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实验永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实验永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6 12: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蒙城实验永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尿酸、甘油三酯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原尿中水的重吸收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离子和化合物分别是Na+、Cl-和蛋白质
D.组织液流向血浆的液体量与流向淋巴液的液体量大致相等
2.某人因患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注意用药期间及用药后1~2周不能饮酒。肌肉注射该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
3.如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图中a~c代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和b
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a和c中
D.a中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C.尿液中无机盐离子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
D.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
5.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6.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正常含量为0~40U/L,是肝脏细胞受损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下列关于人体内AL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LT是血浆蛋白,主要在细胞外液中发挥催化作用
B.ALT在血液中含量的波动说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C.血液中ALT超标,ALT对肝脏细胞的调节会出现紊乱
D.ALT超标很可能是由于肝脏细胞受损释放到血液所致
7.球场上,运动员之所以能在获得各方信息后迅速作出反应,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完全自主
C.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 D.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远多于神经元
8.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大,不少人养成了熬夜的习惯,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性兴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同的
B.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
C.熬夜会导致肠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加强
D.控制人体昼夜节律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
9.学生在体检时,医生会用膝跳反射来检查神经系统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会传导至脊髓中,但不会传导到大脑皮层中
B.刺激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上任意位点,均可能发生膝跳反射
C.能够完成膝跳反射的机体,说明其小腿、脊髓的所有功能均正常
D.与膝跳反射类似的反射,都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
10.当血液CO2浓度升高时会刺激颈动脉体I型细胞,由此引发的Ca2+内流可促使神经递质释放,引起传入神经兴奋,最终使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I型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入神经元使其胞内K+浓度降低
B.阻断I型细胞的Ca2+内流,可阻断该通路对呼吸的调节作用
C.该通路可将CO2浓度升高的刺激转换为传入神经的电信号
D.机体通过I型细胞维持CO2浓度相对稳定需要内环境条件的支持
11.脑电波是大脑皮层上锥体神经元顶端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大脑在思维活动时,脑机接口则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转化成计算机电信号,读取大脑意图,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控制消化器官运动的神经活动,可以通过脑电波的方式进行监控
B.通过检测脑电波,我们看到的是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C.脑机接口通过将电信号的转化,可以实现控制假肢、外骨骼等
D.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调控可以被脑电波仪监测,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调控不可被监测
12.如图表示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三种途径:“望梅止渴”、“听梅止渴”、“吃梅止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正常人看到酸梅流口水,此时的酸梅属于非条件刺激
B.“望梅止渴”和“听梅止渴”是建立在“吃梅止渴”的基础上
C.图中三种途径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弧不同,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D.“望梅止渴”可以体现出反射弧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以分布于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
13.当膜电位去极化(指细胞膜静息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的过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若细胞阈电位水平升高,相较于正常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B.动作电位传导加速
C.细胞兴奋性降低 D.兴奋时,更多的Na+通道将会被激活
14.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的现象。例如心肌缺血时,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常感到左肩和左上臂疼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来自内脏还是体表(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A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此处神经纤维膜外Na+浓度降低
B.图中①为传入神经,②为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C.牵涉痛产生的原因是①和②均与③形成突触,兴奋通过③传至大脑
D.牵涉痛产生时,兴奋在神经元③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15.为模拟大脑控制骨骼肌运动的生理过程,科学家将人干细胞诱导分化成三种细胞(图1),并分别培养成具有相应功能的细胞团,再将不同细胞团组合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骨骼肌细胞团(简称肌)的收缩频率(图2)。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注:谷氨酸和乙酰胆碱为两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
A.若在③培养液中加入谷氨酸,肌收缩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若将④中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刺激X会增加肌收缩频率
C.分析②③④可知,X需要通过Y与肌发生功能上的联系
D.由实验结果可知,肌与神经元共培养时收缩频率均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1分)下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通常为单向的是______(填序号)。
(2)当细胞D释放大量乳酸至血浆时,血浆中的______(填“HCO3-”或“H2CO3”)可通过酸碱反应部分中和H+,延缓血浆pH下降。
(3)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
①脑脊液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
②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进而引起脑水肿。无机盐离子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和______。
17.(11分)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主要指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胶体渗透压主要指由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某人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______,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
(2)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蛋白质含量7%~9%,无机盐含量约1%,但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中占重要地位,原因是______。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红细胞的现象。体外实验表明,若红细胞处于低于0.45%NaCl溶液中,会出现溶血现象。请从血浆渗透压的角度分析,溶血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3)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当援藏工作者进入高原地区后体内的血红蛋白构型可能发生改变,但大部分工作者仍然会出现较严重的高原反应,这说明______。
18.(10分)图1为反射弧模式图,其中①~⑤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a~c表示相应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是某人碰到烫的东西而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请写出反射过程中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2)图2中共有______个突触,c与a构成的突触类型是______(填“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或“轴突—轴突型”)。
(3)若分别在b、a上的箭头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兴奋在a与b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4)神经冲动在图1中②传递的速度比在图2结构处______(填“快”或“慢”)。
19.(12分)带状疱疹是一种因脊髓或颅感觉神经节中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而引起的疾病,感染患者皮肤出现皮疹并伴随神经性疼痛。研究发现痛觉神经元上同时存在Cl-通道(能让Cl-顺浓度通过)和Cl-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l-)。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l-转运蛋白表达量改变,引起Cl-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l-浓度升高,皮肤受到轻微刺激便会强烈疼痛。回答下列问题:
(1)GABA是哺乳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神经递质,GABA在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突触中的______内,以______方式释放。
(2)正常情况下,轻微刺激引起抑制性神经元电位变化是______,然后释放GABA,GABA与痛觉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使氯离子通道打开,______,致其无法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不产生痛觉,此过程发生了______的信号转换。
(3)据题干和图示分析,患带状疱疹后,人痛觉神经元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抑制______,导致神经元胞体内Cl-浓度高于膜外,当轻微刺激,抑制性神经元释放GABA后,______,从而使痛觉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人体产生痛觉。
(4)结合题目信息,请你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提出减缓或降低疼痛的研究思路______(答出1点)。
20.(11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熟悉的歌声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哼唱。听
歌和唱歌都涉及到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听歌跟唱时,声波传入内耳使听觉感受细胞产生______,经听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再通过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后,由______支配发声器官唱出歌声。
(2)唱歌时,呼吸是影响发声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与“吸”。换气的随意由______控制。自主呼吸运动是通过反射实现的,该过程中,神经元与呼吸肌细胞是通过______联系的,这说明呼吸肌细胞膜上有______受体。
(3)失歌症者先天唱歌跑调却不自知,为检测其对音乐的感知和学习能力,对正常组和失歌症组进行“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研究,结果如图。从不同角度分析可知,与正常组相比,失歌症组______(答出2点);仅分析失歌症组后测和前测音乐感知准确率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因此,应该鼓励失歌症者积极学习音乐和训练歌唱。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实验永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A
  2.A
  3.D
  4.A
  5.C
  6.D
  7.A
  8.B
  9.D
  10.A
  11.C
  12.C
  13.C
  14.A
  15.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11 分)
  (1)③
  (2)HCO
  (3)神经 — 体液 — 免疫
  (4)①属于;②升高;Na ;Cl
  17.(11 分)
  (1)外界环境变化和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血浆中无机盐的粒子数远多于蛋白质;低于 0.45% NaCl 溶液的渗透压低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导致红细胞吸水破裂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8.(10 分)
  (1)⑤→④→③→②→①
  (2)2;轴突 — 轴突型
  (3)2;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快
  19.(12 分)
  (1)突触小泡;胞吐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l 内流,使痛觉神经元膜电位维持外正内负(或 “无法产生动作电位”);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Cl 转运蛋白的表达(或 “Cl 转运蛋白将 Cl 转运出细胞的过程”);Cl 外流,使痛觉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4)促进痛觉神经元上 Cl 转运蛋白的表达(或 “抑制痛觉神经元上 Cl 通道的活性”“减少抑制性神经元释放 GABA”,合理即可)
  20.(11 分)
  (1)兴奋(或 “神经冲动”);传出神经
  (2)大脑皮层;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3)前测和后测的音乐感知准确率均低于正常组、训练后音乐感知准确率提升幅度小于正常组(答出 2 点即可);训练可以提高失歌症者的音乐感知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