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谁在运动 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谁在运动 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4 10:3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五单元运动与力 课题 1.谁在运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能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理解“运动是相对的”(物体运动状态与参照物选择有关)。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与推理,分析物体运动的依据,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能设计简单的观察活动,记录物体运动状态,并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过程。 态度责任目标:对“物体运动”的探究保持好奇心与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倾听不同观点。
理解掌握 练一练 ☆☆☆ 预估时间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它相对于( )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2.生活中,我们常选择地面( )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3.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 )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 4.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运动是( )的,静止是( )的。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 预估时间
5.观察“行驶的汽车与路边景物”示意图 (1)汽车相对于路边的房屋:( ),因为汽车与房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乘客相对于汽车座椅:( ),因为乘客与座椅的位置没有变化。 6.小组活动:将书本放在桌面,代表地面,铅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移动。观察铅笔的运动状态: (1)铅笔相对于书本:( ),原因是铅笔与书本的位置未改变。 (2)铅笔相对于桌面:( ),原因是铅笔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第五题 第六题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 预估时间
7.材料分析: 小明在火车站,看到一列火车缓缓进站,站台上的“10号站台”指示牌始终静止不动。 (1)运动的物体:( )(理由:火车相对于指示牌的位置在变化)。 (2)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理由:指示牌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未改变)。 6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 预估时间
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乙两人并肩行走,丙从后面快速超过他们。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B.以丙为参照物,甲、乙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都是静止的 2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9.辩论赛主题:乘坐汽车时,系安全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2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参照物 2.静止 3.汽车、运动 4.绝对、相对
实验探究 做一做
(1)运动 (2)静止
(1)静止 (2)运动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1)火车 (2)10号站台指示牌
迁移创新 试一试
8.B
解析:甲、乙并肩走,相对静止(排除A);丙超过他们,以丙为参照物,甲、乙位置“后退”,故运动(B正确);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是行走的,属于运动(排除C)。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
正方(利大于弊)观点:系安全带能在汽车急刹车、碰撞时,防止人体因惯性向前冲撞受伤,大幅降低伤亡风险,从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看,系安全带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潜在“不便”。
反方(弊大于利)观点:(可从极端情况讨论)如车辆落水时,系安全带可能暂时限制逃生速度;但现实中,“利”的场景(日常行驶、常规事故)远多于“弊”的极端场景,因此整体“利大于弊”是共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