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棱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
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4.能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5.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6.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发现白光可以折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
【教学难点】
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
【教学过程】
一、聚焦:光有折射现象
1.猜谜: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瞧一瞧,颜色真不少。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吗?
2.交流:你们知道彩虹是怎样出现的吗?
3.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路线会发生变化,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4.掲题:那么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材质的透明物体时,是不是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呢?想知道结果,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棱镜”吧。(板书课题)
二、探索和研讨:
探索一: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材料准备:强光手电筒、三棱镜、白纸]
(一)认识三棱镜
1.谈话:今天的科学课我们要用到一个特殊的科学仪器(出示三棱镜),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2.观察:在科学上我们叫它“三棱镜”,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要小心拿放,以免让仪器掉落地上而损坏。
3.活动:学生分组观察。
4.交流:那个小组来说说三棱镜有什么结构特点?
5.小结:三棱镜具有三条棱,横切面是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
(二)让光通过三棱镜
1.谈话:如果让一束强光通过这个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你们愿意探究一下吗?
2.提示:
(1)在桌上立起一张白色卡纸,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
(2)打开手电筒,让光通过三棱镜(三棱镜距离卡纸大约20厘米)。
(3)慢慢调整三棱镜的角度,在白卡纸上观察到什么?
把你观察到的现象画在学习单上。
3.交流:当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预设: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4.思考:你们认为三棱镜对光起到了什么作用?
5.归纳:我们肉眼所见的几乎白色的光,其实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三棱镜的作用是使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当白光进入棱镜时,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6.思考: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彩虹是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反射和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
7.小结:我们常见的太阳光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
探索二:制作一个彩色轮
[实验材料:白色硬纸板、圆规、水彩笔、铅笔、剪刀、火柴棍、细棉线]
1.谈话: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那么某些不同的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呢?
今天我们就来尝试探究一下这个神奇的过程。
2.制作:
(1)用白色硬纸板剪一个直径约是5厘米的圆。
(2)在圆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
(3)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
3.操作:接下来我们让这个彩色轮快速旋转起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4.活动:学生利用火柴棍或细棉线等,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5.交流: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当彩色轮快速转动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逼近白色。)
6.归纳: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其他颜色的光可由三基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所以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和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即产生白色的光。当彩色轮不动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种颜色。转动彩色轮,当转速足够快时,彩色轮慢慢逼近白色,说明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能产生其他各种颜色的光,所以能达到七种颜色的光混合的效果。
7.小结: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基色可以合成其他颜色的光。
三、小结和拓展
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预设:我们认识了棱镜,知道棱镜可以让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从而我们让我们知道太阳光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探寻: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使光分解成各种不同颜色的现象。
3.拓展:利用家中的材料尝试制作色散实验或制作彩虹。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