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第六课《将相和》
课时学习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依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要求第 1 条,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2.能结合具体事例,抓住关键词句,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依据: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要求第 3 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阅读星球”的紧急求助信
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阅读星球的国王,我们阅读星球的‘知识能量库’被一层‘慢读迷雾’笼罩了——大家想获取绘本、故事、科普书里的知识,却总因为读得太慢,赶不上能量库更新的速度,星球马上要失去活力啦!
我特意邀请大家组成‘阅读速度特工队’,去完成4项‘极速阅读解码任务’:破解‘不回头’密码(不回读)、掌握‘连句读’密钥(连词成句读)、激活‘关键词雷达’ (抓关键词句读)、启动‘问题导航仪’(带着问题读)。只有学会这四项技能,才能吹散迷雾,帮阅读星球恢复活力!
期待大家拯救我们的阅读星球!
阅读星球国王
2025年9月
任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能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并有一定速度(连词成句) ☆☆☆
我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
‘极速阅读解码任务’二:破解‘连句读’密钥
游戏规则:
下面将会出示一组词语,词语闪现时间大概一秒钟,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迅速记住词语。
理所当然
无价之宝
完好无缺
同心协力
游戏规则:
下面将会出示一组句子,句子闪现时间大概一秒钟,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迅速记住句子内容。
一排排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连词成句地读,即由单个字、单个词的阅读逐渐扩大视域,变成一眼能看清楚几个词甚至整句话的阅读。
读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任务二:实践“连词成句地读”
请大家用上所学的阅读方法默读课文,并且完成以下任务。
提示:记录的时间是指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
(1)第 1 遍速读课文用时( )分( )秒。
(2)思考课文围绕“将”和“相”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任务三:再读课文,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第 1 遍速读课文用时( )分( )秒。
用小标题概括课文。
——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 渑池会面
用上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 ”“ ”三个小故事,写了 和 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
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事例,用“ ”画出人物的语言、圈出动作、神态等,感知人物形象。
任务四、细读故事,体会人物形象
第 2 遍速读课文用时( )分( )秒。
第 2 遍速读课文用时( )分( )秒。
完璧归赵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
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渑池会面
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负荆请罪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扩展阅读:
少年毛泽东是个学习异常勤奋刻苦的孩子。8岁时他就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当时流行一种教学生练字的方法叫“填红蒙字”。但毛泽东不愿简单地照着填,他要自己放手写,一遍写不好,就多写几遍。有的字,他要练写几百遍。除了手写,他还用心写,走路、吃饭,甚至梦里还想着练写的字的结构、笔画特点。
劳动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从懂事开始,毛泽东就承担了家中的一些家务活和农活。一天,父亲让他往田里挑粪,过了一会儿,父亲看田里没人干活了,就到处找,后来,在一座古坟后的老柏树下找到了他。他两手捧着书,正看得津津有味。
在读书过程中,少年毛泽东还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他读的书中,许多地方打着问号,或写上批语,重要的问题,他都记了下来。他阅读了大量的旧小说,尤其喜欢那些反抗统治阶级欺凌压迫的故事。但是读着读着,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唯独没有种田的农民。这是为什么 后来他终于发现,旧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一些剥削者、压迫者,他们占有土地,高高在上;而农民终年劳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条件读书写字,更谈不上著书立说。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少年毛泽东愈加发愤读书了,同时他小小的心中燃起了反抗黑暗、改造社会的熊熊火焰。
我能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并有一定速度(连词成句) ☆☆☆
我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
‘极速阅读解码任务’二:破解‘连句读’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