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考点一
● 必备知识
1.C、H、O N
2.单糖 二糖 多糖 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乳糖 糖原 脱氧核糖 淀粉 糖原 几丁质
【教材拾遗】
(1)废水处理 (2)食品的包装纸、食品添加剂 人造皮肤 (3)不溶于
【考点易错】
(1)× (2)√ (3)× (4)× (5)× (6)√
[解析] (1)谷物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多糖,淀粉水解可产生葡萄糖,糖尿病患者需定量摄入。(3)细胞中的糖类并非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纤维素可以参与构成植物细胞壁,脱氧核糖参与构成DNA,它们并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糖原是非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反应。(5)人体消化道缺乏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
【长句拓展】
1.米饭、馒头等主食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生成葡萄糖
2.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需要被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但血浆中没有直接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酶,所以蔗糖只能口服
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是葡萄糖连接的方式不同,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 典型例题
1.B [解析] 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合成的二糖,不是单糖,A错误;“控糖”是指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添加糖的范畴,B正确;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人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肝脏或者肌肉中,C错误;摄糖超标引起的肥胖,并不是因为脂肪无法转化成糖,而是因为糖摄入过多导致过剩,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进而引起肥胖,D错误。
2.C [解析]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能分解,因此使用盐酸处理淀粉,可以加速其水解生成葡萄糖,A正确;据图可知,淀粉先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继续分解为葡萄糖,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纤维二糖,纤维二糖继续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故①②分别是淀粉和纤维素,B正确;枯草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C错误;麦芽糖浆是利用小麦、大麦等粮食糖化而成的产品,工业生产麦芽糖浆的过程与题图中的生物方法一过程相似,D正确。
考点二
● 必备知识
1.(1)C、H、O (2)所有
(3)氧 氢 水 脂溶性有机溶剂
2.C、H、O 脂肪酸 甘油 不饱和 饱和 储能 C、H、O,还含有P甚至N 磷酸 生物膜 种子 动物 脂质 生殖 钙和磷
【考点易错】
(1)√ (2)√ (3)× (4)√ (5)× (6)× (7)×
[解析] (3)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组成的。(5)在人和动物体内,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6)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而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7)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脏中的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但肌肉中的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产生葡萄糖。
【长句拓展】
1.脂肪和葡萄糖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同质量的葡萄糖和脂肪相比,脂肪中H含量高,而O含量低,故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O2多,且消耗的O2量多于释放的CO2量 2.脂肪 浅 油菜种子中含脂肪较多,而脂肪中氢含量比糖类高,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量相对较大 3.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典型例题
1.D [解析]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类物质,又称甘油三酯,A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错误;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大多数动物脂肪呈固态而大多数植物脂肪常呈液态,C错误;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在空气中自动氧化发生酸败,因此在高脂类植物性饲料中添加适量抗氧化剂有助于延长其保质期,D正确。
2.C [解析] 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是肝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A正确;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缓冲和保温的作用,B正确;甘油三酯即脂肪,磷脂和胆固醇都不属于脂肪,它们都属于脂质,C错误;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脂肪的消耗,因而有利于脂肪肝病人康复,D正确。
3.C [解析] 淀粉和脂肪元素组成相同,均为C、H、O,但淀粉比脂肪氧的含量高,A正确;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摄入糖类过多,糖类会大量转化为脂肪,B正确;控制饮食保持能量平衡可以有效维持体重,但不能减轻体重,C错误; 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D正确。
4.A [解析] 种子形成时,光合作用的产物往种子运输,并在种子中储存起来,而具有储能功能的物质在此时水解比较弱,因此可推测此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A正确;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但此时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B错误;由于脂肪中的碳、氢比例高,所以质量相等的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多于可溶性糖,C错误;由图甲可知,种子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故不会导致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D错误。
经典真题·明考向
1.D [解析] 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这部分水成为结合水,失去了溶解性,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增加,B错误;水也参与细胞构成,如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C错误;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光合作用形成NADPH,也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NADH,D正确。
2.C [解析]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A正确;油橄榄子叶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苏丹 Ⅲ 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用苏丹 Ⅲ 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有机物的含量减少,但由于发生了有机物的转化,故有机物的种类增多,C错误;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正确。
3.D [解析] 由图可知,生物量与DHA油脂的产量呈正相关,温度和溶解氧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影响DHA油脂的产量,A、B正确;发酵液中葡萄糖被微生物吸收用于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供其合成DHA油脂等,C正确;DHA油脂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C、H、O,不含N,所以在12~60 h,DHA油脂的合成对碳源的需求高,不需要氮源,D错误。
4.C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真菌合成几丁质的过程需要几丁质合成酶的催化,几丁质合成酶的合成受细胞核的控制,A正确;由图可知,几丁质是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因为几丁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所以几丁质运到胞外的过程不属于跨膜运输,C错误;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该酶的活性,抑制生物合成几丁质的过程,从而让缺乏几丁质的害虫、真菌死亡,故可用于防止病虫害,D正确。第3讲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标 要求 1.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考点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固本·识记类)
1.糖类的组成元素:通常由 三种元素构成,但几丁质还含 。
2.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1)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 。
(2)几丁质可以用于制作 ;可以用于制作 。
(3)纤维素 水,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被科学家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
考点易错·明辨析
(1)谷物中不含有糖类,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 )
(2)某些多糖可与蛋白质或脂质等物质结合。( )
(3)糖类都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4)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分子,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 )
(5)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多糖,需经人体消化道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
(6)[海南卷] 纤维素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
长句拓展·练思维
1.[必修1 P24“旁栏思考”]糖尿病病人对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需要定量摄取的原因是 。
2.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主要原因是 。
3.[必修1 P24“图2-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1.[2024·广东深圳二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和果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单糖类食品甜味剂
B.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添加糖的范畴
C.人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会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内环境
D.摄糖超标引起的肥胖有一部分原因是脂肪无法转化成糖
2.生产和生活中常用下图所示方法将植物体内的多糖转化为葡萄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盐酸处理淀粉,可以加速其水解生成葡萄糖
B.图中①和②代表的多糖分别是淀粉和纤维素
C.生物方法一中两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氧气均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D.麦芽糖浆具有润肺止咳等功效,工业上利用小麦、大麦等生产麦芽糖浆的过程与生物方法一相似
1.多糖的“水解”与“氧化分解”
2.糖类的易错点归纳
(1)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
(2)并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
(3)并非所有的二糖都不能直接被吸收。
考点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固本·识记类)
1.脂质的组成
(1)元素组成:主要是 ,有的还含有N和P。
(2)分布:脂质存在于 细胞中。
(3)特点
①脂质分子中 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 的含量更高。
②通常不溶于 ,而溶于 ,
如丙酮、氯仿、乙醚等。
2.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考点易错·明辨析
(1)[2024·新课标全国卷] 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
(2)[2022·全国甲卷] 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磷的吸收。( )
(3)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
(4)饮食中胆固醇含量过多可能会造成人体血管堵塞。( )
(5)喝奶茶会引起肥胖,说明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大量转化。( )
(6)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所以一般情况下脂肪是主要能源物质。( )
(7)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肌肉中的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
长句拓展·练思维
1.呼吸商是物质氧化分解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葡萄糖的呼吸商等于1,而脂肪的呼吸商却小于1,请从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方面分析原因: 。
2.油菜种子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播种时,该类种子适合 (填“深”或“浅”)播,原因是 。
3.人体内胆固醇并非有害无益,原因是 。
命题角度一 脂质的种类、功能
1.[2024·广东中山一模] 脂肪酸的不同决定了脂肪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分子结构中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越高,脂肪的熔点越高;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容易在空气中自动氧化发生酸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是由二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的酯类物质
B.脂肪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在室温下,大多数植物脂肪呈固态而大多数动物脂肪常呈液态
D.在高脂类植物性饲料中添加适量抗氧化剂有助于延长其保质期
2.[2024·浙江绍兴模拟] 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质量超过肝质量的5%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其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调整生活习惯可恢复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是肝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B.人体的皮下脂肪具有缓冲和保温的作用
C.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脂肪
D.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脂肪肝病人康复
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 别 元素组成 通常为C、H、O C、H、O(N、P)
种类 单糖、二糖、 多糖等 脂肪、磷脂、 固醇等
彻底水 解产物 单糖 甘油、脂 肪酸、磷酸等
(续表)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 别 合成 部位 淀粉:叶绿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主要是内质网
生理 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脱氧核糖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②构成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 ③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如性激素; ④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如维生素D
相同质量的物质分解情况 葡萄糖:消耗O2少,产生H2O少,释放能量少 脂肪:消耗O2多,产生H2O多,释放能量多
联系
命题角度二 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
3.[2024·湖南长沙一模] 肥胖问题是全球热议的话题,有研究预测超重、肥胖率将从2020年的38%迅速增加到2035年的5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和脂肪元素组成相同,但淀粉比脂肪氧的含量高
B.摄食过量的糖类后,多余的糖类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C.肥胖患者通过控制饮食保持能量平衡,可有效减轻体重
D.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
4.[2024·河北衡水模拟]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形成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
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C.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中氧的含量比糖类高,所以单位质量所含能量也比糖类多
D.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种子成熟与萌发时有机物的变化
注:种子萌发初期干重有所增加(脂肪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氧元素增多),之后干重会减少。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4·贵州卷]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
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也可参与形成NADH
2.[2024·甘肃卷] 甘肃陇南的“武都油橄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B.苏丹 Ⅲ 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3.[2023·辽宁卷] 利用某种微生物发酵生产DHA油脂,可获取DHA(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下图为发酵过程中物质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HA油脂的产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
B.温度和溶解氧的变化能影响DHA油脂的产量
C.葡萄糖代谢可为DHA油脂的合成提供能量
D.12~60 h,DHA油脂的合成对氮源的需求比碳源高
4.[2023·重庆卷] 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进一步阐明了几丁质合成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
B.几丁质是由多个单体构成的多糖物质
C.细胞通过跨膜运输将几丁质运到胞外
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病虫害课时作业(三)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C [解析]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A错误;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为二糖,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B错误; 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中,可用于制作人造皮肤,C正确;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
2.D [解析]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被水解,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氧化分解,不是在线粒体,B错误;用斐林试剂鉴定某样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样液中含有还原糖,但是不一定是葡萄糖,C错误;输液时加入的等渗葡萄糖溶液既可以供能,也可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D正确。
3.B [解析] 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故低聚果糖合成过程中会有水分子生成,A正确;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双歧杆菌可利用低聚果糖,因此摄入一定量的低聚果糖,使人体内双歧杆菌大量繁殖,从而发挥其调节肠道菌群,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可用于预防骨质疏松,C正确;双歧杆菌为原核生物,拟核区域有环状的DNA,D正确。
4.D [解析] 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会大量转化为糖类,A错误;脂肪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都是C、H、O,葡萄糖分子的氢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而脂肪中氢和氧原子个数之比大于2∶1,因此与葡萄糖相比,脂肪中的氢和氧原子个数之比较大,B错误;蔬菜细胞中的纤维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人体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后,消化系统会将其分解成单糖,使血糖水平升高,引起机体分泌胰岛素,因此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减小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D正确。
5.D [解析] 不吃含添加糖和味道甜的食物,不一定能降低糖类物质的摄入量,如吃大量的无添加糖的面食(本身含有糖)就会摄入大量糖类,A错误;“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产品含淀粉,故含糖类物质,B错误;“奶茶”中的蔗糖为二糖,须水解为单糖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再转化为糖原,C错误;肥胖、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D正确。
6.C [解析]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直接能源物质主要是ATP,A错误;糖类中的几丁质含有N,与脂肪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B错误;只控制饮食保持能量平衡可以有效控制体重,但不能减轻体重,C正确;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没有单体,D错误。
7.A [解析] 鱼肝油中的脂肪酸室温呈液态,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A正确;维生素D属于固醇,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B错误;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肌无力是血钙过高导致的,适量服用鱼肝油和钙片可以用来预防肌肉抽搐,D错误。
8.B [解析] 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储存能量的物质,糖类摄取过多会转化成脂肪,A错误;脂肪分子中的碳、氢比例较糖类中高,而氧含量少,所以,脂肪氧化分解供能比同质量的糖类需要更多的氧气,产生更多的能量,B正确;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冬天长期不进食时,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进一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C错误;通过制作脂肪层切片,经苏丹 Ⅲ 染液染色,在光镜下可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可以鉴定脂肪的存在,D错误。
9.B [解析]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膜上不含胆固醇,A错误;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在内质网中合成,B正确;血液中的胆固醇通常以LDL的形式存在,LDL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内陷进入细胞,受体缺陷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变高,C错误;LDL进入细胞是经过胞吞实现的,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但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10.D [解析] 并非所有糖类和脂质都能提供能量,例如糖类中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提供能量,脂质中的性激素等也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有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二者都是以葡萄糖作为单体合成的,功能不同是由于单糖的数目和排列方式不同,C错误;固醇分为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 性激素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D正确。
11.B [解析] “饴”和“酥”化学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①正确;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②错误;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如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有机化合物,③正确;质量相同的麦芽糖和酥油相比较,酥油含氢多,含氧少,酥油被彻底氧化分解耗氧更多,产生能量更多,④正确;可用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处理鉴定“饴”是否为还原糖,⑤正确;麦芽糖是二糖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需要水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吸收的葡萄糖可以合成多糖,也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⑥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⑤正确,共四项,B符合题意。
12.(1)两者的含量变化相反
(2)糖类中的氧含量高于脂肪,萌发初期脂肪转变为葡萄糖和蔗糖,导致种子干重增加 (3)自由水 结合水
(4)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或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 若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低(或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高),则该组种子为谷类种子;若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高(或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低),则该组种子为油料种子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糖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多;在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减少,糖类(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增多,糖类和脂肪两者的含量变化相反,故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2)油料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变为葡萄糖和蔗糖,糖类的氧含量高于脂肪,所以脂肪转变为糖类时,需要增加氧,种子干重会增加。(3)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油菜细胞内的结合水的比例越高,抵抗干旱的能力越强。(4)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与同质量的淀粉相比,脂肪含有更多的H,而含O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主要原料时的比值。实验思路: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或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消耗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低(或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消耗量的比值高)的一组为谷类种子;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高(或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消耗量的比值低)的一组为油料种子。课时作业(三)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题组一 细胞中的糖类
1.关于细胞中的糖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细胞内的许多细胞器
B.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指的就是乳汁中的葡萄糖
C.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可用于制作人造皮肤
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摇匀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2.[2024·江西南昌期中] 葡萄糖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关键能量来源之一,因此它也被誉为“生命的燃料”。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不能被水解,常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氧气充足时,葡萄糖会进入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C.用斐林试剂鉴定某样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样液中含有葡萄糖
D.输液时加入的等渗葡萄糖溶液既可以供能,也可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
3.[2024·山东济宁期中] 低聚果糖是一种新型甜味剂,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被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利用,使其大量繁殖,从而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及促进钙吸收等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低聚果糖合成过程中会有水分子生成
B.果糖和蔗糖水解后都可以产生2分子单糖
C.人体摄入低聚果糖可用于预防骨质疏松
D.双歧杆菌的拟核区域有环状的DNA
4.[2024·广东深圳调研] “低碳饮食”,即在饮食中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和肉类的摄入量,最新研究表明,“低碳饮食”对脂肪和血糖平衡的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空腹运动时人体内脂肪大量转化为糖类来维持血糖平衡
B.与葡萄糖相比,脂肪中的氢和氧原子个数之比较小
C.蔬菜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素都以碳链为骨架,均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低碳饮食”可减小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
5.[2025·山东聊城月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摄入每天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吃含添加糖和味道甜的食物,就能降低糖类物质的摄入量
B.“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产品不含糖类物质
C.“奶茶”中的果糖和蔗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再转化为糖原
D.肥胖、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
题组二 细胞中的脂质
6.[2025·湖北宜昌模拟] 应采取健康的方式控制体重,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是饥饿状态时能量的直接来源
B.脂肪的组成元素与糖类完全相同,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少量转化为糖类
C.肥胖患者只通过控制饮食,不一定能有效减轻体重
D.脂肪水解产生的单体可直接参与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葡萄糖多
7.[2024·河北邯郸三模] 鱼肝油(室温呈液态)是从鲨鱼、鳕鱼等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富含脂肪酸、维生素A(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化学式是C20H30O)和维生素D,下列有关鱼肝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鱼肝油中的脂肪酸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
B.维生素D属于脂肪,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C.鱼肝油中的脂肪属于不易被吸收的生物大分子
D.适量服用鱼肝油和钙片可以用来预防肌无力
8.[2024·浙江台州模拟] 棕熊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哺乳动物。冬季来临前它会大量进食,体重一般可达400 kg,脂肪层可厚达15 cm,在漫长的冬季,它主要靠脂肪供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肪是棕熊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可由糖类转化而来
B.脂肪分子的氢元素含量较高,是其储能效率高的主要原因
C.冬天长期不进食时,脂肪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为生命活动供能
D.通过制作脂肪层切片,经苏丹 Ⅲ 染液染色,在光镜下可看到被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
9.[2024·江苏淮安期末] 血液中的胆固醇通常以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式存在,LDL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内陷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细胞内合成胆固醇的过程可发生在内质网中
C.当LDL受体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会减少
D.LDL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
10.[2024·江西赣州二联] 糖类和脂质是人体所需的两种重要营养素,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糖类和脂质都含有C、H、O元素,都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细胞中的脂质和糖类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程度相同
C.构成纤维素和淀粉的单糖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从而导致二者功能不同
D.固醇类物质可参与细胞构成,又可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
11.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中,“饴”是麦芽糖,“酥”是酥油(脂肪)。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饴”和“酥”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②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③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其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④质量相同的麦芽糖和酥油相比较,酥油被彻底氧化分解耗氧更多
⑤鉴定“饴”是否为还原糖,可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处理
⑥人体细胞直接吸收麦芽糖后可以合成多糖,也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综合应用练
12.[2024·安徽合肥月考] 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油料种子成熟与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图中给出的依据是 。
(2)油料种子萌发初期,干重会先增加。结合图乙及有机物的化学元素组成特点,推测其原因: 。
(3)油料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鲜重增加。细胞内 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油菜在生长季节,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得 的比例上升,油菜细胞抵抗干旱的能力会增强。
(4)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分别以淀粉和脂肪为主要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这两种物质都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现有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各一组,请根据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时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设计实验以确定种子的类型。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 (共94张PPT)
第3讲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考点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固本·识记类)
考点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固本·识记类)
经典真题·明考向
作业手册
备用习题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课标 要求 1.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
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考点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固本·识记类)
1.糖类的组成元素:通常由__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但几丁质还含___。
C、、
2.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单糖
二糖
多糖
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乳糖
糖原
脱氧核糖
淀粉
糖原
几丁质
(1)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例如,
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__________。
废水处理
(2)几丁质可以用于制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于
制作__________。
(3)纤维素________水,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可以促进胃
肠的蠕动和排空,被科学家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
食品的包装纸、食品添加剂
人造皮肤
不溶于
[教材拾遗]
【考点易错】(明辨析)
(1)谷物中不含有糖类,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 )
×
[解析] 谷物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多糖,淀粉水解可产生葡萄糖,糖尿
病患者需定量摄入。
(2)某些多糖可与蛋白质或脂质等物质结合。( )
√
(3)糖类都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
[解析] 细胞中的糖类并非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纤维素可以参
与构成植物细胞壁,脱氧核糖参与构成 ,它们并不为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4)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分子,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与斐林
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 )
×
[解析] 糖原是非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反应。
(5)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多糖,需经人体消化道分解为葡萄糖后,才
能被吸收利用。( )
×
[解析] 人体消化道缺乏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
(6)[海南卷] 纤维素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 )
√
【长句拓展】(练思维)
1.[必修 “旁栏思考”]糖尿病病人对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需要定
量摄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米饭、馒头等主食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生成葡萄糖
2.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
接吸收,需要被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但血浆中没有
直接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酶,所以蔗糖只能口服
3.[必修 “图2-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是葡萄糖连接的方式不同,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1.[2024·广东深圳二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控糖”
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最好控制在
以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和果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单糖类食品甜味剂
B.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添加糖的范畴
C.人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会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内环境
D.摄糖超标引起的肥胖有一部分原因是脂肪无法转化成糖
√
[解析] 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合成的二糖,不是单糖,
A错误;“控糖”是指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
纤维素不属于添加糖的范畴,B正确;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
的形式存在,人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肝脏或者
肌肉中,C错误;摄糖超标引起的肥胖,并不是因为脂肪无法转化成
糖,而是因为糖摄入过多导致过剩,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进而引
起肥胖,D错误。
2.生产和生活中常用下图所示方
法将植物体内的多糖转化为葡萄
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盐酸处理淀粉,可以加速其水解生成葡萄糖
B.图中①和②代表的多糖分别是淀粉和纤维素
C.生物方法一中两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氧气均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D.麦芽糖浆具有润肺止咳等功效,工业上利用小麦、大麦等生产麦芽
糖浆的过程与生物方法一相似
√
[解析]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
能分解,因此使用盐酸处
理淀粉,可以加速其水解
生成葡萄糖,A正确;据图可知,淀粉先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继续
分解为葡萄糖,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纤维二糖,纤维二糖继
续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故①②分别是淀粉和纤维素,B正确;
枯草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C错误;麦芽糖浆是利用小麦、大
麦等粮食糖化而成的产品,工业生产麦芽糖浆的过程与题图中的生
物方法一过程相似,D正确。
1.多糖的“水解”与“氧化分解”
2.糖类的易错点归纳
(1)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
组成的。
(2)并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
(3)并非所有的二糖都不能直接被吸收。
[题后归纳]
考点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固本·识记类)
1.脂质的组成
(1)元素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有的还含有和 。
(2)分布:脂质存在于______细胞中。
(3)特点
①脂质分子中____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____的含量更高。
②通常不溶于____,而溶于________________,如丙酮、氯仿、乙醚等。
C、、
所有
氧
氢
水
脂溶性有机溶剂
2.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C、、
脂肪酸
甘油
不饱和
饱和
储能
C、、,还含有甚至
磷酸
生物膜
种子
动物
脂质
生殖
钙和磷
【考点易错】(明辨析)
(1) 新课标全国卷] 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
室温时呈液态。( )
√
(2)[2022·全国甲卷] 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磷的吸收。
( )
√
(3)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
×
[解析]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其他衍生物
组成的。
(4)饮食中胆固醇含量过多可能会造成人体血管堵塞。( )
√
(5)喝奶茶会引起肥胖,说明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大量转化。
( )
×
[解析] 在人和动物体内,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
肪,但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6)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所以一般情况下脂肪是主要能源物
质。( )
×
[解析] 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而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7)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肌肉中的糖原便分解产生葡
萄糖及时补充。( )
×
[解析] 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脏中的糖原便分解产生
葡萄糖及时补充,但肌肉中的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产生葡萄糖。
【长句拓展】(练思维)
1.呼吸商是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量与 消耗量的比值,葡萄糖的
呼吸商等于1,而脂肪的呼吸商却小于1,请从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
方面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脂肪和葡萄糖均由C、、 三种元素组成,同质量
的葡萄糖和脂肪相比,脂肪中含量高,而 含量低,故脂肪氧化分解消耗
的多,且消耗的量多于释放的 量
2.油菜种子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______,播种时,该类种子适合____
(填“深”或“浅”)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
浅
油菜种子中含脂肪较多,而脂肪中氢含量比糖类高,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量相对较大
3.人体内胆固醇并非有害无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命题角度一 脂质的种类、功能
1.[2024·广东中山一模] 脂肪酸的不同决定了脂肪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分子结构中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越高,脂肪的
熔点越高;含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容易在空气中自动
氧化发生酸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是由二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的酯类物质
B.脂肪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在室温下,大多数植物脂肪呈固态而大多数动物脂肪常呈液态
D.在高脂类植物性饲料中添加适量抗氧化剂有助于延长其保质期
√
[解析]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类物
质,又称甘油三酯,A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错误;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
和脂肪酸,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大多数动
物脂肪呈固态而大多数植物脂肪常呈液态,C错误;不饱和脂肪酸容
易在空气中自动氧化发生酸败,因此在高脂类植物性饲料中添加适
量抗氧化剂有助于延长其保质期,D正确。
2.[2024·浙江绍兴模拟] 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质量超
过肝质量的 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其发病与个
人生活习惯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调整生活习惯可恢复健康。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是肝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B.人体的皮下脂肪具有缓冲和保温的作用
C.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脂肪
D.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脂肪肝病人康复
√
[解析] 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是肝细胞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A正确;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缓冲和保温的作用,B
正确;甘油三酯即脂肪,磷脂和胆固醇都不属于脂肪,它们都属于
脂质,C错误;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脂肪的消耗,因而有利于
脂肪肝病人康复,D正确。
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 别 元素组成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等 脂肪、磷脂、固醇等
彻底水解 产物 单糖 甘油、脂肪酸、磷酸等
合成部位 淀粉:叶绿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主要是内质网
[题后归纳]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 别 生理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细 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 脱氧核糖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
肪;
②构成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
重要成分,如磷脂;
③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
生殖细胞的形成,如性激素;
④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如维
生素D
(续表)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 别 相同质量 的物质分 解情况
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命题角度二 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
3.[2024·湖南长沙一模] 肥胖问题是全球热议的话题,有研究预测超重、
肥胖率将从2020年的迅速增加到2035年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淀粉和脂肪元素组成相同,但淀粉比脂肪氧的含量高
B.摄食过量的糖类后,多余的糖类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C.肥胖患者通过控制饮食保持能量平衡,可有效减轻体重
D.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
√
[解析] 淀粉和脂肪元素组成相同,均为C、、 ,但淀粉比脂肪氧
的含量高,A正确;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摄入
糖类过多,糖类会大量转化为脂肪,B正确;控制饮食保持能量平衡
可以有效维持体重,但不能减轻体重,C错误; 脂肪一般只在糖类
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D正确。
4.[2024·河北衡水模拟]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
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形成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
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
的直接供能物质
C.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中氧的含量比糖类高,所以单位质量所含
能量也比糖类多
D.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氮
元素增加
√
[解析] 种子形成时,光合作用的产物往种子运输,并在种子中储存
起来,而具有储能功能的物质在此时水解比较弱,因此可推测此时
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A正确;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
但此时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B错误;由于脂肪中的
碳、氢比例高,所以质量相等的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多于可溶性糖,C
错误;由图甲可知,种子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
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 ,故不会导致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D
错误。
种子成熟与萌发时有机物的变化
[题后归纳]
注:种子萌发初期干重有所增加(脂肪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氧元素增
多),之后干重会减少。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4·贵州卷]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
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
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也可参与形成
√
[解析] 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这部分水成为结合水,
失去了溶解性,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
种类增加,B错误;水也参与细胞构成,如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
成分,C错误;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光合作用形成 ,也可参与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 ,D正确。
2.[2024·甘肃卷] 甘肃陇南的“武都油橄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其果肉呈黄绿色,子叶呈乳白色,均富含脂肪。由其生产的橄榄油含
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在室温下通常呈液态
B.苏丹 Ⅲ 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
颗粒
C.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
[解析]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
不容易凝固,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通常呈液
态,A正确;油橄榄子叶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苏丹 Ⅲ 染液染成橘黄
色,因此用苏丹 Ⅲ 染液处理油橄榄子叶,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橘
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油橄榄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的消
耗,有机物的含量减少,但由于发生了有机物的转化,故有机物的
种类增多,C错误;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
形成的酯,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
上皮细胞吸收,D正确。
3.[2023·辽宁卷] 利用某种微生物发酵生产
油脂,可获取 (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下
图为发酵过程中物质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 油脂的产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
B.温度和溶解氧的变化能影响 油脂的产量
C.葡萄糖代谢可为 油脂的合成提供能量
D., 油脂的合成对氮源的需求比碳源高
√
[解析] 由图可知,生物量与 油脂的产量
呈正相关,温度和溶解氧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进而影响 油脂的产量,A、B正确;
发酵液中葡萄糖被微生物吸收用于呼吸作用
产生能量,供其合成 油脂等,C正确;
油脂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C、、,不含 ,所以在
, 油脂的合成对碳源的需求高,不需要氮源,D错误。
4.[2023·重庆卷] 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
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国科学家首次解
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进一步阐明了
A.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
B.几丁质是由多个单体构成的多糖物质
C.细胞通过跨膜运输将几丁质运到胞外
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病虫害
几丁质合成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
中心,真菌合成几丁质的过程需要几丁
质合成酶的催化,几丁质合成酶的合成
受细胞核的控制,A正确;由图可知,几丁质是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
而成的多糖,B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因为几丁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膜
上进行的,所以几丁质运到胞外的过程不属于跨膜运输,C错误;几
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该酶的活性,抑制生物合成几丁质的过程,
从而让缺乏几丁质的害虫、真菌死亡,故可用于防止病虫害,D正确。
备用习题
1.《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从中医角度看,“气衰”相当于西医中的“低血糖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出现“气衰”的症状是因为机体能量供应不足
B.“谷”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
C.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产生“气”的同时都有CO2产生
D.出现“气衰”症状时,机体肝糖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
√
[解析] “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出现“气衰”的症状是因为机体提供的能量不足,A正确;淀粉是植物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淀粉属于糖类,故“谷”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B正确;分析题意可知,“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而细胞呼吸是人体产生能量的唯一方式,但有氧呼吸时,能量的产生会伴随着CO2的产生,无氧呼吸时会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不会产生CO2,所以人体细胞产生“气”的同时不一定都有CO2的产生,C错误;出现“气衰”症状时,机体肝糖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D正确。
项目 含量
总脂 4.5~7.0 g/L
总胆固醇 2.8~6.0 mmol/L
胆固醇酯 占总胆固醇的70%~75%
磷脂 1.7~3.2 mmol/L
甘油三酯 0.23~1.24 mmol/L
2.下列是人体血脂的正常生理指标数据。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磷脂含有C、H、O、N、P,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B.胆固醇酯占血液中脂质的70%~75%,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胆固醇能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
D.在血浆中能够检测到性激素、脂肪酸等固醇类物质
项目 含量
总脂 4.5~7.0 g/L
总胆固醇 2.8~6.0 mmol/L
胆固醇酯 占总胆固醇的70%~75%
磷脂 1.7~3.2 mmol/L
甘油三酯 0.23~1.24 mmol/L
√
[解析]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含有C、H、O、N、P,A正确;由表可知,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70%~75%,B错误;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错误;脂肪酸与甘油组成脂肪,脂肪酸不属于固醇类物质,D错误。
项目 含量
总脂 4.5~7.0 g/L
总胆固醇 2.8~6.0 mmol/L
胆固醇酯 占总胆固醇的70%~75%
磷脂 1.7~3.2 mmol/L
甘油三酯 0.23~1.24 mmol/L
3. 研究表明,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是有一定条件的,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根据这一理论,以下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
A.糖尿病人因糖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脂肪分解供能,其皮下脂肪一般会变薄
B.只要运动和多吃瘦肉就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C.因为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所以糖尿病病人不必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D.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它们的组成元素和单体完全相同
√
[解析]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糖尿病人因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脂肪分解供能,其皮下脂肪一般会变薄,A正确;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故若只运动和多吃瘦肉,而不注意糖类的控制,也会引起脂肪的堆积,B错误;糖尿病病人的糖类代谢出现障碍,脂肪也可转化为糖类,故也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C错误;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完全相同,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而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不是生物大分子,无单体,D错误。
作业手册
(限时:20分钟)
题组一 细胞中的糖类
1.关于细胞中的糖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细胞内的许多细胞器
B.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指的就是乳汁中的葡萄糖
C.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可用于制作人造皮肤
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摇匀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
[解析]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A错误;人和动物乳汁中含
量丰富的乳糖为二糖,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B错误; 几丁质
是一种多糖,又称为壳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
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中,可用于制作人造皮肤,C正确;鉴定还原糖时,
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
2.[2024·江西南昌期中] 葡萄糖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关键能
量来源之一,因此它也被誉为“生命的燃料”。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不能被水解,常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氧气充足时,葡萄糖会进入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C.用斐林试剂鉴定某样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样液中含有葡萄糖
D.输液时加入的等渗葡萄糖溶液既可以供能,也可以维持细胞外液渗
透压平衡
√
[解析] 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被水解,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物质,A错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氧化分解,不是在线粒体,B
错误;用斐林试剂鉴定某样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样液中含有
还原糖,但是不一定是葡萄糖,C错误;输液时加入的等渗葡萄糖溶
液既可以供能,也可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D正确。
3.[2024·山东济宁期中] 低聚果糖是一种新型甜味剂,由1分子蔗糖与
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被肠道内的
双歧杆菌利用,使其大量繁殖,从而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及促进钙吸收
等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低聚果糖合成过程中会有水分子生成
B.果糖和蔗糖水解后都可以产生2分子单糖
C.人体摄入低聚果糖可用于预防骨质疏松
D.双歧杆菌的拟核区域有环状的
√
[解析] 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与 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故低
聚果糖合成过程中会有水分子生成,A正确;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
B错误;双歧杆菌可利用低聚果糖,因此摄入一定量的低聚果糖,使
人体内双歧杆菌大量繁殖,从而发挥其调节肠道菌群,促进钙吸收
的作用,可用于预防骨质疏松,C正确;双歧杆菌为原核生物,拟核
区域有环状的 ,D正确。
4.[2024·广东深圳调研] “低碳饮食”,即在饮食中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
的摄入量,增加蔬菜和肉类的摄入量,最新研究表明,“低碳饮食”对
脂肪和血糖平衡的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腹运动时人体内脂肪大量转化为糖类来维持血糖平衡
B.与葡萄糖相比,脂肪中的氢和氧原子个数之比较小
C.蔬菜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素都以碳链为骨架,均为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D.“低碳饮食”可减小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
√
[解析] 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
会大量转化为糖类,A错误;脂肪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都是C、 、
,葡萄糖分子的氢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而脂肪中氢和氧原子
个数之比大于 ,因此与葡萄糖相比,脂肪中的氢和氧原子个数之
比较大,B错误;蔬菜细胞中的纤维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错误;人体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后,消化系统会将其分解成单糖,
使血糖水平升高,引起机体分泌胰岛素,因此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
入量,可减小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D正确。
5.[2025·山东聊城月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控糖”
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摄入每天不超过,最好控制在
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
等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吃含添加糖和味道甜的食物,就能降低糖类物质的摄入量
B.“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产品不含糖类物质
C.“奶茶”中的果糖和蔗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再转化为糖原
D.肥胖、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
√
[解析] 不吃含添加糖和味道甜的食物,不一定能降低糖类物质的摄
入量,如吃大量的无添加糖的面食(本身含有糖)就会摄入大量糖
类,A错误;“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藕粉”等产品含淀粉,故含
糖类物质,B错误;“奶茶”中的蔗糖为二糖,须水解为单糖才能被人
体直接吸收再转化为糖原,C错误;肥胖、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
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D正确。
题组二 细胞中的脂质
6.[2025·湖北宜昌模拟] 应采取健康的方式控制体重,如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是饥饿状态时能量的直接来源
B.脂肪的组成元素与糖类完全相同,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少量转化为糖类
C.肥胖患者只通过控制饮食,不一定能有效减轻体重
D.脂肪水解产生的单体可直接参与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葡萄糖多
√
[解析]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直接能源物质主要是 ,A错
误;糖类中的几丁质含有 ,与脂肪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B错误;
只控制饮食保持能量平衡可以有效控制体重,但不能减轻体重,C正
确;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没有单体,D错误。
7.[2024·河北邯郸三模] 鱼肝油(室温呈液态)是从鲨鱼、鳕鱼等的肝
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富含脂肪酸、维生素A(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化学式是 )和维生素D,下列有关鱼肝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鱼肝油中的脂肪酸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
B.维生素D属于脂肪,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C.鱼肝油中的脂肪属于不易被吸收的生物大分子
D.适量服用鱼肝油和钙片可以用来预防肌无力
√
[解析] 鱼肝油中的脂肪酸室温呈液态,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A正
确;维生素D属于固醇,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B错误;脂肪不属于
生物大分子,C错误;肌无力是血钙过高导致的,适量服用鱼肝油和
钙片可以用来预防肌肉抽搐,D错误。
8.[2024·浙江台州模拟] 棕熊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哺乳动物。冬季来临
前它会大量进食,体重一般可达,脂肪层可厚达 ,在漫
长的冬季,它主要靠脂肪供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是棕熊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可由糖类转化而来
B.脂肪分子的氢元素含量较高,是其储能效率高的主要原因
C.冬天长期不进食时,脂肪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为生命活动供能
D.通过制作脂肪层切片,经苏丹 Ⅲ 染液染色,在光镜下可看到被染
成红色的脂肪颗粒
√
[解析] 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储存能量的物质,糖类摄取过多
会转化成脂肪,A错误;脂肪分子中的碳、氢比例较糖类中高,而氧
含量少,所以,脂肪氧化分解供能比同质量的糖类需要更多的氧气,
产生更多的能量,B正确;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冬天长期不进
食时,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进一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
C错误;通过制作脂肪层切片,经苏丹 Ⅲ 染液染色,在光镜下可看
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可以鉴定脂肪的存在,D错误。
9.[2024·江苏淮安期末] 血液中的胆固醇通常以低密度脂蛋白 的
形式存在, 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内陷进入细胞。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细胞内合成胆固醇的过程可发生在内质网中
C.当 受体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会减少
D. 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
√
[解析]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膜上不含胆
固醇,A错误;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在
内质网中合成,B正确;血液中的胆固醇通常以 的形式存在,
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内陷进入细胞,受体缺陷会导
致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变高,C错误; 进入细胞是经过胞吞实现的,
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但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10.[2024·江西赣州二联] 糖类和脂质是人体所需的两种重要营养素,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和脂质都含有C、、 元素,都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细胞中的脂质和糖类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程度相同
C.构成纤维素和淀粉的单糖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从而导致二
者功能不同
D.固醇类物质可参与细胞构成,又可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
√
[解析] 并非所有糖类和脂质都能提供能量,例如糖类中的纤维素是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提供能量,脂质中的性激素等也不能提供
能量,A错误;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糖类在
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有在糖类
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二
者都是以葡萄糖作为单体合成的,功能不同是由于单糖的数目和排
列方式不同,C错误;固醇分为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胆固醇
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性激素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调节细胞的
代谢活动,D正确。
11.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中,“饴”是麦芽糖,“酥”是酥油
(脂肪)。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饴”和“酥”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②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③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其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④质量相同的麦芽糖和酥油相比较,酥油被彻底氧化分解耗氧更多
⑤鉴定“饴”是否为还原糖,可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处理
⑥人体细胞直接吸收麦芽糖后可以合成多糖,也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
些氨基酸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
[解析] “饴”和“酥”化学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 ,①正确;大
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②错误;脂质存在
于所有细胞中,如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有机化合物,③正确;
质量相同的麦芽糖和酥油相比较,酥油含氢多,含氧少,酥油被彻
底氧化分解耗氧更多,产生能量更多,④正确;可用斐林试剂并水
浴加热处理鉴定“饴”是否为还原糖,⑤正确;麦芽糖是二糖不能直
接被细胞吸收,需要水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吸收的葡萄糖可以
合成多糖,也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⑥错误。综上所述,
①③④⑤正确,共四项,B符合题意。
综合应用练
12.[2024·安徽合肥月考] 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
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
含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量增多,糖类和脂肪两者的含量
变化相反,故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糖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多;在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减少,糖类(蔗糖和葡萄糖)含
(1)在油料种子成熟与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图
中给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者的含量变化相反
(2)油料种子萌发初期,干重会先增加。结合图乙及有机物的化学
元素组成特点,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类中的氧含量高于脂肪,萌发初期脂肪转变为葡萄糖和蔗糖,导致种子干重增加
[解析] 油料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变为葡萄糖和蔗糖,糖类的氧含量高于脂肪,所以脂肪转变为糖类时,需要增加氧,种子干重会增加。
(3)油料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鲜
重增加。细胞内________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油
菜在生长季节,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得________的比例上升,油菜细胞
抵抗干旱的能力会增强。
自由水
结合水
[解析] 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油菜细
胞内的结合水的比例越高,抵抗干旱的能力越强。
(4)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分别以淀粉和脂肪为主要营养物质,种子
萌发时这两种物质都氧化分解为和 。现有谷类种子和油料种
子各一组,请根据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时消耗量与 释放量的
关系,设计实验以确定种子的类型。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消耗量和 释放量的比
值(或释放量和 消耗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 若萌
发时消耗量和释放量的比值低(或释放量和 消耗量的比
值高),则该组种子为谷类种子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萌发时消耗量和释放量的比值高(或释放量和消耗量的比值低),则该组种子为油料种子
[解析] 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与同质
量的淀粉相比,脂肪含有更多的,而含 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
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
主要原料时的比值。实验思路: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氧气消
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或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消耗量的
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萌发时氧气消
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低(或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消耗量
的比值高)的一组为谷类种子;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
的比值高(或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消耗量的比值低)的一组为油
料种子。
快速核答案
考点一 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固本·识记类)
必备知识 精梳理
1.C、、, 2.单糖 二糖 多糖 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乳糖 糖原,脱氧核糖 淀粉 糖原 几丁质 (1)废水处理 (2)食品的包装纸、食品添加剂 人造皮肤 (3)不溶于
考点易错·明辨析
(1)× (2)√ (3)× (4)× (5)× (6)√
长句拓展·练思维
1.米饭、馒头等主食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生成葡萄糖 2.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需要被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但血浆中没有直接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酶,所以蔗糖只能口服 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是葡萄糖连接的方式不同,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典型例题 提能力
1.B 2.C
考点二 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固本·识记类)
必备知识 精梳理
1.(1)C、、 (2)所有 (3)氧,氢,水,脂溶性有机溶剂 2.C、、 脂肪酸 甘油 不饱和 饱和 储能 C、、,还含有甚至 磷酸 生物膜 种子 动物 脂质 生殖 钙和磷
考点易错·明辨析
(1)√ (2)√ (3)× (4)√ (5)× (6)× (7)×
长句拓展·练思维
1.脂肪和葡萄糖均由C、、三种元素组成,同质量的葡萄糖和脂肪相比,脂肪中含量高,而含量低,故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多,且消耗的量多于释放的量 2.脂肪,浅,油菜种子中含脂肪较多,而脂肪中氢含量比糖类高,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量相对较大 3.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典型例题 提能力
命题角度一 脂质的种类、功能
1.D 2.C
命题角度二 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
3.C 4.A
经典真题·明考向
1.D 2.C 3.D 4.C
题组一 细胞中的糖类
1.C 2.D 3.B 4.D 5.D
题组二 细胞中的脂质
6.C 7.A 8.B 9.B 10.D 11.B
综合应用练
12.(1)两者的含量变化相反 (2)糖类中的氧含量高于脂肪,萌发
初期脂肪转变为葡萄糖和蔗糖,导致种子干重增加 (3)自由水
结合水 (4)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消耗量和释放量的比
值(或释放量和消耗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
若萌发时消耗量和释放量的比值低(或释放量和消耗量的比值高),则该组种子为谷类种子;若萌发时消耗量和释放量的比值高(或释放量和消耗量的比值低),则该组种子为油料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