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12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2)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12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2)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义务教育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10-04 18: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2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
授课人:曾老师
第三单元 用算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认识Python中的多分支结构,能够补全多分支结构的程序并运行,验证算法。
1
初步了解利用多分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
情境思考
课堂导入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需要经过判断才能做出选择:
开展体育运动时,如果下雨,就在室内活动,否则就可以在室外活动;
车辆出停车场时,如果已经交费,就打开道闸,否则不打开道闸;
儿童乘坐火车时,如果超过6周岁,就要买票,否则可以免票。
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如果……那么……否则……”
这样的说法来描述
学习活动
一 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二 验证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算法的分支控制结构有多种形式,如单分支、双分支等。
双分支结构也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做出判断,再选择相应路径的过程。
单分支结构
双分支结构
即如果满足条件,则执行满足条件的操作,否则执行不满足条件的操作。
这种形式的选择语句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关联词“如果…那么…否则…”。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如下图所示,在高速公路行车,如果要去服务区,那么可以靠右行驶否则就靠左直行;乘坐火车时,如果儿童年龄不满6周岁,那么可以免票,否则就要购买车票。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依据多个不同条件给出不同结果的程序结构就是多分支结构。 例如,具有两个判断条件、两个双分支的结构就是多分支结构。
前面一课中“判断闰年”的流程图描述就体现了多分支结构。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执行多分支结构语句时:
1. 先判断条件1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就转向其中的“是”分支并执行语句组1;
2. 如果不成立,则转向“否”分支。继续判断条件2,如果条件2成立,就转向其中的“是”分支并执行语句组2;
3. 否则,转向其中的“否”分支并执行语句组3。
学习活动1:认识多分支结构程序
下面是多分支结构的基本格式:
if  条件1:
  语句组1
elif 条件2:
  语句组2
else:
  语句组3
elif可理解为else if(“如果上一个条件不成立,再检查下一个条件”),用于在不满足一个if条件的前提下检查另一个条件。
学习活动二: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学习活动2: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前面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你是不是很想用程序实现与验证这个算法呢?下面就一起来探究吧。
学习活动2: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1.多分支结构能够根据多个判断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2.程序要依据算法来编写,目标是实现与验证算法。
3.在生活与学习中,要学会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识别问题情境中的判断与选择,利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与提升
拓展与提升
阅读下面有关购买火车票的多分支结构程序,补充缺失的语句,保存并运行程序,输入不同的年龄,观察执行结果。
随同成年人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应当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
好 好 学 习
天 天 向 上
授课人:曾老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