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5 11: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一中高二(上)限时训练化学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8分。
1.某温度下,若反应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K,则该温度下H2(g)+I2(g) 2HI(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A. B. C. K2 D. -K2
2.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ΔH=-746.8kJ 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O D. 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3.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过程中涉及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措施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适当提高氧气的投料比例用于提高SO2转化率
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提高合成SO3的效率
C. 及时分离出SO3用于提高原料转化率
D. 适当增大压强可以提高SO3的产率
4.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25℃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 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 L-1,则此时v(正)<v(逆)
D. 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 L-1
5.关于反应TiO2(s)+2Cl2(g)+2C(s)=TiCl4(g)+2CO(g)ΔH=-49kJ mol-1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升高温度,v逆增大,v正减小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通入Cl2,达到新平衡时变小
C. 反应生成1molTiCl4,转移电子数目为2×6.02×1023
D. 及时分离出CO,有利于TiCl4生成
6.t℃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含有X、Y、Z、W四种气体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3Y(g) Z(g)+2W(g)
B. 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平衡时充入X,达到新平衡时X的转化率比原平衡时大
D. 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7.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草酸镁,发生反应:MgC2O4(s) MgO(s)+CO(g)+CO2(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混合气体中CO体积分数不变时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 平衡时充入0.1mol CO和0.1molCO2达到新平衡时CO2浓度大于原平衡
C. 平衡时充入氩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如果分离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8.一定条件下:2NO2(g) N2O4(g) Δ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 温度0℃、压强50kPa B. 温度130℃、压强300kPa
C. 温度25℃、压强100kPa D. 温度130℃、压强50kPa
9.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起始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B. 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
C. 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一定相同
D. 其它条件不变,向平衡后的丙容器中再加入少量N2O4,新平衡后的值变大
10.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的氯化剂,合成原理:2NO(g)+Cl2(g) 2NOCl(g)ΔH<0。在密闭反应器中投入2mol NO和1mol Cl2合成NOCl,在T1、T2温度下,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T2时,vd(逆)>vc(逆)
B. 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
C. p点时同时加压和升温,NO的平衡转化率由p点向b点迁移
D. T1℃时,维持M点压强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O和Cl2,使二者物质的量均增大为M点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不变
11.某温度下,0.05mol乙醇和氢溴酸的混合液共20mL,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30min时测得生成溴乙烷的产量为0.015 mol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反应物乙醇的量加倍,平衡正移,乙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 加入适量水,有利于生成溴乙烷
C. 第30min时的反应速率:v(C2H5OH)=0.025 mol L-1 min-1
D. 若用NaBr(s)与浓硫酸替换氢溴酸,溴乙烷的产量可能会上升
12.在不同温度、压强和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CO、H2分别为1mol、2mol,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平衡后混合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产物的总能量
B. 250℃时化学平衡常数关系:K1>K2>K3
C. 压强大小关系:p1>p2>p3
D. p1时升温,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3.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g),压缩容器体积,气体颜色变深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在恒温恒容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C 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形状相同的锌粒反应,前者反应速率快 金属与酸的反应中,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D 加热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溶液变为黄绿色,冰水冷却后变为蓝绿色 [Cu(H2O)4]2++4Cl- [CuCl4]2-+4H2OΔH>0
A. A B. B C. C D. D
14.工业上苯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乙苯脱氢工艺:C6H5CH2CH3(g) C6H5CH=CH2(g)+H2(g)。某条件下无催化剂存在时,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表示的是逆反应的v-t关系
B. t2时刻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C. 反应进行到t1时,Q>K(Q为浓度商)
D. 催化剂存在时,v1、v2都增大
15.温度为T时,在三个起始体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7kJ mol-1。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容器类型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mol
SO2 O2 SO3
Ⅰ 恒温恒容 2 1 0 1.8
Ⅱ 恒温恒压 2 1 0 a
Ⅲ 绝热恒容 0 0 2 b
A. 容器Ⅰ中SO2的转化率大于容器Ⅱ中SO2的转化率
B. 容器Ⅰ中放出的热量为177.3kJ
C. 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a>1.8,b>1.8
D. 容器Ⅱ的平衡常数大于容器Ⅲ中的平衡常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6.Ⅰ.125℃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A、B、C发生反应:A(g)+2B(g) 2C(g),A、B和C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A)为______。
图2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图及各阶段的平衡常数:
(2)根据上图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
(3)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用“>”、“<”或“=”连接)。
(4)以上各段时间中,C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______。
Ⅱ.对于以下两个反应,只加入反应物建立平衡后,保持温度、体积不变,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PCl5(g) PCl3(g)+Cl2(g):再充入PCl5(g),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选填“正反应”、“逆反应”或“不移动”),达到平衡后,PCl5(g)的转化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PCl5(g)的百分含量______。
(6)2HI(g) I2(g)+H2(g):再充入HI(g),达到平衡后,HI的分解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HI的百分含量______。
17.工业上常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备氢气,体系中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Ⅰ.CH4(g)+H2O(g) CO(g)+3H2(g)ΔH1=+206kJ/mol
Ⅱ.CO(g)+H2O(g) CO2(g)+H2(g)
(1)①已知断开1mol相关物质所含化学键需能量如下表:a=______。
1mol物质 H2 H2O CH4 CO
断开所有化学键所需能量(kJ) 436 930 a 1076
②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______p2(填“<”“>”“=”)。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2 10 9 1 0.6
③下列操作中,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填字母)。
A.增加CH4(g)用量 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 C.移除CO(g) D.加入催化剂
(2)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2随温度的变化如上表所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______,此反应是______(填“吸”“放”)热反应。
(3)反应Ⅱ:CO(g)+H2O(g)=H2(g)+CO2(g),①在1000℃时,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CO、H2O、H2、CO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2mol/L、1mol/L、1mol/L,此时反应朝______(“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4)在一个绝热的固定的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I,判断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填序号)。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v(CO2正)=v(H2O逆)
18.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CO和H2模拟工业合成甲醇。
(1)学习小组考查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T2>T1,P2<P1
B.CO的平衡转化率T1>T2,P1<P2
C.化学反应速率vB>vA,vD<vC
D.化学平衡常数KA>KB,KC>KD
(2)恒温条件下,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 CO和2molH2,加入催化剂后开始反应CO(g)+2H2(g) CH3OH(g),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5 10 15 20 30
压强/MPa 25.2 21.6 19.0 17.4 16.8 16.8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当n(CO):n(H2):n(CH3OH)=1:2:1时,反应达到平衡
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
C.在恒温恒容的平衡体系中充入Ar气,甲醇的产率升高
D.改变催化剂,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②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③其它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4molH2,则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研究CO和H2的最佳投料比,恒温下将1molCO置于恒容密闭容器,改变H2的进料量进行实验,测得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请判断a、b、c三点CO平衡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______。
19.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已知:;。则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反应:CO(g)+2H2(g) CH3OH(g)的反应速率且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的是______。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D.增大体系压强(减小容器容积)
(3)一定条件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2mol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②压强p1______p2(填“>”“<”或“=”),若p1=100kPa,则A点的Kp=______kPa-2(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在T1和p2条件下,由D点到B点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v正______v逆(填“>”“<”或“=”)。
20.Ⅰ.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g) H2(g)+(g)ΔH1=+100.3kJ/mol;②H2(g)+I2(g) 2HI(g)ΔH2=-11.0kJ/mol。对于反应:③(g)+I2(g) (g)+2HI(g)ΔH3=______kJ/mol。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5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达到平衡后,保持Kp不变,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填标号)。
A.通入稀有气体 B.提高温度 C.增加环戊烯浓度D.增加I2(g)浓度
Ⅱ.近年全国各地雾霾严重,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氨氧化物等污染物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3)已知反应2NO(g) N2(g)+O2(g)ΔH<0,改变条件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曲线R1、R2对应的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
A.压强 B.温度 C.催化剂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BD
14.【答案】BD
15.【答案】AD
16.【答案】;0.05mol L-1 min-1;
升高温度;
K1>K2=K3=K4;
t2~t3;
正反应;变小;变大;
不变;不变
17.【答案】①1660;
②<;
③BC;
;放;
正反应;
④⑤⑥
18.【答案】B;
①BD;
②0.025mol L-1 min-1;
③变大;
c>b>a
19.【答案】;
D;
①KA=KB>KC;
②<;4.0×10-4;
③>
20.【答案】+89.3;
40%;D;
B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