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17.盼
课题导入
你知道“盼”是什么意思吗?
如果让你用“盼”组词,你能想到哪个词语呢?
你是否盼过或正在盼着某件事呢?
有一个小女孩,名叫蕾蕾。一天,妈妈送给她一件新雨衣。
从这天开始,蕾蕾日夜都盼望着下雨,这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下雨的日子终于被蕾蕾盼来了,她穿着新雨衣走在雨中,开心极了。
这便是作家铁凝笔下关于的“盼”的故事。
在上节中,我们学习了关于“长”的道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围绕着“盼”,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精彩的故事。
作者简介
当代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1957年9月出生于北京,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的作品《哦,香雪》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据其改编的电影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作品《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和首届老舍文学奖。
铁凝
基础通关
我 会 读 生 字
袖
疯
瓦
柜
甩
蒜
酱
唇
xiù
fēng
wǎ
guì
shuǎi
嚷
rǎng
suàn
jiàng
chún
篷
péng
缩
suō
蹦
bèng
喧
xuān
我 会 写 生 字
“衤”窄长
“由”略短于左部
袖
xiù
我 会 写 生 字
“百”第二笔是一短撇,位置靠左
“佰”左窄右宽
“纟”在“宀”左边
缩
suō
我 会 写 生 字
“示”左小右大
蒜
suàn
我 会 写 生 字
“口”在
“厂”里面
“口”扁
“厂” 撇要长
唇
chún
词 语 积 累
窸(xī)窸窣(sū)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嘟囔(nang):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
蒜薹(tái):蒜的花茎,可以食用。
词 语 积 累
瞟(piǎo)着眼睛:斜着眼睛快速地看。
焖(mèn)饭:盖住锅盖,用微火把米饭焖熟。
嗒(dā)嗒嗒:拟声词,文中形容雨落在窗户上的声音。
腥(xīng)味:一般指鱼虾的难为气味,文中指下雨后的味道。
词 语 积 累
玛(mǎ)瑙(nǎo):矿物名。玉髓的一种。品类甚多,颜色光美,可制器皿及装饰品。
初识课文
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着“盼”写了哪些事情?
起因:妈妈送了“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高兴,开始盼着下雨,好穿上新雨衣
经过:“我”日夜盼望下雨,好不容易等来了雨,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果然下起雨来,“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
第一部分
1-3自然段
第二部分
4-17自然段
第三部分
18-20自然段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我”很高兴?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有了新雨衣后爱不释手的样子和兴奋的心情。
心理描写。写出了“我”非常喜欢这件雨衣,想赶紧穿上它。也为后文的“盼”埋下伏笔。
1.
2.
3.
文中哪一部分是对“盼”的具体描写。
起因:妈妈送了“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高兴,开始盼着下雨,好穿上新雨衣
经过:“我”日夜盼望下雨,好不容易等来了雨,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果然下起雨来,“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
第一部分
1-3自然段
第二部分
4-17自然段
第三部分
18-20自然段
4.
5.
6.
7.
8.
9.
10.
11.
放学路上,下雨了,“我”盼望能穿上雨衣出去,于是借口要给妈妈买酱油。
12.
13.
14.
15.
16.
17.
晚饭后,“我”彻底出不去了,只能盼望雨停,留着明天再下。
雨真的停了,“我”一心盼望着明天下雨。
小组合作阅读第二部分,总结出作者是怎样具体写“盼”的。
第二部分
4-17自然段
晚饭后,“我”彻底出不去了,只能盼望雨停,留着明天再下。
雨真的停了,“我”一心盼望着明天下雨。
放学路上,下雨了,“我”盼望能穿上雨衣出去,于是借口要给妈妈买酱油。
“我”渴望穿上新雨衣。
在“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在“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跌宕起伏
兴奋
嘟囔
哀求
生怕
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我”心情的变化。
读一读结尾,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你的感受。
多次盼下雨未果后,“我”决定不在执着。
表现了“我”极度兴奋又极度紧张。
“我”如愿以偿穿上雨衣后的喜悦和兴奋。
读一读结尾,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你的感受。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中“我”终于穿上雨衣是多么兴奋、多么开心。
生活中,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爸爸答应我暑假去北京看天安门,所以我日夜盼望着暑假的到来。等到暑假真的来了,爸爸又要去出差一段时间。于是,我又日夜盼望爸爸出差尽快回来。等到爸爸回来,我们一家人踏上北京之行的列车时,我如同文中的小女孩蕾蕾一般,激动不已。
课堂总结
起因:妈妈送了“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高兴,开始盼着下雨,好穿上新雨衣
经过:“我”日夜盼望下雨,好不容易等来了雨,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果然下起雨来,“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围绕着“盼”发生的故事,也感受到了文中“我”盼下雨时心情的跌宕起伏。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作者是如何将“盼”这一心理写得生动、写得具体。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