温度是100℃时溶液pH=6时显中性,所以pH = 7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A错误;
B.的溶液Kw = c(H+)·c(OH-),c2(H+) = c(H+)· c(OH-),则c(H+) = c(OH-),所以一定显中性,B正确;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Ba(OH)2的物质的量相等,发生反应:NaHSO4+Ba(OH)2=BaSO4↓+NaOH+H2O,得到NaOH溶液,溶液呈碱性,C错误;
D.的醋酸c(H+) =10-3mol/L,只有在25℃,的溶液中c(OH-) =10-3mol/L,pH = 3的醋酸与pH = 11的KOH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才呈中性,没有说明温度,所以不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D错误;
故选:B。
4.(24-25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检测)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限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选项 条件 离子
A 溶液 、、、
B 水电离的的溶液 、、、
C 的溶液 、、、
D 澄清透明的溶液 、、、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和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水电离的c(H )=10-13mol/L的溶液,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为碱性,在酸性条件下无法大量存在,B错误;
C.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与,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能大量共存,D正确;
故选D。
5.(24-25高二上·陕西咸阳·阶段检测)在常温下,有关下列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的氨水   
②的氢氧化钾溶液
③的醋酸   
④的盐酸
A.将①、②分别加水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①>②
B.将等体积的①和④混合,得到的溶液呈酸性
C.向③、④中分别加入醋酸钠晶体后,两种溶液的均增大
D.恰好中和等体积的③、④溶液,③消耗等浓度溶液的体积大
【答案】B
【详解】A.一水合氨稀释过程中还能继续电离出氢氧根,所以稀释103倍其pH的变化小于3,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稀释103倍其pH的变化为3,则稀释后pH:①>②,A正确;
B.将等体积的①和④混合,pH=3的盐酸中c(H+)=10-3mol/L,pH=11的氨水中c(OH-)=10-3mol/L,两种溶液H+与OH-离子浓度相等,但由于氨水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则氨水浓度大于10-3mol/L,即氨水的浓度大于盐酸浓度,反应后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B错误;
C.向醋酸中加入醋酸钠晶体,醋酸根离子会抑制醋酸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向硫酸中加入醋酸钠晶体,醋酸根离子会结合氢离子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C正确;
D.pH相同时,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恰好中和等体积的③、④溶液,③消耗等浓度溶液的体积大,D正确;
故选B。
6.(24-25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100℃下,水的离子积,完全中和pH=3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mL
B.常温下,重水()的离子积,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已知,重水的pD=7.7
C.常温下,将0.02的溶液100mL和0.02的溶液100mL混合,若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则混合后的溶液pH=12
D.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酸度的定义:AG=lg,则25℃时,0.10 HCl溶液的AG=2
【答案】C
【详解】A.已知100℃下,水的离子积,完全中和pH=3的硫酸溶液50mL,设需要pH=11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x,则10-3mol/L×50mL=10-1mol/L x,x=0.5mL,A不正确;
B.常温下,重水()的离子积,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已知,重水中,c(D+)==4×10-8mol/L,pD=8-2lg2=7.4,B不正确;
C.常温下,将0.02的溶液100mL和0.02的溶液100mL混合,若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则混合后的溶液中,c(OH- )==0.01mol/L,pH=12,C正确;
D.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酸度的定义:AG=lg,则25℃时,0.10 HCl溶液中,c(H+)=0.10mol/L,c(OH- )=10-13mol/L,AG= lg=12,D不正确;
故选C。
7.(23-24高二上·江西吉安·期末)“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被《科学》杂志评为10大科技突破之一。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将金属Na加入重水中,重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B.该温度下,纯重水的
C.该温度下,1 L含0.01 mol DCl的重水溶液,其pD=2
D.该温度下,在100 m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100 mL NaOD的重水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D=13(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答案】D
【详解】A.重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Na与重水电离生成的反应生成D2,促进重水发生电离,从而使重水的电离程度增大,A正确;
B.重水(D2O)的离子积,则,,B正确;
C.1 L含DCl的重水溶液中,,C正确;
D.100 mL 的DCl重水溶液和100 mL 的NaOD的重水溶液混合时,NaOD过量,所以,,,,D错误;
答案选D。
8.(24-25高二上·北京·阶段检测)室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pH 3 3 11 11
溶液 盐酸 醋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氨水
A.①、②、③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为:①=③>②
B.相同体积的①、②溶液分别与③溶液完全中和,消耗③溶液的体积:①>②
C.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
D.①、③溶液以体积比为9∶11混合,则混合溶液的
【答案】C
【详解】A.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HCl、NaOH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①、②、③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为:①=③<②,A错误;
B.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相同体积的①、②溶液分别与③溶液完全中和,消耗③溶液的体积:①<②,B错误;
C.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所得溶液呈酸性,C正确;
D.①、③溶液以体积比为9∶11混合,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pH=10,D错误;
故选C。
9.(24-25高二上·重庆·阶段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时,pH约为6的纯水呈酸性
B.在常温下,将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为8
C.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各1mL分别稀释100倍,所得氨水的pH略小
【答案】C
【详解】A.升温促进水的电离,在时,pH约为6的纯水中,呈中性,纯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呈中性,A错误;
B.常温下,酸溶液不管稀释多少倍,pH都不会大于7,B错误;
C.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溶液的酸碱性,的溶液一定显碱性,C正确;
D.NaOH是强碱,一水合氨是弱碱,p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加水稀释相同倍数,由于稀释使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右移,稀释相同倍数后氨水中氢氧根浓度大于NaOH溶液中氢氧根浓度,稀释后氢氧化钠溶液、而所得氨水的pH略大于9,D错误;
故选C。
10.(24-25高二上·陕西咸阳·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溶液可能显酸性
B.在100℃时,约为6的纯水呈中性
C.在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为时,此溶液的一定为13
D.常温下,之和为14的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
【答案】B
【详解】A.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不可能显酸性,故A错误;
B.100℃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都约为1×10—6mol/L,纯水的pH约为6,呈中性,故B正确;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若为酸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溶液pH为1,若为碱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溶液pH为13,故C错误;
D.设常温下硝酸溶液的pH为a、氢氧化钾溶液的pH为b,若等体积的硝酸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则反应存在如下关系:VL×10—amol/L=VL×10—14+bmol/L,解得a+b=14,反应得到的硝酸钾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则常温下,pH之和为14的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故D错误;
故选B。
11.(24-25高二上·山西长治·期中)在25℃时,有pH为m的HCl溶液和pH为n的NaOH溶液,取V1 L该HCl溶液用该NaOH溶液中和,需V2 L NaOH溶液,若,则V1:V2为
A.1:1 B.1:2 C.1:3 D.1:4
【答案】A
【详解】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题意可得:10—mmol/L×V1L=10—14+nmol/L×V2L,则V1:V2=10—14+m+n:1=1:1,故选A。
12.(24-25高二上·湖北·期中)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A对应温度下,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B.曲线A对应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1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小于α2
C.曲线B对应温度下,将0.02mol L-1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10
D.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答案】D
【分析】水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电离程度增大,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大,曲线B对应的温度大于曲线A对应的温度;
【详解】A.在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即n(H+)=n(OH-),所以10-5×V(NaOH溶液)= 10-4×V(硫酸),解得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1,A正确;
B.在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Kw= c(H+)c(OH-)=10-14,pH=2的HCl溶液中c(H+)=10-2mol/L,酸溶液中水的电离受抑制,c水(H+)=10-12mol/L;pH=11的某BOH溶液中,c(H+)=10-11mol/L,碱溶液中水的电离受抑制,所以c水(H+)=10-11mol/L,而水电离产生的H+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就越大,所以α1小于α2,B正确;
C.在曲线B对应温度下,Kw=c(H+)c(OH-)=10-12,将0.02mol L-1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碱过量,混合溶液中c(OH-)=,c(H+)==1mol/L,所以pH=10,C正确;
D.在曲线B对应温度下,Kw=c(H+)c(OH-)=10-12,pH=2的HCl溶液c(H+)=10-2mol/L,pH=10的NaOH溶液c(OH-)=10-2mol/L,等体积混合后,二者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显中性,D错误;
答案选D。
13.根据“”及“”,进行计算,并交流讨论。
(1)计算25℃时,溶液的pH 。
(2)计算25℃时,溶液的pH 。
(3)25℃时,将0.02mol/L的盐酸和的盐酸等体积混合,计算所得溶液的pH 。(忽略两溶液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答案】(1)25℃时,溶液中,则溶液的
(2)25℃时,溶液中,则溶液中,。
(3)25℃时,设两种不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均为VL,则有,所得溶液中,则有。
【详解】(1)溶液中的,根据公式,得出溶液的=-lg0.1=1;
(2)Ba(OH)2是二元强碱,25℃时,溶液中,根据,则溶液中,;
(3)25℃时,设两种不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均为VL,则有,根据c=可知,所得溶液中,则有。
14.(24-25高二上·山东青岛·期中)已知:。不同温度下,分别向水中滴加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和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填“>”、“<”或“=”),原因为 。
(2)b点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a点由水电离产生的 ;a、b两点由水电离产生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
(4)温度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
(5)温度下,将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 。(已知:,)
【答案】(1) < T1℃时,T2℃时,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Kw越大,则<
(2)碱性
(3) <
(4)11
(5)10.3
【详解】(1)A点对应温度为T2℃,pH=3.5,pOH=9.5,则,同理可计算出T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Kw越大,则<;
(2)b点溶液pH=7,10-7mol/L,,此时,溶液呈碱性;
(3)a点pH=3.5,10-3.5mol/L,由水电离产生的=;b点pH=7,溶液呈碱性,=10-7mol/L, a、b两点由水电离产生的大小关系为:a<;
(4)温度下,,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mol/L,则=10-11mol/L,则pH=11;
(5)温度下,,的溶液中mol/L的溶液中=10-4mol/L,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混合后,则,pH=10+lg2=10.3。
15.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五个点的Kw间的关系是 。
(2)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的措施是 (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少量的盐酸 c.降温 d.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
(3)在E点对应的温度下,将的NaOH溶液与的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则NaOH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 。
(4)在B点对应的温度下,将的NaOH溶液与的稀硫酸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则 。
【答案】 A=D=E<C<B b 10:1 9:11
【分析】水的离子积Kw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图中A、D、E三点对应的温度为25℃,B点对应的温度为100℃,C点对应的温度介于25℃与100℃之间,由此分析。
【详解】(1)水的离子积Kw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D、E三点对应的温度为25℃,B点对应的温度为100℃,C点对应的温度介于25℃与100℃之间,故水的离子积的大小关系为A=D=E<C<B;
(2)由曲线可知,从A点到D点,保持温度不变,使c(H+)增大;
a.升温,水的电离平衡受到促进,c(H+)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少量的盐酸,水的电离平衡受到抑制,温度不变,但c(H+)增大,故b符合题意;
c.降温,水的电离平衡受到抑制,c(H+)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且使c(H+)浓度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3)E点对应的温度为25℃,Kw=,由混合溶液的可知n=n,的NaOH溶液c=10-9mol/L,c==10-5mol/L,的稀硫酸的c=10-4mol/L,即V=V,=10:1;
(4)B点对应的温度为100℃,Kw==,所得混合溶液的,反应后酸剩余,将的NaOH溶液c=10-11mol/L,c==10-1mol/L,的稀硫酸的c=10-1mol/L,则c=,即。第一节 水与水溶液
第2课时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24-25高二上·甘肃·期中)25℃,0.05的硫酸溶液的pH为
A.4 B.3 C.1 D.2
2.(24-25高二上·安徽合肥·期中)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的酸梅汁中是的奶茶中的100倍
B.的硝酸和硫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仍相同
C.中和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消耗KOH的物质的量后者多
D.25℃,将的盐酸稀释10000倍后,溶液的
3.(24-25高二上·北京·期中)常温下,将pH=2的强酸溶液与pH=13的强碱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酸和强碱的体积比为
A.1:9 B.9:1 C.1:11 D.11:1
4.(24-25高二上·河北秦皇岛·阶段检测)已知:是溶液中的负对数。下列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的是
A.和混合溶液中,
B.的溶液
C.
D.的溶液
5.(24-25高二上·辽宁·期中)常温下,0.1mol·L-1硫酸和0.2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等于
A.13 B.11 C.7 D.1
6.(24-25高二上·内蒙古鄂尔多斯·期中)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的溶液 B.不能大量存在的溶液
C.的溶液 D.能与固体反应的溶液
7.(24-25高二上·浙江·期中)常温下,下列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将的氨水稀释成后所得溶液
D.的盐酸与的溶液按体积比1:9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
8.(24-25高二上·浙江·期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5℃时,溶液比等浓度的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90℃时,纯水的,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C.25℃时,的醋酸溶液与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D.25℃时,pH均为3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仍为3
9.(24-25高二上·河北邢台·期中)25℃时,在一定体积pH=2的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2溶液,当溶液中的硫酸根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反应的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则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体积比为
A.1:9 B.9:1 C.1:2 D.1:4
10.(24-25高二上·辽宁朝阳·期中)已知水的电离平衡如图所示,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
B.加热f点纯水,其组成由f点沿fd直线向d方向迁移
C.向d点纯水中通入少量HCl,其组成由d点沿cde曲线向e点移动
D.df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或纯水)一定显中性
11.(23-24高二上·湖北·期中)下列有关试纸和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pH试纸是将试纸用多种酸碱指示剂的混合溶液浸透,再经高温烘干制成的
B.最常用的广泛pH试纸的pH范围是1~14,可以识别的pH误差约为1
C.精密pH试纸的pH范围较窄,可以判别0.2或0.3的pH差
D.pH计又叫酸度计,可以用来精密测量溶液的pH
12.(13-14高二上·新疆·期末)常温下,取的X、Y两种碱的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随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X、Y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相同倍数时,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稀释前,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X>Y
D.若,则X、Y都是弱碱
13.Ⅰ.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为B点。
(1)在100℃时,Kw的表达式为 ,在此温度下,Kw的值为 mol2/L2。
(2)在室温下,将pH=9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
(3)室温时将pH为3的硫酸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中,c()和c(H+)之比为 。
Ⅱ.现有溶质为①CH3COOH,②HCl、③H2SO4的三种溶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的电离方程式: 。
(2)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填序号)。
(3)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最小的是 (填序号)。
(4)在室温下,将c(H+)均为0.1mol/L的三种酸分别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倍,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5)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①②③三种酸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比为 。
(6)三种酸溶液的pH相同时,若消耗等量的Zn,则需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填序号)。
14.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水的离子积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则 (填“>”“<”或“=”),理由是 。
(2)25℃下,某溶液中,取该溶液加水稀释至,则稀释后溶液中 。
(3)在℃下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的浓度为 。
(4)℃下,将的苛性钠溶液与的稀硫酸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的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则 。
15.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500倍,则稀释后c(SO)与c(H+)的比值为 。
(2)25 ℃时,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3)计算25 ℃时下列溶液的pH:
①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已知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8×10-5),其pH= 。
②0.1 mol·L-1的氨水(NH3·H2O的电离度α=1%),其pH= 。
③pH=2的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其pH= (已知lg 2≈0.3)。
④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 。
⑤25 ℃时,pH=3的硝酸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按照体积比为9∶1混合,其pH= 。
1.(23-24高二上·浙江丽水·期末)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碱的方法
B.b点对应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 6mol L-1
C.d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Fe3+、NO大量存在
D.T℃时,0.05mol L 1Ba(OH)2溶液的pH=11
2.某温度下,水中c(H+)与c(OH )的关系如图所示。pOH= lg c(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温度高于25 ℃
B.在水中通入氨气,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
C.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
D.b点所处温度下,0.1 mol·L 1 KOH溶液的pH=13
3.(24-25高二上·黑龙江哈尔滨·阶段检测)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溶液的
B.溶液中的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混合
D.的醋酸溶液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4.(24-25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检测)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限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选项 条件 离子
A 溶液 、、、
B 水电离的的溶液 、、、
C 的溶液 、、、
D 澄清透明的溶液 、、、
A.A B.B C.C D.D
5.(24-25高二上·陕西咸阳·阶段检测)在常温下,有关下列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的氨水   
②的氢氧化钾溶液
③的醋酸   
④的盐酸
A.将①、②分别加水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①>②
B.将等体积的①和④混合,得到的溶液呈酸性
C.向③、④中分别加入醋酸钠晶体后,两种溶液的均增大
D.恰好中和等体积的③、④溶液,③消耗等浓度溶液的体积大
6.(24-25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100℃下,水的离子积,完全中和pH=3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mL
B.常温下,重水()的离子积,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已知,重水的pD=7.7
C.常温下,将0.02的溶液100mL和0.02的溶液100mL混合,若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则混合后的溶液pH=12
D.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酸度的定义:AG=lg,则25℃时,0.10 HCl溶液的AG=2
7.(23-24高二上·江西吉安·期末)“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被《科学》杂志评为10大科技突破之一。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将金属Na加入重水中,重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B.该温度下,纯重水的
C.该温度下,1 L含0.01 mol DCl的重水溶液,其pD=2
D.该温度下,在100 m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100 mL NaOD的重水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D=13(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8.(24-25高二上·北京·阶段检测)室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pH 3 3 11 11
溶液 盐酸 醋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氨水
A.①、②、③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为:①=③>②
B.相同体积的①、②溶液分别与③溶液完全中和,消耗③溶液的体积:①>②
C.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
D.①、③溶液以体积比为9∶11混合,则混合溶液的
9.(24-25高二上·重庆·阶段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时,pH约为6的纯水呈酸性
B.在常温下,将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为8
C.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各1mL分别稀释100倍,所得氨水的pH略小
10.(24-25高二上·陕西咸阳·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溶液可能显酸性
B.在100℃时,约为6的纯水呈中性
C.在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为时,此溶液的一定为13
D.常温下,之和为14的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
11.(24-25高二上·山西长治·期中)在25℃时,有pH为m的HCl溶液和pH为n的NaOH溶液,取V1 L该HCl溶液用该NaOH溶液中和,需V2 L NaOH溶液,若,则V1:V2为
A.1:1 B.1:2 C.1:3 D.1:4
12.(24-25高二上·湖北·期中)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A对应温度下,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B.曲线A对应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1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小于α2
C.曲线B对应温度下,将0.02mol L-1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10
D.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13.根据“”及“”,进行计算,并交流讨论。
(1)计算25℃时,溶液的pH 。
(2)计算25℃时,溶液的pH 。
(3)25℃时,将0.02mol/L的盐酸和的盐酸等体积混合,计算所得溶液的pH 。(忽略两溶液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14.(24-25高二上·山东青岛·期中)已知:。不同温度下,分别向水中滴加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和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填“>”、“<”或“=”),原因为 。
(2)b点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a点由水电离产生的 ;a、b两点由水电离产生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
(4)温度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
(5)温度下,将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 。(已知:,)
15.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五个点的Kw间的关系是 。
(2)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的措施是 (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少量的盐酸 c.降温 d.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
(3)在E点对应的温度下,将的NaOH溶液与的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则NaOH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 。
(4)在B点对应的温度下,将的NaOH溶液与的稀硫酸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