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第十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第十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5 11:5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十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有关“茶”的制作工艺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采茶 B. 洗茶 C. 炒茶 D. 包茶
2.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溶解氯化钠 B. 连接装置
C. 测溶液 pH D. 稀释浓硫酸
3.今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 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 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染可任意排放 D. 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
4.某跨学科实践活动小组组装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得到当日学校附近空气的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日首要污染物为PM10
B. 本小组缺少对CO2这一空气污染物的检测
C. 以上物质中涉及3种氧化物
D. 空气质量指数(AQI)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5.2025年4月初,中国海关总署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控以反制美国对全球增加关税。其中镥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镥的化学式为:Lu2O3
B. 这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 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5.0
D. 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6.铝热焊是铁轨焊接的常用方法,其化学原理是: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构建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微粒观: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B. 转化观: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分类观:纯碱和烧碱均属于碱
D. 元素观: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8.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区分磷矿粉和硫酸铵——观察颜色
B. 检验硫酸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取样,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
C.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分离铜粉和银粉的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9.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图像
实验操作 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一定质量的镁条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A. A B. B C. C D. D
10.已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常温下使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迅速加入盛有100mL蒸馏水烧杯中的电导率。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操作顺序是预先采集数据后再加入氯化钠固体
B. c点的电导率不再变化,则离子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 测定氯化钠溶液不同位置的电导率,数值相同,则说明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
D. 由图可知,可通过测量液体电导率来区分蒸馏水和稀氯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1.逐梦星辰,迈向新程。化学贯穿于航天的方方面面,在航天材料研发与航空生命保障系统构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逐梦宇宙筑牢根基。
(1)航天材料:航天服由多种材料组成,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填字母)。
A.棉针织内衣层
B.羊毛保暖层
C.充满塑料软管的液冷层
D.钛合金
(2)生命保障:航天食品中包含牛肉、西红柿、米饭等,其中主要为航天员提供蛋白质的食物是 ______。
(3)从孔明灯到航天器热防护:科学家受孔明灯燃烧产生热气流的启发,研发了热防护材料,防止航天器返回气球时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而损坏。
①传统孔明灯灯罩是纸质的,点燃孔明灯后灯罩不会燃烧起来,是因为不满足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中的 ______。为适应飘荡飞行,孔明灯内的燃料最好选 ______(填“液体”或“固体”)燃料。
②热防护材料包含二氧化硅(SiO2),由硅酸钠(Na2SiO3)受热分解。硅酸钠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价。
③热防护材料中包含β-SiC,其结构与金刚石类似。请你推测β-SiC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写一条)。
1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尿素[CO(NH2)2]是农业上常用的 ______(填“氮肥”“钾肥”或“磷肥”)。
(2)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______。
(3)“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______(填序号)。
A.碳元素
B.碳单质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5)古人曾在草木灰(含有K2CO3)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CaO),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写出上述过程中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3.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可使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CH2O)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无毒的物质,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1)甲醛是由 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写出X的名称 ______。
(3)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由题信息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元素种类⑤物质种类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4.二水合氯化钙(CaCl2 2H2O)在实验室、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含少量Fe2O3、MgCO3和SiO2等其他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合氯化钙的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①SiO2既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其他杂质难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②溶液中pH>11.1时,Fe3+和Mg2+才能完全转化为沉淀。
(1)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并使反应更充分,除了对原料粉碎外,在“酸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操作为 ______(写一个)。
(2)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写一个)。
(3)流程中“调pH”的目的是 ______。
(4)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5)在“酸溶”流程中若加入过多浓盐酸,会增加 ______的消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5.将20g含有杂质的Na2CO3固体混合物(杂质不参与反应)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200gCaCl2溶液分4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加入CaCl2溶液质量/g 50 50 50 50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g 5 10 10 a
(1)表格中a的数值是______。
(2)求C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款简易吸风机来“捉碳”,打开开关,风扇旋转产生内外压强差将空气自右向左吸进简易吸风机,CO2在纱布上被吸碳剂捕获。为探寻适宜的CO2吸碳剂,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一】在三只装有等量CO2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石灰乳,旋紧瓶盖,振荡。
(1)观察到现象是:加入石灰乳的软塑料瓶瘪得最厉害。理由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验证加水的塑料瓶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可向塑料瓶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3)将石灰乳涂在纱布上,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吸风效果变差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二】为探寻更适合的吸碳剂,按照下图进行实验,观察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先后次序。
(4)观察到______(填现象),说明KOH的吸收效果好。
(5)通过以上实验,可归纳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6)通过查阅资料,兴趣小组还发现可用电解法固碳,其原理如下图(甲醇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电解法固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和上述方法相比,其优点有______。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冬天教室内温度较低,兴趣小组同学用塑料薄膜包裹少量的氧化钙,放入无纺布袋子中,然后向氧化钙中缓慢地加入一定量的水,制作了一个发热袋。
(1)发热袋发热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发热袋发热持续的时间不长,兴趣小组的同学向老师求助,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系列探究。
(2)探究一:制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的发热袋
材料:氧化钙、水、无纺布袋子、可以密封的塑料薄膜、食盐、铁粉、活性炭、蛭石。
仪器:天平、量筒、玻璃棒、温度计等。
组别 所用材料 发热情况
实验一 氧化钙和水 发热速度很快,但温度很快就降低至室温
实验二 实验一基础上加少量的食盐和铁粉 发热速度有所提升,而且温度与实验一相比稍微高一些,持续时间也有所延长
实验三 实验二基础上加活性炭 发热速度与实验二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发热持续的时间变长,而且温度下降得比较慢
实验四 实验三基础上加蛭石 发热袋温度与实验三相比较低,但是发热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热量散发得比较均匀
思考下列问题:
①浓硫酸加水也能放出热量,实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是______。
②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食盐和活性炭可以加快铁的锈蚀且该过程也会放出热量,实验三“发热持续时间变长”可能发生了铁粉生锈的反应。他们取少量发热后的固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3)探究二:发热袋发热过程中是否发生铁生锈的反应
①实验前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除了防止玻璃管内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外,这样做的目的还有______。
②实验中发现______,证明该“发热后的固体”中含有氧化铁。
③小红提出如果固体中含有碳酸钙,装置B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她取少量“发热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小红得到结论:“发热后的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反对意见,______。经实验证明“发热后的固体”中没有碳酸钙。
结论:发热袋发热过程中发生了铁生锈的反应。
④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该装置设计有明显的缺陷,它是______。
(4)探究三:实验四中蛭石的作用是什么?
查阅资料:蛭石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吸附发热材料,使发热材料均匀分散在蛭石颗粒的孔隙和表面;蛭石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让水汽适当散发出去,同时蛭石还可以调节内部湿度,保证发热反应的持续稳定进行。关于蛭石在发热袋中的作用的推测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蛭石本身能放热
B.蛭石能吸附铁粉和氧化钙粉末到孔隙里,增大与水、氧气的接触面积
C.蛭石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延长发热袋的发热时间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C;
牛肉;
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固体;
②+4;
③硬度大(答案不唯一)
12.【答案】氮肥;
生铁;
C;

K2CO3+Ca(OH)2=2KOH+CaCO3↓
13.【答案】分子;
二氧化碳;
16:9;
①②④
14.【答案】搅拌(答案不唯一);
CaCO3+2HCl=CaCl2+H2O+CO2↑或MgCO3+2HCl=MgCl2+H2O+CO2↑或Fe2O3+6HCl=2FeCl3+3H2O;
使铁离子和镁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
氢氧化镁、氢氧化铁;
石灰乳
15.【答案】10
11.1%
16.【答案】相同体积的几种物质中,石灰乳中氢氧化钙的含量更大,消耗的CO2更多;CO2+Ca(OH)2=CaCO3↓+H2O;
紫色石蕊试液;
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覆盖在纱布表面,阻止进一步接触;
图2中烧杯内澄清石灰水比图1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慢;
能与水反应、能与碱反应;
3H2+CO2CH3OH+H2O;变废为宝、更环保
17.【答案】CaO+H2O=Ca(OH)2
①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①防止试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②试管内红色固体变黑,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发热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铁,铁与稀盐酸反应也会产生气泡;④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BC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