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5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感觉器官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感觉器官》是粤教粤科版科学二年级上第二单元《感觉器官》第一课,围绕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展开。通过家庭用餐、孩子吃糖洗手等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各器官功能。教材设置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能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白不同器官如何感受事物,为学生后续科学学习及用感官探索世界奠定基础。
2.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直观、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已有通过感官感知世界的生活经验,比如能说出眼睛看颜色、鼻子闻气味等,但对感觉器官的系统认知和科学关联思维不足。同时,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不过观察和表达的精准性、逻辑性有待提高。教材中贴近生活的用餐、吃糖等情境,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利于引导其在实践中深化对感觉器官的认识,提升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眼、耳、鼻、舌、皮肤等是感觉器官。 科学思维:能基于观察,简单推理不同感觉器官对应的感受功能。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学会用感官探索事物。 态度责任:产生保护感觉器官的意识,乐于用感官探索周围世界。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感觉器官,能说清各器官的基本感知功能。 难点:用准确词汇描述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看图识感官认识感官眼、耳、鼻,能说出它们的功能能基本能不能认识其他感官能说出舌、皮肤的功能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1 出示 “一家人愉快用餐” 图片 提问: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 在学生自由回答的基础上,继续提问:我们分别通过什么器官来感受食物的色、香、味? 思考:我们通过哪些器官来感受事物?引导学生猜测,并板书课题。学生活动1 温馨、幸福、每餐…… 学生自由回答:食物的颜色是眼睛看到的,食物的味道是舌头品尝出来的,食物的香味是鼻子问出来的。活动意图说明:借助教材生活化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将生活经验与课堂主题关联,自然导入新课。环节二:看图识器官教师活动2 1. 出示图片,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器官。 2. 认识眼睛 (1)我们依靠什么辨别物体的形状、颜色? (2)我们依靠什么器官区分物体大小? (3)我们依靠什么器官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4)我们平时看书、看风景等用的是什么器官? 3. 认识耳朵 早晨起床的闹铃声、美妙的音乐声,我们通过什么器官听到的? 4. 认识鼻子 鼻子也是我们的重要器官。没有鼻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活动2 学生看图回答:眼睛、耳朵、鼻子。 眼睛 眼睛 眼睛 眼睛 耳朵 无法呼吸空气,闻不到气味活动意图说明:以教材图片为载体,将抽象的器官功能与具体情境结合,符合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环节三:认识其他感官教师活动3 我们还能通过什么器官来感受事物?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统一认识: 1. 认识舌头 (1)我们吃糖感觉到甜,用到什么器官?他有什么功能? (2)舌头,除了能尝到甜味,还能尝到什么? 2. 认识皮肤 (1)夏天洗手感觉凉爽,用到了什么器官? (2)皮肤有什么功能?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皮肤功能。 学生活动3 学生讨论交流 舌头 酸、苦、辣、咸 皮肤 感受冷热、软硬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对感觉器官形成完整系统的认识。环节四:知识小结教师活动4 教师总结课堂知识: 眼、耳、鼻、舌和皮肤,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被称为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概括填写: 学生活动4 小组内填写表格,并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总结,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应该掌握什么,完成预设学习目标。
7.板书设计 认识感觉器官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 请在下图中写出感觉器官的名称。 2. 请将橙子的特征和对应的感官用线连起来。 丑丑的 鼻子 凉凉的 舌头 甜甜的 皮肤 香香的 眼睛 3. 把胡萝卜和胡萝卜模型放在兔的面前,它靠什么感官找出胡萝卜,在方框内打√。 4. 请用不同的感官观察一个苹果,记录你观察到的信息。(填序号) ①香 ②红色 ③甜 ④掉在桌子上的声音不太响 ⑤光滑 【参考答案】 1. 2. 3.鼻 4. ②④①③⑤ 作业布置: 怎样保护我们的感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