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牛和鹅》课件+ 教案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8《牛和鹅》课件+ 教案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05 09:27:45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18《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反复读议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语言运用:学习用批注的方法,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并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童年的“我”在童趣十足的经历中成长的过程。
思维能力:梳理出批注的不同角度,尝试从不同角度对课文作批注,并结合批注深层次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
审美创造:探寻成长道路中的童年欢乐和经历挫折后带来的反思与收获,明白事情从不同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批注的能力,感受“我”在遭遇鹅袭击和看到鹅时的心理变化。
2.培养学生能够独立从多角度批注《牛的写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发兴趣,引入新课
1.提问: (出示牛和鹅图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两幅画,你们认为这是什么动物
预设:牛和鹅
思考:根据你们的观察,牛和鹅各有什么特征
2.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你们认为这句话可信吗
出示:
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3.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牛和鹅》,让我们看看这篇文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板书课题,一起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认清字形,确保流畅阅读。
2.检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教学
(1)课件展示,指定学生连续朗读 出示:
谓、拳、捶、顽、吁、襟、膊、瓶、怖、凭、欺、掐
(2)男女生分组竞赛朗读
(3)指名读出课文中拟声词
(4)指名读出课文中的难读词语 出示:
甚至 顽皮 故意 脖子 扑打 忙乱 大概 助威 昏乱 结实 汉字 可笑 无缘无故 平白
3.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
三、预学分享,引出批注
(出示牛和鹅的插图和课文第一段的文字)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学生朗读时需提示”大家都说”几个字要强调。
师:这是“大家”的想法。从动物眼睛的感觉特点来判断谁厉害,来判断彼此的“怕”还是“不怕”。生活处处是学问,生活处处会给人带来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牛”"鹅”霖哥儿(我)"之间的故事。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老师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了教材书的这个相当于”眉毛”的位置上。叫做“眉批”。
出示:“我”害怕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他的一番话语让我再也不怕鹅了。
四、结合认知,了解批注
1.了解学生前期批注经验。
师:我们今天要通过这组课文要学习的重要本领是——批注。咱们以前语文学习其实有“批注”的经验。
学生交流,如圈划某些生字新词,喜欢的句子等等。
2.出示毛泽东阅读批注,老师备课的批注。
师:批注是一种特别个性化,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出示主席批注《二十四史》《共产党宣言》的画面。知道何为“批”,何为“注”,批注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边阅读,边随手就在文中记录读书时候的想法。延安窑洞看《社会学大纲》十遍,批注了一万多字,批注成就了一代伟人。)
老师在上课前也进行了批注(出示),批注还能帮助老师上好课。那么如何批注呢 先看课文给我们的示范。
五、初步学习,批注角度
1.举一指导——批注角度
师:请看第一处,课文的旁边,我们叫—旁批,就在我们课文的边上,字写得小小的,整整齐齐。写了些什么呢 请读一读。
预设: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师:事情是怎么样的
预设:牛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是牛是怕人的 ……
师:你们觉得真的是这样吗
预设:不是的,虽然牛眼睛看人觉得人小,牛还是很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很小,实际上是怕人的。
师:所以作者小时候就产生了疑问。这是哪一个角度的批注
预设:有疑问而批注的。
(出示第二处批注)学生朗读后说一说,从哪一个角度批注的。
从写法进行批注
批注: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小结:阅读时有疑问或对文章的写法有想法,都可以写在文章的旁边,字要写得小而整洁,位置批在文章的旁边。
1.反三——认真默读文章和批注,想一想是从什么角度来批注的。
(1)学生认真默读,了解批注的角度。
学生默读以后,说说批注的角度以及自己的理解。
(对文章内容的感受、理解,对现象的看法)
(2)老师小结。
批注是一种很个性化的阅读。几个例子,说明是三个方面批注的角度。
(疑问角度,表达的欣赏,内容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用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习批注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牛和鹅》,大家一起朗读课题。
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两种动物(出示牛和鹅的图片),除了这两种动物外,故事中还有谁(我和金奎叔),在我、牛、鹅、金奎叔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有谁能来概括一下
预设:文章主要叙述了“我”因为相信大家说的话——牛把人看得比自己大,鹅把人看得比自己小,所以欺负牛,害怕鹅。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从此再也不怕鹅,也不欺负牛了。
教师小结:你的概括既完整又简洁。
(课件出示)“我”原本很怕鹅,看到鹅就躲得远远的,但对牛则不感到害怕,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我不再害怕鹅,也不再欺负牛了。
2.师: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批注,以及批注的不同角度。
预设1:批注是一种很个性化的阅读。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批注。 (疑问角度,表达的欣赏,内容的理解。)
过渡: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批注,也了解的文章中不同角度的批注。现在让我们试着用自己学的方法,针对文章的内容,写下自己的批注。
一、品读心情,操练“批注”
1.结合单元目标的第二条内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练习批注。
师:批注有助于我们对课文深入的理解,结合着单元目标的语文要素,结合着与要素对应的课后习题学习批注。
出示:默读课文5——6自然段,画出相关词句,批注我看见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的词语,并加以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动交流时,老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分享批注的内容。
(1)汇报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的批注。
(2)汇报关于批注的内容的体会。
①重点指导某个例子谈体会。
如:(读文)“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山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我的批注是“胆小”怕鹅”。
老师要引导说出“体会”,不只是捕捉信息,读读句子。引导说出这样的心情的根本原因。
预设:因为大家都这样说了,既然都这样说,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鹅不怕人。所以碰到鹅,赶紧绕远,生怕被鹅看见了。
师:是啊,那是众多人的观念扎根在我的心里了。亲爱的同学们,怎么谈体会呢 第一批注关键词语——鹅如何袭击,我的心情如何,第二结合前后有关的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
②学生汇报其他句子的体会。
3.指导朗读
学生交流后,顺势结合朗读描写传神的句段。 (出示)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 鹅要咬死我了!”
(通过重音读出文本要表示的意思,读出我的心情,读出语气)
师:同学们,你们看作者的心情变化从远远看见鹅游来就紧张害怕,见鹅追赶过来就吓软了,见鹅咬住了他就惊慌失措,见鹅啄拖住他,竟然绝望地说自己要死了。这一切的都是因为什么
预设:听别人说鹅的眼睛看人,把人看小了。
师:就是这样,我因为听到了别人说鹅的眼睛会把人看小,会伤害人,就吓得惊慌失措。听到了别人不恰当的说法,产生了错误的想法就产生了错误的做法,从而让自己内心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带来的伤害。
二、对比做法,批注内涵
1.对比做法的缘由
师:同样一只鹅,金奎叔却不像我这样的认识。看,他来救我了。
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子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池塘里。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向远处游去。 (请一位朗读,让老师、同学们听出金奎叔叔的做法。)
学生重读”握提”摔“三个动作的词。模拟朗读金奎说的做法的相关句子。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学生个别自由读、指名读。)
金奎叔叔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呢
预设:因为金奎叔叔不相信别人说的话语,看法跟我们不一样。
预设:金奎叔叔认为鹅虽然眼睛看人小,但是事实上我们人要比鹅强大的多。要相信事实,不要相信传言。不用怕他。
师:原来这样,对待同样的一件事情看法不同,做法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2.在结尾处批注内涵。
师:课文的结尾是这样说的——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学生朗读。
师:金奎叔叔的话为什么记在我们心上了,关于这个话题的认识,请大家批在文章的结尾,也叫“尾批”
(1)学生初步写批注
交流时老师引导,是不是把几个关键意思把握了。
①由于听到了别人错误的说话,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②看问题角度不同,得到结果不同;
③只有把事情看明白了,才不会做出错误的举动 ……
(2)老师出示批注。
老师出示两个批注。
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鹅的眼睛看人,的确能把人看小,但事实上鹅根本没有人那么强大。是我们误以为鹅不怕人才导致不好的结果。看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请学生辨析哪个好。
(原来第二处批注体会更加深刻,联系了课文的内容,说到句子关键的意思,还结合了生活的情况,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指导作用。)
师:大家认为好一些,是老师第二次再读课文的时候,想到了补充批注内容。也是受交流平台的启发。
(课件展示交流平台的部分内容)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和批注,补充新内容。
三、总结收获,拓展批注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第一次学习了“批注”,知道了什么是批注 知道批注的角度——产生疑问、学习写法、体会理解;知道了批注的位置——眉批、旁批、尾批。
知道了如何使自己的批注的内容逐渐深刻。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后链接——《牛的写意》。
板书设计
18 牛和鹅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从牛的眼睛看人: 从鹅的眼睛看人: 在我们的眼里:
觉得人比牛大, 觉得人比鹅小, 我们比它强!
所以牛是怕人的。 所以鹅不怕人。
对牛-欺负 对鹅-害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

第18课 牛和鹅
“~”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运用:学习用批注的方法,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并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童年的“我”在童趣十足的经历中成长的过程。
2
思维能力:梳理出批注的不同角度,尝试从不同角度对课文作批注,并结合批注深层次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
3
审美创造:探寻成长道路中的童年欢乐和经历挫折后带来的反思与收获,明白事情从不同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结果的道理。
4
文化自信:通过反复读议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牛和鹅
第一课时
牛和鹅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一生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数十本儿童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蟋蟀》《童年时代的朋友》《老法师的绝招》等。
引发兴趣,引入新课
1.欣赏这两幅画,你们认为这是什么动物?
2.读一读这句话,你认为这句话可信吗?
牛和鹅
3.朗读课题。
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思考:根据你们的观察,牛和鹅各有什么特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展示,指定学生连续朗读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认清字形。
2.掌握生字词












(2)分组竞赛朗读
(3)读出拟声词
(4)读通难读的词语
3.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
甚至 顽皮 故意 脖子 扑打 忙乱
大概 助威 昏乱 结实 汉字 可笑
无缘无故 平白
预学分享,引出批注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1.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眉批: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了教材书的这个相当于“眉毛”的位置上。叫做“眉批”。
强调“大家都说”几个字,这是“大家”的想法。从动物眼睛的感觉特点来判断谁厉害,来判断彼此的“怕”还是“不怕”。
这个故事发生在“牛”“鹅”“霖哥儿(我)”之间的故事。
结合认知,了解批注
1.了解批注。
如圈划某些生字新词,喜欢的句子等等
2.观察毛泽东阅读批注,老师备课的批注。
初步学习,批注角度
1.举一指导——批注角度
(1)旁批:课文的旁边,字写得小小的,整整齐齐。
旁批写了些什么呢?请读一读。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2)事情是怎么样的?所以作者小时候就产生了疑问。这是哪一个角度的批注?
牛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是牛是怕人的……
有疑问而批注的。
(3)朗读第二处批注,说一说是从哪一个角度批注的
小结:阅读时有疑问或对文章的写法有想法,都可以写在文章的旁边,字要写得小而整洁,位置批在文章的旁边。
(3)朗读第二处批注,说一说是从哪一个角度批注的
从写法进行批注
批注:逃跑_——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小结:阅读时有疑问或对文章的写法有想法,都可以写在文章的旁边,字要写得小而整洁,位置批在文章的旁边。
2.反三——认真默读文章和批注,想一想是从什么角度来批注的。
(1)认真默读,了解批注的角度。
说说批注的角度以及自己的理解。
(对文章内容的感受、理解,对现象的看法)
(2)小结
批注是一种很个性化的阅读。几个例子,说明是三个方面批注的角度。
(疑问角度,表达的欣赏,内容的理解。)
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用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习批注
牛和鹅
第二课时
牛和鹅
复习导入
1.朗读课题
批注是一种很个性化的阅读。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批注:疑问角度,表达的欣赏,内容的理解。
2.了解什么是批注,以及批注的不同角度。
(1)文章中提到了两种动物牛和鹅,除了这两种动物外,故事中还有谁
我和金奎叔
(2)在我、牛、鹅、金奎叔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我”原本很怕鹅,看到鹅就躲得远远的,但对牛则不感到害怕,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我不再害怕鹅,也不再欺负牛了。
品读心情,操练“批注”
1.结合单元目标的第二条内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练习批注。
(1)默读课文5——6自然段,画出相关词句,批注我看见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的词语,并加以体会。
(2)学生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动交流
2.学生汇报,分享批注的内容。
(1)汇报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的批注。
(2)汇报关于批注的内容的体会。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山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批注是 “胆小”“怕鹅”。
(通过重音读出文本要表示的意思,读出我的心情,读出语气)
作者的心情变化是因为什么?
听别人说鹅的眼睛看人,把人看小了。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
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3.指导朗读
对比做法,批注内涵
1.对比做法的缘由
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子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池塘里。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向远处游去。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3)金奎叔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做呢?
(1)朗读课文,让老师、同学们听出金奎叔叔的做法。
(2)重读“握”“提”“摔”三个动作的词。模拟朗读金奎说的做法的相关句子。
对待同样的一件事情看法不同,做法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2.在结尾处批注内涵。
朗读课文的结尾,学习“尾批”
(1)学生初步写批注
①由于听到了别人错误的说话,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②看问题角度不同,得到结果不同;
③只有把事情看明白了,才不会做出错误的举动……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2)老师出示批注。
辨析哪个好
第二处批注体会更加深刻,联系了课文的内容,说到句子关键的意思,还结合了生活的情况,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指导作用。
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
①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②鹅的眼睛看人,的确能把人看小,但事实上鹅根本没有人那么强大。是我们误以为鹅不怕人才导致不好的结果。看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总结收获,拓展批注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第一次学习了“批注”,知道了什么是批注?知道批注的角度——产生疑问、学习写法、体会理解;知道了批注的位置——眉批、旁批、尾批。
知道了如何使自己的批注的内容逐渐深刻。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后链接——《牛的写意》。
阅读延伸
课外阅读《两个农夫》《牛鹅换眼》两篇文章,并且收集跟本课有关的故事、诗句、成语等。
板书设计
欺负它
不再欺负它
害怕、躲避
不再害怕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冰心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8.牛和鹅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业练习
18.牛和鹅 一、步入影音室,观看童年生活片段,完成练习。 有年暑假,我的妹妹被马蜂蜇了,她抓住我的胳膊直哭喊。我握紧拳头,愤恨地① chuí着桌子:“简直欺人太② shèn !看我叫俩伙伴去捅了它们的老窝!”我们全副武装来到树下,望着碗口大的蜂窝,我觉得有些恐怖,但在伙伴们的助威下,我还是颤颤地举起竹竿捅去。蜂窝一坠,我大喊:“快撤!”撇下竹竿就跑。 蜂群嗡嗡追来,明明吓得在③ hūn luàn中扯住衣襟,④ tuō xià外套蒙住头;洋洋慌不择路,逃跑中被裤腿绊得⑤ shuāi jiāo了……我们无一例外,都被马蜂蜇了不止一处大包。我本想替妹妹报仇,却落得溃败,自己也凭空遭了殃。唉!这马蜂窝可真⑥ rě不得!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注意书写正确、工整。 2.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胳膊(bei) B.拳头(quán) C.恐怖(bù) D.衣襟(jīn) 3.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我猜“捅”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手部动作 B.木桶 C.身体部位 D.洞穴环境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凭”,与“凭空”中的“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往往缺乏可靠来源,不足为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不要盲信。 B.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C.我们最终决定凭大家的意见做出决定。 D.凭这里条件再好,他还是想回家乡。 5.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不精确的一项是( ) A.蜂窝一坠,我大喊:“快撤!”撇下竹竿就跑。(语言描写) B.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啄我,扇动翅膀来扑打我。(动作描写) C.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我也挂着泪笑了。(神态描写) D.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二、留言墙上有不少阅读批注痕迹。读句子,选择对应的批注角度。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 A.对句子内容的疑问 B.对句子内容的体会 C.对句子写法的点评 三、留言墙上写满了喜怒哀乐。读课文,请用关键词概括“我”的心情变化,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四、阅读下面的童年趣事,完成练习。 狗 巴金 小时候我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父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内,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后来我上了楼,才躲过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 批注① 狗真的那么可怕吗? 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屡望着我的身影狂吠。我愈怕,狗愈凶。怕狗成了我的一种病。 我渐渐地长大。有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看见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 我站住,狗也就站住。它望着我狂吠,它张大嘴,它做出要扑过来的样子。但是它并不朝着我前进一步。它用怒目看我,我便也用怒目看它。它始终保持着我和它中间的距离。 批注② 人和狗对峙的场景写得非常真实。 这样过了一阵子,我便转身走了。狗立刻追上来。 我回过头,狗马上站住了。它望着我恶叫,却不敢朝我扑过来。 “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 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我用轻蔑的眼光看它,我跺脚,我对它吐出骂语。它退两步,这次倒是它露出了害怕的表情。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声却不像先前那样“恶”了。 批注③ 狗竟然害怕起来了,真是不可思议。 我讨厌这种纠缠不清的叫声。我在地上拾起一块石子,就对准狗打过去。 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声,似乎什么地方痛了。它马上掉转身子夹着尾巴就跑,并不等我的第二块石子落到它的身上。 我望着逃走的狗影,轻蔑地冷笑两声。从此狗碰到我,只要我一扬手,它就远远地躲开。 (有删改) 批注④ 狗之前很凶恶,现在逃走的样子却很狼狈。 1.“我”怕狗主要是因为( ) A.狗的样子很可怕 B.狗喜欢追人 C.“我”差点儿被狗咬到 D.狗喜欢狂吠 2.从开始到最后,狗对“我”的态度变化过程是( ) A.骄傲→谦卑 B.凶恶→畏惧 C.凶恶→谦卑 D.骄傲→畏惧 3. 下面是文文对短文写法所作的批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它望着我狂吠,它张大嘴,它做出要扑过来的样子。” “狂吠”“张大嘴”等动作描写,表现了狗的凶恶。 B.“它用怒目看我,我便也用怒目看它。”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狗的凶恶和“我”面对狗时的毫不畏惧。 C.“‘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我”面对狗逐渐鼓起勇气的心理。 D.“我用轻蔑的眼光看它,我跺脚,我对它吐出骂语。”运用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勇敢地向狗反击的场景。5.你了解少年愧疚的原因了吗?尝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下来 4.小语在短文旁作了四处批注,下列对批注角度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批注①:对短文内容的疑问 B.批注②:对短文写法的点评 C.批注③:对短文内容的体会 D.批注④:读了短文后获得的启发 5.联系学习和生活,从狗对“我”的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还有什么疑问、体会或启发?用“~~~”画出要批注的语句,把批注的内容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捶 甚 昏乱 脱下 摔跤 惹 2.A 3.A 4.C 5.A 二、1.C 2.B 3.A 三、极度恐慌 轻松 四、1.C 2.B 3.C 4.D 5.示例:面对困难要勇于斗争,不要被一时的挫折所吓倒,只要勇往直前就会胜利。 6.示例:我站住,狗也就站住。 批注:这句话与第2 自然段“我”与狗的表现形成对比,生动地刻画出了“我”开始鼓起勇气战胜对狗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