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分)某真菌的W基因编码一种高效降解纤维素的酶,利用转基因技术可改造出生
产该酶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吸制酶
Xbal
EcoRI
Spel
Xhol
HindIII
识别序列
TICTAGA
GLAATTC
AICTAGT
(5→3)
CITCGAG
ALAGCTT
终止子
空白对照
Spel
EcoRI
23
45
戴基对(bp)
口
启动子
色氨酸合
成基因
3000
pBL(22kb)】
2500
HindIII
1500
750
500
引物2←一
3
a链
200
5b链
引物1
W基因
图1
图2
(1)利用PCR技术扩增W基因,需要引物、
▲、4种脱氧核苷酸、含Mg2+的缓
冲液和耐高温的Taq酶,耐高温的Taq酶的适宜温度通常在▲℃左右。在制备
PCR反应体系时,每次用微量移液器吸取不同试剂前,需调整刻度和量程,并更换
经▲灭菌处理过的枪头。
(2)图1标识了载体pBL和W基因中限制酶的切割位点(1kb=1000bp,假设构建重组质
粒前后,质粒pBL对应部分大小基本不变)。己知a链为W基因转录模板链,结合
上表分析,为保证W基因与质粒pBL正确连接,PCR扩增W基因时需在引物1和
引物2的5端分别添加的碱基序列5-▲3、5▲3'。切割载体时应选
用的限制酶是▲(2分)。
(3)图1载体pBL中的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作用是▲一,将重组质粒导入色氨酸合
成缺陷的大肠杆菌菌株,利用▲_的培养基筛选菌株并提取质粒,用引物1和引
物2进行PCR扩增,相关产物电泳图见图2。已知1号泳道和2号泳道分别是重组
质粒和空载质粒的电泳图(均用EcoI酶切成线性),在3号、4号的PCR扩增产物
中,符合预期的W基因的DNA片段是▲号,若要进一步验证可对其进行
▲。空白对照组5中使用无菌水代替实验组的模板DNA,目的是▲。
生物学试卷第7页(共8页)
24.(11分)水稻的叶色(紫色、绿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Wa、D/d)控制,籽粒颜色(紫
色、棕色和白色)也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水稻叶色和粒色的遗传规律,某团队
用纯合的水稻植株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亲本
F,表型
F,表型及比例
实验1
紫叶义绿叶
荣叶
紫叶:绿叶=9:7
实验2
紫粒X白粒
紫粒
紫粒:棕粒:白粒=9:3:4
(1)实验1中,F2紫叶水稻中纯合子的比例为▲一,实验2中,控制水稻粒色的两对
基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
(2)研究发现,基因D/d控制水稻叶色的同时,也控制水稻的粒色。已知基因型为BBdd
的水稻籽粒为白色,则实验2中棕粒水稻的基因型有▲。实验1中F2的紫叶
水稻的籽粒颜色类型有▲,基因型为Bbdd的水稻与基因型为▲一(2分)
的水稻杂交,子代籽粒的颜色可以出现3种。
(3)为探究AWa和Bb的位置关系,用基因型为AaBbDD的水稻植株M与纯合的绿叶棕
粒水稻杂交,若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理论上子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
▲(2分)。
(4)
研究证实A和b、a和B均分别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若植株M自交,不考虑互换与
突变,理论上子代中紫叶棕粒植株所占比例为▲一(2分),若用红色和黄色荧
光分子分别标记植株M细胞中的A、B基因,则在一个处于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最
多能观察到▲个荧光标记。
生物学试卷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