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6课 判断选择用分支
授课人:曾老师
第二单元 算法结构与描述
学习目标
通过购买公园门票的情境,认识算法的分支结构,初步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分支结构。
1
通过分析公园购票的规则,能够确定分支结构的判断条件和执行路径,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情境回顾
课堂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乘坐高铁、公交车,观赏电影,听音乐会,进入游乐场、公园等,大都需要购票,不同场合通常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
通常,购票标准会对老人、儿童、学生、军人、残障人士等,给予相应的优惠。
那么,购票的收费标准中,存在哪些规则或条件呢?
学习活动
一 描述公园购票的算法
二 描述过马路的分支选择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描述公园购票的算法
情境分析
周末,小智和妹妹参加在某公园举办的青少年科技主题活动,小智在售票窗口购买了门票。小智与售票员的对话如下。
小智说:“我要买两张票,我和我的妹妹。”
售票员问:“你们的身高分别是多少?”
小智回答:“我身高138厘米,我妹妹身高116厘米。”
售票员告诉小智:“你妹妹身高小于120厘米,可以购买半价票,票价是5元。你身高超过了120厘米,需要购买全价票,票价是10元。一共是15元。”
学习活动一:描述公园购票的算法
问题分析
1.在购票过程中要经历哪些步骤?
告诉售票员身高信息
售票员依据购票规则和身高,判断购票类型和价格
售票员告知购票人购票类型和价格
处理
输入
输出
输出
处理
输入
输入和输出是购票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购票时,需要与售票员交流,告诉售票员身高数据(输入),售票员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然后说出购票类型和价格(输出)。
学习活动一:描述公园购票的算法
购票规则分析
2.售票员采用的售票规则是什么
身高小于120厘米的购票人可以购买半价票,身高大于等于120厘米的购票人需要购买全价票。
不同身高票价不同,售票规则与身高有关。
学习活动一:描述公园购票的算法
购票规则描述
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即:
如果……那么……,否则……
对于以上公园购票,可以描述为:
如果身高小于120厘米,可以购买半价票,票价是5元;否则需要购买全价票,票价是10元。
自然语言描述
分支结构描述
如果(身高小于120厘米):
可以购买半价票,票价是5元
否则:
需要购买全价票,票价是10元
学习活动一:描述公园购票的算法
流程图描述
在算法描述中,用菱形框来表示判断条件,菱形框两侧带箭头的线表示依据条件判断的结果,决定程序的执行路径。
学习活动一:描述公园购票的算法
巩固练习
在以上公园购票中,如果是学生团体(人数≥5人),那么团体票在购票人原票价的基础上打8折。
请尝试修改流程图。
学习活动一:描述公园购票的算法
其他购票场景
尝试寻找下面场景中购票时的分支结构及其判断条件。
高铁
公交
电影院
学习活动二:描述过马路的分支选择
情境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算法往往不是固定的步骤,有些步骤需要根据外部条件来确定如何做。
例如,在路口过马路时,除了按照路口红绿灯的要求通过,还可以观察路口附近是否有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如果有,从条件框的“是”分支出发,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过马路;如果没有,则从条件框的“否”分支出发,仍然从红绿灯路口过马路。也就是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学习活动二:描述过马路的分支选择
算法描述
学习活动二:描述过马路的分支选择
知识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算法往往不是固定的步骤,有些步骤根据外部条件来确定是否要做。也就是说,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选择。
条件判断使得算法的执行有了选择性,更加灵活方便。
学习活动二:描述过马路的分支选择
进一步思考
假如要过马路去十字路口的斜对面,这时,可以根据红绿灯的情况灵活选择。你会怎么做呢?其中存在怎样的判断与选择?
课堂总结
1.生活中解决很多问题时都体现了分支结构的选择性。
2.分支结构实现不同的条件会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从而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
3.识别生活中的分支结构和其中的判断条件,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决策,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拓展与提升
1.生活中还有哪些存在分支结构的情况?请说出这些分支结构中的判断条件和执行路径。
2.判断两个自然数的大小时,我们往往通过观察就可以比较出来。而要让计算机完成这项工作,就要用到分支结构。补充下面的算法流程图,要求输入两个不同的自然数,比较判断后输出其中较小的数。
好 好 学 习
天 天 向 上
授课人: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