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5年7月
针
成
杵
铁
部编版四年级下
预习单
借助拼音和注释读通课文;
1
借助注释尝试理解课文意思,并找一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
通过预习我知道,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主要人物是( ),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预习反馈
磨针溪,象耳山
李太白、老媪
未成,弃去
逢老媪、磨铁杵
感其意,还卒业。
再读课文
借助拼音和注释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每一句话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铁杵成针》
卒
zú
媪
ǎo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再读文本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梳理文意(人名地名照搬)
世传:世上传说。 成:完成。
弃:放弃。 去:离开。 逢:遇到。 之:代词她,文中指老婆婆。
曰:说。 是:这。 方:正在。 感:被......感动
卒:完成。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句意: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课文讲解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句意:世人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准备放弃学业离开。
世上传说
完成
放弃
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句意:他路过这条小溪时,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这。
正在。
问之,曰:“欲作针。”
句意:(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之
指老妇人
李白会问什么呢?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句意: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了,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练习背诵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地点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这则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对照文章听故事。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有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
地点
象耳山 磨针溪
细读感悟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磨针溪这外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
人物
李太白
世:世间、世上;
传:传说。
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他就放弃不读了,收拾收拾东西离开象耳山。
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在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他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李白感到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为什么磨铁杵呀?”老婆婆说。“我想做一根针。”
过
逢老媪
曰
问
理解“问之”。
谁问?问什么?
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
李白问,问老媪“你为什么磨铁杵呀?”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李白听了,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于是他重新回到山中,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学业。
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未成,弃去。
分别用“成、弃”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
“成”,完成;
“弃”,放弃。
反义词
“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连李白这样有极高天分的人学习都需要勤奋与毅力,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加倍努力,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呐,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
娓娓道来,如讲故事。
谁来接着讲?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
拓展延伸
回归生活
课文中的李太白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铁杵”是什么?最终通过自己不停地“磨”成就了自己的“针”。那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情况吗?我们应该怎么去“磨”才能成就自己的“针”呢?
坚持不懈,下苦功夫,终能成功。
课文小结
《铁杵成针》讲的是( )小时候( ),离开途中偶遇( ),李白被老妇人的( ),决定发奋读书,最终( )。
李白
未完成学业而弃学
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
意志感动
学有所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俗语)
拓展延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个故事。
课后搜集有关勤学苦读的典故,摘抄好词佳句。
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