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课件【28张PPT】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课件【28张PPT】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06 11:5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第3课时
第二章 轴对称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 习 目 标
1
2
3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能初步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探索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性质
情境引入
等腰三角形是比较常见的图形,它有什么特征?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相等的线段 相等的角
新知探究
解:(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将等腰三角形沿过顶点的直线折叠,使得两底角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即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新知探究
解: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答案不唯一,还可以怎么描述?)
解: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答案不唯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新知生成
符号语言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新知生成
CD
AD
BC
CD
∠CAD
AD⊥BC
∠CAD
新知生成
符号语言
典例分析
解:设顶角为x°,则底角为2x°.
则x+2x+2x=180.
解得x=36.
2x=2×36=72.
所以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6°,72°,72°.
课堂练习
解:当50°的角是底角时,三角形的底角就是50°;
当50°的角是顶角时,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得底角是65°.
B
方法技巧
等腰三角形中求角度的方法:
1.先明确已知角是底角还是顶角,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求另外两个角;
2.若未指明则需分类讨论,注意若已知角是直角或钝角,则该角只能是顶角.
分类讨论
新知探究
如图所示,△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线l是它的对称轴,请在△ABC中画出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一组对应边,一组对应线段,一组对应角,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以及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
相等的线段有:AB=AC,BD=CD;
相等的角有:∠B =∠C,∠BAD=∠CAD,∠ADB=∠ADC
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为△BAD和△CAD.
新知探究
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三个内角都为60°,
三条边都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新知生成
方法技巧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题型一
题型探究
B
【例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8cm,则它的周长是(  )
A.16cm B.20cm C.16cm或20cm D.无法确定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
当等腰三角形腰长为4cm时,底边长为8cm时,
∵4+4=8,
∴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故舍去;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cm,底边长为4cm时,
∵4+8=12>8,
∴符合三边关系,其周长为8+8+4=20cm.
综上所述,该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
题型探究
D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度数为4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
A.40° B.80° C.100° D.40°或100°
【解答】解:①若40°是顶角,则顶角的度数为40°;
②若40°是底角,那么顶角的度数为180°﹣2×40°=10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题型一
题型探究
解题感悟
例1中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例2中也需要分类讨论,①若40°是顶角;②若40°是底角,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度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题型一
题型探究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应用
题型二
B
【例3】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BC=8,则BD=(  )
A.2 B.4 C.6 D.8
题型探究
【例4】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是边BC上的高,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应用
题型二
A.BD=CD B.∠BAC=∠ABC C.AD平分∠BAC D.S△ABD=S△ACD

B
题型探究
解题感悟
例3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理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4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应用
题型二
题型探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题型三
【例5】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试说明:∠CBE=∠BAD.
【解答】解:∵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
∴AD⊥BC,∠BAD=∠CAD.
∵BE⊥AC,
∴∠BEC=∠ADC=90°.
∴∠CBE=90°﹣∠C,∠CAD=90°﹣∠C,
∴∠CBE=∠CAD.
∴∠CBE=∠BAD.
题型探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题型三
【例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的中点,点E在AC上,且AE=AD,求∠EDC的度数.
【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的中点,
∴AD⊥BC,∠DAC=30°.
∴∠ADC=90°,
∵AE=AD,
∴∠ADE=75°.
∴∠EDC=∠ADC﹣∠ADE=90°﹣75°=15°.
题型探究
解题感悟
例5考查了余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例6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题型三
课堂达标
解:这时BC处于水平位置.
∵D是BC的中点,
∴BD=DC.
∵AB=AC,
∴AD⊥BC(三线合一).
∵重垂线与地平线垂直,
∴BC处于水平位置.
课堂达标
能力提升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E=CD,∠B=70°,BD=CF.
求:∠EDF的度数.
【解答】解:∵BD=CF,BE=CD,∠B=∠C=70°,
∴△BDE≌△CFD,∴∠BDE=∠CFD,
∠EDF=180°﹣(∠BDE+∠CDF)
=180°﹣(∠CFD+∠CDF)
=180°﹣(180°﹣∠C)
=70°,
∴∠EDF=70°.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课堂小结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