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课程标准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思维导图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 气候是一个地区__________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__________。
3. 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气温
降水
多年
不大
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4. 读图4-4-1,写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
热带雨林
热带沙漠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高原山地
寒带
地中海
5. 结合图4-4-1和图4-4-2,完成表4-4-1。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____________ 赤道附近地区
________气候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________气候 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低纬度的亚洲南部、东南部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__________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 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亚热带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南、北纬30°~40°的大陆_____岸
热带草原
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
炎热干燥
高温多雨
温和少雨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西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
__________气候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温带大陆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__________ 南、北纬40°~60°的大陆__________岸
寒带 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极圈以内
高原山地气候 终年低温,日较差大 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原、山地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
温和湿润
西
自主探究
1.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读气候类型及步骤。
第一步:定半球。最热月在7、8月的,为__________半球;最热月在1、2月的,为__________半球。
北
南
第二步:以温定带(表4-4-2):
表4-4-2
气温状况 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15 ℃ __________带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在0—15 ℃ 亚热带气候类型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 ℃ 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最热月均温<-10 ℃ __________带气候类型
热
寒
第三步:以水定型(表4-4-3):
表4-4-3
降水状况 气候类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__________气候
夏雨型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少雨型 __________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地中海
热带沙漠
2. 气温和降水量特点的描述(表4-4-4):
表4-4-4
气温 描述 月降水量 描述
20 ℃以上 高温或炎热 100毫米以上 __________
0—20 ℃ __________ 50—100毫米 __________
0 ℃以下 __________或__________ 50毫米以下 少雨或干燥
多雨
温和
湿润
低温
寒冷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写道:“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有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据此,完成1~2题。
1. 文中描述的“地球上……区域”可能在( )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地中海气候区 D. 高原山地气候区
B
2. 下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与该区域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C
小红收集了某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并制成统计表(如表4-4-5所示)。据此,完成3~4题。
C
3. 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 分析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D
(2023·广东省)“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4-4-3甲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4-4-3乙为“A”形茅屋景观图。读图并完成5~6题。
5.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D. 全年温和湿润
B
6. “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 保暖
B. 防风
C. 防潮
D. 排水
D
油橄榄树主要分布在纬度40°附近,喜炎热干燥的生态环境。据此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4-4-4)及汉堡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4-4-5),完成7~8题。
7. 根据汉堡的气候资料,判断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C
8.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油橄榄树最适宜的生长地区是( )
A. 波罗的海沿岸 B. 北海沿岸
C. 地中海沿岸 D. 北冰洋沿岸
C
读甲地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图4-4-6),完成9~10题。
9. 下列能正确反映甲地气温与降水量的图是( )
D
10. 生活在该地的人们( )
A. 可以享受日光浴 B. 出门经常携带雨具
C. 日常着装以厚棉衣为主 D. 日常着装以短袖为主
B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窟是一种宗教建筑形式。柬埔寨的吴哥窟是一座建立在沼泽地上的水上建筑,为解决地下水位涨落对地基的影响,建筑师在吴哥窟周围设计开挖了一条190米宽的护城河。雨季时,护城河形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储存泛滥的雨水;旱季时,蓄水池的水又可以维持地基下的地下水位稳定,使得宏大的吴哥窟屹立数百年不倒。
材料二 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景观图和柬埔寨吴哥窟景观图(图4-4-7)。
(1)莫高窟和吴哥窟均位于__________洲,其中莫高窟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吴哥窟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其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
亚
北温带
热带
莫高窟
(2)吴哥窟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降水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易发生________(填“地震”或“旱涝”)灾害。
热带季风气候
不稳定
旱涝
(3)吴哥窟周围的护城河,可通过调节该地水资源的__________(填“时间”或“空间”)分布(配)不均,维持地下水位稳定。
时间
(4)受雨水侵蚀等问题的影响,吴哥窟的修护和保存面临挑战。与此不同的是,我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能够保存上千年之久,这与甘肃敦煌地处______________气候区,降水__________,不易受潮有较大关系。
温带大陆性
稀少
圣弗朗西斯科所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频发,山火集中发生在9—10月。图4-4-8是圣弗朗西斯科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区域山火集中发生在该时间段的原因。
素养强化
加利福尼亚州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9—10月,土壤和植物含水量较少,枯枝落叶多,风干物燥,容易引发山火。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一个地方的气候受该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表4-4-6):
表4-4-6
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纬度低,气温_____;纬度高,气温______ ______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距海近,气温变化幅度______;距海远,气温变化幅度_______ 距海近,降水______;距海远,降水______
地形 海拔高,气_____;海拔低,气温_____。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 山地迎风坡________,背风坡__________
高
低
赤道
小
大
多
少
低
高
0.6
__
多雨
少雨
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2. 气候与人们的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气候也影响人类的______________。
3. 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例如,大量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燃料,过度砍伐_________会影响局地甚至全球的气候。
日常生活
生产活动
煤炭
石油
森林
自主探究
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搜集了三幅图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其中图4-4-9是同等太阳光束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示意图,图4-4-10是欧洲纬度接近的五个城市的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示意图,图4-4-11是落基山脉两侧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请你帮忙完成下列探究。
(1)读图4-4-9,同等单位面积的太阳光热照射地面,受热面积大,光热分散,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据此推测A、B两地获得光热更多的是__________地,两地气温不同最主要受__________(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因素影响。
A
纬度位置
(2)读图4-4-10,五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_____。五个城市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受__________(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因素影响。
基辅
大
海陆位置
(3)读图4-4-11,当温哥华温度为28 ℃时,落基山脉山顶的温度约是__________℃。位于落基山脉东西两侧的温哥华和莱斯布里奇,降水量更多的是__________,其降水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温哥华
温哥华位于落基山脉的迎风坡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读北京、上海、曼谷、悉尼位置示意图和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图4-4-12),完成1~2 题。
1. 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北京 B. 乙——悉尼
C. 丙——上海 D. 丁——曼谷
A
2. 造成图中四个城市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B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在我国四川盆地向横断山脉的过渡地带,终日细雨连绵,云雾笼罩,被称为华西雨屏带。据此读华西雨屏带位置示意图(图4-4-13),完成3~4题。
3. 华西雨屏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人类活动
A
4. 特殊年份,华西雨屏带的降水异常增多,可能引发
( )
A. 台风 B. 沙尘暴
C. 干旱 D. 泥石流
D
读澳大利亚年均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4-4-14),完成5~6题。
5. 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特征是( )
A. 西部地区降水多,东部地区降水少
B. 内陆地区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少
C. 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中部内陆
和西部地区递减
D. 南部地区降水多,北部地区降水少
C
6. 影响大分水岭东西两侧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盛行风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2023年5月23日,2023“巅峰使命”珠峰(珠穆朗玛峰的简称)科考13名科考登山队员成功登顶,致敬人类首次登顶珠峰70周年。图4-4-15是科考队员在冲顶的照片。读图并完成7~8题。
7. 科考队员从山脚到山顶衣服越穿越厚,说明( )
A. 气温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气温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显著
C. 气温随着经度的增加而降低
D.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D
8.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6 000米以上的珠峰是生命的禁区。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植物生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人类应当( )
A. 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B. 增加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 大量砍伐森林减少绿地面积
D. 大量开采煤炭
B
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风速比郊区小的现象。据此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4-4-16),完成9~10题。
9. 下列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小污染范围
B. 提高市区的人口密度
C. 改善郊区的空气质量
D. 降低市区污染程度
D
10.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下列措施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是( )
A. 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 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 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 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C
二、非选择题
11. 读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4-4-17),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为亚洲的__________气候,自南向北依次是①__________气候,②_____________气候,③_________气候。
季风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2)亚欧大陆西岸以⑤_____________气候和⑥__________气候为主;大陆内部以④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图4-4-18为同一纬度地带③④⑤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状况,甲、乙、丙三地中,你认为代表气候④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__地。
温带海洋性
地中海
温带大陆性
乙
位于温
带大陆内部地区,与沿海的③⑤相比,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甲
(3)⑦地是_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夏季气温比东部同纬度的平原地区低很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
(4)综上所述,造成世界气候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图4-4-19示意东喜马拉雅、川西南山地、峨眉山、黄山、大巴山南坡的植被带垂直分布。
素养强化
分析东喜马拉雅植被带垂直分布种类较多的原因。
东喜马拉雅所处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水热组合多元,适合多种森林植被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