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十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十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05 15: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十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记载的下列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楠木制舟 B. 雕刻玉石 C. 冶炼钢铁 D. 活字印刷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B. 用滴管吸取液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实验结束整理仪器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两个氮原子:N2 B.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2CO2
C. 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D. 一个钙离子:Ca+2
4.工业上制备镁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氧化反应 D.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B 能闻到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碳原子结构不同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 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
A. A B. B C. C D. D
6.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 SO2、NO2、CO2都是大气污染物
C. 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不脆了,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于霓虹灯
7.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 b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C. 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模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C.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9.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是研究及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干燥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液蒸发结晶
C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 取样,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加酚酞
D 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 取等量的固体,加入等量同温的水,溶解,测温度
A. A B. B C. C D. D
10.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中含有稀盐酸和CaCl2。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该废液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以下图像正确的有(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让我们从化学视角认识节日习俗。
(1)春节——“万炮齐鸣震九天”。网红花炮“加特林”中添加高氯酸钾(KClO4)作氧化剂。一种制备高氯酸钾的反应为2HClO4+K2CO3=2KClO4+X+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元宵节——“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在一些乡镇,人们习惯通过燃烧木材煮汤圆。蒸煮过程中人们摇动扇子使木材燃烧更剧烈,其化学原理是______。
(3)端午节——“玉粽袭香千铜竞,艾叶黄酒可驱邪”。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粽子主要是糯米做成的,粽子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锡的绿色回收,设计如下工艺流程:
已知:Sn+SnCl4=2SnCl2
(1)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SnCl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价。
(3)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_____(填“强”或“弱”)。
(4)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______(回答一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3.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出现的一些物品,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运动员穿着的御寒服在制作时使用了棉花。棉花属于______(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2)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使用可降解餐具代替塑料制品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有______,除研发可降解材料外,在生活中为降低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为钢结构,钢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钢铁制品锈蚀是铁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接送运动员使用的是氢燃料大巴。氢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我国古法制硝(KNO3)的主要步骤为:取土→淋硝→熬硝。
Ⅰ.取土采撷硝土【富含KNO3、Ca(NO3)2和NaCl】,加入草木灰。
(1)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在农业上用途为______(写一种)。
Ⅱ.淋硝木桶内铺上木板和稻草,将硝土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置于其上,浇入井水;于木桶下方导出“硝水”(含KNO3和NaCl)如图1。
(2)①稻草相当于实验室过滤操作的______(填实验用品)。
②写出草木灰主要成分与硝土中Ca(N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Ⅲ.熬硝:熬制“硝水”得到“浓硝水”;降温结晶,净化后得“火硝”(即KNO3晶体)。
(3)设计实验验证“浓硝水”为KNO3的饱和溶液______(写步骤和结论)。
(4)图2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①据图分析:降低“浓硝水”温度主要获得KNO3晶体的原因是______。
②欲将220g硝酸钾溶液从A点状态转化为B点,合理的措施有______,此时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为______g。
③利用溶解度数据绘制成溶解度曲线,对比数据,曲线的优势有______(答一点)。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B装置与C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4)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试剂。
步骤2:打开K1、K2,在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3: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已知:常温下Na2O2为淡黄色粉末状固体,Na2O2与HCl、CO2、H2O均会发生反应,Na2O2需密封保存,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①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②由实验可推出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在学习盐的性质时,老师带来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同学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氯化钡的水溶液呈中性。
探究一:溶液M的溶质是什么?
(1)溶液M的溶质可能是Ba(OH)2或______(写化学式)。
(2)为了确定溶液M中的溶质,同学们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现象为______,溶液说明溶液M中的溶质不是Ba(OH)2。
探究二:老师取一定量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
(3)写出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混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清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Na2CO3
猜想二:NaCl
(4)猜想三:______。
【实验验证】
(5)甲同学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 ______ 正确
(6)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总结与交流】
(7)若要验证甲同学的实验结论,还可以选用的物质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钾溶液
C.稀盐酸
D.氢氧化钙溶液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将5g表面已被氧化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氢气的质量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t时刻没有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__。
(2)求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H2O
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糖类
12.【答案】C;
+2;
弱;
2SnCl2SnCl4+Sn;
无污染、资源可循环利用等
13.【答案】天然纤维;
白色污染;减少使用塑料包装制品(或用布袋购物等);
混合物;氧气和水;
2H2+O22H2O
14.【答案】作钾肥;
滤纸;Ca(NO3)2+K2CO3=CaCO3↓+2KNO3;
取少量“浓硝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振荡,若硝酸钾固体不溶解,则“浓硝水”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①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幅度大,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幅度小;
②降温至20℃;88.4;
③直观的体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15.【答案】水槽。
AD或AF;。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除去氢气中的H2O和HCl;
16.【答案】BaCl2;
不变色;
BaCl2+Na2CO3=BaCO3↓+2NaCl;
NaCl、BaCl2;
一;
CaCl2+Na2CO3=CaCO3↓+2NaCl;
ACD
17.【答案】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
72%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