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思维导图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外流区为主
1.中国的外流河与内流河。
表2-3-1
分类 定义 例子 河流的主要水源
外流河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中国大部分河流注入______洋,注入______洋的是额尔齐斯河,注入________洋的有雅鲁藏布江、怒江等 夏季风带来的雨水
内流河 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太平
北冰
印度
塔里木河
高山冰雪融水
2.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__________影响。
3.比较秦岭—淮河线以南和以北河流的水文特征。
表2-3-2
项目 流经干湿地区 流量大小 汛期长短 含沙量大小 有无结冰期
秦岭—淮河线以南 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____
秦岭—淮河线以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
季风气候
湿润地区
较大
较长
较小
无
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较小
较短
较大
有
4.京杭运河北起______,南至______,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五大水系。
5.中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
北京
杭州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青藏高原
东部平原
青海湖
鄱阳湖
自主探究
某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以提高地理实践能力。读图2-3-1,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过程: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中国许
多大河受地势影响,自____向____
注入_________。
西
东
太平洋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由于中国降水量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水量的一般变化规律是逐渐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受气温的影响,冬季0 ℃等温线以北地区河流会出现______现象。
(3)植被对河流的影响: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地区属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_,植被较茂密,河流含沙量较____。
归纳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减少
结冰
湿润地区
小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中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布示意图(图2-3-2),完成1~3题。
1.图示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
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2.下列与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最接近的是( )
A.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1月0 ℃等温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与内流区的河流相比,外流区的河流( )
A.流量较大 B.水位变化较小
C.水流较平缓 D.支流较少,流域面积较小
B
A
4.(2023·内蒙古自治区)“引汉济渭”工程是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图2-3-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江的流量较小
B.渭河的含沙量较小
C.两河均有结冰期
D.汉江的汛期主要在夏季
D
“千年运河,天下粮仓”,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据此,完成5~6题。
5.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括( )
A.黄河 B.淮河 C.珠江 D.钱塘江
6.京杭运河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其突出地理价值和意义不包括( )
A.实现了东、西部资源、物产的大调配
B.沟通多个历史名城,促进地域间交流
C.以漕运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D.奠定我国至今仍以漕运为主的运输格局
C
D
图2-3-4是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图2-3-4)。读图并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塔里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外流河
B.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C.受降水的影响,夏季为其汛期
D.受气温的影响,夏季为其汛期
D
8.塔里木河部分河段常出现断流现象,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降水少蒸发大
B.流经沙漠地区
C.沿途引水灌溉
D.工业耗水巨大
C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宋代诗人余靖用“霁湖光万里,平波色连天”来描写鄱阳湖夏季的壮美景色,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大批候鸟从北方来到鄱阳湖越冬,立春后它们又向北迁徙,返回北方繁殖地繁衍生息。据此读鄱阳湖位置示意图(图2-3-5),完成9~10题。
9.推测余靖作诗时,鄱阳湖( )
A.受东南季风影响,处于丰水期
B.受东南季风影响,处于枯水期
C.受西北季风影响,处于丰水期
D.受西北季风影响,处于枯水期
A
10.鄱阳湖成为候鸟重要越冬栖息地的原因是( )
A.位于云贵高原上,附近人类活动少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相对温暖
C.冬季河流水位较高,食物来源充足
D.地处高原,地势较平坦,适合鸟类栖息
B
二、非选择题
11.读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布示意图(图2-3-6),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说出三条以上最终注入太平洋
的河流。(6分)
长江、黄河、黑龙江、西江。
(2)从年等降水量线角度指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并推断外流河的主要水源。(4分)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大体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外流区河流的主要水源是夏季风带来的雨水。
(3)说出内流河的水文特征。(6分)
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季节性断流。
(4)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请分析其原因。(4分)
外流区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内流区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降水少,受夏季高温的影响,高山冰雪融水量大。
素养强化
近年来,随着湄公河流域开发热潮的不断升温,这条流经中国(中国境内段称澜沧江)、老挝、 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的国际河流,也越来越受到流域内国家的关注。“澜湄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六国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六国大力开展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加强人文交流,生动诠释了“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澜湄精神。
列举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在综合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②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河流水质,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河流的影响;③加强流域的国际合作,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滚滚长江
1.长江发源于______高原________山脉主峰_________峰,最终注入____海,全长______多千米,是中国______最长、______最大、__________最广的河流。
2.长江流域_____资源丰富,有“_________”之称。流域内位于____游长江三峡段的两个大型水利枢纽分别是________和
_______。
3.长江是中国______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__________”的盛誉。
青藏
唐古拉
各拉丹冬
东
6 300
长度
水量
流域面积
水能
水能宝库
上
葛洲坝
三峡
东西
黄金水道
4.长江上、中、下游的概况。
表2-3-3
河段 源头 上游 中游 下游
环境特征 冰川高悬,冰塔林立 位于地势第___、____级阶梯 _____(填地形区) ______(填地形区)
河流特征 河水涓涓,曲流发育,流速缓慢,两岸多湖泊沼泽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______资源丰富 流速锐减,众多支流汇入,河道蜿蜒曲折,湖泊星罗棋布,______频发 水流平稳,江面开阔
一
二
平原
平原
水能
水患
自主探究
长江流域是全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而长江中游地区又是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某中学地理小组尝试用框架图的形式探究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思考可行的防治措施。
(1)图2-3-7示意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成因,请将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白框内。
A.水流速度减缓 B.泥沙淤积 C.夏季降水多
D.植被遭到破坏 E.湖泊面积减小
A
B
C
D
E
(2)为了防治长江的洪涝灾害,列举各河段应采取的措施。
①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②中游裁弯取直,疏通河道;③中下游退田还湖,加高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2023·辽宁营口)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微笑天使”之称。据此读长江江豚保护区分布示意和长江江豚图(图2-3-8),完成1~3题。
1.长江江豚保护区主要分布在长江( )
A.河源区 B.上中游
C.中下游 D.入海口
C
2.图中400头以上的江豚保护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江西省 B.四川省 C.山东省 D.贵州省
3.为保护长江江豚,应在保护区内( )
A.发展航运
B.治理水污染
C.围湖造田
D.建设水电站
A
B
(2022·广东省)位于长江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中斩获了6项“世界第一”。该水电站与长江其他水电站联合调度,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据此读长江、黄河流域部分水利枢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2-3-9),完成4~5题。
4.长江上游河段总体特征是( )
A.支流少 B.水能丰富
C.河段平直 D.水流速度慢
B
5.下列与白鹤滩水电站共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的有( )
①三峡水利枢纽 ②龙羊峡水电站 ③小浪底水利枢纽 ④葛洲坝水利枢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荆江航道处于长江中游,河段九曲回肠、滩多水浅,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称。据此读荆江河段示意图(图2-3-10),完成6~7题。
6.荆江河段易发生水患的原因是( )
A.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B.江宽水深,流量大
C.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D.冬季结冰,有断流现象
7.对荆江河段的主要治理方式是( )
A.植树造林 B.裁弯取直 C.兴修水库 D.禁止通航
C
B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据此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图2-3-11),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长江首城”宜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宜宾位于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宜宾位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C.宜宾位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D.宜宾是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
B
9.长江三峡所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有( )
①径流量大 ②含沙量大 ③地势落差大 ④结冰期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
10.(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长江中游的湖泊对长江水量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当干流洪水来临时,江水注入湖泊,削减洪峰;当干流水位低于湖泊时,湖水注入长江,增加水量。据此读长江部分水系示意图(图2-3-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蓄水时,宜昌河段水量增加
B.三峡放水时,宜昌河段流速变慢
C.鄱阳湖水域发生旱灾时,湖水入江
D.洞庭湖水域发生旱灾时,江水入湖
D
二、非选择题
11.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图2-3-13)和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与地形坡度关系图(图2-3-14),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说出长江干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4分)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从流量、汛期、结冰期等角度简述长江干流的水文特征。(6分)
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3)简述长江对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4分)
提供灌溉水源,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水能发电,发展航运,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等。
(4)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请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说明理由。(6分)
上游。
自然原因:位于山区,地表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乱砍滥伐;有众多水电站施工建设。
素养强化
浩浩长江水哺育了400多种鱼类,其中特有鱼类就有约180种,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河流之一。
从地理角度分析长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①长江流域海拔差异大,流经地区广,水文条件复杂多样,为不同的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②水域面积大,种群个体数多,物种基因丰富。
第3课时
课前预习
滔滔黄河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山北麓,最后注入____海。黄河全长________千米,是中国第_____长河。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内蒙古的______和河南的_________。
巴颜喀拉
渤
5 464
二
河口
桃花峪
3.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
表2-3-4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流经地形区 ______高原 ______平原、______平原 _____高原 ______平原
河流水文特点 清浅稳定 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流量渐少 ______急剧上升 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
青藏
宁夏
河套
黄土
华北
含沙量
地上河
自主探究
治黄百难,唯沙为首。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含沙量较大。请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字母填入空白方框中,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图2-3-15),每框限选一个字母。
A.泥沙沉积 B.植被破坏严重 C.夏季多暴雨
D.河道弯曲 E.坡度变缓 F.加高加固大堤
A
B
C
E
F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黄河妈妈》的歌词中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九曲回肠哟哎,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据此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图2-3-16),完成1~4题。
1.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祁连山脉
B.干流流经西藏、青海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C.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D.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桃花峪
D
2.“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此时的黄河流淌在地形区( )
A.① B.② C.③ D.④
3.黄河流域的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 )
A.下游河段
B.地势阶梯交界处
C.支流上
D.地势平坦地区
A
B
4.“那晶莹变成浑黄”的原因不包括( )
A.夏秋季节多暴雨
B.过度开垦流域内的土地
C.黄土疏松且易受侵蚀
D.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
5.读河套平原位置示意图(图2-3-17)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却成为我国著名的塞外粮仓,主要原因有( )
①该河段水运便利 ②引黄河水灌溉 ③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④地形平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2023·山西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十四五规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据此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图2-3-18),完成6~7题。
6.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7.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
A.禁止开采煤炭
B.退耕还林还草
C.大力开发航运
D.陡坡开荒种地
C
B
黄河进入华北平原后,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据此读河南省开封市附近的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图2-3-19),完成8~10题。
8.“地上河”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上中游
C
9.开封铁塔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 )
A.兰州 B.太原市 C.西安市 D.郑州市
10.黄河“地上河”对沿岸区域的影响是( )
A.抬高水位利于发电
B.确保全年通航顺畅
C.增加洪涝发生概率
D.利于两岸居民往来
D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规划期至2030年,中期展望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规划纲要》提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拥有中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发育速度减慢,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造成威胁。
材料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示意图(图2-3-20)。
(1)列举黄河水源涵养区的三种生态效益。(6分)
①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②改善水质;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2)简述图中水土保持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4分)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使河流含沙量增大。
(3)黄河的水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谈谈你对“根子在岸上”的理解。(4分)
沿岸地区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的排放,使黄河污染严重。
(4)位于黄河三角洲河口生态保护区的湿地有“鸟类乐园”“地球之肾”等美称。请你为黄河湿地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6分)
①进行湿地的人工修复;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③进行协调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④健全湿地保护法律法规。
素养强化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经陕西省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河、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船张村交汇,泾河水偏绿,渭河水偏黄,两河河水交汇处分界清楚,有清晰的分界线,别有一番景致。“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自此处。图2-3-21是泾河、渭河交汇处景观图。
从水文水系的角度分析出现“泾渭分明”这种水文奇观的主要原因。
①有两条源头不一的河流交汇;②交汇处水流平稳,流速较慢;③交汇处两条河流径流量大致相当;④两条河流的水色不同(主要是含沙量大小不一、水体富含物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