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2204)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1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2204)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4 20:2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科 生物 授课学段及年级 七年级
课题 种子的萌发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教材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中的第一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种子的结构,了解到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动态过程是从种子的萌发开始的。因此本节学习种子的萌发,对植物生长、繁殖等一系列完整的生命轮回的认知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本节内容与生活中发豆芽的实践、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种植、种质库建设中种子的保存等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同时本节也是学生接触并设计的第一个多个变量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设计、分析解释、交流评价、归纳概括等学习活动,着重提升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后面开展的多种探究实践活动打好基础。
2.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常对种子萌发的过程充满好奇,因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现象。然而他们对于具体的萌发条件和内部生理变化的理解可能较为肤浅。教师需要借助直观的实验、多媒体资料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系统地掌握种子萌发的科学原理和应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实验方案,经历对实验方案进行分享交流、评价和改进的过程,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讨论的过程,学会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能够准确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发展科学思维。通过用种子的萌发条件解决生活及生产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发展责任意识。
3.学习目标确定
1.结合生活经验,描述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2.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学会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提高实验探究、创新能力;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豆芽等。 3.通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理解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生物的生活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知道种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结构与萌发相适应。 4.依据种子萌发的条件,能够科学解释农业生产中种子储存和播种措施的原理;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1)说明种子萌发的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习难点:对照实验的设计评价。
4.学习评价设计
能够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积极参与实验,实验过程有序,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完成实验报告单。 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能说明种子萌发的条件。 通过观察种子萌发过程,能够描述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 能利用种子萌发的条件解释并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认同研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践意义。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播放图片(导入)教师活动1 【展示】图片:大豆种子的一生。 【提问】被子植物是我们之前讲的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构成,其一生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呢 【讲述】我们这节课先学习种子是如何萌发成幼苗的。学生活动1 【观看图片】 【回答】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长成植株→开花结果→传播种子。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观看图片,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种子的萌发学习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引出课题。环节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新授)教师活动2 【展示】①教材P2“想一想 议一议”:种质库中保存种子的环境条件是什么?②图片+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提问1】为什么种子在春天播种下去容易长出幼苗 有哪些适宜的环境条件 【讲述】不妨通过实验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问2】我们学过,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小组讨论回答。 【提出问题】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 【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 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制订计划】不加水放橱柜、洒一点水放橱柜、洒一点水放冰箱冷藏室、倒较多水放橱柜。(科学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 【完善计划、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①几号皿中的种子萌发了?②几号皿中的种子没有萌发?③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作出的假设?④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讨论】①如果事先已经知道2号皿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皿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②1号皿和3号皿各检验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学生活动2 【回答1】春天气温转暖、降水增多、空气清新等,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 【回答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回答】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 【回答】2号皿中的种子萌发,其他没有萌发。因为1号皿缺少水,3号皿温度太低,4号皿缺少空气,2号皿中条件都具备。因此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回答】有必要,2号皿是对照组。1号皿和3号皿不能形成对照,因为存在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设计对照实验,验证种子萌发所需的关键条件,如水分、温度、光照和氧气等。比较各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找出最适宜的条件。加强学生对科学探究实验的学习和理解,对比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控制实验变量。 分组实验过程中,组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互相帮助给了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表达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环节三: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新授)教师活动3 【过渡】是不是所有种子在环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就一定能萌发呢 【展示】炒熟的花生、大米、被虫咬过的种子的图片。 【提问1】这些种子为什么不能萌发?(学生思考) 【提示】炒熟的花生胚已死,大米、被虫咬过的种子胚不完整。(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2】刚收获的大豆播种下去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3 【回答】胚已死亡、胚不完整。 【回答】处于休眠期。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考虑到选种的自身条件,通过结合实际生产应用的选种措施,拓宽学生思路,以生命观念为载体,归纳总结种子萌发需要的自条身件,关注生产实践中的措施背后的科学依据。环节四:种子萌发的过程(新授)教师活动4 【展示】视频:菜豆萌发的过程;图片:种子幼苗(将两幅图对照起来讲解) 【教具】提前准备好的萌发的菜豆种子。 【提问】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先长出胚根还是胚芽?胚根、胚芽和胚轴分别发育成什么器官?子叶或胚乳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 【讲述】结合课本 P5图3-1“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对照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讲述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生活动4 【回答】种子萌发的过程:①吸水膨胀,种皮变软;②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化并输送给胚根、胚芽、胚轴;③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播放萌发过程的视频,直观且动态的观察种子发育成幼苗的过程,形成对种子萌发的整体认知。环节五:巩固练习1.春天播种以后,农民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作用是(  ) A.增加光能利用率 B.提高土壤氧气含量 C.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湿度 D.促进种子呼吸 2.菜豆种子材料易得、观察方便,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胚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B.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C.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D.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探究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学研究小组的同学选择大小相同的20粒正常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种在两个相同的花盆,他们设计了如表所示的探究方案,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他们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种子数量 组别种子数量种子萌发的条件光照温度/℃水分甲10粒正常光照20适量浇水乙10粒遮光处理20适量浇水
活动设计意图: 及时的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练习题与现实联系紧密、有意义、富有挑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巩固练习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环节六:课堂小结教师活动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学生活动 学生总结学习内容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交流、合作、思考的心里品质。
7.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性作业 1.北方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前后适合播种,此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温度 B.空气 C.土壤 D.阳光 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种子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防止害虫叮咬 B.增加了空气 C.提高了土壤温度 D.减少了阳光照射 同学们80粒菜豆种子平均4组,同时放在20℃、空气充足的不同条件分别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组别甲乙丙丁条件光照下光照下黑暗中黑暗中湿度潮湿干燥潮湿干燥发芽情况大部分发芽没有发芽大部分发芽没有发芽
(1)菜豆种子萌发时, 最先突破种皮长出来;种子发出的芽是由 发育而成的。 (2)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结构中的 。 (3)分析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除此之外,种子的萌发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4)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上表中 组和进行探究。组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 探究性作业 应用种子的萌发条件尝试发豆芽。
9.教学反思与改进
创新之处 合理地实行了分段教学,解决了教学内容多和时间紧的矛盾冲突。 2. 采取分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发扬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难点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学生很少接触农事,教学形式抽象,不易理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