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
思维导图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一、山脉纵横交织
1.根据走向,写出山脉的名称。
表2-1-1
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北列 __________、阴山山脉
中列 昆仑山脉、______
南列 ______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部分山脉
天山山脉
秦岭
南岭
续表
2.中华五岳是指东岳______、西岳_______、南岳_______、北岳_______、中岳_______。
走向 山脉名称
东北—西南走向 西列 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雪峰山
中列 长白山脉、__________
东列 __________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__________、小兴安岭
弧形山脉 ______________
太行山脉
巫山
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祁连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二、地形复杂多样
3.中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表2-1-2
地形类型 地形区 特点
高原 _____________ “世界屋脊”
_____________ 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_____________ 地表“沟壑纵横”
_____________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地形类型 地形区 特点
盆地 __________ 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__________ 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__________ 平均海拔高,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
__________ “红色盆地”“紫色盆地”
平原 __________ 中国最大的平原
__________ 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
__________ 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鱼米之乡”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4.如果把______、______连同比较崎岖的_______合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
5.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山地
丘陵
高原
2/3
山洪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自主探究
人们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读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位置示意和梯田景观图(图2-1-1),探究哈尼族人民因地制宜,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1)分析红河州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关系,补充完成下列关系图(图2-1-2)。
(2)哈尼族人民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趋利避害,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共生的独特生态景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方框图(图2-1-3)。
(3)梯田稻作是红河哈尼族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13年6月22日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往参观旅游。简述依托梯田发展农业观光对当地经济、文化的积极作用。
经济: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文化:传承梯田农耕文化。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是中国第二条进藏铁路,通车后,将改变藏南地区无铁路的历史。据此读青藏铁路和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图2-1-4),完成1~2题。
1.川藏铁路穿越的①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秦岭
C.横断山脉
D.昆仑山脉
C
2.青藏铁路途经的②山脉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弧形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A
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据此读中国四条重要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图2-1-5),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山脉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大兴安岭
B.②是天山山脉
C.巫山是东北—西南走向
D.祁连山脉是东西走向
D
4.下列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黄土高原
B.乙是塔里木盆地
C.丙是东南丘陵
D.丁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B
(2023·福建省)新疆独库(独山子—库车)公路连接北疆和南疆,全长约561千米,一半路段在海拔2 000米以上。夏季,该公路是深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的景观大道。据此读新疆独库公路示意图(图2-1-6),完成5~6题。
5.独库公路穿越东西走向的甲山脉是( )
A.阴山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B
6.随着垂直高度的变化,夏季在独库公路的沿途可见规模较大的景观是( )
A
我国疆域辽阔,山河壮丽,地形多样,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此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统计表(表2-1-3),完成7~8题。
表2-1-3
7.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盆地
比例 33% 10% 12% 26% 19%
A
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平原广布,有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形复杂多样, 有利于多种农业经营 ③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交通运输业发展 ④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看出某一条线上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据此读横断山脉南段垂直剖面图(图2-1-7),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河相间 B.地势低平
C.支离破碎 D.地面和缓
A
10.图示地区的地形地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
A.降低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
B.减少了滑坡、泥石流等自然
灾害的发生
C.阻碍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D.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正式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以上国家公园均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涉及10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材料二 武夷山国家公园地处内陆山区,地势为西北、东北高,西南、东南低,自西向东分别属于中山、中低山和丘陵地貌区,海拔1 630米,是我国东南动植物宝库。
材料三 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位置分布示意图(图2-1-8)。
(1)说出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地表景观特点。(4分)
地形区:青藏高原。
地表景观特点:峰峦绵延,山势雄浑,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2)说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处山脉的名称及公园涉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6分)
走向:东北—西南。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3)从地形(海拔、坡向、坡度)的角度,分析武夷山脉成为我国东南动植物宝库的原因。(4分)
①海拔高差大,环境垂直变化明显;②山区地形复杂,坡向、坡度差别大,环境组合多元,生物资源种类多。
(4)简述建设以上国家公园时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①大多地处高原、山地等人口稀疏地区,后勤保障难度大;②涉及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多,协调沟通工作量大;③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范围广,监督难度大。
素养强化
古诗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之美主要体现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上,集中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图2-1-9是黄山景观图。
说出到黄山旅游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夏季、理由:夏季黄山空气湿度大、多降雨,多云雾,能够观赏到云海的奇异景观;夏季黄山温暖湿润,植物生长茂密、构成郁郁葱葱的美丽画卷、翠绿的奇松更显得挺拔和灵秀;夏季黄山因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是避暑的好去处。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地势西高东低
1.中国地势______高______低,大致呈______状分布,并且向______倾斜。
2.中国地势的特征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______;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______交通,加强了______与______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______。
西
东
阶梯
海洋
降水
东西
沿海
内地
水能
自主探究
读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2-1-10),探究中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
(1)图示中国大型水电站主要
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势阶梯交界处
(2)分析图中①②③处,是否适合修建水电站并说明理由。
①处: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适合
①处附近没有河流分布
适合
②处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不适合
③处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1.(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地理课上,同学们用身体模拟中国地势特征,其中模拟正确的是( )
C
(2023·甘肃金昌)读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图2-1-11),完成2~3题。
2.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 B.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斜坡状分布
C
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图中地势特征对河流影响的是( )
A.碧水东流至此回
B.春风不度玉门关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三万里河东入海
B
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图2-1-12),完成4~7题。
4.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脉 B.大兴安岭
C.阿尔泰山脉 D.太行山脉
5.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
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A
B
6.根据图中内容,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B.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D.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形成与板块
运动无关
D
7.下列盆地中,位于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D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读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2-1-13),完成8~10题。
8.受地势特征影响,中国主要大河( )
A.向东注入太平洋
B.向南注入印度洋
C.向西注入大西洋
D.向北注入北冰洋
A
9.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图示地区的原因是( )
A.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B.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地形平坦,有利于水电站建设
10.假设图中M地区没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平原。那么,这种地形变化对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
A.温差变大 B.降水减少 C.降水增多 D.大陆性增强
B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从上海到西藏樟木长达5 000多千米的318国道,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
材料二 318国道示意图(图2-1-14)。
(1)说出上海到樟木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6分)
(2)分别列举一种318国道拉萨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4分)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自然景观:高原冰川、连绵雪山。
人文景观:藏族民居、布达拉宫。
(3)穿越巫山可见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简述该水利枢纽选址这里的原因。(4分)
位于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4)318国道沿线环境复杂,修建过程中困难重重。你认为全线最难修建的是图中字所在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6分)
A段。理由:①要穿越高山、河流,工程难度大;②地质灾害多;③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
素养强化
我国地形多样,地势复杂,有着许许多多的“走廊景观”。众多“走廊景观”中,尤以“民族走廊”最为出名。
多年前,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提出了“藏彝走廊”这一区域概念。“藏彝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在横断山脉深邃的褶皱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六条河流自北向南奔腾而过,形成了诸多天然河谷通道。这里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尤以藏、彝两族居多。这里曾是一条迁徙通道,如今走廊中的各族居民,很多都是古羌人的后裔。
“武陵走廊”北至大巴山,南到雪峰山,它夹在四川盆地与两湖盆地之间,乌江、沅江、酉水、澧水、清江五条河流是其间重要的五条通道,它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隐居在这片山地。
试用“走廊地理”解释云南和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
“武陵走廊”沿着巫山、雪峰山的一道道河流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藏彝走廊”沿着横断山的一条条河流从西北向东南延伸,两者交汇于云南和贵州,便于少数民族迁徙和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