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第1节电磁波的海洋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第1节电磁波的海洋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5 03:52:44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第1节 电磁波的海洋 (基础训练)
【基础巩固练习】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1.(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题) 如图所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快速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会听到收音机中传出“喀喀”声。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个实验对电池有损害,最好用旧电池来做
B. 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
C. 收音机可以接收到电磁波信号
D. 电磁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D
【解析】用导线和电池正、负极时断时续地接触,电路中的电流迅速变化,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够在其周围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收音机中传出“喀喀”声,说明收音机接收到了电磁波信号。电磁波不但可以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而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会将电池短路,电路中电流很大,容易损坏电池,此类电源短路实验最好用旧电池来做。
2.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B.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C.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光不是电磁波
【答案】D
【解析】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球;
B.迅速变化的电流会在其周围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频率很高的微波)来加热食品的;
D.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3.在证明磁场的存在时,我们将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可以观察到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南极和北极所指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我们说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如何证明电磁波的产生?小明描述了以下几种现象,你认为能证明电磁波存在的是【 】
A.高高耸立的广播电视塔天线
B.在固定电话机听筒中听到对方的声音
C.收音机上安装的天线
D.在电池两极用导线迅速通断,可在打开的收音机中听到“咔、咔”声
【答案】D
【解析】A、C.高高耸立的广播电视塔天线是用来发射电磁波的,收音机上安装的天线是用来接收无线电波的,都不能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B.在固定电话机听筒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电流通过扬声器受磁场力的作用发生振动发出的声音,不能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D.在电池两极用导线迅速通断,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空间会激起电磁波,被打开的收音机接收到,就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咔、咔”声,此现象能够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4.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线中没有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B.导线中有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C.导线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产生电磁波
【答案】C
【解析】导线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就可以在其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恒定不变的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但不能激起(产生)电磁波。
5.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   ,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   ,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答案】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不能
【解析】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遇到金属会被反射,将手机放在金属容器中,打电话呼叫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6.(2025年江西中考题)“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___________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接收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约为___________m/s.
【答案】电磁 3×108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太空中有真空地带,所以“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电磁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
7.(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题)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用特定波长的红光持续照射人体背部15min,可明显刺激人体线粒体,增加葡萄糖消耗,降低血糖水平,该技术有望用来帮助糖尿病患者通过非药物方式降低血糖,该红光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OA=AB=BC=CD=335nm,则该红光的波长为【 】
A. 335nm,合3.35×10-4m B. 335nm,合3.35×10-7m
C. 670nm,合6.70×10-4m D. 670nm,合6.70×10-7m
【答案】D
【解析】一个完整的波长包括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即从O到B的距离。OA、AB、BC、CD都是335nm,一个完整的波长为2个OA的长度,即2×335nm=670nm,因此,该红光的波长为670nm,合6.70×10-7m.
8.如图是某电台所发射的两种电磁波的波形图。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磁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高
B.甲电磁波的波长较短,频率较高
C.甲电磁波的波长较短,频率较低
D.甲电磁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
【答案】B
【解析】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为波长,由图可知,甲的波长小于乙的波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由公式c=λf可知,波长短的频率高,则甲的频率较高。
9.(2024年江苏盐城中考题)将手机“背景灯光提示”和“声音提示”功能打开,放到
真空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然后打电话呼叫手机,看到背景灯光亮却听不到铃声。该现象说明【 】
A.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和电磁波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D
【解析】抽去空气后罩内接近真空状态,打电话呼叫手机,能看到背景灯光亮,说明手机打通了,由于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从而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0.(2024年湖北中考题)我国于2018年和2024年先后发射了鹊桥号和鹊桥二号中继星,架起了地球与月球背面通信的“天桥”。相比于鹊桥号,鹊桥二号距月球更近(如图),采用了反射率更高的镀金钼丝天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鹊桥号利用声波进行信号传输
B.鹊桥二号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
C.镀金钼丝天线反射的信号传播速度为3×108m/s
D.信息从月球背面传到鹊桥二号比到鹊桥号用时更短
【答案】A
【解析】]A、B.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要时刻与地球保持通信,需要鹊桥二号中继卫星进行信号转发。该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超声波和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镀金钼丝天线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一定,相比于鹊桥号,鹊桥二号距月球更近,所以,信息从月球背面传到鹊桥二号比传到鹊桥号用时更短。
电磁波大家族
11.(2025年广东中考题)某广播电台发射频率为1.027×108Hz的电磁波,根据如图信息,该电磁波属于【 】
A. 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 紫外线 D. 射线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频率为1.027×108Hz的电磁波在106Hz~1010Hz之间,因此属于无线电波。
12.(2025年山东青岛中考题) 2025年4月2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后续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和图像等信息能及时传回地面所利用的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电磁波 D. 超声波
【答案】C
【解析】A.红外线具有热作用强的特性,常用于遥控、、遥感、红外测温等,但它在信息传输的距离、容量等方面,不适合用于太空与地面的大量实验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
B.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化学效应显著,主要应用于杀菌消毒、防伪等领域,无法完成太空到地面的信息传输任务;
C.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可以高效地传递包括数据、图像在内的各种信息。神舟二十号在太空(真空环境)中,要将实验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传回地面,利用的就是电磁波;
D.超声波是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传播声波的介质,所以超声波无法在太空与地面之间传递信息。
13.(2025年四川成都中考题)关于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
C. 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
D. 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不是电磁波
【答案】B
【解析】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而340m/s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B.无人机遥控需要远距离传输信号,电磁波(如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故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
C.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探测目标,利用的是电磁波的反射特性,而非能量特性;
D.X光(X射线)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是电磁波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14.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C.用手机打电话
D.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答案】D
【解析】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微波是电磁波,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手机(移动电话)打电话是利用手机可以发出和接收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利用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的。
15.甲、乙分别为两种电磁波,其部分波形如图(a)所示,其中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结合图(b)的电磁波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另一种色光
B.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可能不同
C.遥控器可以利用乙电磁波遥控电视机
D.医生可以利用乙电磁波拍片诊断病情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甲的波长小,乙的波长大,则甲的频率高,乙的频率低;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根据图(b)可知,乙可能是人眼看不见红外线;
B.不同频率的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都是3×108m/s;
C.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由于乙可能是红外线,所以利用的是乙;
D.医生可以利用X射线拍片诊断病情,不是利用乙电磁波拍片诊断病情。
【能力提升练习】
16.(2025年江苏苏州中考题)如图,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______重力,加速上升;火箭与飞船分离过程中,火箭相对于飞船是______的;火箭外壳返回过程中,由于空气摩擦导致其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飞船进入轨道后,利用______传输信号与地面联系。
【答案】大于 运动 做功 电磁波
【解析】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非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的方向向上,受到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
火箭与飞船分离过程中,以飞船为参照物,火箭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
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火箭外壳返回过程中,由于克服与空气的摩擦力做功,导致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飞船进入轨道后,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与地面联系。
17.(2025年四川凉山州中考题)2025年5月14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2颗计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十二颗卫星在太空中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 十二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前后,质量会发生改变
C. 若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时,所有外力消失,火箭将保持静止
D.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与轿车的汽油机都是热机
【答案】D
【解析】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在太空中用电磁波传递信息,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十二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前后,质量不变;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时,所有外力消失,火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是火箭喷气发动机与轿车的汽油机一样都属于热机,工作时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18.(2025年山东烟台中考题)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向地面传回优美的《东方红》乐曲,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目前“东方红一号”依然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方红》乐曲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上
B. 以地球为参照物,东方红一号是静止的
C. 东方红一号在运行过程中惯性消失
D. 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答案】A
【解析】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东方红》乐曲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上;
B.以地球为参照物,东方红一号的相对位置改变,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东方红一号在运行过程中仍具有惯性;
D.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高度最大,具有的重力势能最大。
19.如图为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主要用途,下面分析错误的是【 】
A.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
B.人眼可以看到波长为5.70×10-7m的电磁波
C.相比紫外线,红外线更容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内能
D.由图中的信息可知,电磁波的波长越长,该电磁波的频率越小,波速也越小
【答案】D
【解析】A.电磁波大家族成员很多,波长范围很大,按照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B.5.70×10-7m=570nm,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在可见光谱范围内,所以人眼可以看到波长为5.70×10-7m的电磁波;
C.由图中的信息可知,不同波段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其用途也不相同,如利用红外线制成电暖器,利用微波制成微波炉等,红外线热作用显著,相比紫外线,红外线更容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内能;
D.由图中的信息可知,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波长越短,频率越高,但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医院病房里用紫外线灯灭菌
B.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则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5G和4G通讯信号的超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答案】A
【解析】A.紫外线化学效应显著,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医院病房、手术室等场所常用紫外线灯进行灭菌;
B.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证明了 “原子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从而打破了 “原子不可再分” 的传统认知,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具有自己的组成;
C.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内能一定增加;但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的说法不合理;
D.5G和4G通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并且用于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素养提升练习】
21.(2025年新疆中考题)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1)神舟二十号飞船和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对接成一个整体后,以神舟二十号飞船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空间站______(选填“具有”或“没有”)惯性,地球对空间站的万有引力改变了空间站运行的______(选填“快慢”或“方向”)。
(2)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面对面交流时,声音通常是通过______(选填“空气”或“电磁波”)传播的。航天员所穿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橡胶颗粒,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抓取物体时的摩擦。中国空间站用霍尔发动机来微调飞行姿态,已知每台霍尔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为0.08N,空间站运行的速度为7.7km/s,当霍尔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方向与空间站运行的方向相同时,每台霍尔发动机推力的功率为______W.
【答案】(1)静止 具有 方向 (2)空气 增大 616
【解析】(1)神舟二十号飞船和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对接成一个整体后,以神舟二十号飞船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相对于飞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核心舱是静止的。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空间站具有惯性。
地球对空间站的万有引力指向地心,空间站的速度方向与万有引力的方向垂直,地球对空间站的万有引力改变了空间站运行的方向。
(2)空间站的核心舱内有空气,内部环境与地球周围的空间环境类似,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面对面交流时,声音通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航天员与舱外通过电磁波进行联系。
航天员所穿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橡胶颗粒,其目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抓取物体时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每台霍尔发动机推力的功率为
22.(2025年上海中考题)地球上的科学家可以通过___________和“嫦娥六号”进行交互,“嫦娥六号”在降落到月球表面过程中,相对月球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嫦娥六号”在采集月壤时,会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压痕”,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答案】电磁波 运动 形变
【解析】由于“嫦娥六号”处在太空中的真空环境,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球上的科学家可以通过电磁波和“嫦娥六号”进行交互。
“嫦娥六号”在降落到月球表面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六号”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嫦娥六号”相对月球是运动的。“嫦娥六号”采集月壤时,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压痕”,即月球表面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3.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是电磁波
【答案】A
【解析】A.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定位和导航的,不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24.(2025年甘肃中考题)2025年5月17日,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关于卫星发射和运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箭加速升空过,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箭星分离前,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 卫星上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卫星依靠电磁波来实现星地实时数据传输
【答案】D
【解析】A.运载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星箭分离前,火箭和卫星是在一起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卫星相对火箭是静止的;
C.卫星上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依靠电磁波来实现星地之间的数据传输。
25.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图甲是电磁波谱,下面对应的是各种电磁波的主要应用。
(1)判断人体骨折部位要照X 射线,其波长比无线电波____(填“长”或“短”)。
(2)红外线与紫外线的频率用f表示,则f红外线 ___(选填“> ”、“<”或“=”)f紫外线;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红外线___(选填“> ”、“<”或“=”)c紫外线.
(3)“铱 192 ”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这一性质可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结合图乙所示推知:“铱 192 ”发出的最有可能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的是______(填一项)。
A.可见光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答案】(1)短 (2)< = (3)D
【解析】(1)由电磁波谱可看到,X射线的频率高于无线电波的频率,则X射线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
(2)由电磁波谱可知,红外线的频率小于紫外线的频率。红外线与紫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108m/s;
(3)“铱 192 ”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结合图乙可推知:“铱 192 ”发出的物质最有可能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的是穿透能力最强的γ射线。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第1节 电磁波的海洋 (基础训练)
【基础巩固练习】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1.(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题) 如图所示,打开收音机的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快速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会听到收音机中传出“喀喀”声。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个实验对电池有损害,最好用旧电池来做
B. 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
C. 收音机可以接收到电磁波信号
D. 电磁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B.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
C.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光不是电磁波
3.在证明磁场的存在时,我们将小磁针放在磁体附近,可以观察到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南极和北极所指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我们说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如何证明电磁波的产生?小明描述了以下几种现象,你认为能证明电磁波存在的是【 】
A.高高耸立的广播电视塔天线
B.在固定电话机听筒中听到对方的声音
C.收音机上安装的天线
D.在电池两极用导线迅速通断,可在打开的收音机中听到“咔、咔”声
4.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线中没有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B.导线中有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C.导线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产生电磁波
5.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   ,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   ,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6.(2025年江西中考题)“中国天眼”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通过接收___________波来探索宇宙的仪器,接收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约为___________m/s.
7.(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题)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用特定波长的红光持续照射人体背部15min,可明显刺激人体线粒体,增加葡萄糖消耗,降低血糖水平,该技术有望用来帮助糖尿病患者通过非药物方式降低血糖,该红光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OA=AB=BC=CD=335nm,则该红光的波长为【 】
A. 335nm,合3.35×10-4m B. 335nm,合3.35×10-7m
C. 670nm,合6.70×10-4m D. 670nm,合6.70×10-7m
8.如图是某电台所发射的两种电磁波的波形图。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磁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高
B.甲电磁波的波长较短,频率较高
C.甲电磁波的波长较短,频率较低
D.甲电磁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
9.(2024年江苏盐城中考题)将手机“背景灯光提示”和“声音提示”功能打开,放到
真空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然后打电话呼叫手机,看到背景灯光亮却听不到铃声。该现象说明【 】
A.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和电磁波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10.(2024年湖北中考题)我国于2018年和2024年先后发射了鹊桥号和鹊桥二号中继星,架起了地球与月球背面通信的“天桥”。相比于鹊桥号,鹊桥二号距月球更近(如图),采用了反射率更高的镀金钼丝天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鹊桥号利用声波进行信号传输
B.鹊桥二号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
C.镀金钼丝天线反射的信号传播速度为3×108m/s
D.信息从月球背面传到鹊桥二号比到鹊桥号用时更短
电磁波大家族
11.(2025年广东中考题)某广播电台发射频率为1.027×108Hz的电磁波,根据如图信息,该电磁波属于【 】
A. 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 紫外线 D. 射线
12.(2025年山东青岛中考题) 2025年4月2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后续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和图像等信息能及时传回地面所利用的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电磁波 D. 超声波
13.(2025年四川成都中考题)关于电磁波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操作人员通过电磁波遥控无人机
C. 雷达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工作
D. 骨骼检查使用的X光不是电磁波
14.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C.用手机打电话
D.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15.甲、乙分别为两种电磁波,其部分波形如图(a)所示,其中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结合图(b)的电磁波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另一种色光
B.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可能不同
C.遥控器可以利用乙电磁波遥控电视机
D.医生可以利用乙电磁波拍片诊断病情
【能力提升练习】
16.(2025年江苏苏州中考题)如图,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______重力,加速上升;火箭与飞船分离过程中,火箭相对于飞船是______的;火箭外壳返回过程中,由于空气摩擦导致其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飞船进入轨道后,利用______传输信号与地面联系。
17.(2025年四川凉山州中考题)2025年5月14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2颗计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十二颗卫星在太空中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 十二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前后,质量会发生改变
C. 若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时,所有外力消失,火箭将保持静止
D.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与轿车的汽油机都是热机
18.(2025年山东烟台中考题)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向地面传回优美的《东方红》乐曲,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目前“东方红一号”依然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方红》乐曲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上
B. 以地球为参照物,东方红一号是静止的
C. 东方红一号在运行过程中惯性消失
D. 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19.如图为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主要用途,下面分析错误的是【 】
A.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
B.人眼可以看到波长为5.70×10-7m的电磁波
C.相比紫外线,红外线更容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内能
D.由图中的信息可知,电磁波的波长越长,该电磁波的频率越小,波速也越小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医院病房里用紫外线灯灭菌
B.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则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5G和4G通讯信号的超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素养提升练习】
21.(2025年新疆中考题)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1)神舟二十号飞船和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对接成一个整体后,以神舟二十号飞船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空间站______(选填“具有”或“没有”)惯性,地球对空间站的万有引力改变了空间站运行的______(选填“快慢”或“方向”)。
(2)航天员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面对面交流时,声音通常是通过______(选填“空气”或“电磁波”)传播的。航天员所穿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橡胶颗粒,其目的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抓取物体时的摩擦。中国空间站用霍尔发动机来微调飞行姿态,已知每台霍尔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为0.08N,空间站运行的速度为7.7km/s,当霍尔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方向与空间站运行的方向相同时,每台霍尔发动机推力的功率为______W.
22.(2025年上海中考题)地球上的科学家可以通过___________和“嫦娥六号”进行交互,“嫦娥六号”在降落到月球表面过程中,相对月球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嫦娥六号”在采集月壤时,会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压痕”,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23.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是电磁波
24.(2025年甘肃中考题)2025年5月17日,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关于卫星发射和运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箭加速升空过,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箭星分离前,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 卫星上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卫星依靠电磁波来实现星地实时数据传输
25.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图甲是电磁波谱,下面对应的是各种电磁波的主要应用。
(1)判断人体骨折部位要照X 射线,其波长比无线电波____(填“长”或“短”)。
(2)红外线与紫外线的频率用f表示,则f红外线 ___(选填“> ”、“<”或“=”)f紫外线;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红外线___(选填“> ”、“<”或“=”)c紫外线.
(3)“铱 192 ”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这一性质可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结合图乙所示推知:“铱 192 ”发出的最有可能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的是______(填一项)。
A.可见光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