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复习课件(第1课时: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复习课件(第1课时: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06 21: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章 单元复习课件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1课时】土地资源、水资源
(2024人教版)八年级

单元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考点梳理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 总量大,种类全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 、类型 、但____ _不足。
2. 我国可利用的 种土地资源类型
(1)占比: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
(2)利用类型: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园地、 、
、 。
(3)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 、 。
丰富
多样
5/6
人均
耕地
湿地
草地
8
林地
沙漠
戈壁
考点梳理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二) 分布不均
1.总体分布特点:分布 、 差异明显。
不均
区域
2.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区 主要地形 主要分布省区 主要农业类型
耕地 东部湿润、 半湿润区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新疆
林地 山区 四川、 、内蒙古、黑龙江 林业
草地 西部干旱、 区 西藏、 、新疆、 青海、甘肃、四川
东部平原和
低山丘陵区
河南
种植业
云南
半干旱
内蒙古
畜牧业
高原、山地
考点梳理
(三)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做法: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__________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宜草则草、__________、宜沙则沙等。
2.要求:一定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__________、节约用地、__________尤为重要。
3.举措:针对 用地、建设用地和 用地,分别设定开发和保护边界。
因地制宜
宜耕则耕
宜林则林
宜湿则湿
合理用地
保护耕地
农业
生态
考点梳理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边界
土地利用类型 要 求 具 体 措 施
农业用地 保护耕地 严守18亿亩(即1.2亿公顷)耕地红线,其中,________________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建设用地 规范城镇用地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 。
生态用地 保护生态用地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______________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生态用地
无序蔓延
考点梳理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
土地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 地 水 田
旱 地
林 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东部湿润区
平原、丘陵
东部半湿润区
高原、平原、丘陵
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
山地、丘陵
西部内陆的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盆地、山地
例1: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 B: ;
C: D: ;
E: ,
F: 。
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沙漠(难以利用的土地)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难以利用的土地)
【随堂检测】
【随堂检测】
例2: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从1980年到2022年,该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
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D
B
【随堂检测】
例2: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针对以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村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全部开发成为耕地
B.加大力度退林还耕
C.扩草地达半数以上
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D
考点梳理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总量丰富,时空分布不均
1.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 ,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2.空间分布:__________。(我国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更加剧了缺水状况。)
3.时间分配:①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 期,水资源较为丰富;
②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 期,水资源相对不足(________,________)。
③水资源总量的________________。
4.影响: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_______灾害频繁、_______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第六位
1/4
南丰北缺
夏秋多
冬春少
年际差异显著
水旱
农业
丰水
枯水
考点梳理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__________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______。
防治________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2.水资源时间调节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解决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问题)。
3.水资源空间调配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
(1)目的: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水资源与______、______、社会发展相协调。
(2)南水北调工程:我国跨流域、跨区域调水的骨干工程,把__________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节水优先
前提
水污染
兴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人口
经济
长江流域
考点梳理
【重点突破1】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 工业节水 家庭节水
具体措施 改变灌溉方式: 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 技术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使用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改变作物品种, 种植 、耗水量少的作物 降低 , 提高利用效率 推广 器具
减少农药、 的使用 处理,达标排放 少使用 和清洁剂
滴灌
耐旱
化肥
循环
生产耗水
污水
节水
洗涤剂
考点梳理
【重点突破2】南水北调
调水线路 工程起点 终点 线路特点
东线工程 扬州 、天津 利用
输送
中线工程 水库 、天津 开凿渠道
自流北上
西线工程 上游 地区 开凿渠道
实现自流
北京
京杭运河
丹江口
山东
长江
西北
(1)东线工程的优势:利用京杭运河输水,无须开挖渠道,投资少。
劣势:沿线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河流污染严重,水质较差。
(2)中线工程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鄂、豫、冀、京、津。
【难点突破1】为什么华北地区会缺水?
1. 自然原因:
年降水量较少(400-800mm),蒸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
2. 社会原因:
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浪费现象严重。
华北地区
【难点突破2】为什么西北地区也会缺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考点梳理
【难点突破3】为什么有人说,我国最“干渴”的地区并非沙漠广布的西北地区,而是京津冀?请你说说理由。
(1)从水资源总量与需求方面看:京津冀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极大。然而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1%,甚至比许多沙漠地区还要低。
(2)相比之下,西北地区虽沙漠广布,但人口稀少,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水资源需求总量低于京津冀地区,从水资源供需的紧张程度来看,京津冀更“干渴”。
【随堂检测】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建立耕地用途监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图示意2022年我国土地资源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可利用土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难以利用土地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B.东部的山区
C.西部高原、山地 D.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
C
D
【随堂检测】
江苏省扬中市八桥镇长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灌溉设施体系老化,为此,扬中在长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即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村的高标准农田( )
A.有明确的区域边界 B.划分主要指标是地形
C.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区域发展取决于交通
4.长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所依据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 B.气候 C.政策 D.土壤
A
C
【随堂检测】
2024年12月20日,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下图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左,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②水资源分布南丰北缺
③长江水量最大 ④河流分布东多西少
⑤塔里木河是外流河
A .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A
【随堂检测】
2024年12月20日,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下图为中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华北地区位于干旱区,降水稀少
B.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C.让长江中下游地区免遭洪涝威胁
D.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小,引水发电
B
【随堂检测】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21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其东线工程巧妙利用京杭运河将水北调至缺水的北京、天津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为缓解北京、天津地区缺水紧张,当地还可以( )
A.开采地下水,补充河流 B.将高耗水工业全部迁离
C.循环用水,提高利用率 D.扩大城市规模,增加人口
8.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京杭运河沿线带来的效益有( )
①带动运河沿线旅游业发展 ②保障运河沿线水资源供给
③彻底解决运河沿线缺水问题 ④直接带动运河沿线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B
【随堂检测】
我国为纪念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的活动。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城市众多、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深居内陆,群山环抱,降水稀少
C.多荒漠,蒸发旺盛
D.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
10.下列做法有利于缓解甲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是( )
A.从长江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D.大力开采地下水
B
C
【随堂检测】
11.读“黄河流域示意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祁连山脉的走向是      走向,湖泊甲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
(2) 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      山脉,干流先后流经青海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    (填名称)。
(3) 图中③是黄河最长的支流   (河名);②是   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4) 图中会发生凌汛是 和 河段(填字母),而在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有“    ”之称。
西北—东南
青海
巴颜喀拉
渤海
渭河
宁夏
A
C
地上河
【随堂检测】
12.【资源之丰】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材料二: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图)
【土地资源现状】
(1)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位,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    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口
【随堂检测】
【土地资源分布】
  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学习对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业部门相关知识时的听课笔记,请你帮他完善。
(2)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主要用于    业和林业。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低山丘陵区。在南方湿润地区水田种植
    (粮食作物),在北方旱地种植 (粮食作物),林地分布在山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
   业。
种植
平原
水稻
小麦
畜牧
【随堂检测】
【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4)保护耕地:我国颁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即1.2亿公顷)耕地红线,其中,       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5)保护草地: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怎样才能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景象呢?请你为保护草地提出一条建议:             。
永久基本农田
退耕还草\植树种草\建设人工草场等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