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6 12:1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罗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生物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有关该“媒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媒介”中可发生葡萄糖与乳酸的相互转化
B.该“媒介”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可以反映人体健康状况
C.该“媒介”中的Na 、K 浓度失衡会影响肌肉细胞的兴奋性
D.该“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
2.正常机体血浆中的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胆红素分泌到肠道后,肠道微生物合成的胆红素还原酶能将胆红素转化为无色的尿胆素原。新生儿出生后,环境变化导致被破坏的红细胞增多,胆红素生成上升,同时,其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加之肠道内缺乏胆红素还原酶,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较弱,引发生理性黄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胆红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了内环境稳态
B.胆红素和胆红素还原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黄疸的出现体现了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D.若成年人抽血化验显示胆红素偏高,则预示其肝功能可能受损
3.呼吸障碍时,机体CO2不能及时排出,患者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临床上称为呼吸性酸中毒;肺炎、哮喘、焦虑或极度悲伤时,机体CO2排出过多,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性酸中毒患者,O2供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产生更多CO2
B.过度换气会导致内环境中和H2CO3的浓度比升高
C.及时给患者吸O2能够有效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
D.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只需要呼吸系统参与
4.如图表示的是人体四种体液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乙为细胞内液,则其含量多于甲、丙和丁之和
B.若乙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丙→甲
C.若乙是神经元的细胞内液,则甲中O 的含量高于丁
D.若乙是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比丁中蛋白质含量低
5.传统的测谎仪通过检测特定情况下人的“外在”生理活动的变化(如呼吸、心跳、皮肤电阻等)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如紧张恐惧等),来判断是否撒谎。其准确率一般达到80%左右。关于测谎仪工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外在生理反应一般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是不随意的
B.测量结果有偏差可能是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并非完全自主的
C.人处于兴奋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会加强
D.开发直接“追踪”神经细胞活动的测谎手段能提高准确度
6.瞳孔开大肌是虹膜内环绕瞳孔排列的平滑肌,其收缩时,瞳孔扩张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瞳孔的光亮,控制其收缩的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面部皮肤感受器脑干脊髓(胸段)瞳孔开大肌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瞳孔开大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B.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瞳孔扩张属于非条件反射
C.所有生物对外界刺激都有反应,但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反射弧
D.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7.人吸食可卡因后可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等,且易上瘾。研究表明,可卡因能通过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回收来产生“快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产生愉悦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可卡因能延长愉悦感
B.多巴胺通过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入细胞内后促使Na 内流
C.吸食可卡因后变得健谈与大脑皮层的S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D.可卡因是一种毒品,抑郁症患者不应吸食可卡因来缓解症状
8.如图为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B.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必须经过小脑或脑干才能传给低级中枢
C.下丘脑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D.由图可知机体运动只与大脑皮层有关,与其他中枢无关
9.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指一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疾病,包括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心因性过度换气综合征等类型,近期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进食障碍”也被纳入该范围。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腺、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
C.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D.考试时脊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膀胱,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
10.9月3 日举办的阅兵活动让人看后热血沸腾,激扬的国歌激起大家的爱国情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看到阅兵队伍心潮澎湃,这一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跟唱时需调节呼吸频率,主要依赖小脑的协调作用
C.学会歌曲后能长期不忘,与神经元之间新突触的建立和强化有关
D.理解歌词含义需要大脑皮层言语中枢H区的参与,而跟唱则只需S区的调控
11.某同学尝试用以下三种方法背单词:①快速浏览个新词(不重复);②反复朗读个重点词遍;③将个易错词编成故事并联想画面。研究发现,方法③可显著激活海马区,且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量上升。小时后测试发现,方法②③的单词保留率远高于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①形成感觉性记忆,其信息未经海马区处理,故较快遗忘
B.方法②通过强化将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可能依赖突触形态的改变
C.方法③的联想机制可促进新突触的建立,使记忆直接进入第三级记忆
D.三种方法均依赖神经元间即时的信息交流,但仅方法③涉及蛋白质合成
12.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所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据下表判断,Ⅰ、Ⅱ、Ⅲ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  )
注射的激素 生理反应
Ⅰ 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
Ⅱ 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
Ⅲ 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13.现象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现象2:由于轻微创伤,小腿某处皮下出现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上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现象1中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B.现象2中青紫是由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造成的
C.现象2中水肿是由该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造成的
D.现象1中水泡内的液体无法吸收回人体,只能挤出
14.生物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沃泰默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未引起胰液的分泌,说明促进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不是稀盐酸
B.斯他林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命名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为促胰液素,进而发现体液调节
C.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脏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管分泌释放
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15.人体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对肌群进行精确的调控来实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突触间隙的Ach将兴奋传递到肌细胞引起肌肉收缩,这个过程需要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
B.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AchE活性因此,OPI中毒者的突触间隙会积累大量的Ach
C.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后者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理论上使用C5a的抗体可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
D.ALS患者体内肌细胞破裂,原因是C5b与其他物质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进而引起相关离子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
16.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睾丸,②全身细胞,A雄性激素
B.①中间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
D.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生长激素
二、填空题
17.(每空一分,共12分)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乙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局部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
(2)乙图中的(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乙图中(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
(3)④的渗透压的维持主要取决于和含量,血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该组织的②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层磷脂分子。
(4)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5)蚊子在叮咬我们的皮肤进行吸血时,会把含有抗凝血剂、蚁酸以及多种成分的唾液注入图中(填图中序号),这些物质会引起毛细血管、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最终使图中(填图中序号)增加,造成被叮咬的地方出现又红又痒的包。
(6)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
18.(除标注外,每空一分,共10分)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激素 此激素的 化学本质 激素运输 靶器官或 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 细胞的响应
肾上腺 肾上腺素 (3) (6)通过 运输 (7) 心率加快
胰岛B细胞 (1) (4)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垂体 (2) (5) 甲状腺 (8)
19.回答问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①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②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尿量,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水平。
③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 →测pH →滴加5 mL0.1mol/L的HCl、摇匀 →测pH →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 →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值,其目的是。
Ⅱ.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组,理由是。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0.(每空一分,共11分)回答下列有关兴奋传导和传递的问题;
I.图1表示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A点的内侧和外侧,图2表示测得的A点的膜电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前的膜电位特点是,在左侧给予刺激后,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2)图2中的bd段的离子流动情况主要是,c点时图1中的电表指针指向。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填“内”或“外”)电流方向相同,如果外界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则d点会。
Ⅱ.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3所示)。
①根据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属于哪种结构的细胞膜可知,图中的突触类型有和两种类型。乙酰胆碱和多巴胺都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则甲作用于乙后,最终会引起丙细胞膜上通道开放,该离子运输引起丙细胞膜上的膜电位变化情况是。
②长期吸食可卡因,可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则图中(填“甲”、“乙”或“丙”)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会减少。
21.(除标注外,每空一分,共9分)Ⅰ.结合如图所示的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球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对投球的角度和力度作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①大脑
B.投篮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②小脑
C.比赛过程中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呼吸、心跳加快
D.图中⑤为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2)运动员能快捷、灵敏地完成动作还与遍布全身的神经密切相关,多条[ ]常由神经束膜包被,形成神经束。多条神经束又由神经外膜包被,形成神经。
(3)图中神经元的树突很多,轴突很长,这有什么意义?。(2分)
Ⅱ.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如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4)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5)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2分)
  平罗中学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生物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1.A
  2.B
  3.B
  4.D
  5.C
  6.B
  7.B
  8.A
  9.D
  10.C
  11.B
  12.A
  13.D
  14.C
  15.D
  16.C
  二、填空题
  17.(每空 1 分,共 12 分)
  (1) 相对的(或 “动态平衡的”)
  (2) ④⑤⑥;②
  (3) 无机盐;蛋白质;6
  (4) 氧气、葡萄糖
  (5) ⑤;扩张;⑥
  (6) 神经 — 体液 — 免疫调节网络
  (7)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胰岛素
  (2) 促甲状腺激素
  (3) 固醇(或 “脂质”)
  (4) 蛋白质(或 “多肽”)
  (5) 蛋白质(或 “多肽”)
  (6) 体液(或 “血液”)
  (7) 心脏(或 “心肌细胞”)
  (8)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19.(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①呼吸;下降
  ②降低;增加
  ③会
  (2) Ⅰ. 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 pH 作比较
  Ⅱ. ①清水;加入 HCl 溶液后,清水的 pH 应明显下降(或 “清水不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
  ②对照;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维持 pH 稳定的能力更强
  20.(每空 1 分,共 11 分)
  I. (1) 外正内负;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或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 Na 内流;0(或 “零”);内;向下移动(或 “峰值降低”)
  Ⅱ. ①轴突 — 轴突型;轴突 — 胞体型(或 “轴突 — 树突型”);Na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②丙
  21.(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9 分)
  Ⅰ. (1) C
  (2) ④;神经纤维
  (3) 树突多有利于广泛接收信息,轴突长有利于将信息远距离传导(2 分)
  Ⅱ. (4) 非条件
  (5) 不属于;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2 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