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 (教学课件)(共51张PPT)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2025~2026学年度

文档属性

名称 2.4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 (教学课件)(共51张PPT)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2025~2026学年度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06 21:3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 第1课时
2.4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3.运用资料认识我国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取得成就,通过案例,掌握一定的防灾减灾常识,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2.4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 第1课时
自主学习
1.结合《地理图册》,说说台湾省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概述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A.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的许多西瓜砸烂了
B. 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气味
C. 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 楼上一块广告被一阵瞬时大风挂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都是自然产生
对人造成危害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人为灾害
判断哪些是自然灾害,为什么
自然灾害的特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1.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沙尘暴等灾害。
自然灾害概念
2.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气象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沙尘暴
梅雨
概念和分类
下图是哪种自然灾害,造成了哪些危害?
自然灾害:
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形成干旱
危害: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自然灾害: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大暴雨,形成洪涝。
危害:淹没农田、房屋,冲毁桥梁。
概念和分类
下图是哪种自然灾害,造成了哪些危害?
自然灾害: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危害:摧毁港口设施、危及航运安全。
自然灾害: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危害:影响农业、交通等。
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
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
天气现象:
长时间连续降雨,湿度大,日照短,风力小,阴雨绵绵
季节和地点:
夏初 江淮地区
梅雨
沙尘暴
Dust storms
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浑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概念和分类
下图是哪种自然灾害,造成了哪些危害?
自然灾害:
地震灾害是指由于地壳发生破裂或岩石发生位移而引起的自然灾害。
危害: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自然灾害: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危害:掩埋山麓的交通线、房屋等。
概念和分类
下图是哪种自然灾害,造成了哪些危害?
自然灾害: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破坏力强。
危害:摧毁房屋、交通设施等等。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我国自然灾害主要类型
中国与主要受灾国家灾情比较(1990—2019年)
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问题思考
读图2-4-4和图2-4-5,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哪里?
2.我国北方地区寒潮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且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的国家,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哪里?
气象灾害:东部地区
地质灾害:中西部山区
成因和分布
分析寒潮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分布:华北、东北、西北
原因:距离寒潮发源地近;西南东南距离远;青藏高原高;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发生时间:
冬半年(深秋到初春)
寒潮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影响较小之因:
①青藏、云贵高原地势高,寒潮不易侵入
②受山脉阻挡,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小
成因和分布
分析干旱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分布:华北、西南、华南
原因:降水的多少;气温的高低;用水的多少;
(负值表示干旱年,值越小表示干旱越严重)
干旱指数
《中国西南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及2009~2012年干旱分析》
成因和分布
分析西南地区干旱灾害多发的成因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日均最高气温 13℃ 28℃ 25℃ 8℃
日均最低气温 3℃ 18℃ 15℃ -1℃
平均降水量 93mm 372mm 166mm 63mm
平均风速 3.4米/秒 1.5米/秒 2米/秒 2.8米/秒
华北平原某地气象数据
分析华北地区易发生春旱的成因
成因和分布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春季降水少
黄河中下游
江淮地区
春夏季节
我国属于季风气候。
夏季风强时,带来的水汽多,降水多,易出现洪涝灾害;
夏季风弱时,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少,易出现旱灾;
主要原因就是:夏季风强弱及进退规律反常。
分析洪涝、干旱灾害多发的成因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
4~5月
6~7月
7、8月
9月
10月
夏季风的进退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正确连线:
如果夏季风太强
洪 灾
旱 灾
南涝北旱 
南旱北涝 
如果夏季风迟来早退
如果夏季风早来迟退
如果夏季风太弱
不稳定性
我国东部地区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原因的原因
中国台风移动路径图
主要影响范围
季节
东部沿海
多发生于5-10月
夏秋季节
24小时内 风力达6级以上
24小时内 风力达8级以上
12小时内 风力达10级以上
6小时内 风力达12级以上
台风
分析台风的分布
季节
眼见风来沙旋移,
经年不省草生时。
地区
春初
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成因
春季冷空气频繁,多大风;春季干旱少雨,土质疏松
2021.3.15北京沙尘暴
分析沙城暴的成因
找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并分析其地形和降水条件
成因和分布
西南地区多山,陡坡,相对高差大;降水多暴雨且集中;
分布:中西部山区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成因
寒潮
干旱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归纳总结: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西北、华北、东北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冷空气入侵,南下过程中势力逐渐减弱。
华北地区
春季降水量较少,但需水量大。
东南地区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西南地区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中西部山区
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水多暴雨。
练习
参考对台风灾害集中分布区的成因解释,解释我国洪涝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台风灾害集中分布区:台风发源于低纬度海洋,登陆后逐渐减弱直至消亡,所以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
东部季风区,夏秋季降雨集中;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时河流排水不畅,从而引发洪涝灾害,所以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山地丘陵区地势起伏大,陡峭的地形也使得地表水容易迅速汇集,所以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集中在山地丘陵区。
祸不单行: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
成因和分布
台风
强降水
洪水
泥石流
地震
滑坡
崩塌
带来
引发
引发
山区洪水
引发
堵塞河道
引发
分析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成因
成因和分布
原因
特点
表现
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
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
种类多,分布广
频次高,危害重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广
都江堰
防洪(除害)和灌溉(兴利)并举
悠久的救助传统
防灾减灾
“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
灾 前 防 灾 备 灾
建设防灾工程
开展灾害监测
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
抢救受灾人员
抢修基础设施
灾 中 应 急 救 援
重建家园
恢复正常秩序
灾 后 恢 复 重 建
中国防灾减灾建设举例
预防为主
防抗救相结合
防灾减灾
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预防和应急
防灾减灾
遥感预报
物资储备
军队救援
防灾工程
防灾减灾
遥感预报
防灾工程
物资储备
军队救援
活动探究
认识台风“苏拉”对香港的影响及防灾措施
2023年第9号台风“苏拉”于9月2日凌晨从香港南侧移过。受其影响,香港多地遭遇狂风和暴雨天气。为防御“苏拉”带来的危害,9月1 日至2日,香港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轮渡、高铁和航班的多个班次取消,多个公共服务部门暂停全部或部分业务,多家商场、写字 楼、居民住宅的玻璃门和窗户被贴上加固胶带,市民也有条不紊地提前采购生活物资。
1.简述台风“苏拉”对香港造成的影响。
2.提出防御台风的措施。
预防和应急
聊一聊: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地震的预防


A
谷地
C
B
300
400
500
预防和应急
聊一聊:泥石流发生时如何自救
发生泥石流,A、B、C哪个是正确逃生方向?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泥石流的预防


预防和应急
聊一聊:泥石流发生时如何自救
遭遇自然灾害时,每个人都应该冷静应对,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境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做到有效避灾。
应急避灾小常识
遭遇暴雨、洪水时
暴雨天尽量不要外出
遭遇水位上涨时,就近向高处转移
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
遭遇台风时
关注台风预警信息
前往安全场所避险
停止户外活动
应急避灾小常识
遭遇地震时
在室内选择易形成支撑的地方躲避,保护头部,采取低伏姿态
择机沿着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遭遇滑坡、泥石流时
要向与滚石或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侧迅速逃离、躲避
若无法逃离,可寻找大型坚固物体躲避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救助他人,并设法把消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寻求救援。
请记住:生命至上!即使受灾被困,也要保持镇定,坚定信心,等待和配合救援。
1.图中信息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 )
A.种类少 B.危害大
C.分布广 D.发生频次高
2.图示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下列地区属于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
C.内蒙古高原 D.黄河中上游
当堂检测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下图为2024年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
B
B
4.西北地区发生频次最高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干旱 D.寒潮
5.当台风来临时,下列措施中最可取的是( )
A.逃进破旧房屋避风 B.及时将船驶进港口避风
C.在广告牌下避风 D.可以待在低洼处躲避台风
当堂检测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发的国家之一。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D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