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学习总结
学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列强侵华的阶段性及特征、影响
时期
阶段特征
影响
鸦片战争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侵略方式: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近代化进程开始(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外交上:国门打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侵略方式:政治: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经济:资本输出为主;文化:宗教侵略、奴化教育(2)国家:除英法外,后起德日意也加入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2)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3)思想:维新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
(1)侵华方式从“以华制华”到独占中国,主要国家是美日(2)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
一战后,美国地位上升,日美成为争夺的主要对手,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1)政治:日本侵华扶植伪政权,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2)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一、近代前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原因
1.从主观上看
(1)清朝封建统治腐朽,统治者又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2)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战和举棋不定或片面求和,组织抵抗不力。尽管军民奋起抵抗,但无力扭转败局。
2.从客观上看
(1)鸦片战争时的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2)法国在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与英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19世纪末已成为亚洲的强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实力更加强大。
综上所述,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
二、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惯例,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尤其是跻身世界四大国行列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显示了中国抗战和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各国对中华民族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肯定和认同,并从此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民族解放史上的灿烂篇章,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树立了光辉的旗帜,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近代以来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结局不同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组织领导
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妥协退让,贻误战机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民众因素
清政府不敢发动民众进行反侵略战争,仅有清军孤立作战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战术
清朝陆军先定守局,坐失良机;北洋舰队避战自保,放弃制海权,导致全军覆没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国际因素
日本侵华得到西方列强的默许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例题 (2014·四川高考)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战后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题规范]
初步分析
本题以罗斯福支持中国在联合国地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深度分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中国对二战的贡献及美苏关系。
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当时中国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美国支持中国有战后制衡苏联的考虑,而不是对苏联政府的妥协,①表述错误,排除。
排除
B
①表述错误,排除。
排除
C
①表述错误,排除。
排除
D
中国在二战中牵制大量日军,减轻了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故②④正确;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二战期间美苏在合作抗击法西斯的同时也存在着斗争,故③正确。
正确
答案 D
变式训练
1.(2013·安徽高考)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结合图片及图注可知,图片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发生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即从海上封锁中国,故排除①。1938
年,日本侵占广州、武汉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②。图片显示,日军一只脚陷在中国大陆拔不出,说明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主要兵力,也说明日本的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列强侵华后同清政府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权等一系列权益。题干“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可知是指西方列强获得的居住和租地、领事裁判权。故C项正确。
高分策略指导——组合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题型解读
(1)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题干文字、备选小项和选项。该题型不仅可考查多个知识点,而且还能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按其解答要求可以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排序型和排除型两种:前者要求对备选小项中给出的历史事件按照发生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后者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对备选小项是否符合题意要求进行排除,然后确定正确的答案。
解答技巧
(1)对排序型选择题,主要的技巧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确定首尾法。就是说对于要排序的几个小项,在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确定哪一个排在首位或末尾,可以大大降低这种试题的难度。第二,确定某两个或几个小项的位置关系,如果在解答过程中,我们可以确定某个小项和另外小项的先后关系,即可把不符合这种关系的选项排除,也可以将试题答案判断出来。
(2)对排除型选择题,主要的技巧是排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即将我们能确定正确或错误的选项固定或排除,然后观察选项,往往可以顺利将试题解答出来。只要排除某一个小项,答案即可“水落石出”,即使我们在对小项涉及知识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照样答对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