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期中专项复习卷
7、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42分)
1、《桥》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2分)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记叙文
2、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唐代的是( )。(2分)
A.刘禹锡 B.杜牧 C.王安石 D.杜甫
3、《故宫博物院》一文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4、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B. 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獾要夜里打,叫打猎。
C.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D.词大致可分三类:①小令;②中调;③长调。
5、对联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请你结合课文内容,选出下联。(填序
号)(2分)
上联:腾跃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 )
A.巧取金沙夺泸定,万水等闲
B.盘遐四海遨碧波,笑看苍穹
6、下列诗句不对仗的一项是( )。(2分)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品)
C.望湖楼下水如天(天空) D.路转溪桥忽见(同“现”,出现)
8、下列诗词名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诗人善用奇异的想象、夸张的表述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上述方法的一项是( )。(2分)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复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烈士陵园里一片肃静,只听见不知名的虫儿的嗡嗡声,只听见风儿吹过
耳旁的声音。
B.盼望着,盼望着,铁路修到了我的家乡,列车开进了温暖的春天。
C.祖国母亲是那么和蔼,是那么慈祥,我们应该爱护她,美化她。
D.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战士们英勇地冲上前线,和敌人
殊死搏斗。
11、邱少云是抗美援朝作战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在下列人物中,也属于战斗英雄人物的是( )。(2分)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黄继光 D.张思德
12、下列诗词句中的儿童在玩什么游戏 请选一选。(3分)
A.踢毽子 B.放风筝 C.捕蝉
(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
(2)翻旋羽舞千般好,跳跃毫飞一样佳。( )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13、走进纪念馆,一个个英烈的名字和照片映入眼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每位参观者。请你为下面三位英烈选择合适的题词。(3分)
毛岸英( ) 邱少云( ) 黄继光( )
A.严守纪律,烈火烧身若等闲;顾全大局,浩然正气冲九霄。
B.领袖之子,青山有幸埋忠骨;普通一兵,何须马革裹尸还。
C.张臂猛扑,英雄豪气震敌胆;胸挡枪口,烈士威名传千古。
14、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下面名称与“祝融号”一样,源自中国古代神话的是( )。(2分)
A.东方红一号 B.嫦娥五号 C.长征七号 D.奋斗者号
15、叹词能够表现人物的内心,下面对剧本中加点的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哦 什么时候 (严肃、忧虑)
B.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伤感或惋惜)
C.嗯,是个问题!(应答、肯定)
D.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下定决心、醒悟)
16、下面阅读方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阅读时,要根据阅读任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材料。
B.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C.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方法。
D.可以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抓住某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地名上海的拼音是 Shanghai,同桌李豪的姓名拼音是 Li hao。
B.“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两句诗和《丁香结》一文表达的感情不相近。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其中,“西江月”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D.阅读时想开去,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比如读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对秋日丰收景象的描写时,我们可以想到农民伯伯家堆满粮食的谷仓。
18、下列公共场所的标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草地——足下轻轻,草儿青青 B.医院——欢迎光临,宾至如归
C.食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D.马路——一滴酒,几行泪
19、对书写作品时,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B.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c.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D.不必关注书写的姿势,只要自己觉得惬意即可。
20、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汉族人,原名舒庆春,字含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B.《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孟浩然。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C.小说《童年》中的外祖父慈祥,善良,经常安慰、保护阿廖沙。
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与苏洵、苏振合称“三苏”。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从不同角度赏析诗句。
1、想象画面:根据下面的图片及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孟浩然《宿建德江》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由关键词语体悟情感。
(1)题1中,孟浩然的两句诗中的“ ”和“低”、“ ”和“近”相互映衬,此境此景,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衬托了诗人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 心情。
(2)题1中,辛弃疾的两句词以动写静,用 、 等动景衬托了夏季月夜的 。同时词人从“ ”联想到了以后的丰收之景,写出了乡村夏夜的 ,以及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三、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完成练习。
1、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①从胖大和尚对林冲出手相助的情节中,可以感受到他
的人物形象。
②朗读这一情节时,可以抓住对胖大和尚的“ 、 ”等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的侠义之气。
2、老师的目光落到我的身上,我越发紧张了。要不要告诉老师呢 我把手往桌上放了放,刚想举起来,猛地又缩了回去。不,我不能这样,他应该自己站起来向老师承认错误!可他要是不呢 我该怎么办呢 唉……
①读上面的语段,把“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概括出来。
②这段话写出了“我” 的心理。
③生活中,你一定有过类似的心理吧 请仿照语段,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42分)
1、《草原》的作者是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 》等。
2、《七律·长征》是 所作,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的 。
3、《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把敌人引上 ,最后英勇跳崖的事迹,表现了他们 的精神。
4、《穷人》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 》等。
5、每到重阳节赏菊时,人们就会想起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
。”
6、诗中有景:夏天,当狂风席卷大地,将突来的暴雨吹散,转瞬晴空万里时,我们会想到诗句“ , ”;当仰望星空,看到轻云飘浮,夜星寥落,又突降小雨时,我们会想到词句“ , ”;当看到郊外绿树环抱、青山依依相伴的旷远之景时,我们会吟诵诗句“ ,青山郭外斜”……
7、 “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本是同龄人,难道就我傻 虽不惜年华,也知青春价。如若不是我,定是你和他。不管苦谁吃,总得保国家。”这是一位边防战士写的打油诗。提起边防战士,便不禁为他们“祖宗 ,当以 , ”
的决心叹服。
8、《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诗,赞美了红军 的英雄气概。其中总领全诗的两句是“ , ”。
9、建军节:每年的 月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10、我国航空母舰:我国三艘航空母舰的名字分别是 舰、
舰和 舰。
11、《回乡偶书》中,贺知章借用“儿童相见不相识, ”这一儿童笑问的场面写出了游子久客异乡的无奈和伤感。
12、《童年》一书中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 的阿廖沙, 的外祖母以及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儿”。
五、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9分)
1、芭蕉不展 ,同向春风各自愁。
2、青鸟不传云外信, 空结雨中愁。
3、霜树尽空枝,肠断 。
4、殷勤解却 ,纵放繁枝散诞春。
5、可怜九月初三夜, 。
6、海上生明月, 。
7、 ,清泉石上流。
8、 ,时鸣春涧中。
9、床前明月光, 。
六、“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壮士”指豪壮而勇敢的人。照样子写出具有以下意义的称号。(4分)
例: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烈士
1、出谋献计的人——( )
2、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 )
3、勇于维护正义的人——( )
4、有胆量有力气的人——( )
七、洪水过后,《桥》一文中的村子要建造一座钢筋水泥桥。你认为给这座桥取什么名字好呢 写出你的创意源泉。(4分)
新桥名字:
创意源泉:
八、语文实践。(5分)
1、畅畅准备了几幅关于“长征”的对联,请你将其补充完整。(3分)
上联: 光耀史册 下联:越五岭攀乌蒙志壮千山
上联: 红军 下联:翻雪山战士越过万难
2、假如现在有一个时空机,可以将你写的信带给长征时期的红军战士,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提示:可从“红军战士身上有着怎样的长征精神”和“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长征精神”两个方面来表述。)(2分)
九、小古文阅读。(8分)
割席断交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②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持,握。②席:席子,供坐卧铺垫的用具。③轩冕:这里指高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1)华捉而掷去之: (2)又尝同席读书:
(3)宁读如故: (4)歆废书出看:
2、下列对“之”字的理解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华捉而掷去之。 B.锺子期听之。
C.有一牧童见之。 D.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这句话。(2分)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我能从“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和“宁读如故”中感受到管宁是一个
的人。(2分)
十、综合实践。(7分)
学校进行“寻觅书中的发光者”主题探究活动。小涵在看校报时想,可以将“书中的发光者”放在校报中,作为一个固定的栏目呈现,同学们可以自由投稿。
1、李老师是校报负责人,请你写一段话帮小涵说服李老师同意这个提议吧!(2分)
2、经过一番努力,李老师终于同意了小文的提议。请回忆你读过的文章,选择一个“书中的发光者”进行投稿吧!(5分)
参考答案
一、1、A 2、C 3、B 4、C 5、A 6、B7、B 8、C 9、C 10、D 11、C 12、CAB
13、BAC 14、B 15、B 16、B 17、D 18、B 19、D 20、C
二、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旷 清 孤寂 惊鹊 鸣蝉 宁静 稻花香 宁静优美
三、1、 ①侠肝义胆、勇而有谋 ②跳出 喝道
2、①答案 犹豫 坚定
②紧张纠结
③今天该我做班会的主持人了,一定要镇定,不能让同学们看出我的紧张来。可是,我是第一次主持班会,那些有经验的同学会不会笑话我 万一出错…不会的,我练习了这么长时间,一定没问题,要相信自己!
四、1、老舍 骆驼祥子
2、毛泽东 艰难历程
3、狼牙山 英勇无畏
4、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5、还来就菊花
6、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7、疆土 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8、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9、8 1
10、辽宁 山东 福建
11、笑问客从何处来
12、勇敢正直 慈祥善良
五、1、丁香结 2、丁香 3、丁香结 4、丁香结
5、露似真珠月似弓
6、天涯共此时
7、明月松间照
8、月出惊山鸟
9、疑是地上霜
六、谋士 隐士 义士 勇士
七、生命桥 老汉临危不惧指挥大家安全过桥。
八、1、渡金沙夺泸定 过草地 历经千辛
2、你们是我国革命事业的中坚力量,你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永不退缩,你们在艰苦的战斗中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也会像你们一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面对,直到战胜困难。
九、1、(1)扔。(2)曾经。(3)以前。(4)放下书。
2、D
3、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4、淡泊名利、不慕权贵
十、1、李老师,我们班级开展了“寻觅书中的发光者”主题探究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可以在校报上开设一个“书中的发光者”的专栏,让同学们自由投稿。一来,可以促进同学们阅读书籍:二来,可以让同学们自觉地向书中这些具有美好品质的人物学习:三来,还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您看可以吗
2、诸葛亮 神机妙算、忠贞不贰 他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在刘备逝去后,又鞠躬尽瘁地辅佐刘禅。你是神机妙算的智圣,更是忠贞不贰的忠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