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8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周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8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周测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0 10:08:34

文档简介

第09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9分。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B.
C.
D.
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水加热,增大,不变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增大,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逆向移动,降低
D.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常温下溶液的大于7
B. 常温下的溶液的为3
C. 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倍,大于9
D. 用溶液作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甲酸(HCOOH)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若使溶液中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操作是( )。
升高温度 B. 加入
C. 加稀释 D. 加入NaOH固体
室温下,关于1.0 mL 0.1 mol L-1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溶液的pH等于13
B. 与1.0 mL 0.1 mol L-1盐酸混合后呈中性
C.
D. 加入少量NH4Cl固体,c(OH-)不变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25 ℃、35 ℃时其,离子积分别为K(25 ℃)=1.0×10-14、K(35 ℃)=2.1×10-1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35 ℃时,纯水中的c(H+)>c(OH-)
B. 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D. 水的电离度:α(25 ℃)>α(35 ℃)
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增大的是( )。
加入固体 B. 加入蒸馏水
C. 通入气体 D. 升高温度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C. HF易溶于水,故HF是强电解质
D. 难溶于水,故是弱电解质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的是( )。
A. 盐酸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已略去)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选项
A B C D
试剂a NaOH Ca(OH)2 Ba(OH)2 H2SO3
试剂b CH3COOH Ca(HCO3)2 H2SO4 H2S
已知水的电离平衡如图所示,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
B. df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或纯水)一定显中性
C. 向d点纯水中通入少量HCl,其组成由d点沿cde曲线向e点移动
D. 加热f点纯水,其组成由f点沿fd直线向d方向迁移
常温下,关于下列两种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pH 12 12
溶质 NaOH NH3·H2O
A. ①中c(Na+)等于②中c(NH)
B. 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① < ②
C. 中和等体积的两溶液所用等浓度盐酸的体积:① < ②
D. 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 < 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包括第14题~第17题4个大题,共61分。
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电离常数 ;
(1)写出醋酸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将的醋酸与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a、b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相同的三种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已知在常温时,将浓度相等的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根据表格数据,的水解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___,用平衡常数解释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相比:___________(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6)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苏打和明矾能作为泡沫灭火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氨水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用途。
(1)室温下,溶于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②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一水合氨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③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增大、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加 b.加固体 c.加入浓硫酸
(2)已知:时、和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①时,浓度均为的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的碱性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
②时,若初始时次氯酸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
___________。
③下列化学反应可能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向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测得溶液变化如图。
①A点表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②A、B、C、D点表示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最大的是_______ (填字母)
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电离常数
(1)常温下, A.溶液;B.盐酸;C.溶液,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
(2) A.、B.、C.、D.,结合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向溶液中通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将的溶液和的溶液混合,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则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4)人体血液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存在平衡:,当有少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的变化不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血液中,则血液中___________。
(1)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平衡:。若要增大的浓度而不增大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
适当升高温度 b.加入固体
c.通入 d.加入少量浓盐酸
(2)常温下,有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
①加适量醋酸钠晶体后,醋酸溶液中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盐酸中______。
②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中:醋酸______(填“>”“=”或“<”,下同)盐酸。
③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醋酸______盐酸。
④溶液温度都升高20℃,溶液中:醋酸______盐酸。
⑤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①表示盐酸,②表示醋酸)
b.
c. d.
(3)将的加水稀释,有关稀释后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电离程度增大
b.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多
c.溶液导电性增强
d.溶液中醋酸分子增多
答案第1页,共2页第08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9分。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强电解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没有关系。虽然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为离子,,符合强电解质的定义,A符合题意;不能完全电离,,不符合强电解质的定义,B不符合题意;不能完全电离,,不符合强电解质的定义,C不符合题意;不能完全电离,,不符合强电解质的定义,D不符合题意。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B.
C.
D.
【答案】C
【解析】碳酸是二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电离方程式为,A正确;是一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为,B正确;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Na+和,电离方程式为,C错误;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和Cl-,电离方程式为,D正确。
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水加热,增大,不变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增大,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逆向移动,降低
D.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答案】B
【解析】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Kw增大,增大,则pH减小,A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致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K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Kw不变,B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增大,C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铵根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减小,导致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D错误。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常温下溶液的大于7
B. 常温下的溶液的为3
C. 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倍,大于9
D. 用溶液作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答案】D
【解析】因HCN为弱酸,其酸根离子CN-发生水解:,故常温下NaCN溶液的pH大于7,A不符合题意;常温下的HCN溶液的pH为3,说明HCN部分电离,HCN为弱酸,B不符合题意;强酸强碱盐溶液为中性溶液,NaCN溶液显碱性,则说明其为弱酸强碱盐,能说明HCN为弱酸,C不符合题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HCN溶液作导电实验灯泡很暗只能说明该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与HCN是否为弱酸无关,D符合题意。
甲酸(HCOOH)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若使溶液中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操作是( )。
升高温度 B. 加入
C. 加稀释 D. 加入NaOH固体
【答案】A
【解析】甲酸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的增大,A符合题意;在甲酸溶液中加入,会使溶液中的增大,化学平衡向逆反应向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化学平衡向正反应向向移动,但溶液中的减小,C不符合题意;加入NaOH固体,会使溶液中的减小,D不符合题意。
室温下,关于1.0 mL 0.1 mol L-1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溶液的pH等于13
B. 与1.0 mL 0.1 mol L-1盐酸混合后呈中性
C.
D. 加入少量NH4Cl固体,c(OH-)不变
【答案】C
【解析】一水合氨为弱碱,发生部分电离,所以1.0 mL 0.1 mol L-1 氨水中,c(OH-)<0.1 mol L-1,溶液的pH小于13,A错误;与1.0 mL 0.1 mol L-1 盐酸混合后,二者刚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和水,NH4Cl为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B错误;在氨水中,只存在、H+、OH-离子,依据电荷守恒可得出,,C正确;加入少量NH4Cl固体,可增大溶液中的c(),使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所以c(OH-)减小,D错误。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25 ℃、35 ℃时其,离子积分别为K(25 ℃)=1.0×10-14、K(35 ℃)=2.1×10-1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35 ℃时,纯水中的c(H+)>c(OH-)
B. 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D. 水的电离度:α(25 ℃)>α(35 ℃)
【答案】C
【解析】由K(25 ℃)=1.0×10-14、K(35℃)=2.1×10-14,可推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由于c(H+)=c(OH-),水是中性的,A错误,C正确;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水的电离度:α(25℃)>α(35℃),B、D错误。
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增大的是( )。
加入固体 B. 加入蒸馏水
C. 通入气体 D. 升高温度
【答案】D
【解析】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入固体,c()增大,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减小,A不符合题意;加入蒸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的酸性减弱,减小,B不符合题意;通入气体,溶液中的c(H+)增大,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不符合题意;的电离平衡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增大,D符合题意。
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C. HF易溶于水,故HF是强电解质
D. 难溶于水,故是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导电能力的强弱与参与导电的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如果浓度很小,导电能力也可能比浓的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弱,A错误;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B正确;电解质的强弱和溶解度无关,HF易溶于水,但HF是弱酸,C错误;电解质的强弱和溶解度无关,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是强电解质,D错误。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的是( )。
A. 盐酸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答案】C
【解析】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2 mol/L,则,A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0-2 mol/L,则,B不符合题意;氯化铵为盐,铵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酸性,氢离子都是由水电离出的,pH=2,则,C符合题意;硫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其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2mol/L,则,D不符合题意。
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已略去)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选项
A B C D
试剂a NaOH Ca(OH)2 Ba(OH)2 H2SO3
试剂b CH3COOH Ca(HCO3)2 H2SO4 H2S
【答案】A
【解析】醋酸为弱电解质,加入NaOH,二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所以不会出现变暗的过程,A符合题意;Ca(HCO3)2为强电解质,开始时灯变亮,加入氢氧化钙后,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降低,直至接近于零,此时灯灭,之后又随着氢氧化钙的加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灯泡变亮,B不符合题意;硫酸为强电解质,开始时灯亮,加入氢氧化钡后,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中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降低,直至接近于零,此时灯灭,之后又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灯泡变亮,C不符合题意;H2S为弱电解质,开始时灯亮,加入亚硫酸后,二者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硫难溶于水,所以的离子浓度逐渐降低,直至接近于零,此时灯灭,之后随着亚硫酸的加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灯泡变亮,D不符合题意。
已知水的电离平衡如图所示,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
B. df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或纯水)一定显中性
C. 向d点纯水中通入少量HCl,其组成由d点沿cde曲线向e点移动
D. 加热f点纯水,其组成由f点沿fd直线向d方向迁移
【答案】D
【解析】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Kw越大,pOH、pH越小,所以温度T>20 °C,即Kw(f)>Kw(d),同时Kw只与温度有关,d、e点在等温线上,所以Kw(f)>Kw(e)=Kw(d),A正确;df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均有pH= pOH,即c(OH-)=c(H+),所以df直线上各点对应的水溶液均呈中性,B正确;恒温条件下,向d点纯水中通入少量HCl,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由于pOH+pH=pKw,所以pOH增大,其组成由d点沿cde曲线向e点移动,C正确;由于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Kw增大,pOH、pH减小,即加热f点纯水,其组成由f点沿Of直线向O方向迁移 ,D错误。
常温下,关于下列两种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pH 12 12
溶质 NaOH NH3·H2O
A. ①中c(Na+)等于②中c(NH)
B. 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① < ②
C. 中和等体积的两溶液所用等浓度盐酸的体积:① < ②
D. 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 < ②
【答案】D
【解析】溶液呈电中性,两种溶液中分别存在:c(OH-)=c(Na+)+c(H+)、c(OH-)=c(NH4+)+c(H+),两溶液的pH相同,相同温度下,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则c(NH4+)=c(Na+)=c(OH-)—c(H+),A正确;NaOH是一元强碱,完全电离,c(OH-)=c(NaOH),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存在电离平衡,所以c(NH3 H2O)>c(OH-)=c(NaOH),即①<②,B正确;由于物质的量浓度:c(NH3 H2O)>c(NaOH),所以当两者体积相同时,n(NH3 H2O)>n(NaOH),因此中和等体积的两溶液所用等浓度盐酸的体积:n(NH3 H2O)>n(NaOH),即①<②,C正确;水的电离程度受氢氧根离子的影响,两种溶液等pH,则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 ②,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包括第14题~第17题4个大题,共61分。
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电离常数 ;
(1)写出醋酸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将的醋酸与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a、b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相同的三种溶液a.溶液;b.溶液;c.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已知在常温时,将浓度相等的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根据表格数据,的水解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___,用平衡常数解释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相比:___________(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6)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苏打和明矾能作为泡沫灭火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① ② (3)a>b>c (4)① ②由于,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5)大于 (6)① ②
【解析】(1)醋酸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显中性,说明醋酸过量,余下的,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3)根据表格中电离常数数据可判断,离子水解程度:,则相同三种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4)的水解平衡常数为;由于,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5)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溶液中存在:,根据表中电离常数数据可知,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氟离子,相同浓度,溶液中OH-对浓度更大,的差值更大,故大于。(6)根据表中电离常数可知,酸性:>>,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离子方程式:;小苏打和明矾能作为泡沫灭火剂,碳酸氢根与铝离子水解相互促进,反应完全,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程度,离子方程式为。
15. 氨水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用途。
(1)室温下,溶于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②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一水合氨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③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增大、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加 b.加固体 c.加入浓硫酸
(2)已知:时、和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①时,浓度均为的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的碱性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
②时,若初始时次氯酸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
___________。
③下列化学反应可能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向的溶液中滴加的溶液,测得溶液变化如图。
①A点表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②A、B、C、D点表示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最大的是_______ (填字母)
【答案】(1)① B ②C ③c (2)①
② ③ AD (3)① ②C
【解析】(1)室温下,溶于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随着氨气的溶解,氨气与水发生反应:,,浓度越稀,电离程度越大,据此分析解答。①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导电性最大时,离子浓度最大,所以最大的点为B点;②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浓度越稀,电离程度越大,一水合氨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③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增大、减小,即通过消耗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方式实现。加,同时对溶液稀释,和都减小,a不符合题意;加固体,增大,使平衡向左移动,减小,b不符合题意;加入浓硫酸,硫酸中的消耗使平衡向右移动,增大、减小,c符合题意。(2)根据表中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可知,酸性大小为,酸性越弱,其对应的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强,即水解能力:。①根据分析,25 ℃时,浓度均为的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的碱性由大到小的排序为;②25 ℃时,若初始时次氯酸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达到电离平衡时,根据,由。③,酸性:,可以实现转化,A符合题意;,酸性,无法实现转化,B不符合题意;,酸性:,所以不能得到,只能得到,C不符合题意;,酸性:,可以实现转化,D符合题意。(3)②水电离出的与溶液中的和有关,A点为醋酸和醋酸钠的1:1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B点为醋酸钠和少量醋酸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不促进也不抑制;C点为醋酸钠溶液,溶液中的醋酸根离子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促进水的电离;D点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抑制水的电离;所以C点中水电离出的最大,故选C。
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电离常数
(1)常温下, A.溶液;B.盐酸;C.溶液,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
(2) A.、B.、C.、D.,结合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向溶液中通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将的溶液和的溶液混合,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则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4)人体血液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存在平衡:,当有少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的变化不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血液中,则血液中___________。
【答案】(1) (2)① ②
(3)10:1 (4)①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平衡向右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中的pH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平衡向左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 ②
【解析】(1)盐酸为强酸,是这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酸,等浓度时其pH最小,醋酸和氢氟酸为弱酸,根据醋酸和氢氟酸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2)酸性越弱,酸越难电离,对应的酸根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强,结合表中数据,,酸性强弱关系为,则结合质子的能力:,所以结合H+的能力:,即;由于的酸性比次氯酸强,次氯酸比碳酸氢根强,因此当溶液通入时,会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3)反应以后溶液显中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刚好完全反应,××,代入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得。(4)①人体血液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存在平衡:。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平衡向右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中的pH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平衡向左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 ②根据,结合电离常数表达式:,推出:。
(1)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平衡:。若要增大的浓度而不增大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
适当升高温度 b.加入固体
c.通入 d.加入少量浓盐酸
(2)常温下,有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
①加适量醋酸钠晶体后,醋酸溶液中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盐酸中______。
②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中:醋酸______(填“>”“=”或“<”,下同)盐酸。
③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醋酸______盐酸。
④溶液温度都升高20℃,溶液中:醋酸______盐酸。
⑤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①表示盐酸,②表示醋酸)
b.
c. d.
(3)将的加水稀释,有关稀释后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电离程度增大
b.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多
c.溶液导电性增强
d.溶液中醋酸分子增多
【答案】(1) bd (2)①减小 减小 ② > ③ > ④> ⑤c (3)ab
【解析】(1)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和均增大,a不符合题意;加入固体,增大,平衡左移,减小,b符合题意;通入,增大,平衡右移,和均增大,c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浓盐酸,减小,平衡右移,增大,d符合题意。(2)①加适量晶体,溶液中存在:,平衡向左移动,减小,盐酸中发生反应:,减小。②加水稀释10倍,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增多,盐酸中HCl电离出的不变,故溶液中:醋酸>盐酸。③反应前醋酸和盐酸中的相等,由于是部分电离,加入NaOH溶液,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恰好中和时所需NaOH的体积多。④升高温度,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增大,盐酸中几乎不变,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醋酸>盐酸。⑤反应开始时相同,随着反应的进行,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故反应速率:,又因为,所以与足量锌反应时,生成的量多,故选c。(3)加水稀释后,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醋酸分子的数目减少,和的数目增多,但溶液体积增大的程度更大,所以各微粒的浓度均减小,溶液的导电性减弱,故选ab。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