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B1U2 Reading for Writing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英语 年级 高一
学段 高中 版本章节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邮件的格式要素,如收件人、抄送、主题、称呼、正文、结尾问候语及签名;掌握描述旅行计划和景点感受的词汇及句式。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阅读并总结关于旅行计划邮件的主要内容,能模仿范文写出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旅行计划邮件,在写作中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容词及副词变化形式。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兵马俑等中国景点,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发学生用英语分享中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格式规范。 (2)引导学生准确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式描述旅行计划与景点感受。 2. 难点: (1)帮助学生在邮件正文中合理且丰富地阐述旅行计划和感受,做到内容充实、逻辑清晰。 (2)促使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容词及副词变化形式来增强表达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中学阶段,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阅读和写作。对旅行类话题有一定兴趣,但在邮件写作的格式规范、丰富内容表达以及词汇的灵活运用(如形容词和副词的变化)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包含兵马俑等景点介绍、邮件范文、句式练习等内容的 PPT。 (2)纸质资料:印有邮件写作要求、范文及练习的讲义。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件、播放相关视频(如有)等。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与复习 展示兵马俑宣传册,告知学生本节课将以兵马俑为例,结合旅行邮件的阅读,学习写旅行计划邮件,并复习宣传册的功能。 复习巩固旧知,借助兵马俑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新课,使教学过渡更顺畅。
邮件格式 通过示例邮件,结合课件中邮件结构的图示,详细讲解电子邮件的格式规范,包括收件人、抄送、主题、称呼、正文、结尾问候语以及签名的正确写法和位置。 让学生清晰掌握邮件基本格式要求,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
邮件信息 引导学生结合 “Read for the details” 部分,分析旅行邮件中的时间、伙伴、目的地等细节,说明如何从邮件中快速定位关键信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寻找细节的过程。 培养学生快速获取、梳理信息的阅读能力,为写作时组织内容提供思路。
文本分析 展示 “Summarise the email in the table” 部分,讲解如何总结邮件各段落的主旨(main purpose for the trip、other plans for the trip、transport、final thoughts)。 呈现邮件第一段内容,提出问题 “Q1: How many parts can the first paragraph be divided into Q2: What does each part talk about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 Travel plan、Specific action、Feelings about the Terracotta Army。 呈现邮件第二段内容,提出问题 “Q1: How many parts can the first paragraph be divided into Q2: What does each part talk about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 Overall plan、Specific arrangements。 呈现邮件第三、四段内容,提出问题 “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第三段是按时间顺序呈现旅行行程安排,第四段是信件收尾,期待继续写作和收到回复。 让学生学习优秀的写作思路,理解如何清晰组织旅行计划邮件的内容,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关联。 进一步深入分析文本段落结构,让学生更细致地把握文本逻辑,学习如何合理划分段落内容,为自身写作时的段落构建提供借鉴。
景点修饰词练习 结合 “Complete the sentence based on the original one” 部分,练习描述景点感受的词汇(amazing、unbelievable 等)及不同的形容词、副词变化形式,进行例句操练。 丰富学生的词汇和句式储备,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形容词及副词变化形式,以便在写作时能准确、多样地表达对景点的感受。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假设你是小李,回复Richard的电子邮件。 要求: (1)符合电子邮件的格式规范,包含:收件人、抄送(可选)、主题、称呼、正文、结尾问候语以及签名; (2)电子邮件的正文需遵循Richard的写作思路(可删改或添加); (3)在正文里描写景点的句子中,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容词及其词形变化形式。 作业设计意图 (1)巩固邮件格式知识:要求符合电子邮件格式规范,包含收件人、主题等要素,能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邮件格式知识,确保学生熟练掌握邮件的正确格式。 (2)模仿与创新写作思路:正文需遵循 Richard 的写作思路,同时可删改或添加内容,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框架和范例,有助于学生学习优秀的写作逻辑与结构,又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空间,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3)提升词汇运用能力:在描写景点的句子中尝试运用不同形容词及其词形变化形式,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词汇,丰富语言表达,提升词汇的运用能力和写作的多样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1)内容衔接与拓展较好:从兵马俑相关文本的信息、表达功能分析,到邮件结构讲解,再到旅行计划邮件的阅读细节梳理、文本分析以及写作练习,各环节环环相扣。借助兵马俑这一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元素,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也让学生清晰看到从阅读输入到写作输出的过程。 (2)注重能力培养:在阅读环节,引导学生提取细节、总结段落主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与信息整合能力;写作练习及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遵循邮件格式、模仿写作思路并运用词汇变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2. 不足与改进方向 (1)学生参与度差异: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部分积极的学生参与度高,但仍有少数学生较为被动。后续可设计更多互动性强的活动,如角色扮演读邮件、小组竞赛找细节等,增加全体学生的参与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充分地融入课堂。 (2)词汇运用指导可深化:虽然强调了在描写景点时运用不同形容词及其词形变化,但在课堂练习中,对学生词汇运用的指导还可更细致。比如,在学生进行句子改写练习时,可针对典型错误进行集体讲解,同时对优秀的词汇运用案例进行展示表扬,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词汇多样运用的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