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第2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第2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5 03:55:31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第2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基础训练)
【基础巩固练习】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在无线电广播中,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______产生电磁波发射到空中。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电磁波,通过收音机的________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将音频信号取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
【答案】发射天线 调谐器
【解析】1.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用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流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再通过发射天线产生电磁波并发射到空中。
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利用收音机调谐器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由调谐器选出的信号含有高频电流成分,通过解调将其滤去,将音频电信号留下。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送到扬声器里,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我们就听到广播电台的节目了。
2.关于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音频电信号后,直接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B.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音频电信号后,需要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再发射出去
C.载波发生器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D.调制器可以把声音信号从高频信号中取出
【答案】B
【解析】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过程是: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音频电信号后,需要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再发射出去;
载波发生器只产生载波电信号(高频振荡电流);调制器的作用是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把音频电信号从高频电信号中取出的是收音机中的调谐器,而不是发射装置中的调制器。
3.小明和同学们对广播电台高高耸立的发射天线发表各自的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无线电广播信号要通过天线向外发射到空中
B.发射无线电广播信号时,要将音频电流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C.收音机的调谐器可以从多种频率的电磁波中选择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D.收音机中的扬声器能把电磁波转换为声音
【答案】D
【解析】A.无线电广播信号要通过发射天线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才能发射出去;
B.发射无线电广播信号时,要通过调制器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这个过程叫做调制;
C.收音机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时,接收天线不加选择的把空间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都接收下来,利用调谐器使要接收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激起的信号最强,即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这个过程叫作调谐;
D.收音机的扬声器把音频电流信号转换为声音,而不是将高频电磁波转换为声音。
4.下列对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调谐→解调→接收天线→扬声器
B.调谐→接收天线→解调→扬声器
C.接收天线→调谐→解调→扬声器
D.接收天线→解调→调谐→扬声器
【答案】C
【解析】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收音机收听无线电广播时,天线接收到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再经解调(也叫作检波)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最后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正确接收过程为:接收天线→调谐→解调→扬声器。
5.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装置中有调谐器,其作用是【 】
A.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B.使高频电流随声音信号变化
C.得到所需要的携带声音信号的电磁波
D.把电流信号还原成声音
【答案】C
【解析】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旋转调谐器的旋钮,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调谐器的电子线路从该特定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将电流信号转换为声音。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6.广播电视台发射天线的作用是【 】
A.只发射音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B.只发射视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C.把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
D.音频电流、视频电流、射频电流三种电流不经调制通过天线发射三种不同的电磁波
【答案】C
【解析】广播电视台的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并不能直接加载到天线上发射,而是将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这样能使电视信号传输的距离更远。
7.我们在选择自己想看的电视频道时,实际上是在选择我们要看的节目的【 】
A.电磁波的波速
B.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C.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D.都不对
【答案】C
【解析】使用电视机选择不同的频道,实际上是选择不同的频率范围,即选择我们要看的节目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8.电视信号的传送是将频率较低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加载到频率更高的电流上,产生电磁波发射到天空中,这种电流叫作射频电流。如图所示,是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射频信号
波形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射频信号的是______,该信号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
【答案】丙 3×108
【解析】由波形图可知,甲的频率最低,是音频信号;乙的频率(在可见光频率范围内)较高,是视频信号;丙的频率最高,为射频信号,该信号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9.小明对如图所示的电视录制和播放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摄像机把电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 B.话筒把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C.扬声器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D.发射机通过发射电磁波把信号传递给接收机
【答案】D
【解析】电视录制和播放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信号变成电信号(视频信号);话筒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音频信号);发射机把音频电信号和视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信号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携带电视信号的高频电磁波传递给接收机。
电视接收机天线接收各种频率的高频电磁波,进调谐器进行调谐和解调,取出的视频电信号由显示器还原成图像,取出的音频电信号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
10.用电磁波传递电视信号的大致过程如下:
①用摄像机拍摄画面和录音;②制作电视节目;③发射电视节目的视频和音频信号;④接收并还原电磁波的图像和声音信息。
以下四幅图中对应③的是图_____,对应④的是图_____。
【答案】B D
【解析】图A是用摄像机拍摄画面和录音,获取电视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对应的是①;图B是广播电视塔天线,将携带电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高频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对应的是③;图C是制作电视节目的显示器,显示有多个图像,是电视台在制作电视节目,对应的是②;图D是电视接收装置将接收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经解调还原成的图像和声音信号显示出来,对应的是④.
移动通信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1.由我国华为公司主导的5G通信技术主要利用_______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________km/s.手机通过____________(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话。
【答案】电磁波 3×105 发射和接收
【解析】5G通信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移动通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5 km/s,5G通信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手机既是无线电波的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波的接收台,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话。
(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题)“北斗定位满山牛羊,一屏管理便利牧民。”北斗卫星将牛羊的定位信息传到新疆阿勒泰牧民的手机上是利用【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答案】C
【解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而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北斗卫星将牛羊的定位信息传输到新疆阿勒泰牧民的手机上,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
13.(双选题)下列关于移动电话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波发射台
B.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波接收台
C.移动电话机既能发射无线电信号,又能接收无线电信号
D.两个移动电话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话,不需要通过基地台
【答案】C D
【解析】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波的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波的接收台;移动电话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移动通信的;两个移动电话机之间在距离很近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通过基地台转接,直接进行信息传递,如移动电话开启蓝牙功能时就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传递。
14.下列有关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与“B超”相同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不相同
C.在空气中,声传播的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D.有线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
【答案】C
【解析】A.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是电磁波,而“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卫星导航”和“B超”传递信息的媒介不同;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相同,利用的是“回声定位”原理;
C.在15℃的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传播的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D.有线电话(固定电话)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信息的,既不能接收电磁波,也不能发射电磁波,移动电话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15.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
B.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
C.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要基地台转接
D.移动电话用无线电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
【答案】B
【解析】移动电话(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移动电话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移动电话体积小,使用方便,但发射功率小、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和其他用户通话需要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转接;移动电话是通过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和电话网络(电信局的程控电话交换机)进行联系的。
【能力提升练习】
16.关于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号的发射、传递、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它们的发射、接收过程类似
C.在发射时,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
D.移动电话和收音机、电视机一样只有接收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答案】D
【解析】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号的发射过程都是把要传递的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由天线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发射到空中;接收过程都是由天线接收,经过调谐、解调和放大由终端显示出来。
移动电话既有发射功能,也有接收功能;而收音机和电视机只有接收功能,而没有发射功能。
17.(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题)2024年4月26日05时04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并拍下“全家福”(如图)向全国人民报平安。“全家福”传回地面利用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答案】 A
【解析】超声波、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越多。红外线频率较低波长较长,远距离传输信息容易造成失真,因此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拍下的“全家福”,传回地面利用的是频率较高波长较短的微波,而不是利用频率较低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传。
18.广播电台的发射线路靠迅速变化的交变电流向外发射电磁波,交变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1次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Hz,若某电台节目发射频率为 88.2MHz,说明发射线路中的交变电流每秒钟周期性变化为__________次。收音机通过________(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工作,手机通过_________(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话。
【答案】8.82×107 接收 发射和接收
【解析】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1次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Hz,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为 88.2MHz,说明发射线路中的交变电流每秒钟周期性变化为88.2×106次,即8.82×107 次。
收音机是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装置,收音机通过接收电磁波来工作;手机既是移动通信信号的发射台,也是移动通信信号的接收台,手机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话。
19.大多人手机上都装有微信,用它不仅可以转发文字、图片,还可以语音和视频,从6.1版本开始微信还新增了声音锁功能,该功能可以使用声音做为登录方式,简化了传统的密码输入方式。关于微信及声音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把电信号转化成了声信号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调不同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直接把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从一部手机发送到另一部手机的【答案】C
【解析】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用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色不同;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通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利用电磁波把视频信号传递给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通过电话交换机传递到另一基地台,最后转发到另一部手机的。
20.(2024年山西中考题)小亮发现进入电梯后手机信号会变弱,老师告诉小亮这是因为密闭的电梯对手机信号有屏蔽作用。小亮想知道不同材质的密闭容器对手机信号是否都有屏蔽作用,他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步骤一:收集纸盒、塑料盒、木盒、装茶叶的铁盒、铝质饭盒和锡箔纸做成的密闭盒子。
步骤二:将一部手机分别放入密闭盒中,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该手机并记录现象如下表。
盒子材质 纸 塑料 木头 铁 铝 锡箔
能否打通 能 能 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步骤三:从铁盒、铝盒和锡箔纸盒中拿出手机,手机立刻打通。
(1)手机是用 传递信息的。通过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 。
(2)过量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小亮调查发现很多地方需要进行电磁波屏蔽,如:为减少微波泄漏,微波炉玻璃门上安装有致密的细金属网;医院CT室为防止射线泄漏,房门用含有铅板夹层的厚钢板制成。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答案】(1)电磁波 不同材质的密闭容器对手机信号的屏蔽效果不同 (2)电磁波屏蔽效果与材料有关吗
【解析】(1)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它传递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纸盒、塑料盒、木盒对手机信号没有屏蔽作用,而铁盒、铝盒和锡箔纸盒对手机信号有屏蔽作用,所以可得出初步结论:不同材质的密闭容器对手机信号的屏蔽效果不同。
(2)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电磁波屏蔽效果与材料有关吗?
【素养提升练习】
21.关于收音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音机的天线是接收空间电磁波的装置
B.收音机的调谐旋钮是为了选出带有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所需要的高频电磁波
C.收音机内部的元件从选出的高频电磁波中取出相应的音频电信号,并放大送至扬声器
D.扬声器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答案】D
【解析】收音机是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的装置,收音机的天线是接收空间电磁波的装置;
旋转收音机的调谐旋钮是为了选出带有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所需要的高频电磁波;
收音机内部的元件从选出的高频电磁波中取出相应的音频电信号,并放大送至扬声器;扬声器的作用是将音频电流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而不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22.小明制作了一台简单的收音机,实验时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杂乱的声音,那么这台收音机缺少的是【 】
A.接收天线 B.调制器 C.振荡器 D.调谐器
【答案】D
【解析】A.收音机是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装置,接收天线是用来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的;
B.调制器是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由发射天线发射出去的装置;
C.振荡器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的,要传递的音频信号需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由发射天线产生高频电磁波发射到空中;
D.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检波器是将调谐器筛选出来后的声音电信号从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来送入放大器;
综上所述,只有调谐器才是用来选择所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设备。所以,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杂乱的声音,是因为这台收音机缺少调谐器。
23.如图所示,是一款“挪车神器”,交警可以通过手机操控该设备进入违停车辆底部,托举起车辆进行移除。关于该“挪车神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托起车辆上升一段距离,对车辆做功
B.托着车辆水平匀速移动,对车辆做功
C.采用履带式车轮是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
D.通过手机操控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A.托起车辆上升一段距离,克服重力对车辆做功;
B.托着车辆水平匀速移动,托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车辆移动方向垂直,在力的方向上车辆没有移动距离,托力对车辆不做功;
C.采用履带式车轮是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强;
D.通过手机操控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24.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可实现与手机的无线信息传递,底座通电后,上面的磁体音箱就会在底座产生的磁场作用下悬浮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箱悬浮时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磁场的作用力
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C.音箱悬浮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答案】B
【解析】A.音箱悬浮时受力平衡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磁场的作用力,重力和磁场力是一对平衡力;
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是因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C.音箱悬浮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D.磁悬浮蓝牙音箱与手机之间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信息传递,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约为3×108m/s.
25.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B.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的
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D.电话听筒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答案】A
【解析】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其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的。
固定电话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话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听筒把电流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第2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基础训练)
【基础巩固练习】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在无线电广播中,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______产生电磁波发射到空中。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电磁波,通过收音机的________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将音频信号取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
2.关于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音频电信号后,直接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B.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音频电信号后,需要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再发射出去
C.载波发生器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D.调制器可以把声音信号从高频信号中取出
3.小明和同学们对广播电台高高耸立的发射天线发表各自的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无线电广播信号要通过天线向外发射到空中
B.发射无线电广播信号时,要将音频电流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C.收音机的调谐器可以从多种频率的电磁波中选择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D.收音机中的扬声器能把电磁波转换为声音
4.下列对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调谐→解调→接收天线→扬声器
B.调谐→接收天线→解调→扬声器
C.接收天线→调谐→解调→扬声器
D.接收天线→解调→调谐→扬声器
5.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装置中有调谐器,其作用是【 】
A.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B.使高频电流随声音信号变化
C.得到所需要的携带声音信号的电磁波
D.把电流信号还原成声音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6.广播电视台发射天线的作用是【 】
A.只发射音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B.只发射视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C.把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
D.音频电流、视频电流、射频电流三种电流不经调制通过天线发射三种不同的电磁波
7.我们在选择自己想看的电视频道时,实际上是在选择我们要看的节目的【 】
A.电磁波的波速
B.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C.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D.都不对
8.电视信号的传送是将频率较低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加载到频率更高的电流上,产生电磁波发射到天空中,这种电流叫作射频电流。如图所示,是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射频信号
波形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射频信号的是______,该信号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
9.小明对如图所示的电视录制和播放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摄像机把电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 B.话筒把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C.扬声器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D.发射机通过发射电磁波把信号传递给接收机
10.用电磁波传递电视信号的大致过程如下:
①用摄像机拍摄画面和录音;②制作电视节目;③发射电视节目的视频和音频信号;④接收并还原电磁波的图像和声音信息。
以下四幅图中对应③的是图_____,对应④的是图_____。
移动通信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1.由我国华为公司主导的5G通信技术主要利用_______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________km/s.手机通过____________(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话。
(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题)“北斗定位满山牛羊,一屏管理便利牧民。”北斗卫星将牛羊的定位信息传到新疆阿勒泰牧民的手机上是利用【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13.(双选题)下列关于移动电话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波发射台
B.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波接收台
C.移动电话机既能发射无线电信号,又能接收无线电信号
D.两个移动电话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话,不需要通过基地台
14.下列有关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递的媒介与“B超”相同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不相同
C.在空气中,声传播的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D.有线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
15.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
B.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
C.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要基地台转接
D.移动电话用无线电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
【能力提升练习】
16.关于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号的发射、传递、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它们的发射、接收过程类似
C.在发射时,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
D.移动电话和收音机、电视机一样只有接收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17.(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题)2024年4月26日05时04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并拍下“全家福”(如图)向全国人民报平安。“全家福”传回地面利用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18.广播电台的发射线路靠迅速变化的交变电流向外发射电磁波,交变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1次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Hz,若某电台节目发射频率为 88.2MHz,说明发射线路中的交变电流每秒钟周期性变化为__________次。收音机通过________(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工作,手机通过_________(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话。
19.大多人手机上都装有微信,用它不仅可以转发文字、图片,还可以语音和视频,从6.1版本开始微信还新增了声音锁功能,该功能可以使用声音做为登录方式,简化了传统的密码输入方式。关于微信及声音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把电信号转化成了声信号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调不同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直接把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从一部手机发送到另一部手机的
20.(2024年山西中考题)小亮发现进入电梯后手机信号会变弱,老师告诉小亮这是因为密闭的电梯对手机信号有屏蔽作用。小亮想知道不同材质的密闭容器对手机信号是否都有屏蔽作用,他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步骤一:收集纸盒、塑料盒、木盒、装茶叶的铁盒、铝质饭盒和锡箔纸做成的密闭盒子。
步骤二:将一部手机分别放入密闭盒中,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该手机并记录现象如下表。
盒子材质 纸 塑料 木头 铁 铝 锡箔
能否打通 能 能 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步骤三:从铁盒、铝盒和锡箔纸盒中拿出手机,手机立刻打通。
(1)手机是用 传递信息的。通过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 。
(2)过量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小亮调查发现很多地方需要进行电磁波屏蔽,如:为减少微波泄漏,微波炉玻璃门上安装有致密的细金属网;医院CT室为防止射线泄漏,房门用含有铅板夹层的厚钢板制成。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素养提升练习】
21.关于收音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音机的天线是接收空间电磁波的装置
B.收音机的调谐旋钮是为了选出带有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所需要的高频电磁波
C.收音机内部的元件从选出的高频电磁波中取出相应的音频电信号,并放大送至扬声器
D.扬声器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22.小明制作了一台简单的收音机,实验时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杂乱的声音,那么这台收音机缺少的是【 】
A.接收天线 B.调制器 C.振荡器 D.调谐器
23.如图所示,是一款“挪车神器”,交警可以通过手机操控该设备进入违停车辆底部,托举起车辆进行移除。关于该“挪车神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托起车辆上升一段距离,对车辆做功
B.托着车辆水平匀速移动,对车辆做功
C.采用履带式车轮是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
D.通过手机操控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24.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可实现与手机的无线信息传递,底座通电后,上面的磁体音箱就会在底座产生的磁场作用下悬浮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箱悬浮时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磁场的作用力
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C.音箱悬浮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25.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B.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的
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D.电话听筒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