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文化自信:了解傣族泼水节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2. 语言运用:认识“泼、民”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难、忘”等8个生字,积累并运用描写热闹场面和人物形象的好词佳句。
3. 思维能力:通过理解“四面八方”“欢呼”等词语及周总理、傣族人民的动作神态句子,培养理解、分析与想象力。
4. 审美创造:体会泼水节热闹场景美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真挚情感的人性美,培养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
5. 学习习惯:培养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学习习惯,学会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拓展少数民族文化阅读。
新课导入
听傣族音乐,看傣族特色建筑、服饰图片,猜这是哪个民族的特色?
新课导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最欢乐的节日。1961年的泼水节,因周恩来总理的参与而令人难忘。
生字词学习
1. 认读生字词:泼水、民族、敬爱、周恩来、敲鼓、驾驶、盛满、饭碗、祝福、健康。
2. 多音字:
铺(pū)床、铺(pù)子
盛(chéng)饭、盛(shèng)开
3. 识字方法:
加一加:泼=氵+发、族=方+矢+人、敬=苟+攵
换一换:令—铃(铃铛)、波—泼(泼水)
猜字谜:一只手拔萝卜。(打一字)答案:扑
生字词学习
4. 词语理解:
象脚鼓:傣族打击乐器,形状像大象的脚,泼水节等活动中常用。
敲:动作演示,用“敲”字组词并造句。
5. 四面八方:从各个方向赶来,形容范围广。
欢呼:欢乐地呼喊,表达喜悦之情。
生字词学习
mín zú lóng jiàn kāng shòu
民 族 龙船 健 康 长寿
wǎn pō dù róng
银碗 泼水节 一年一度 笑容满面
生字词学习
qiāo shǐ cǎi zhù fú
敲鼓 驶过 踩水 祝 福
pū chéng
铺成 盛满
生字词学习
驾驶 行驶
标题
整体感知
中
识记形声字
gōu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shǐ
shǐ
生字词学习
踩踏
踩水
标题
中
识记形声字
gōu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cǎi
cǎi
生字词学习
石碗
木碗
标题
中
识记形声字
gōu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wǎn
生字词学习
健壮
健身
标题
中
识记形声字
gōu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jiàn
jiàn
概括课文内容
1961年,在西双版纳,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思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答案: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学习第一自然段
朗读第一自然段,从文中知道了泼水节在凤凰花开的时候到来。
凤凰花是傣族文化中的吉祥如意象征,其火红火红的颜色为泼水节增添喜庆氛围。
用“火红火红”这样的ABAB式词语拓展说话:雪白雪白、金黄金黄、乌黑乌黑、湛蓝湛蓝、碧绿碧绿
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一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之处?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特别”指格外、非常,体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度节日的难得与令人兴奋,感受傣族人民的喜悦与激动。
带着喜悦心情朗读第二自然段,“特别”“敬爱的”等词语读重音。
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傣族人民怎样欢迎周总理?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敲起象脚鼓”是傣族人民表达喜悦和欢迎的方式,“四面八方”体现来的人多、范围广,急切想见周总理。
2.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对比凤凰花花瓣和地毯,理解比喻义,体会对周总理的尊敬爱戴。
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3.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一条条”“一串串”比“一条”“一串”更突出龙船和花炮数量多,体现节日热闹气氛。
4.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想象自己是欢迎人群中的一员,体会激动、兴奋心情,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周总理是怎样打扮的?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入乡随俗,尊重傣族风俗习惯,与傣族人民融为一体,体现亲民形象。
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
小组讨论:周总理的穿着打扮体现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想和傣族人民更亲近,表达热爱与祝福。
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周总理的亲切和蔼。
深入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用括号标出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动作演示:“端、拿、蘸、泼洒”,感受动作亲切自然。
深入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周总理泼水的原因:结合傣族泼水节习俗,泼水是为了祝福人们,体现对傣族人民深深的祝福和关爱。
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周总理的祝福和欢乐气氛。
深入学习课文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傣族人民是怎样向周总理泼水的?用双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欢呼”体现内心激动喜悦,“泼水祝福”表达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想象场景,谈感受,朗读第六自然段,读出敬爱之情。
深入学习课文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请你用上关键词说一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 周恩来总理
敲起象脚鼓
撒满凤凰花的花瓣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
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热闹
深入学习课文
(五)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景和人们的感受。
第七自然段:“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祝福多。”
理解:清水代表吉祥如意,泼水越多,祝福越多,感受独特祝福方式的美好寓意。
深入学习课文
(五)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读一读,说一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斤,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深入学习课文
(五)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读一读想一想:这描写的是谁的心情?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了解泼水节的时间、特别之处,掌握生字词读写与含义。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场景,体会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及周总理的平易近人,感受傣族文化独特魅力。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 阅读与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的民族风情。
板书设计
傣族人民 周恩来总理
热闹
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敲起象脚鼓
撒满凤凰花的花瓣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
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