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三单元培优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看拼音,写词语。(6分)
爬山虎的叶子已经由nèn 绿变成火红,但还是一shùn 儿朝下,
jūn yún 地铺 dié 下来,不留一点儿 kòng xì 。
这次,我xuǎn zé 观察爬山虎的脚,只见它的脚是弯曲的,就像蛟龙的爪
子一样,láo gù 地巴着墙,似乎是不愿意向大自然投降,有一股不服shū
的劲儿,令人不禁心生敬意。
二、照样子,写出下面动物的家的名字。(6分)
例:鸟→鸟窝
狗→( ) 猪→( ) 鱼→( )
虎→( ) 马→( ) 牛→( )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平均(jūn) 叶柄(bǐn) B.挖掘(jué) 倾心(qīng)
C.放置(zhì) 弯曲(qǔ) D.蜗牛(wā) 隐藏(yǐn)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B.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C.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D.骚人阁笔费评章(放置)
3、农场里在给动物的住处贴名牌,下列名牌说法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牛棚 狗窝 B.猪厩 鸟巢 C.虎穴 鼠洞 D.鱼塘 马棚
4、读下面一段话,可知作者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2分)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A.用鼻子闻 B.用耳朵听 C.连续观察 D.用手触摸
5、下面观察笔记中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池塘里的荷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
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C.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D.今天的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题西林壁”中“题”是“题目”的意思。
B.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C.“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中的“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一点变成灰色的。
D.《暮江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7分)
1、蟋蟀的住宅难道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换个说法,保持句意不变)(2分)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照样子,把事物当作人来写)(2分)
3、读句子,回答问题。(3分)
①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②多数蟋蟀体色呈褐色或黑色。
①句如果去掉“逐渐”一词,就体现不出 ;②句如果去掉“多数”一词,意思就变为 。所以加点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 。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古诗中有观察。日暮时分,诗人白居易观察到夕阳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青绿色一半红色,于是写下了“一道残阳铺水中, ”。诗人苏轼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看到了它的多种面目,于是写下了“ ,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卢钺观察到梅和雪各有各的优点,于是写下了“ ,雪却输梅一段香”。
2、课文中有观察。著名作家 观察爬山虎,写下了《爬山虎的脚》一文;法国昆虫学家 观察蟋蟀,于是从 和 两方面介绍蟋蟀,写下了《蟋蟀的住宅》一文。
阅读理解
六、四(1)班开展了以“保护视力”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也来参加。(6分)
1、下面是班级调查小组统计的调查表,读一读,写出你的发现。(2分)
某小学一至六年级“视力检查情况”调查表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近视率 19.8% 23.2% 30% 31.6% 45.1% 50.3%
我发现年级越 (低 高),近视的人数越多;近视人数过半的年级是 。
2、老师展示了一组图片,其中正确的用眼方式是哪一项 ( )(2分)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请你给大家提两条保护视力的建议。(2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选文括号内,并完成练习。(5分)
贴 巴 触 拉
(1)我发现:作者运用这一系列的动词具体描摹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体现了作者 (细致 连续)的观察。(1分)
(2)我会写:葡萄茎上的触须只要( )到架子,就会( )在上面。然后紧紧地( )住架子,一圈一圈地往上( )。(填动词)(2分)
2、画“ ”的句子把爬山虎的脚比作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体现了作者 (细致 连续)的观察。(3分)
3、小拍客阳阳拍了一张爬山虎的照片,根据 可知他拍的是触着墙的爬山虎。(1分)
4、选文中加点的“逐渐”一词能否去掉 说说你的理由。(2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3分)
迷宫蛛(节选)
①迷宫蛛的丝是没有黏性的,它的网妙就妙在它的迷乱。你看那只小蝗虫,它刚刚在网上落脚,就开始摇摆不定,根本站不稳,一下子陷了下去。它开始焦躁地挣扎,可是越挣扎陷得越深,好像掉进了可怕的深渊里一样。一切都在迷宫蛛的意料之中。迷宫蛛静静地看着那倒霉的小蝗虫垂死挣扎,它知道,这个猎物马上会成为它的盘中美餐。接着,它不慌不忙地扑到猎物上,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吮吸着猎物的血,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
②到快要产卵的时候,迷宫蛛就会搬家。在离网相当远的一个树丛里,它造好了它的巢。 那里堆着一堆枯柴,草率而杂乱地缠在一起,显得有点儿脏。 就在这个简陋的盖子下,有一个做得比较细致、精巧的丝囊,差不多鸡蛋那么大,内部构造迷乱无章。
③这个布满丝的迷宫还是一个守卫室。在这乳白色的半透明的丝墙里面还装着一个卵囊,它的形状有点儿像那些代表某一等级的骑士的星形勋章。这是一个很大的灰白色的丝袋,周围筑着圆柱子,使它能够固定在巢的中央。这种圆柱都是中间细,两头粗,总共大约有十个,在卵室的周围构成一个白色的围廊。 母蛛在这个围廊里徘徊着,一会儿在这儿停住,一会儿又在那儿停住,时时聆听着卵囊里的动静,活像一个马上要做父亲的人在产室外面焦急地等待着孩子的第一声啼哭。 这样一个卵囊里面,藏着一百颗左右淡黄色的卵。
1、根据第③段对卵囊准确的描述,以下图片中符合卵囊形状的是( )。(1分)
2、根据短文内容,补全迷宫蛛的资料卡。(3分)
得名原因
巢的组成 迷宫蛛的巢里面有丝囊、 、 、卵这几部分,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来介绍的
主要特点 巢内部构造 。到快要产卵时要 。
3、品读词句,完成练习。(4分)
(1)第②段,“有一个做得比较细致、精巧的丝囊,差不多鸡蛋那么大”中的“差不多”能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2)像这样表达准确的句子文中还有许多,请你用“ ”画出一处。(1分)
4、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第①段中,“扑”“吮吸”“得意扬扬”生动地描写了迷宫蛛捕食猎物的样子,可见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
B.读到“到快要产卵的时候”,我发现作者对迷宫蛛进行了长期的观察。
C.作者对迷宫蛛的巢观察得很仔细,因而描写也显得具体、生动。
D.第③段画线处对母蛛的描写,作者不仅仔细看,认真听,还产生了联想。
5、下面材料的语言表达与短文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3分)
迷宫蛛11月在灌木林、树皮内等处产卵,第二年3、4月间开始孵化,初孵幼蛛在卵袋内停留20天左右后,蜕第一次皮,然后出卵袋,8月见成蛛。
综合实践
九、观察照片,完成练习。(7分)
1、根据生活经验,按时间先后给上面的照片排序: 。(2分)
2、下面的水仙观察记录对应的照片是 。(填序号)(2分)
此时的水仙一点儿也不好看。它的球茎像大蒜,叶子像一把把韭菜,没有花苞,也没有香味儿。
3、为第②张照片写一段观察记录。(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写出事物的特点)(3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请你回忆自己观察过的某种植物或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清楚你的发现、感受或得到的启示,题目自拟。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嫩 顺 均匀 叠 空隙 选择 牢固 输
二、窝 圈 塘 穴 厩 棚
三、1、B
2、D
3、B
4、C
5、C
6、A
四、1、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
2、路边的花草向我们招手。
3、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的过程
色或黑色 更准确
所有蟋蟀的体色都呈褐
五、1、 半江瑟瑟半江红 横看成岭侧成峰 梅须逊雪三分白
2、叶圣陶 法布尔 蟋蟀住宅的特点 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
六、1、高 六年级
2、B
3、(1)多参加户外活动。(2)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看书,更不能躺在床上看书。
七、1、触 变 巴 拉 贴 (1)连续 (2)碰 卷 抓 爬
2、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的外形特点 细致
3、细丝头上的小圆片
4、不能去掉。“逐渐”说明爬山虎的细丝和小圆片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去掉后与实际不符。“逐渐”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八、1、B
2、迷宫蛛的网看起来迷乱,它的巢像一个布满丝的迷宫 卵囊 [ 圆柱子 从外到内 迷乱无章 搬家
3、(1)不能去掉。“差不多”表示相差很少,在文中指丝囊的大小和鸡蛋相近。如果去掉“差不多”,就表明丝囊和鸡蛋正好一样大,不符合客观事实,用上“差不多”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2)示例:这样一个卵囊里面,藏着一百颗左右淡黄色的卵。
4、D
5、我喜欢短文的语言表达。因为短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使描写的对象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九、1、④①③②
2、③
3、水仙花开了!每朵水仙花有六片近椭圆形的花瓣,呈现出一种晶莹的白色,显得娇嫩可爱。一朵朵水仙花聚在一起,宛如亭亭玉立的瑶池仙子。靠近闻一闻,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呢!
十、 绿萝的生长观察日记
10月3日 星期五 晴
我家有一盆绿萝,它就放在客厅的窗台上。绿萝的叶子是心形的,一片挨着一片,像一片绿色的小瀑布。细长的茎蔓从花盆里垂落下来,仿佛是绿色的珠帘。
今天我发现绿萝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叶子的中间,冒出了一个小小的嫩芽。这个嫩芽是嫩黄色的,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小娃娃,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它的叶片还没有完全展开,卷曲着像一个小小的卷轴。我轻轻地触摸它,感觉软软的,充满了生机。
我仔细观察这个嫩芽,发现它生长的地方有一些小绒毛,就像给嫩芽穿上了一件毛茸茸的小衣服。我想这就是它保护自己的方式吧,让它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看着这个嫩芽,我心里充满了惊喜。我每天都会给绿萝浇水,精心照料它,没想到它真的在慢慢生长。
绿萝的生长速度虽然很慢,但是它却一直在努力地生长着。它不需要太多的阳光,也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只要有一点水分,就能够茁壮成长。这让我想到我们人类,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像绿萝一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