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压强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液体压强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4 10:3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九章压强 第2节液体压强
教材分析 本章《压强》是学生在学习了力、运动和力、质量和密度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是进一步对压力的作用效果延伸和拓展,是后续学习浮力知识关键的上位知识点,是对“物质”认识的延伸,是认识“能量”的基础,同时也是为高中阶段进一步研究运动和相互作用做好铺垫, 《液体压强》综合性较强,教材从液体具有流动性和受重力作用出发,基于实验、科学探究、理论推导等学习活动,从现象辨识、观念形成、实际应用等多角度认识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渗透构建物理模型和转换法在物理探究过程中的应用,通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液体压强特点,使学生从经验型思维方式向抽象型思维方式过渡,知识结构上既是固体压强的延续,也是为学习大气压强做的铺垫,又为后面浮力的学习建立关键的上位知识点。 本节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和连通器”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液体压强特点是本节重点内容,通过转化法定性的研究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践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运动和相互作用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学情分析 知识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密度有关物质属性的知识,对运动和相互作用有了一些基本认识,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建立了压强的概念,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方面,八年级学生探索欲较强,但是对事物分析使,感性思维占主导,理性思维的能力正在形成阶段,而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学生对液体压强已有的感性认识较少,所以对学生来说学习本节课内容会用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应注重构建“先现象后规律,先具体再抽象,先宏观再微观,先部分再整体”的基本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运动观和相互作用观。
课标要求 1.2.2.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以发展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核心素养为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薄膜的形变程度感知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一步了解转换法的应用;(形成物理观念) 通过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明确液体压强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准确总结陈述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能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小组研讨交流,准确解释解释有关液体压强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5.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能推导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进一步了解建立模型法在液体压强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发现规律,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等方法去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主动探索、动手实验,从中观察并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学会自主思维。
评价设计 通过探究过程、学生交流活动来检测学习目标1的达成; 通过小组汇报,解决引课图片和实验问题来检测学习目标2、3的达成; 通过学生汇报,检测目标4的达成; 通过例题解答,学生板书展示来检测学习目标5的达成;
时间分配 引课:问题 ——— 2分钟 2、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 23分钟 3、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大小 ——— 15 分钟 4、小结,课堂巩固 ,作业 ——— 5分钟 总时:一节课45分钟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 物理书,笔,练习本,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引课 1.同学们都见过带鱼吧,它是什么形状的?它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你见过活着的带鱼吗? 2.图片上展示出的是深海潜水服,它最大下潜深度660米,是用坚固的合金制成,为什么潜水服要抗压能力的材料制成? --------《9.2液体压强》 思考问题回答交流: 1.回答:形状是扁平的,生活在深海,不能适应岸上的气压。 2.回答:液体压强太大 从生活走向物理,将生活中的现象和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引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 新课 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和方向 教师:通过薄膜的形变来感知液体内部的压强 1.仪器装满水,观察薄膜的形变程度,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举例子:洗菜池子装满水后,排水的塞子很难被拔出。 2.液体压强的方向是怎样的?继续将实验仪器上下左右都扎上空,观察水流的喷射情况? 3.创新实验:换一个仪器,浸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现象不明显,将橡皮膜扎空,观察水流的流入情况。 (板书)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重力、流动性 二、液体压强的方向:各个方向 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师:液体压强的特点是什么呢? 猜想: (1)根据之前所做的实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2)教师引导,对学生所猜想内容的合理性进行排查 讨论结果: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2.设计实验: (1)本实验所需的器材有哪些? (2)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说说仪器使用方法和使用原理? (3)实验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当ρ相同,研究P与h的关系 当h相同,研究P与ρ的关系 3.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实验 4.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板书)三、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②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③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5.实验评估:教师补充----本实验凭借测量工具定性的测量,不能通过具体数值,研究ρ、h、P的具体关系。 6.利用液体压强特点解决生活现象: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1.教师:虽然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我们只能分析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并没能定量的得出ρ、h、P的关系,但我们可以尝试构建理想模型,以理论推导的方式得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构建物理模型,从液面沿竖直方向选取一个长方体的液柱作为研究对象 (2)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液柱对平面压强P,计算公式是什么? (3)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与液柱的重力G的大小关系? (4)液柱重力的大小与液体质量m的关系? (5)液柱质量m与液体密度ρ,液体体积V的关系? (6)液体体积V与底面积S的关系? 根据以上提示,你是否能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例题:有人说,“设想你在7 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的大小相当于1 500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压力真有这么大吗?请通过估算加以说明。 播放视频,介绍海斗一号。 学生活动一:思考问题 1.现象:橡胶膜凸出 分析:液体对橡胶膜表面存在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使橡胶膜凸出,从而 证明液体压强存在。 原因:液体具有重力 液体具有流动性 2.现象:水流从各个孔里朝着各个方向喷出。 分析得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同样分析得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且凹陷越深,表明液体压强越大 学生活动二:思考,回答问 1.回答: (1)深度,密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 (2)排除形状----液体深度相同,形状不同,但压强相等 排除重力----液体重力相同,但压强不同 2.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盐水,水,酒精,烧杯,液体压强计 (2)液体压强越大,探头的凹陷程度越大,U形管内的高度差越大 (3)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表格中的物理量有ρ,h,ΔH,P 4.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液体压强特点 5.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次实验进行评估: 实验中探头或者橡胶管有漏气现象时会导致液柱高度差变小,要求实验仪器密封性较好.增加盐水密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6.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三: 根据问题提示,推导出公式 (1)以液柱为研究对象 (2)P=F/S (3)F=G (4)G=mg (5)m=ρv (6)v=sh 推导出: 根据所学公式,进行计算。 3.观看视频 根据实验现象感知液体压强的存在和产生原因 由浅入深,使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 为探究液体压强特点做铺垫 培养实验创新意识,懂得逆向思维。为液体压强计原理做铺垫。 通过学生思考和教师引导,猜想出多个因素,对其进行排查,选出合理的研究对象,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选择仪器 根据课标要求,科学探究能力包括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会必要的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拓展实验,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推导能力 规范书写步骤,思维严谨 关心时事,了解前沿科技发展
三、 小结 课堂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四、 巩固练习 1、在以下各图中比较a、b、c各点的压强大小 2、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 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a 点压强最大 B.b 点压强最大 C.c 点压强最大 D.d 点压强最大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加深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 课后作业 改进实验: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发现个问题,当用橡胶管把探头和U形管连接的瞬间,U形管内液柱出现了高度差,只有将橡胶管拔掉,液面才能相平,是为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连一个三通管,请问三通管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 (图) 学生课下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验创新意识,为下一节课的连通器和本章大气压的学习做铺垫和预习
六、 板书 9.2液体压强(第一课时) 一、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重力和流动性 二、液体压强方向:各个方向 三、液体压强特点: ①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②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③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四、液体压强的大小:P=ρgh
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