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课件【26张PPT】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课件【26张PPT】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06 11: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
第一章 三角形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在给出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画图、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学 习 目 标
1
2
3
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知识回顾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新课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乐高建筑公司’的设计师!客户要求我们批量生产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玩具.但工厂反馈:有的玩具安装时严丝合缝,有的却歪歪扭扭……问题出在哪里?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找出答案!
“如果只告诉你三角形的一个数据(比如一条边长度),能保证所有产品一致吗?”
思考
新知探究
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小明画的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与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呢?
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
新知探究
1. 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不一定全等
(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不一定全等
A
B
α
结论:只有一条边或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新知探究
不一定全等
2. 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α,一条边为a;
a
a
a
α
α
α
∠β
新知探究
(2)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α,∠β
∠α
∠β
∠α
不一定全等
A
B
C
D
E
F
新知探究
(3)三角形两边分别为a,b
a
a
b
b
结论:只给出两个条件时,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不一定全等
合作探究
3.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与同伴交流.
A
B
C
1 三个角
2 三条边
3 两边一角
4 两角一边
新知探究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么 把这个三角形与你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么
40°
60°
80°
40°
60°
80°
不一定全等
合作探究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么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么
A
B
C
D
E
F
一定全等
合作探究
(3)小组合作,选择三条线段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并用尺规作出这个三角形.把你作的三角形与同伴作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A
B
C
B′
C′
A′
两个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两个三角形全等
结论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几何语言:
如图,在△ABC与△A'B'C'中:
B′
A′
C′
B
A
C
∵ AC=A'C',
AB=A'B',
BC=B'C',
∴△ABC≌△A'B'C'(SSS)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通过刚刚的探究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用尺规作图左这个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
如图,已知线段a,b,c,用尺规作△ABC,使AB=c,AC=b,BC=a.
c
b
a
A
B
C
a
b
c
作法:
(1)作一条线段BC=a;
(2)分别以B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以C为圆心、b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 ;
(3)连接 AB,AC.则△ABC 就是所要作的三角形.
归纳总结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新知探究
用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框架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拓展提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
拓展提升
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举例说明.
典例分析
例1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中线. △ABD和△ACD全等吗?为什么?
A
C
B
D
解: △ABD≌△ACD,理由如下:
在△ABD和△ACD中,
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BD=CD.
又因为AB=AC,AD=AD,
根据SSS,所以△ABD≌△ACD.
分析: 已知:AB=AC(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AD是中线 → BD=CD(中线定义).
AD是公共边 → AD=AD.
典例分析
随堂练习
1.斜拉索直接连接主梁与桥塔,兼具跨越能力和美观性.这种设计应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解析:
斜拉索采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支架方法固定,这种方法应用的几何原理:三角形的稳定性.
A
随堂练习
A
B
C
D
C
随堂练习
sss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几何语言:在△ABC和△A'B'C'中
∵ AC=A'C',
AB=A'B',
BC=B'C',
∴△ABC≌△A'B'C'(SSS).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