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课件(共71张PPT)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八上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课件(共71张PPT)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八上地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05 07:3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
思维导图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气候复杂多样
1.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____,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____。夏季南北气温都______。
2.中国各温度带、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表2-2-1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春小麦、马铃薯等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较高
寒温带
一年一熟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分界线:______—______线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水稻、热带作物等
高原气候区 一年一熟 青稞等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秦岭
淮河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带
一年三熟
3.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表2-2-2
空间分布 __________地区降水量较大;而越往__________,降水量就越小
时间分配 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季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4.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________和_______有关。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中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表2-2-3
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范围 天然植被
____________ ______毫米以上 森林
分界线:______—_______线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毫米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______~______毫米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毫米以下 荒漠草原、荒漠
降水量
蒸发量
湿润地区
800
秦岭
淮河
半湿润地区
400
800
200
400
草原
干旱地区
200
5.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_____气候,西北部大多为__________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__________气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_____气候特征。
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山高原
垂直
自主探究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下列是该小组的探究设计。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资料: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2-2-1)、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2-2-2)、中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2-3)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2-2-4)。
探究过程:
(1)中国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冬季,中国南北温差___(填“大”或“小”)。除了纬度因素,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东西走向山脉______(填山脉名称)的阻挡,导致山脉以北1月平均气温

秦岭
______(填“高于”或“低于”)0 ℃,山脉以南1月平均气温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0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__________(填地形区)气温较低,原因是_________。
(2)中国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中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归纳分析:
地形特征对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都会产生影响,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导致气候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低于
高于
青藏高原
地势高
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1.(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中国有一趟列车,冬季运行时,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制服(如图2-2-5所示),成为车厢内一道亮丽的行走风景线,坐这趟列车还会有乘船渡海的神奇体验。这趟列车的起止点最有可能是( )
A.南昌—昆明
B.长春—三亚
C.北京—乌鲁木齐
D.天津—上海
B
(2023·甘肃金昌)马先生于某日从位于黄土高原的兰州乘机飞往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出发时兰州气温为6 ℃,到达成都时气温为16 ℃。据此,完成2~4题。
2.两城市气温差异明显,主要是因为( )
①四川盆地海拔低,黄土高原海拔高 ②成都纬度低,兰州纬度高 ③四川盆地边缘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 ④成都植被茂密,兰州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3.马先生在成都逛超市时发现水果种类繁多,其中可能产自甘肃的是( )
A.荔枝 B.芒果 C.苹果 D.香蕉
4.成都当地人喜爱吃火锅,这与当地气候有关。成都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A.湿热 B.干热 C.温凉 D.冷湿
C
A
331国道以辽宁丹东为起点,由东向西,一路穿过平原、山川、高原、沙漠、绿洲,最终到达新疆阿勒泰,是每年6—10月自驾游的热门线路。据此读331国道线路及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图2-2-8),完成5~8题。
5.331国道从丹东到阿勒泰依次穿越的干湿地区排序是( )
A.半湿润区→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B.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C.湿润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干旱区
D.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B
6.影响331国道东西气候干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7.下列路段自然植被类型最丰富的是( )
A.丹东—抚远 B.抚远—漠河
C.漠河—二连浩特 D.二连浩特—阿勒泰
8.黑龙江省北部的降水量并不很多,但被划分在湿润区的原因是( )
A.靠近海洋 B.地形平坦
C.地处迎风坡,降水多 D.气温低,蒸发量小
C
C
D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东风着陆场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东南部紧邻巴丹吉林沙漠。东风着陆场区有沙漠、戈壁、山地,基本涵盖了需要进行试验的各种着陆地形,其实践意义非常大。据此读东风着陆场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图2-2-7)及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画面(图2-2-8),完成9~10题。
9.东风着陆场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山高原气候
10.选择东风着陆场作为载人飞船着陆点,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B.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C.地势高峻,空气稀薄
D.植被稀少,视野开阔
C
D
二、非选择题
11.传统建筑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图2-2-9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2-10为中国部分地区传统建筑景观图,甲图是山东威海的海草房,乙图是浙江嘉兴乌镇雨巷,丙图是新疆吐鲁番的荫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分别说出图2-2-10甲、乙、丙三类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类型。(6分)
甲:温带季风气候。乙:亚热带季风气候。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海草房以石筑墙,用晒干的海草做屋顶,有的海草房上还覆盖着细渔网。推测海草房上覆盖渔网的主要目的。(4分)
①减轻降水等外力对海草屋顶的冲刷;②避免海风刮跑屋顶海草。
(3)比较乌镇雨巷和吐鲁番荫房的屋顶坡度大小,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乌镇雨巷的屋顶坡度大于荫房。
原因:雨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雨水下泄。荫房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气候干旱,不用建造屋顶坡度大的建筑。
(4)与泥土地面相比,列举雨巷铺设石板路的优势。(6分)
①坚固耐用;②不易积水,便于排水;③易清扫,干净卫生;④通行方便。
素养强化
结合教材地图,找出我国温度带类型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甘肃省。原因:甘肃省南北延伸,跨越了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是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气温变化大。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季风气候显著
1.中国______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1)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图2-2-11是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
季风
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
表2-2-4
(2)________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发源地 ______大陆内部 ______洋和______洋
风向 偏_____风 偏_____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对降水的影响 降水_______ 降水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季
亚洲
太平
印度


稀少
丰富

夏季风
3.夏季风的进退规律与中国东部雨带的推移。
表2-2-5
进退规律 影响
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 南方的雨季比北方____,比北方_____
雨带如果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 __________
雨带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 __________


南涝北旱
北涝南旱
4.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而中国的气候也有显著的________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温的____变化和_____变化较_____,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_____,夏季气温明显偏______。
大陆性





自主探究
读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及广州、北京、银川、哈尔滨四个城市的逐月降水量图(图2-2-12),完成下列探究。
(1)中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__(填“夏”或“冬”)季风带来的。

(2)A、B、C三个城市中,年降水量从多到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其中,雨季最长的是_____。
(3)城市B与D相比,D的年降水量_____,其主要原因是离海洋较_____,受夏季风影响较_____。
(4)根据四个城市的位置和降水量情况,可以得知A是__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_。(填城市名称)
C
B
A
C



哈尔滨
北京
广州
银川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据此读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图2-2-13),完成1~2题。
1.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A
2.下列山脉不属于图中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
B.巫山
C.巴颜喀拉山脉
D.贺兰山
B
读安徽省巢湖市龟山公园同一景点不同季节的照片(图2-2-14),完成3~4题。
3.甲图景观出现的季节最有可能是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影响巢湖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气候变暖
D.夏季风
B
D
(2023·青海省)每年5月21日前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南方地区有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水位上涨。据此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图2-2-15),完成5~7题。
5.“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
生在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D
6.“雨水开始增多”,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7.下列诗词中的描述符合乙地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C.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D.如今高原上,树树白杨花
A
B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每年中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如图2-2-16所示)。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渐北移,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图2-2-17是北京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据此,完成8~10题。
8.6月,中国东部雨带推移到(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D
9.下列关于中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10.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北涝南旱 D.西涝东旱
C
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是牡丹的原产国,有9个牡丹品种群。牡丹喜光、耐寒、耐干旱、不耐高温,2月发芽,16 ℃~22 ℃进入花期。“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河南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目前通过科技研发,洛阳已有九大色系、1 100多个牡丹品种,誉满天下。
材料二 中国牡丹品种群分布示意图(图2-2-18)、洛阳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图2-2-19)。
(1)说出中国牡丹品种群的分布特点和受冬季风影响最大的牡丹品种群。(4分)
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西北牡丹品种群。
(2)若只考虑自然条件,说出牡丹开花最早和最晚的品种群,以及影响牡丹花开时间晚的主要因素。(6分)
开花最早的是西南牡丹品种群;开花最晚的寒地牡丹品种群。
影响因素:气温(或热量)。
(3)说出洛阳的气候特点,分析一年中洛阳牡丹的最佳观赏期及说明理由。(6分)
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最佳观赏期:每年4、5月。
理由:月均温在16 ℃~22 ℃,气温适宜牡丹开花;降水量较少,晴天多,适合赏花。
(4)年来,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迅速。简述洛阳发展牡丹产业的优势条件。(4分)
①气候适宜牡丹生长;②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③洛阳牡丹名气大,品牌效应强;④依托科技,研发新品种。
素养强化
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如绿地、道路等,形成狭长的通风管道,利用风的流动性,将市郊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市区,以保持城市的空气流通。规划合理的通风廊道,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空气循环,缓解城市夏季暑热。近年来,北京、杭州、武汉、西安 、成都、广州等城市都将通风廊道纳入城市规划之中。
(1)材料中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通风廊道总体呈南北走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助通风廊道可以缓解哪些问题?
夏季盛行偏南风
①降低城市夏季气温,减少城市能耗;②降低空气污染,提升空气清新度;③改善局地气候环境,提升人体舒适度。
第3课时
课前预习
一、多特殊天气
1.中国的主要特殊天气。
表2-2-6
天气 多发时间 主要特征 影响地区 影响
____ ____半年 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中国大部分地区 农作物遭受冻害;暴风雪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甚至冻死体弱的牲畜
寒潮

天气 多发时间 主要特征 影响地区 影响
_____ ____季 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 江淮流域 出现洪涝、低温灾害或干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台风 _______月 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带来狂风、暴雨 对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影响严重 在陆地引发山洪,在沿海掀起巨浪,但带来的雨水能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沙尘暴 ____季 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 中国北方和西北 使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和各种设施遭到掩埋和损害,污染环境,对人、动植物造成危害
梅雨

5—10

二、多气象灾害
2.______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_____、_____季,是中国_______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______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_______的一种气候灾害。
洪涝


东部
干旱
最广
自主探究
2024年2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春节前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之一。常见的气象灾害种类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冻雨等。
(1)我国冬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三种)
探究二:灾害预警。
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I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
(2)中央气象台2024年2月20日18时发布寒潮橙色预警,这说明灾害达到_____程度。
寒潮、暴雪、霜冻、冻雨
严重
探究三:灾害防范。
(3)春节前后恰逢全国性人员大规模流动,如果此段时间全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和群众生产生活等带来不便
(4)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②加强交通路况及电力巡查,及时做好除冰除雪 ③全力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让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④为防止道路结冰引发交通事故,全面封锁道路,禁止一切通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为减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中学生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注意保暖,减少外出次数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2023·重庆市)2023年,我国已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据此读2000—2022年中国沙尘天气平均次数统计图(图2-2-20),完成1~3题。
1.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A
2.下列最容易引发沙尘天气的是( )
A.浓雾 B.大风 C.暴雨 D.大雪
3.为减少沙尘天气发生,人们应该( )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植树种草
D.毁林开荒
B
C
2024年4月30日,广东省北部出现了明显的强降水。其中,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于当天5时46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受降雨影响,该地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停课。据此,完成4~6题。
4.此次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最高暴雨预警是( )
D
5.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当地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暴雪 D.洪涝
6.遭遇强降雨天气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及时关好门窗 ②携带雨具外出玩耍 ③远离洼地,不贸然涉水 ④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C
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和地震灾害为主,台风、低温冷冻和沙尘暴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据此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图2-2-21),完成7~9题。
7.下列自然灾害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风雹
D.地震
D
8.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青藏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9.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受寒潮影响不明显的是( )
A.琼 B.晋 C.陇 D.苏
C
A
10.下列措施能有效防御沙尘天气的有( )
①减少户外活动 ②做好防风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 ③能见度低,驾驶人员应加速行驶 ④戴口罩以免沙尘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图2-2-22)。
材料二 中国某年2月6—8日拉萨和上海的天气状况表(表2-2-7)。
表2-2-7
城市 2月6日 2月7日 2月8日
拉萨(91°06′E,29°36′N) -1 ℃~15 ℃ 0 ℃~16 ℃
-1 ℃~16 ℃
上海(121°47′E,31°23′N) -2 ℃~5 ℃ 0 ℃~7 ℃
2 ℃~6 ℃
(1)说出寒潮侵袭时出现的天气状况。(6分)
大幅度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2)说出图中寒潮路径M依次经过的地形区。(4分)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表中显示受寒潮影响期间拉萨和上海的天气状况,这三天拉萨的日最高气温均比上海高,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受寒潮影响小,降温不明显。
(4)寒潮是中国冬季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但它也会带来有利影响。列举寒潮过境可能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①大风驱散雾霾,净化空气;②降雪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③低温冻死害虫。
素养强化
2024年4月,受强降雨影响,珠江流域北江出现明显洪水过程。2024年4月7日6时35分,珠江支流流域北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是我国今年主要江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为我国1998年有编号洪水统计以来最早。图2-2-23为广东清远受洪水影响的画面。
(1)运用所学知识,推测北江2024年第1号洪水来得早的原因。
夏季风来得早,导致雨季开始早,连日强降雨容易引发洪水。
(2)列举洪水发生时,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
泥石流、滑坡、山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