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课堂要求:
1、坐姿端正,举手发言
2、课前预习:预备铃响即安静,课前要求读本堂课文一遍(包括导言、正文、相关史事、知识拓展)
3、做笔记
4、勤提问、敢回答
5、作业复检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标要求:了解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等古人类活动,知道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初步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中华大地上的《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引导学
生认识中国是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学生自学,阅读教材总
结有关元谋人的发现;用化石图片认识元谋人的生活特点。
2.通过阅读教材,提取以下信息: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过程等;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归纳北京人有哪些外貌和生活特征,对北京人
的一天生活进行交流分享
3.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山顶洞人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生活特征,着重
探讨注意火的出现对人类进化的意义。
4.采用学生个人思考的方式,各抒己见,谈感受,说认识。认识到“化
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等。激发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导入: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哲学经典三问:
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呢?
19世纪以来,随着近代科学体系的确立与完善。“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观点在科学界逐渐得到认同。
中国境内最早的“原住民”是谁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探源史前遗迹 揭秘早期“"原住民”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史前时期:通常指人类产生到文字出现之前的时代,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这时期时间的跨度最大,中国的史前时期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概念解读
化石是研究史前时期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发展的过程。
目 录
第一篇: 初探——元谋人
第二篇: 再访——北京人
第三篇: 深入——山顶洞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根据左图,归纳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从分布区域、数量方面归纳)
特点:
①分布广泛,数量众多;
②多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
结论: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找到我国境内发现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遗址
直立人
距今约170万年—20万年
早期智人
距今约20万年—4万年
晚期智人
距今约5万年—1万年
能人
距今约200万年
初探——元谋人
壹
阅读课本第4页,掌握元谋人发现的地点,生活的年代,考古发现的文物有哪些?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文物名称:元谋人使用的砍砸器
测定推论:
文物名称:碳屑和烧骨
测定推论:
活动1:假如你是一位考古学家,根据这些文物,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元谋人头部复原像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壹·初探——元谋人
元谋人是直立人
元谋人会制作使用工具(打制石器)
元谋人会使用火
天然火
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170万年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共同点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云南元谋 能够制作和使用 工具
蓝田人 距今约160万年 陕西蓝田 郧县人 距今约100万年 湖北郧阳 壹·初探——元谋人
再访——北京人
贰
活动2:观看视频《北京人的发现》,结合书本内容,制作“北京人档案”。
贰·再访——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距今约70-20万年
裴文中
(二)体质特征:
北京人复原头像
前额低平
眉骨粗大
嘴部前伸
颧骨突出
鼻骨扁平
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北京人 脑容量 现代人
脑容量
1 088毫升 1 400毫升
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像猿
像人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贰·再访——北京人
(三)生产生活: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
思考:北京人和元谋人使用的工具有何共同点?
都是打制石器
①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贰·再访——北京人
肿骨鹿
剑齿虎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骨化石。想一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存下去呢?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贰·再访——北京人
(三)生产生活:
②群居生活
(三)生产生活:
北京人山洞里6米厚的灰烬
发现了较厚的灰烬,你可以得出什么推论?
③会使用火,长时间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贰·再访——北京人
红色标签标记的烧石、烧骨
(四)意义:
1918
1921
1927
1929
1931
1936
复原
①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②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贰·再访——北京人
20世纪30年代聚集在周口店的中外地质学者
(左一为裴文中)
贰·再访——北京人
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
存放化石的北京协和医学院
历史的遗憾,失落的国宝
深入——山顶洞人
叁
叁·深入——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复原头像
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
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活动3:根据山顶洞人的考古资料,结合书本,小组合作,从相貌特征、用火情况、工具制造技术、生产生活、观念变化等角度撰写一份关于山顶洞人的考古报告。
要求:表述成文,需结合考古证据加以说明。
距今约三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
揭秘山顶洞人
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具有审美观念、会缝制衣服
人工取火,群居生活
与其他原始人群交往,也会埋葬死者……
叁·深入——山顶洞人
下室
下窨
上室
洞口
社会组织:氏族公社
特点: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的信息(限时5分钟)
远古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时间
地点
体态特征
使用工具
火的使用
组织/观念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保有猿的特征
与现代人类接近,具有现代人类特征
能够制作工具
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
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
钻孔技术
知道使用火
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
人工取火
群居生活
集体生活、氏族特征
审美观念、埋葬逝者
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生产力不断提高
人类在不断进化……
直击中考
(2024·云南中考·1)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 )
A.学会了制作陶器的方法 B.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
C.居住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 (2024·黑龙江牡丹江·1)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考古学者发掘的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特殊文字”可用于研究( )
A.人类起源 B.农耕生活 C.部落联盟 D.国家产生
D
A
直击中考
3. (2024·新疆中考·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以采集狩猎为生 B.已经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磨制石器
4. (2023·湖北宜昌·1)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 )
A.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