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能力提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
一、请你阅读长征精神专栏宣传语,完成练习。(18分)
红军jì lǜ( )严明,长征途中,宁愿自己受苦也不向群众索要一丝一毫;红军英勇奋进,不惧xuán yá qiào bì( ),无畏冰天雪地,勇dù( )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一往无前。真可谓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战士们jū gāo lín xià( ),面对dí kòu( )的tǎn kè( )大炮毫不畏惧,纵使fěn shēn suì gǔ( )也绝不qū fú( )。是他们jīng tiān dòng dì( )的英雄壮举,带领我们mài xiàng(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1.根据拼音写字词,填在宣传语的括号内。(10分)
2.给宣传语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
(1)索:①大蝇子;②披导,寻求;③讨取,要;④尽,空;⑤单独。
索要( ) 索道( ) 按图索骥( ) 索然无味( )
(2)等闲:①轻易,随随便便;②平常;③无端,平白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3.《七律·长征》一诗中与宣传语中画“ "的部分所对应的诗句是“
, ”。(2分)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崎岖(qí) 山坳(ào) 电钮 循规蹈矩
B.瞻仰(zhān) 抢动(lún) 屹立 名符其实
C.皖南(wǎn) 磅礴(páng) 脁望 雕栏玉砌
D.冰雹(báo) 旗帜(zhì) 暴炸 林寒涧肃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泥潺的小溪以排山倒海之势,蹦跳着向前流去。
B.解放军与人民一道,心手相牵、风雨向前,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C.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队友。
D.黎明前的战场,冲锋号角响起,战士们挥舞战旗向前冲锋,热血沸腾的呐喊震彻云霄。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B.由于不断创新,再加上政策扶持,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C.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D.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扎实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梦写到外太空。
4.下列对课文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喜”字体现了红军战士翻过岷山的喜悦心情。
B.“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热血沸腾”一词表现出战士们的喜悦和兴奋。
C.“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两个“只听见”突出了全场的肃静。
D.“广场上无数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温暖”是因为作者由灯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内心感到温暖。
5.下列句子中,不是“点面结合”中“面”的描写的一项是(2分)( )
A.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拾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B.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
C.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D.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挂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三、读习作《难忘的拔河比赛》片段,完成练习。(4分)
赛事即启,班级之光——“大力士”突遭腹痛侵袭,急得乔乔团团转,嘴里不停地说( ):“这可如何是好啊!”紧要关头,班长诞( ):“换将!上替补!”令下如
山。替补队员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填补空缺,整装待发。
。众人协力,一边用劲拉绳,一边大声说( ):“人心齐,秦山移!”
1.根据语境用合适的词语替换片段中的“说”,填人括号中,让习作语言更丰富生动。(3分)
2.在片段的横线空缺处补充对参赛选手“点”的描写,使片段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体现拔河比赛的精彩。(1分)
四、语文与生活。(11分)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班级将举办以“心怀祖国,我辈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按照活动步骤积极参与,完成任务。
【任务一】确定演讲题目
1.下列演讲的题目与本次主题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
A.爱国是民族的灵魂 B.我爱我的家乡
C.祖国在我心中 D.我和我的祖国
【任务二】搜集演讲材料
2.你打算选择“吾辈当自强”作为演讲题目,下列素材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 )
A.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黄文秀硕士毕业后返乡扶贫
C.全红蝉苦练跳水在奥运夺冠 D.贝多芬失聪后坚持音乐梦想
【任务三】引用爱国名句
3.请你把演讲稿中引用的爱国名句补充完整。(5分)
爱国,是陆游“ ”的坚贞;爱国,是曹植“
, ”的坚毅;爱国,是李纲“祖宗疆土,
, ”的坚守。
【任务四】拟写讲稿开头
4.参考示例中的加点部分,用反复的句式,为你的演讲稿写个开头。(2分)
示例:凝视五星红旗的升起,新时代的故事是那么铿锵,是那么激荡人心;聆听复兴号的轰鸣,中国发展的脚步是那么整定,是那么势不可指。
五、阅读理解。(27分)
(一)对比阅读(12分)
【选段A】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选段B】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选段A主要描写了 的场面,选段B的场面可以用 这一小标题概括。(2分)
2.从描写方法来看,选段B中画“ ”的句子属于“ ”的描写,选段B还通过选取 和 进行“点”的刻画。这两种描写结合运用的好处是什么 (5分)
3.选段A首句中的加点词语“屹立”能否换成“站立” 为什么 (3分)
4.下列对两则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选段A和选段B都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不同情境下的人物活动和情
感氛围。
B.选段A的情感基调是悲壮,选段B的情感基调是喜悦。
C.如果没有选段A中英雄们的付出,就不会有选段B中呈现的场面。
D.选段A和选段B都采用由概括到具体的描写顺序来写场面。
(二)红旗飞舞(15分)
①第三阶段的作战地区在北汉江以西、金化以东和金城以南的弓形战线上。郭祥所在的第五军,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悉,被调到这个地区来,准备对黑云岭的敌人展开进攻。7月12日上午,师政治部派人来授予担任突击任务的三连一面红旗,要他们把它插上黑云岭的主峰。三连的战斗情绪顿时达到沸腾状态,全连都在红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②敌我阵地之间,横隔着一道宽阔的金城川。郭样的突击营于当晚午夜时分偷渡过那道宽阔的大川,在敌人山脚下的林养之中潜伏下来。总攻时间一秒钟一秒钟地迫近了。当秒针刚刚踏上下午九点钟时,人们突然觉得身子猛地一震,炮火的风暴逃天盖地地轰鸣起来。数百门大炮出口的闪光,像连续不停的闪电,把率面天空照得通红。这场炮火急袭,整整进行了20分钟。霍地又腾起三颗绿色的信号弹,郭祥立即跃出洞口,举起驳壳枪高喊了一声:“同志们!冲呵!”部队在激越的冲锋号声中,向着黑云岭的主峰冲去。在火光与硝烟中,可以看到三连突击排的前面,有一面鲜艳的红旗,火团似的在向前滚动。
③冲在最前面的是乔大夯率领的爆破组。他们拿着爆破筒,扶着炸药包,向前飞快地跑着。山坡上共有七道铁丝网,已被炮火摧毁了五道,第六道也被他们迅速蝉开,只剩下最后一道了。一个战士接着扑上去爆破。烟空还没有散,乔大夯就领着爆破组的同志冲了上去。哪知冲到跟前,才发现这道足有两公尺宽的屋脊形铁丝网,只炸开了一道小口,仍然不能通过。乔大夯立刻塞选一根爆破筒准备拉火,后面一片冲杀声,回头一看,火光里闪着一面红旗,突击排已经冲了上来,只有几步远近,爆破已经来不及了。
④乔大夯心里一急,登时出了一身大汗。他立刻对爆破组大声喊道:“同志们!爆破来不及啦!我们不能让红旗老等在这里。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到啦!”说着,他把手里的爆破筒往旁边一扔,就趴到了铁丝网上。爆破组的其他四个同志也纷纷丢掉了炸药包和爆破筒,挨着他那高大魅伟的身躯,在铁丝网上队成了一排。乔大夯还一个劲儿地挥动着他的手臂,大声地喊:“同志们!快过去呀!快过去呀!”其他几个组员也跟着喊:“不要犹豫了!”“为了胜利,快过去吧!”
⑤突击排的同志停下来了,怎么忍心从自己同志的身上踩过去呢!连长齐堆心里热辣辣的,不知怎样处理才好。这时,郭祥和他的道试员小牛已经赶了上来。他见到这种情景,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乔大夯听见郭样的声音,又几乎用哀求的声调说:“营长!你就快下命令吧!为了胜利,你就让大家快踩过去吧!”郭祥回头一看,红旗已经停止前进,后面还拥挤着数百名战士,队伍里正在不断地增加着伤亡,就把心一横,牙一咬,把驳壳枪果断地一辉,说:“同志们!踩过去!”
⑥这一声号今,响彻云霄,震人心魂。在中国大地上,这一支战肚千难万险、冲过雪山草地的铁军,今天不得不踏着自己同志的肉身前进了。他们仿佛在一刹那间变成了生着羽翼的天兵飞上了主峰,那面在主峰上飘扬的红旗,在硝烟与火光中也足得更加鲜红了。
1.本文是按照 顺序叙事的。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3分)
2.阅读本文第③④段对爆破组的进攻过程的描写,赏析点面结合的手法,完成填空。(5分)
3.下列对文中第②段画“ ”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我方进攻炮火的猛烈。
B.这句话侧面展示出我方强大的军事实力,预示着接下来会一切顺利。
C.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战场激烈和紧张的氛围,炮火声中,战士们正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D.“把半面天空照得通红”,强调了炮火的威力之大,让人感受到战场的残酷和破坏力。
4.分析文中第⑤段画“ ”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郭祥回头一看,红旗已经停止前进,后面还拥挤着数百名战士,队伍里正在不断地增加着伤亡,就把心一横,牙一咬,把及壳枪果断地一择,说:“同志们!珠过去!”
5.文中多次写到“红旗”,请结合内容分析“红旗”的含义及作用。(3分)
六、习作。(30分)
从下列材料中选择一组进行故事创编。
主题:拼搏 场景:校运会
人物:团结一心的六年级(1),班热情鼓励学生的赵老师,敢想敢拼的越越……
主题:创新 场景:科技节
人物:热情的观众,耐心指导学生的教练,有想法、有创意的越越……
主题:传承 场景:社区中秋游园会
人物:参与游园会的小区居民,腹有诗书的越越哥哥,“小迷糊”秀秀妹妹……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②围绕中心意思展开构思,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做到点面结合,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形象。
③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纪律 悬崖峭壁 渡 居高临下 敌寇坦克 粉身碎骨 屈服 惊天动地 迈向2.(1)③①②④ (2)②①
3.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二、1.A 2.A 3.B 4.B 5.D
三、1.示例:念叨 一锤定音 齐喊
2.示例:哨音划破天际,森森首当其冲,稳扎马步如山岳,双手如铁钳般紧扣绳索,浑身力量汇聚,身形近乎贴地,誓不让对手寸进
四、1.B 2.D
3.位卑未敢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4.示例;凝望历史的长河,中华民族的奋斗是那么壮丽,是那么震撼人心;回溯抗战的烽火,先辈们的牺牲是那么悲壮,是那么可歌可泣。
五、(一)1.五壮士完成任务后英勇跳崖 群众进场
2.面 铁路工人 郊区农民 写出了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典礼的激动与兴奋。
3.不能,“屹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地站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移,“站立”意为直立着。作者运用“屹立”一词,能够更好地突出五壮士顶天立地的高大、英勇的形象。如果换成“站立”,就达不到此效果。
4.D
(二)1.事情发展 进攻受阻,为了不让红旗停止前进,爆破组的战士们趴成一排,喊同志们踩过去。三连战士们冲上主峰,插上了红旗。
2.战斗的激烈和战场的紧迫感 进攻方的持续努力和胜利的希望 动作 语言不怕牺牲、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3.B
4.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突出郭样做事果断、坚决,表现了他以大局为
重的思想。
5.①“红旗”是象征,象征着军魂与胜利,激励士兵,歌颂了保家卫国的献身精神,彰显主题。
②“红旗”是文章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红旗”烘托人物形象,红旗一路向前,永不退缩,表现了三连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品质。
④文中多次写到红旗,照应文章标题,使文章结构和谐、严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