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单元培优卷】第三单元B——部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乐学单元培优卷】第三单元B——部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4 16: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三单元培优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读语段,完成以下练习。(13分)
薄雾笼罩着大地,云层jiàn xì( )里刚透出几缕晨光,蟋蟀便开始在草丛间shèn zhòng( )地选择建造住宅的dì zhǐ( )了。它在排水yōu liáng( )的斜坡上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地方,随后就开始了挖掘,就这样一直工作到mù sè( )降临。它不是挖掘zhuān jiā( ),挖出的dòng xué( )是倾斜的,里面顺着地势弯弯曲曲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很wèi shēng(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就会觉得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8分)
2、用“√”画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住宅(zái zhái) 挖掘(jué juě) 倾斜(qīng qǐng) 布置(zhí zhì)
3、语段中画“ ”的“降”“曲”的读音依次为( )。(1分)
A. jiàng qū B. jiàng qǔ C. xiáng qū D. xiáng qǔ
4、语段中称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这样说合适吗 请说明理由。(2分)
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练习。 (6分)
“柄”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 “柄”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器物的把儿;②植物的花、叶、果实跟茎或枝连着的部分;③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 给下列句中的“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1)他办事光明磊落,别人抓不住任何把柄。( )
(2)喇叭花花柄的尖端有五片花瓣,花瓣的中心有几根细细的花蕊,好像很神气地向着天空吹着那只大喇叭。( )
三、选择题。(8分)
1、下列动物住所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鱼塘 鸟窝 B.鼠洞 猪圈 C.狗洞 虎穴 D.猪窝 马厩
2、下面是大家仿照“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写出的句子,( )的仿写不正确。(2分)
A.妈妈:柳树正在河边慢慢梳理自己的长发。
B.爸爸:鸟儿们正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C.姐姐:清风徐来,花儿们频频点头。
D.阳阳:羚羊在草原上奔驰。
3、观察日记可以写哪些内容 ( )(多选)(2分)
A.观察对象的变化。 B.运用看、听、闻等方法观察事物的过程。
C.在书上搜集的资料。 D.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蟋蟀的住宅”这一题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C.《昆虫记》一书中真实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热爱和尊重。
D.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事物各有优点。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先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句子。(4分)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2)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
2、日全食出现在大约十点一刻左右。(修改病句)(2分)
3、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住宅。(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2分)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1、[诗中赏景]“一道残阳铺水中, ”描绘了夕阳斜照江面,夕阳与江水相映成趣,色彩绚丽的美妙景象。
2、[诗中悟理]“横看成岭侧成峰, ”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雪却榆梅一段香”启示我们人各有所长,要善于取长补短。
3、[从谚语中关注气候]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天气谚语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八月暖,九月温, ”“八月里来 ,雁儿脚上 ”。
4、[从谚语中感受亲情]几场秋雨过后,天渐渐冷了,妈妈帮我找出厚衣服并嘱咐我穿上,还对我说“ , ”。
阅读理解
六、下面是李丽的养蚕日记,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10分)
生长阶段 外形特征 ① ②
卵 芝麻大小的白色小圆点→浅黄色→紫黑色 不吃 不拉不尿
幼虫 细如针,青白色,慢慢变粗→粗如手指 吃桑叶 又拉又尿
蛹 白丝包裹着的茧 不吃 只尿
蛾 白色,有翅膀,类似飞蛾形状 不吃
1、①应该写( ),②应该写( )。(2分)
A. 排泄情况 B. 吃食情况
2、请观察表格,在②空缺的位置,填写最合适的词语。(1分)
3、李丽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一起来就看到满满的蚕屎和洒得到处都是的尿滴。我先用注射器收集尿液到小瓶子里,又用小镊子把蚕屎夹出来……”她记录的是( )阶段。(2分)
A.卵 B.幼虫 C.蛹 D.蛾
4、在图片右侧的括号里,写出它的生长阶段。(3分)
5、这段时间李丽连续观察了 ,主要的发现有:
。(2分)
七、把古诗补充完整,完成练习。(11分)
题 西 林 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2分)
1、诗人是 (朝代)文学家 (谁)。(2分)
2、诗句中有三组意思相对的词,找出来写在下边。这些词语的使用说明了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庐山进行了细致观察。(3分)
( )—( ) ( )—( ) ( )—( )
3、下列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这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
B.这首诗告诉我们看到事物的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C.这首诗启示我们只有跳出自己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才能看清事物的真正面目。
4、下面哪个情景最适合用这首诗进行劝导 ( )(2分)
A.小方考试时因紧张漏做一道题,出考场后很是懊恼。
B.小青在春游分组时只想和好友同组,不愿尝试新伙伴。
C.美术课画杨桃,小语画成了五角星,同学认为是小语画错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找蘑菇的甲虫(节选)
①这是一种美丽的甲虫,它长得小小的,黑黑的,有一个白绒肚皮,形状是圆的,像一粒樱桃的核,当它用翅膀的边缘擦着腹部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柔软的唧唧声,就像小鸟看见母亲带着食物回来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
②我是在一个长满蘑菇的松树林里发现这种甲虫的。
③它们的洞到处都可以看到,而且门是开着的,不过在洞口堆着一堆疏松的泥土。洞大约有几寸深,一直向下,而且往往筑在比较松的泥土中。 当我用小刀一直挖下去的时候,我常常发现这种洞是空的,甲虫们已经乘着夜色离开这里了。A.这种甲虫是个流浪者,并且是个夜行客,随便什么时候,它想离开这个洞的时候,它就能很容易地在别处另筑新巢。
④你看,这洞里的甲虫正在啃着一个小蘑菇,已经吃完了一部分。这是一种很小的地下菌,跟枯露菌很相像。这个事实似乎可以解释甲虫的习惯和它常要换新居的理由。B.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在静静的黄昏中,这个小旅行家便从它的洞里慢慢地走出来,一边快活地唱着歌,一边悠闲地散着步。它仔细地检查着土地,探究这地底下所埋的东西。它的嗅觉告诉它哪个地方有菌,只不过盖着几寸泥土而已;哪个地方虽然泥土肥沃,但地底下绝不会有菌类。当它判定在某一点下面有菌的时候,便一直往下挖,结果总能得到它的食物。它挖的洞也成了它的临时宿舍,在食物没有吃完之前,它是不会离开洞的。
⑤等到洞里的食物都吃完后,它就要搬家了。它会在别处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再掘下去,然后住一阵子,吃一阵子,等到新屋里的食物吃完了,它就再搬一次家。在整个秋季到来年的春季——菌类的生长季节里,它就这样游历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一个洞搬到另一个洞,很辛苦又很洒脱。
1、第①自然段是从 和 两方面来介绍甲虫的。(1分)
2、法布尔观察到甲虫洞有哪些特点 完成表格。(3分)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甲虫的洞随处可见,而且一定是筑在比较松的泥土中。( )
(2)菌类的生长期为整个秋季到来年春季,这期间甲虫总在不断搬家。( )
(3)甲虫靠嗅觉判断哪里有菌,在有菌的地方挖洞并将其作为临时宿舍。( )
4、第④自然段加点的“这个事实”指的是 。(1分)
5、结合课内所学,比较甲虫的洞与蟋蟀的住宅,你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分)
6、在文中画“ ”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说说法布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综合实践
九、给力小学正在开展“远离‘小眼镜’”护眼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5分)
1、医学上认为视力低于5.0为近视,亮亮只能看清右表中圈起
来的以上部分的“E”,这说明他的眼睛可能已经 了。(1分)
2、针对亮亮的检查结果,下列日常行为中不正确的有( )。
(多选)(2分)
A.在强光下看书 B.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C.挑食 D.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
3、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呢 请你设计一条护
眼宣传语。(2分)。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观察,观察,再观察。”在生活中,你是否连续观察过某种动物或植物 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 你的想法和心情如何 请你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写下观察所得。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间隙 慎重 地址 优良 暮色 专家 洞穴 卫生
2、zhái jué qīng zhì
3、A
4、合适。蟋蟀建造的住宅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而且还非常隐蔽,这与它修建住宅时使用的柔弱的工具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
二、B bing 木 五 ③ ②
三、1、C
2、D
3、ABD
4、D
四、1、拟人 田地里的水稻羞涩地低下了头。
设问 数学真的很难吗 我看不是。
2、日全食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或删除“大约”)
3、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五、1、半江瑟瑟半江红
2、远近高低各不同 梅须逊雪三分白
3、十月还有小阳春雁门开 带霜来
4、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六、1、B A
2、不拉不尿
3、B
4、蛾 蛹 幼虫
5、蚕的生长变化 示例:蚕共有四个生长阶段,每个阶段的外形特征完全不一样,且蚕只在幼虫阶段吃桑叶,又拉又尿
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宋;苏轼
2、横;侧;远;近;高;低
3、B
4、C
八、1、外形 声音
2、选址:长满蘑菇的松树林 样子:门开着,洞口堆着疏松的泥土 内部特点:洞大约有几寸深 一直向下
3、× √ √
4、甲虫在洞里嘴地下菌
5、甲虫的洞是为了找食物而挖的,会经常更换,而蟋蟀的住宅通过慎重选择、精心挖掘而成。
6、我选择甲句,甲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甲虫”比作“流浪者”“夜行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甲虫漂泊不定、喜爱在夜间行动的特点,同时也和作者描述甲虫“洒脱”的特点相对应。    
九、1、近视 2、ABCD 3、用眼有度,光明之路;科学用眼,美好无限。
十、 蜗牛观察日记
10月3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我在小区的花园里发现了一只小蜗牛,于是我决定对它进行观察。
这只蜗牛小小的,背着一个螺旋状的硬壳,硬壳就像一座小小的房子,颜色是棕褐色的,上面还有一些不规则的花纹。蜗牛的身体软软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长的那对触角顶端有两个小小的黑点,那应该就是它的眼睛吧。
我把蜗牛放在一片新鲜的菜叶上,想看看它吃东西的样子。只见它慢慢地蠕动着身体,缓缓地爬向菜叶,然后开始一点一点地啃食起来。它的嘴巴很小,像一个小小的针管,但是进食的速度却不快。它先用触角探测着菜叶的边缘,确定了安全后才开始吃。我发现它吃菜叶的时候,菜叶并没有明显的缺口,而是整个菜叶的边缘一点点地被磨损了,原来蜗牛是用它的齿舌来磨碎食物的。
过了一会儿,蜗牛似乎吃饱了,它不再吃菜叶,而是开始在菜叶上爬动起来。它爬行的速度非常慢,身后留下了一条亮晶晶的黏液痕迹。我想这黏液应该是为了减小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吧,让它能够更轻松地爬行。
看着这只小小的蜗牛,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么小小的生物,却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它虽然行动缓慢,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这次观察蜗牛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