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国民党挑起内战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战演练】
重庆谈判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持一党专政,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由于尚未做好战争准备,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时间 1945年8月 地点 重庆
目的 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结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影响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 年1月10 日,在重庆举行,再一次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国民党发动内战 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
全面进攻最高峰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中共作战原则、方针 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实施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粉碎全面进攻 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陕北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山东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精锐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拓展延伸】
1.毛泽东冒险赴重庆谈判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真心希望和平,愿尽一切可能去争取和平。和平、民主、团结是抗战胜利后人民的强烈愿望,只要有可能,中国共产党就希望通过和平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2)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谈判,既争取和平无望,又正中了蒋介石的圈套。
(3)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在政治上可以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让全国人民看清国民党反动派的险恶用心。
2.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必然会爆发内战的原因
(1)从两党的阶级本质分析: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不会改变。而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2)从两党的主张分析:国民党推行一党专政,拒绝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方面抱着和谈的诚意,但没有放松战争准备。
(3)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阶级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下表是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会见的主要人员名单。毛泽东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
类 别 名 单
国民党左派 宋庆龄、柳亚子、张伯苓等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
社会知名人士 郭沫若、章士钊、马寅初等
国民党军政要员 孙科、于右任、何应钦等
A.中国共产党主张联合抗日、一致对外
B.国内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C.国共两党合作,力促和平建国
D.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方和平民主力量
2.张治中将军在某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国共达成“双十协定”
C.国民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 D.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3.人民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数据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泽东却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 )
A.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
B.充满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必胜信心
C.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
D.预判了国际形势对中国共产党有利
4.党中央撤出延安后,中央领导同志胸怀大局,临危不惧,和边区军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历经风险,饱经艰辛,一次次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该材料描述的史实是( )
A.中原突围 B.转战陕北 C.挺进中原 D.重庆谈判
5.小说《红日》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山东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搏杀,最终在解放区人民的支援下,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故事。该小说创作可能参照的背景是( )
A.百团大战 B.淞沪会战 C.孟良崮战役 D.转战陕北
6.《这些玩具都不要》是丰子恺先生1947年7月创作的漫画,被丢弃的玩具包括飞机、大炮、坦克、全副武装的“军人”等。此画( )
A.反映了内战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B.表达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C.体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 D.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漫画说史]
材料一
《磨好刀再杀》
[图片解史]
材料二
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疾速推进
人民解放军缴获的国民党军坦克
[材料析史]
材料三 我们走了,延安这个包袱让蒋介石去背。蒋介石会以此吹嘘这是他的胜利,但不久人们就会看到,蒋介石占领延安,决不是他的胜利,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要倒霉了。
——毛泽东(1947年)
材料四 刘伯承元帅晚年拒看战争片,他多次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1)材料一漫画形象地表现了蒋介石的两面手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蒋介石是如何实施其两面手法的。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和平方案”有没有真正制止战争。面对材料二中“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疾速推进”,解放军采用了什么战略战术 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走了”是指什么。请你用史实证明“蒋介石占领延安,绝不是他的胜利,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正确性。
(4)根据材料四,分析“刘伯承元帅晚年拒看战争片”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参考答案:
1-6 DBABCD
7.(1)实施: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但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他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谈判期间,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
(2)没有。战略战术: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结果: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3)“我们走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史实: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4)原因: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看法: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极力争取和平,维护团结;国民党不惜牺牲民族、人民利益,坚持发动内战;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