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5.19《期行》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期行》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课题:
1.面对学生:七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三、教材分析
《期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文》(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课文。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几篇文章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教学所不能代替的。但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串讲,课堂上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重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非常普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教好文言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用“阅读——解读——拓展”的教学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习目标
1、了解《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有关常识。
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弄懂文章的大意。
4、锻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
学习重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弄懂文章的大意。
学习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2、锻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
四、学习方法:
本课文字比较浅显,可采用朗读、学生自由提问、讨论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
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个星期天,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去北武当看红叶,可是
时间到了,她还没有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
(可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然后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古代有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
到了这样的情况,并且他的儿子元方在这件事中也有自己的表现,大家想不想知
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呢?)
(二)、检测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尊君在不(
)
陈寔(
)
非人哉(
)
2.了解《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有关情况。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百度简介:
http://zhidao./question/35342237.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3.概括《期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
(三)、课堂教学:
1.出示古文小说的一般学习方法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2.出示自学指导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元方和客的感彩。)
2)学生在小组内互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百度mp3:
http://21世纪教育网/programs/view/9tH_7ElhTwE/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3)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翻译课文内容,然后在班内自由提问应掌握的重点词语。
提示:期:约定。去:离开。
舍:放弃。不:同“否”。
委:丢下,抛弃。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以为“您”。
顾:回头看。
百度翻译:《期行》
http:///b/8205134.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3.出示自学指导二:(10)
.
课堂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人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法。
1)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允许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不同的看法,对守信的问题,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伺机加以正确的引导)
4.拓展:作者创作了这个故事,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怎样的道理呢?(结
合自身来谈)
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言之有理即可)
5.课堂检测:(5)
1)翻译句子。
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这个小故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3)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____________。
6.本课小结:
《期行》是一篇短小精悍、故事性很强的文言短文,它用浅显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做人一定要守信用”,对当今社会极具现实意义。
7.课后归理:
1)回家将《期行》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按照老师介绍的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自学《乘船》这篇课文。
六、反思
完成了《期行》的教学,反省自己的得失,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究:
(一)古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练习,学生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进而体会到文章的内容及蕴涵的道理,并通过说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学生在谈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也会受到情感熏陶,并获得思维的启迪,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复述课文学生掌握的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二)文言文教学,细读互说译文,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学生在自读中既要动口又要动心,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想一想每个句子的意思,老师抽查学习效果并作点拨。在教学中落实的不够扎实,还是有个别词句有学生不理解,要加强积累和训练。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由于本文浅显易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较易把握,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加重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不仅从古汉语中获得知识,而且从中领悟到如何做人。
(三)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贯穿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课堂,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谓吃力不讨好,本文的教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理解。否则,课堂不可能如此活跃,学生解题以及思想上的闪光点也不可能让我们捕捉到,更说不上发扬了。特别是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了。记得在课堂上有一名同学认为客人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而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难道是有理。当时有些同学就在下面笑,这时,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认为他讲得有道理,且想法不落俗套。总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