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核心能力检测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每个①(shùn jiān)都是一幅画卷,让每一位中国人为之②(rè xuè fèi téng)。“数字焰火”③(bié chū xīn cái)、惊艳全球;国风少年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在④(bì bō dàng yàng)的清雅身姿和芭蕾舞步相互映衬;影像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大运河之上,⑤(xǔ xǔ rú shēng)……中国元素刷新了体育盛会的审美,⑥(pǔ xie)了中国式的浪漫。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按顺序把词语写在田字格内,注意书写工整美观。(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
B.毫迈不屈的中国人有着顶天立地的脊梁。
C.渔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冒着寒冷和风爆出去打鱼。
D.这庄严的喧告,这雄伟的声者,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猝不及防 迫不及待
B.尾搐入两股间 悬梁刺股
C.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D.家破人亡 亡羊补牢
4.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或名言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
B.湖北神农架风景区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可谓巧夺天工,令人惊叹!
C.我们不喜欢被人取外号,首先自己不要给他人取外号,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祖国领土神圣不容侵犯,中国战士用行动证明: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5.下列诗词中描写的季节和其他三句不相同的是( )(2分)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下列句子中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2分)
A.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D.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7.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4分)
A.优雅 B.幽雅
(1)此处环境( )适合弹奏一曲( )的钢琴曲。
A.秩序 B.次序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们要按照()排队,遵守公共(),这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8.古诗填空。(8分)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山水是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素材之一。写山之空灵,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山之巍峨,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写水之磅礴,毛泽东笔下的金沙江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之静美,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水诗是中国诗词浓墨重彩的一笔。
9.我能说得清楚,也能写得漂亮。(5分)
请你向老师提出在班级里举办一次“书写作品展”的建议,至少用两条理由说服老师支持你的想法。注意分条陈述,正确、规范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对比阅读。(11分)
材料一:《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 hǒng)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ún 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ēng 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miáo miāo)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材料二:《金色的鱼钩》(节选)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无力地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失声叫着。但老班长还是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1.阅读材料一,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画“√”。(2分)
2.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五位壮士英勇战斗的场面。
B.小说大多数是虚构的,却又有着生活的影子。想象神奇是小说的重要特点。
C.材料二以红军长征为小说创作背景,通过描写草地极端环境和老班长忍饥挨饿救助小战士的情节刻画了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人物形象。
4.“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请你替革命烈士纪念馆为这个“金色的鱼钩”写一段文字介绍。做到文字简洁,能引发参观者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22分)
那个乞丐(节选)
季羡林
①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
②这是一个老太婆。她的头发还没有全白,但蓬乱如秋后的杂草。面色黧黑,满脸皱纹。右手持一根短棍。因为她双目失明,棍子是用来探路的。不知为什么,她总能找到施者的家门。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她从不在大街上叫喊,而是在门口高喊:“爷爷!奶奶!可怜可怜我吧!”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她对我们家产生了感情,所以,隔上一段时间,她总会来一次。我们成了熟人。
③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反正她瞎着一双眼,即使有棺材,她也看不见。
④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就栽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不时浇点水。到了夏天,扁豆是不会关心主人是否是瞎子的,一到时候,它就开花结果。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摸到我家二门外面,照例地喊上几声。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新鲜似带露,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当时还不到十岁,虽有感情,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复杂、曲折。我不会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这真是一首绝妙好诗的题目。可是限于年龄,对这一些我都木然懵然。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从她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这一点我当时朦朦胧胧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我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⑤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天天盼望在二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的老乞丐。从早晨到晌午,从晌午到黄昏。然而却是天天失望,我又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从此这个老太婆,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
1.人物的形象往往是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来表现的,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表格,还原老乞丐的形象。(8分)
具体描写 人物形象
外貌 头发没有全白但蓬乱、面色黧黑、_______、_____________ 极度贫苦
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人同情
动作 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句子: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从她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段中画“___”的句子,联系文章内容,我体会到了( )(3分)
A.“我”焦急不安地盼望着老乞丐出现,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
B.“我”盼望老乞丐早点给“我们”送扁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C.“我”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很寂寞,所以觉得时间特别难熬。
D.“我”每年种扁豆,日子过得很充实,所以觉得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4.结合全文,想一想第①段中画“ ”的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30分)
生活中有许多“遇见”,“遇见”是一种“看见”,更是一种“交汇”,有的遇见,让你相见恨晚,那是遇见良师或益友的幸运;有的遇见,让你倍感难忘,那是让你洞悉美好的一事或一景;有时,你也会遇见另外一个自己,那是经历成长后的惊喜与改变。回味生活,哪一次“遇见”让你刻骨铭心或经历蜕变?你又从中获得了哪些感悟和发现?请围绕这次“遇见”,完成作文。
要求:
1.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围绕“遇见”,自主命题(题目中需含有“遇见”)。
3.围绕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注意场景和细节的描写。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①瞬间②热血沸腾③别出心裁④碧波荡漾⑤栩栩如生
⑥谱写
2.A 3.D4.B 5.A 6.B7.(1)B A(2)B A
8.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9.示例:老师,我希望在班上举办一次“书写作品展”。理由如下;一是举办“书写作品展”有助于激发同学们对书法的兴趣,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活动;二是举办“书写作品展”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书法,提升同学们的审美水平,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因此,举办“书写作品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二、(一)1.hǒu lūn běng miáo
2.示例:老班长病倒后拒吃东西而壮烈牺牲。
3.B
4.示例:这个鱼钩是一位革命烈士用缝衣针弯成的,别看它已经长满了红锈,它可蕴含着价值千金的情谊--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每天用这个鱼钩钓鱼给伤员吃,而他自己却只嚼草根,咽剩下的鱼骨头。最后,老班长长眠在了草地!可以说,这个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这个鱼钩闪烁着金色的、灿烂的光芒!
(二)1.(从上到下)满脸皱纹 双目失明 爷爷!奶奶!可怜可怜我吧! 装 拄 摸 喊 知恩图报
2.(1)老乞丐在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种出了扁豆。(2)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扁豆承载着她对“我们”的情谊。
3.A
4.老乞丐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种出了扁豆,而且想着送给“我们”,说明她虽然很贫穷,但是知恩图报,她的内心是温暖的。画线句体现了“我”对老乞丐的怀念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