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
气候 第3课时
2.2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人地协调观。
2.2 气候 第3课时
知识回顾:我国的降水
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夏秋季节);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中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根据干湿程度的空间差异,我国可以划分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
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知识回顾:干湿区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特点一:气候复杂多样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5种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知识回顾: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特点二:季风气候显著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3种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知识回顾:气候
郑和下西洋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出发时间 1409年10月 1412年11月 1416年12月
返回时间 1411年7月 1415年8月 1419年7月
郑和为什么一般选择冬季启程,夏季返回?
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
陆地
海洋
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陆地
海洋
季风气候显著
思考: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海陆性质存在巨大差异,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亚洲
太平洋
印度洋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季风气候显著
影响中国的冬季风主要风向示意
冬季风 来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亚欧大陆内部
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寒冷干燥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加大了南北温差
季风气候显著
思考: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为什么其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高?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北面的秦岭阻挡和削弱了寒冷的冬季风,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面缺少对冬季风的阻挡的屏障,使得两地冬季气温有较大差异。
秦岭
影响中国的夏季风主要风向示意
海陆位置
夏季风 来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温暖湿润
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时发生旱涝灾害
季风气候显著
思考:为什么台湾岛东部年降水量比西部多
台湾岛东部是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是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总结:影响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
风向 源地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偏北风
偏南风
亚欧大陆内部
太平洋、印度洋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加剧北方严寒,加大南北温差
雨热同期
活动:认识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
非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甚至难以到达的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
探究活动
读图2-2-10、图2-2-11和图2-2-12,思考下列问题。
1.你的家乡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气候特征是什么?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哪些山脉分布?
3.季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活动:读图,说说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量稀少
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
春风指“夏季风”
对比4个城市的降水总量和降水最多月份,你有什么发现
广州 武汉 北京 哈尔滨
月降水超过100毫米月份
降水最多月份
4-9月
4-8月
7-8月
7-8月
5月
6月
7月
7月
雨带的推移
江淮梅雨
约6月
华南雨季
约4~5月
华南雨季
9月退回
北方雨季
南方雨季
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
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
季
风
华北、东北雨季
约7~8月
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理博览
梅雨
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描写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景象,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独特的气候现象——梅雨的真实写照。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从东南沿海北上,到达长江中下游一带,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双方势均力敌,在这里长时间滞留,形成持续1个月左右的连续性阴雨天气。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故名“梅雨”。
活动:读图,说说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活动:读图,说说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影响中国的夏季风主要风向示意
在世界北纬15-30度的纬度带上,不少地区是沙漠,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鱼米之乡”
季风盛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阿拉伯民居
长江中下游平原
活动:读材料,说说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每年4月份开始由南向北推移,9月份由北向南回撤。由于不同年份夏季风的登陆迟早和停留的时间长短,以及活动强弱有所不同,使得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各地雨季的起始时间、长短和降水量的大小有明显差异。
夏季风弱
雨带推进迟缓,在南方徘徊
长江中下游平原“梅雨”期长:北方少雨
南涝北旱
夏季风强
雨带迅速推进北方,在北方滞留时间长
长江中下游平原“空梅”期长:北方多雨
北涝南旱
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造成旱涝灾害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
夏季风进退异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季风盛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
夏季风进退异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季风盛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小结: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景观异彩纷呈
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发展各种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条件
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
提供了较好的水热条件
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使我国亚热带地区成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
活动:分析造成我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城市 经纬度 海拔/米 1月平均 气温/℃ 7月平均 气温/℃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毫米
乌鲁木齐 43.78°N, 87.62°E 919 -12.2 24.2 36.4 305
哈尔滨 45.93°N, 126.57°E 144 -17.3 23.7 41.0 539
拉萨 29.7°N, 91.1°E 3650 -0.3 16.5 16.8 473
武汉 30.6°N, 114.1°E 24 4.1 29.3 25.2 1310
比较哈尔滨与乌鲁木齐的气温和年降水量,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比较哈尔滨与武汉的气温和年降水量,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比较武汉与拉萨的气温和年降水量,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活动:分析造成我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城市 经纬度 海拔/米 1月平均 气温/℃ 7月平均 气温/℃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毫米
乌鲁木齐 43.78°N, 87.62°E 919 -12.2 24.2 36.4 305
哈尔滨 45.93°N, 126.57°E 144 -17.3 23.7 41.0 539
比较哈尔滨与乌鲁木齐的气温和年降水量,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不同
哈尔滨因受季风和海洋影响,降水较多、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乌鲁木齐因深居内陆、地形阻隔,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相对温和。
活动:分析造成我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城市 经纬度 海拔/米 1月平均 气温/℃ 7月平均 气温/℃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毫米
哈尔滨 45.93°N, 126.57°E 144 -17.3 23.7 41.0 539
武汉 30.6°N, 114.1°E 24 4.1 29.3 25.2 1310
比较哈尔滨与武汉的气温和年降水量,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不同
哈尔滨纬度高,太阳光照少,冬季冷、降水少;
武汉纬度低,光照多,冬季暖、夏季热,降水更丰富。
活动:分析造成我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城市 经纬度 海拔/米 1月平均 气温/℃ 7月平均 气温/℃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毫米
拉萨 29.7°N, 91.1°E 3650 -0.3 16.5 16.8 473
武汉 30.6°N, 114.1°E 24 4.1 29.3 25.2 1310
比较武汉与拉萨的气温和年降水量,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地形(海拔)不同
武汉在平原,海拔低,气温高、降水多;
拉萨在青藏高原,海拔高(3600 米),空气稀薄,气温低、降水少。
案例学习
徽州传统民居
安徽省黄山市(古称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当地气候的影响,徽州传统民居多为 “一屋多进”的四合屋(“进”指旧式房院的层次,一排即一进)。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天井四周的屋前脊向内倾斜,便于雨水从四面的房檐流入,汇集于天井并流入水沟;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的马头墙,墙体较薄,起到降温、防潮的作用。徽州传统民居亲近自然、适应环境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典型代表。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请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家乡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完成考察报告。
气候
基本特征
灾难
两大
特点
好处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不稳定性
课堂小结
B
C
B
1.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旱涝 D.台风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的玉门关位于甘肃省中西部,这里的“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西北风 D.季风
随堂检测
B
D
D
4.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主要体现了( )
A.气温的水平差异 B.气温的垂直差异
C.降水的水平差异 D.降水的垂直差异
5.下列诗句,描写夏季景象的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冬季风影响范围广泛,但是四川盆地受到冬季风影响较小,原因是( )
A.位于青藏高原东部 B.受海洋影响较大C.纬度最低 D.北部受山脉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