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检测卷(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检测卷(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4 16: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物理检测卷(一)
理模拟练习(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命题范围: 第十三、十四、十五章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国新疆地区特有的气候特征,利用下列哪个物理概念更好的解释此现象
A.密度 B.比热容 C.热值 D.质量
2.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生产上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大 B.吸收的热量多 C.放出的热量多 D.密度较大
3.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背包。它的前面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里面有一个蓄电池,可以给手机、小风扇或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给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蓄电池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小风扇工作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及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压缩冲程,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
B.由乙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30%
C.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这会降低燃料的热值
D.为节能冬天汽车都会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该举措大大提高了燃料的热值
5.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该汽油机对外做功一次
B.甲是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丁是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正确的工作顺序是乙→甲→丁→丙
D.汽油机吸气冲程汽缸吸进的物质只有汽油
6.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
C.奶奶用热水袋取暖 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7.学校饭堂营养又美味的午餐都是由食堂厨师用心制作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的
C.热的饭菜从打饭窗口端到餐桌的过程,会不断向空气中释放热量,内能会增大
D.炒菜时加盐,菜很快“入味”,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8.唐诗《山亭夏日》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其内容为:“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句中描述的情境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 B.楼台倒影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下列操作能使图中的小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的是
A.闭合开关S1、S2和S3 B.只闭合开关S1和S2
C.只闭合开关S2和S3 D.只闭合开关S3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电路组成是
A. B. C. D.
二、多选题(6分)
11.关于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图乙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图丙中将红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热水先变红,说明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关
D.图丁中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贴在水面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12.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板是绝缘体
B.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三、填空题(26分)
13.如图①②所示,其中用来说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是实验 (选填“①”或“②”)。小明同学将一小撮硝化棉放入厚壁玻璃筒底部,用力将活塞快速压下,厚壁玻璃筒里空气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此过程中,内能是由 转化而来的。
1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 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则 放出的热量多.
15.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 现象,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 有关。
16.街道两旁的节日小彩灯同时亮同时灭,由此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其中一只彩灯烧杯,其它彩灯仍然发光,由此可判断彩灯的连接方式为 (选填“串”或“并”)联.
17.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首先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使A带 电荷 ,再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则金属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为 (选填“A到B”“B到A”)。
18.图所示的“静电章鱼实验”中,与羊毛摩擦过的塑料细丝像章鱼脚一样分开,是由于细丝带上了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四、作图题(4分)
19.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对应的实物电路乙。
20.在如图所示虚框内画出图所示实物电路对应的电路图。(请用铅笔、直尺作图)
五、实验题(20分)
21.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酒精 25 65
碎纸片 25 44
(1)探究过程中,要控制两套装置中燃料的质量、水的初温和 相等;
(2)实验后,可以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多少;
(3)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发现,质量相同的酒精和碎纸片都充分燃烧后, 放出的热量多;
(4)通过实验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2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实验中记录下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观察图像并思考: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两杯液体同时加热6分钟,则QA QB(选填“”“”或“”);
(2)由图可知: 是食用油(选填“A”或“B”);
(3)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 (选填“A”或“B”)液体。
23.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电路图进行实验。
(1)连接好后,两盏灯连接方式属于 联;
(2)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和均发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从到,则电源的正极在 (选填“”或“”)端;
(3)小明将开关断开,然后把灯泡两端的接线柱用一根导线相连接,小明再次闭合开关,灯泡将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六、计算题(14分)
2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乡亲们淘汰了柴炉,改用清洁干净的液化天然气炉。用液化天然气炉把20℃、2kg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完全燃烧4.0×10-2m3的天然气,[c水=4.2×103J/(kg·℃),q天然气=4.2×107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3)此天然气炉的工作效率。
25.氢气 汽油发动机采用氢气和汽油两种燃料工作,可进行自由切换,氢气和汽油的热值为,。小华驾驶使用上述发动机的轿车出行,已知出发时轿车油箱内汽油的质量为8kg,轿车和车上人员总质量,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轿车总重的0.1倍,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至乙地,两地相距250km。设氢气和汽油在气缸内均完全燃烧,轿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输出的能量全部用来驱动轿车行驶,全程分两个阶段:
阶段一:轿车使用氢燃料从甲地出发,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h到达丙地。
阶段二:从丙地开始,由于氢气不足,小华切换汽油为燃料,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效率为32%。则:
(1)求出发时,轿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
(2)求轿车在第一阶段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
(3)请通过计算说明小华最终能否到达乙地。
试卷第1页,共3页
《九年级物理检测卷(一)》参考答案
1.B
【详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我国新疆某些地区都是沙漠或沙石,没有水,沙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快,故中午温度很高;同样,沙石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降低的也很快,故夜晚和早上温度很低,需穿皮袄.故B符合题意.
2.A
【详解】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多,用热水取暖的效果好;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而且水便宜,所以用水作冷却剂,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A.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给蓄电池充电,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蓄电池放电,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A.如图甲所示,进气孔和排气孔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升高,这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故A正确;
B.由乙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
η=100%-6%-30%-36%=28%
故B错误;
CD.热值是燃料完全燃烧时的放出的热量和质量之比,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这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不会降低燃料的热值;为节能冬天汽车都会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该举措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不能提高燃料的热值,故C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题中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含四个冲程,活塞完成两次往复运动,汽油机对外做功一次,若活塞只完成一次往复运动,则当中不一定包含做功冲程,故A错误;
B.甲是压缩冲程,活塞运动致使空气被压缩,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图丁是做功冲程,燃烧的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是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故B错误;
C.内燃机的工作顺序是: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分别对应乙、甲、丁、丙,故C正确;
D.在汽油机吸气冲程里,进入汽缸的不仅有汽油,还有空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中能量转化的知识点。
6.A
【详解】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奶奶用热水袋取暖、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热汤的温度高;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炒菜时,用锅铲不停翻炒是为了使菜受热均匀,菜会从烧热的铁锅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故B错误;
C.饭菜从打饭窗口端到餐桌的过程,饭菜的温度高于气温,饭菜与空气之间发生热传递,会不断向空气中释放热量,内能会减小,故C错误;
D.炒菜时加盐,菜很快“入味”,说明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绿树阴浓夏日长,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绿树阻挡后,在其后面形成阴凉,故A不符合题意;
B.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平面镜成像,属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晶帘动微风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满架蔷薇一院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A.若闭合开关S1、S2和S3,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的正极流入电源负极,从而形成电源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
B.若只闭合开关S1和S2,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故B不符合题意;
C.若只闭合开关S2和S3,灯L2短路,电流不经过灯L2,只有灯L1连入电路,则灯L1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应将灯L1和L2首尾相连接到电源两端,则由图知道,只要闭合S3,断开S1、S2,故D 符合题意.
10.C
【详解】电路通常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A.图中没有用电器,不是正确电路;
B.图中电源被短路,不是正确电路;
C.图符合要求,是正确的电路.
D.图中没有电源,不是正确电路;故C正确为答案.
11.BC
【详解】A.图甲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几分钟后,两集气瓶中颜色变为均匀,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发生了扩散现象,故A错误;
B.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进入彼此的间隙中,导致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B正确;
C.将红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热水先变红,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即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关,故C正确;
D.图丁中用弹簧测力计提起贴在水面的玻璃板时,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错误。
故选BC。
12.AD
【详解】A.塑料板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正确;
B.电荷不能被创造,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B错误;
C.用丝绸去摩擦塑料板,摩擦后,电荷发生了转移,它们带上了不同的电荷,故C错误;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塑料板带上电,它能吸引轻小物体,故D正确。
故选AD。
13. ② 增大 机械能
【详解】[1]①中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 大温度升高至筒内硝化棉的燃点,棉絮就会燃烧,这是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②瓶子里装有一些水,向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气体将活塞冲出去,对活塞做了功,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说明瓶内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了,温度降低。这是气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减小。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其中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了的是实验②。
[2][3]用力将活塞快速压下,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使硝化棉燃烧。
14. 7:6 甲
【详解】[1]甲、乙的比热容之比

[2]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甲乙质量相等,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由Q=cmΔt可知甲放出的热量多.
15. 扩散 温度
【详解】[1]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盐才能通过蛋壳进入到鸭蛋中,鸭蛋逐渐变咸,这是扩散现象。
[2]炒菜时温度高,加盐时扩散进行的较快,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温度有关。
16. 不能 并
【详解】街道两旁的节日小彩灯同时亮同时灭,彩灯并联或串联时都可以得到相同效果,所以由此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其中一只彩灯烧杯,其它彩灯仍然发光,则可判断出它们是并联的.
17. 负 B到A
【详解】[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验电器A后,A也带负电。
[2]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相反,负电荷从A到B使B带负电荷,故电流方向为从B到A。
18. 同种 排斥
【详解】[1][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与羊毛摩擦过的塑料细丝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于是细丝便分开了。
19.
【详解】由甲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先经开关,让后经小灯泡回到电源负极,连接如下图:
20.
【详解】由实物电路图可知,灯L1与L2串联,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两个灯泡、开关,回到负极,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1. 质量 水升高的温度 酒精 不同
【详解】(1)[1]由于探究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要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放热多少,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控制两套装置中燃料的质量和水的质量以及水的初温一定要相等。
(2)[2]实验中,用酒精和碎纸片燃烧给水加热,根据转换法可知,可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多少。
(3)[3]由表格中数据知,质量相同的酒精和碎纸片,酒精使水升高的温度更高,可知酒精放出的热量多。
(4)[4]由实验可知,质量相同的酒精和碎纸片,酒精使水升高的温度更高,由此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
22.(1)=
(2)A
(3)B
【详解】(1)该实验运用转换法,将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在相等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两杯液体同时加热6分钟,则QA=QB。
(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质量和加热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水升温慢,所以B是水,A是食用油。
(3)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更多,所以应选择水,即B作为供热液体。
23.(1)串
(2)A
(3)不发光
【详解】(1)图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因此为串联电路。
(2)电路中电源外部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回电源的负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从到,则说明A端为电源的正极。
(3)把灯泡两端的接线柱用一根导线相连接,此时被短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
24.(1)6.72×105J
(2)1.68×106J
(3)40%
【详解】(1)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t-t0)=4.2×103J/(kg·℃)×2kg×(100℃-20℃)=6.72×105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
Q放=Vq天然气=4.0×10-2m3m3×4.2×107J/m3=1.68×106J
(3)此天然气炉的工作效率为
25.(1)8000N;
(2);
(3)不能
【详解】(1)出发时小车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以及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
(2)第一阶段轿车的速度为25m/s,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轿车总重的0.1倍,又因为匀速行驶,二力平衡
轿车在第一阶段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为
(3)第一阶段轿车行驶的距离为
第二阶段行驶距离为
第二阶段牵引力做的功为
需要汽油完全燃烧提供的热量为
需要的汽油质量为
已知油箱中汽油的质量为8kg,由于计算出所需要的汽油质量大于油箱内质量,所以轿车不能到达乙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