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考点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迁移·提能类)
1.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
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发生部位 有性生殖器官 各组织器官
分裂次数 连续分裂两次 一次
染色体复制 次数和时期 1次;减数 分裂前的间期 1次;有丝 分裂前的间期
子细胞染色 体数目变化 减半,发生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完成时 不变
子细胞类型 成熟生殖细胞、极体 体细胞
联会、四分体 出现 不出现
四分体非姐妹 染色单体互换 有 无
同源染 色体分离 有;发生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后期 无
着丝粒分裂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 后期
子细胞的遗 传物质的组成 不一定相同 一般相同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时期细胞图像比较(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时期 图示及分析
前期
判断步骤: 是否出现
四分体 结论:上图中, 为有丝分裂前期,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中期
判断步骤: 着丝粒是
否排列在
赤道板上 结论:上图中, 为有丝分裂中期,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后期
判断步骤: 是否有
染色
单体 结论:上图中, 为有丝分裂后期,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1.[2024·北京卷] 水稻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既发生减数分裂,又进行有丝分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B.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 Ⅱ
C.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
D.有丝分裂保证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遗传的稳定性
2.[2024·江苏连云港模拟] 图甲、乙、丙为某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图丁表示其分裂过程中3种物质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丙所示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其中甲为丙的下一个时期
B.图乙、丙所示两细胞都能发生基因重组,是造成配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图丁中BC段对应图乙、丙细胞所示时期,该时间段表示减数分裂 Ⅰ 时期
D.图丁中mRNA含量有两个峰值,分别位于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结合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二倍体细胞分裂时期
考点二 细胞分裂过程中曲线图与柱形图分析(迁移·提能类)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曲线图比较(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解读: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柱形图比较(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解读:
(1)在柱形图中,染色体和核DNA的含量不可能是0,但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 。
(2)核DNA分子未复制时,其数目与染色体数目 (填“相同”或“不同”),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个核DNA分子,即核DNA数∶染色体数可能为 或 。
3.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解读:
时期 A→B B→C C→D D→E
形成 原因 / /
减数分裂 对应时期 减数分 裂前的 减数分裂 Ⅰ 全过程和减数分裂 Ⅱ 前期、中期 减数分裂 Ⅱ 减数 分裂 Ⅱ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 对应时期 有丝分裂 前的 前期和 中期 后期、 末期
4.区分细胞分裂的方式及不同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解读:
(1)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 ,表示减数分裂的是 。
(2)图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 ,表示减数分裂的是 。
1.如图表示在不同时间内观察到的某高等动物体内的4个细胞的染色体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 、 Ⅱ 可能是 Ⅳ 分裂后的子细胞
B. Ⅱ 、 Ⅲ 不一定是 Ⅳ 的子细胞
C. Ⅰ 、 Ⅱ 、 Ⅲ 、 Ⅳ 可能存在于同一器官中
D. Ⅱ 、 Ⅲ 、 Ⅳ 的核DNA分子数之比可能是1∶2∶2
2.[2024·江西南昌二模] 图 Ⅰ 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图 Ⅱ 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不考虑细胞异常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Ⅰ 中细胞乙由细胞甲经有丝分裂产生,细胞丁由细胞丙经减数分裂产生
B.若细胞丁中的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C.若图 Ⅱ 表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则细胞丁处于BC段
D.细胞甲和细胞丙中染色体数不同,但核DNA分子数相同
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原因归纳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3·北京卷] 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
2.[2024·江西卷] 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会引起水稻花粉母细胞分裂失败而导致雄性不育。依据下表中各基因突变后引起的效应,判断它们影响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
基因 突变效应
M 影响联会配对
O 影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P 影响着丝粒与纺锤丝结合
W 影响同源染色体分离
A.M—P—O—WB.M—P—W—O
C.P—M—O—WD.P—M—W—O
3.[2023·山东卷] 减数分裂 Ⅱ 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 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
B.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
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
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第2课时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考点一
● 重点难点
2.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 典型例题
1.B [解析] 减数分裂 Ⅰ 结束后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单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的前期,B错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后面的有丝分裂做准备,C正确;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
2.B [解析] 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甲、乙、丙,甲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甲不是丙的下一个时期,A错误;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互换型,分别发生在图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丙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是造成配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正确;图丁中BC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1/2,说明此时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乙、丙细胞所示时期,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 Ⅰ 、减数分裂 Ⅱ 前期和中期,C错误;图丁中mRNA含量有两个峰值,都位于分裂间期,D错误。
考点二
● 重点难点
1.核DNA 减数 有丝 染色体 减数 有丝
2.(1)染色单体 (2)相同 2 1∶1 2∶1
3.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 间期 后期 间期 后期
4.(1)① ② (2)③ ④
● 典型例题
1.A [解析] 由染色体数目可知, Ⅰ 是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 Ⅳ 是有丝分裂后期、末期的细胞, Ⅱ 、 Ⅲ 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 Ⅳ 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A错误,B正确;在动物的生殖器官中某些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 Ⅰ 、 Ⅱ 、 Ⅲ 、 Ⅳ 可能存在于同一器官中,C正确;若 Ⅱ 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Ⅲ 是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细胞,而 Ⅳ 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则 Ⅱ 、 Ⅲ 、 Ⅳ 的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2,D正确。
2.B [解析] 图 Ⅰ 中甲是有丝分裂后期,乙是精原细胞,丙是初级精母细胞,丁是次级精母细胞,因此细胞乙由细胞甲经有丝分裂产生,细胞丁由细胞丙经减数分裂产生,A正确;丁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若P为X染色体,则Q是常染色体,B错误;图 Ⅱ 中该物质数量在OB段为N,在BC段变成0,因此该曲线最可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B点之后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BC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丁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BC段,C正确;细胞甲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细胞丙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同,但核DNA分子数相同,D正确。
经典真题·明考向
1.D [解析] 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则精子中含有24条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发生染色体两两配对,即联会,B不符合题意;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到两极,C不符合题意;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观察到含有24个四分体的细胞,D符合题意。
2.B [解析] 联会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与纺锤丝结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联会时(减数分裂 Ⅰ 前期的偶线期)核膜尚未消失,妨碍着丝粒与纺锤丝相遇,所以联会时不可能已存在着丝粒与纺锤丝的结合,即它们影响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M—P—W—O。故选B。
3.C [解析] 正常情况下,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E或e,减数分裂 Ⅱ 时,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一般为EE或ee,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EE、ee、O(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卵细胞的基因组成还可以是Ee,故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A错误;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Ee,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基因型为O,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基因型可能为E和e或Ee和O,B错误;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说明未发生染色体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为E,另外两个极体为e和e或ee和O,C正确;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若不发生染色体互换,则第一极体为EE,若发生染色体互换,则第一极体为Ee,故第一极体有EE和Ee两种,D错误。(共90张PPT)
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考点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迁移·提能类)
考点二 细胞分裂过程中曲线图与柱形图分析(迁移·提能类)
经典真题·明考向
作业手册
备用习题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考点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
(迁移·提能类)
1.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
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发生部位 有性生殖器官 各组织器官
分裂次数 连续分裂两次 一次
染色体复制次数 和时期 1次;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1次;有丝分裂
前的间期
子细胞染色体数 目变化 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 时 不变
子细胞类型 成熟生殖细胞、极体 体细胞
联会、四分体 出现 不出现
四分体非姐妹染 色单体互换 有 无
同源染色体分离 有;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无
着丝粒分裂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后期
子细胞的遗传物 质的组成 不一定相同 一般相同
(续表)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时期细胞图像比较(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时期 图示及分析
前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期 图示及分析
前期 判断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上图中,______为有丝分裂前期,______为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期,______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续表)
时期 图示及分析
中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时期 图示及分析
中期 判断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上图中,______为有丝分裂中期,______为减数第一次分
裂中期,______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续表)
时期 图示及分析
后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表)
时期 图示及分析
后期 判断步骤:
结论:上图中,______为有丝分裂后期,______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初级精母细胞),______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续表)
1.[2024·北京卷] 水稻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既发生减数分裂,又进行有
丝分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B.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 Ⅱ
C.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 复制
D.有丝分裂保证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遗传的稳定性
√
[解析] 减数分裂 Ⅰ 结束后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单个细胞染色
体数目减半,A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的
前期,B错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为后面的有丝分裂做准备,C正确;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
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
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
2.[2024·江苏连云港模拟] 图甲、乙、丙为某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
模式图,图丁表示其分裂过程中3种物质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图甲、乙、丙所示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其中甲为丙的下一个时期
B.图乙、丙所示两细胞都能发生基因重组,是造成配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图丁中 段对应图乙、丙细胞所示时期,该时间段表示减数分裂 Ⅰ 时期
D.图丁中 含量有两个峰值,分别位于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
[解析] 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甲、乙、丙,甲表示有
丝分裂后期,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甲不是丙的下一个时期,
A错误;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互换型,分别发生在图乙减数第
一次分裂后期、图丙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是造成配子具有多样性
的主要原因,B正确;图丁中段染色体数与核数的比例为 ,
说明此时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乙、丙细胞所示时期, 段可表
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 Ⅰ 、减数分裂 Ⅱ 前期和中期,C
错误;图丁中 含量有两个峰值,都位于分裂间期,D错误。
结合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二倍体细胞分裂时期
[题后归纳]
考点二 细胞分裂过程中曲线图与柱形图分析
(迁移·提能类)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曲线图比较(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
解读:
核
减数
有丝
染色体
减数
有丝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柱形图比较(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
解读:
(1)在柱形图中,染色体和核 的含量不可能是0,但染色单体会因
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
示__________。
(2)核 分子未复制时,其数目与染色体数目______(填“相同”或
“不同”),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___个核分子,即核 数∶
染色体数可能为_____或_____。
染色单体
相同
3.每条染色体中 含量的变化
解读:
时期
形成原因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减数分裂 对应时期 减数分裂前 的______ 减数分裂 Ⅰ 全过 程和减数分裂 Ⅱ 前期、中期 减数分裂 Ⅱ ______ 减数分裂
Ⅱ 后
期、末期
有丝分裂 对应时期 有丝分裂前 的______ 前期和 中期 ______ 后期、末
期
复制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
间期
后期
间期
后期
4.区分细胞分裂的方式及不同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的变
化曲线(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
解读:
(1)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____,表示减数分裂的是____。
(2)图乙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是____,表示减数分裂的是____。
①
②
③
④
1.如图表示在不同时间内观察到的某高等
动物体内的4个细胞的染色体数,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 、 Ⅱ 可能是 Ⅳ 分裂后的子细胞
B.Ⅱ 、 Ⅲ 不一定是 Ⅳ 的子细胞
C.Ⅰ 、 Ⅱ 、 Ⅲ 、 Ⅳ 可能存在于同一器官中
D.Ⅱ 、 Ⅲ 、 Ⅳ 的核分子数之比可能是
√
[解析] 由染色体数目可知,Ⅰ 是减数分裂
后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的细胞,Ⅳ 是有丝分裂后期、
末期的细胞,Ⅱ 、 Ⅲ 可能是有丝分裂前
期、中期的细胞,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一
次分裂的细胞,Ⅳ 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A错误,B正确;
在动物的生殖器官中某些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
裂,所以 Ⅰ 、 Ⅱ 、 Ⅲ 、 Ⅳ 可能存在于同一器官中,C正确;若
Ⅱ 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Ⅲ 是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细胞,
而 Ⅳ 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则 Ⅱ 、 Ⅲ 、 Ⅳ 的核 分子数
之比为 ,D正确。
2.[2024·江西南昌二模] 图 Ⅰ 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
图 Ⅱ 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不考虑细
胞异常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Ⅰ 中细胞乙由细胞甲经有丝分裂产生,细胞丁由细胞丙经减数分
裂产生
B.若细胞丁中的为染色体,则是 染色体
C.若图 Ⅱ 表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则细胞丁处于 段
D.细胞甲和细胞丙中染色体数不同,但核 分子数相同
√
[解析] 图 Ⅰ 中甲是有丝分裂后期,乙是精原细胞,丙是初级精母细
胞,丁是次级精母细胞,因此细胞乙由细胞甲经有丝分裂产生,细
胞丁由细胞丙经减数分裂产生,A正确;丁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
不含同源染色体,若为染色体,则 是常染色体,B错误;
图 Ⅱ 中该物质数量在段为,在 段变成0,因此该曲线最可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B点之后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丁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段,C正确;细胞甲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 ,细胞丙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核 ,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同,但核 分子数相同,D正确。
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原因归纳
[题后归纳]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3·北京卷] 武昌鱼与长江白鱼 经人工杂交可
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
察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
√
[解析] 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则精子中含有24条染色体,
A不符合题意;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发生染色体两两配
对,即联会,B不符合题意;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
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
移到两极,C不符合题意;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能观察到含有24
个四分体的细胞,D符合题意。
2.[2024·江西卷] 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会引起水稻花
粉母细胞分裂失败而导致雄性不育。依据下表中各基因突变后引起的
效应,判断它们影响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
基因 突变效应
影响联会配对
影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影响着丝粒与纺锤丝结合
影响同源染色体分离
A. B.
C. D.
√
[解析] 联会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与纺锤丝结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联会时(减数分裂 Ⅰ 前期的偶线期)核膜尚未消失,妨碍着
丝粒与纺锤丝相遇,所以联会时不可能已存在着丝粒与纺锤丝的结合,
即它们影响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故选B。
3.[2023·山东卷] 减数分裂 Ⅱ 时,姐妹染色单体
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
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
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
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
B.若卵细胞为,则第二极体可能为或
C.若卵细胞为且第一极体不含 ,则第二极体最
多有4种可能
D.若卵细胞不含、且一个第二极体为 ,则第
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
√
[解析] 正常情况下,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
为或 ,减数分裂 Ⅱ 时,次级卵母细胞的基
因型一般为或 ,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
染色体互锁在一起,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
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卵细胞的基因组成还可以是 ,故卵细胞
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A错误;
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
胞为 ,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
生的第二极体基因型为 ,第一极体产生的第
二极体基因型可能为和 或和,B错误;卵
细胞为 ,且第一极体不含 ,说明未发生染色体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为,另外两个极体为和 或和,C正确;若卵细胞不含、 且一个第二极体为 ,若不发生染色体互换,则第一极体为 ,若发生染色体互换,则第一极体为,故第一极体有和 两种,D错误。
备用习题
A.a、b、c中都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b和c中染色体组数可能相同
C.只有b中可能出现四分体
D.含染色单体数目最多的是c
1. 果蝇是实验室的无冕之王,已有13位科学家因为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如图是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
[解析]精巢内染色体数目是n的细胞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n的细胞可以是不分裂的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期时,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4n的细胞可以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其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b(2n)和c(4n)中染色体组数不可能相同,B错误。只有b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可能出现四分体,C正确。含染色单体数目最多的是b,处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D错误。
2. 某雄性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甲、乙代表其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1、2、3代表染色体),图丙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已知图乙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差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0条染色单体
B.甲、乙细胞分别对应图丙的DE段和BC段
C.形成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的差错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1、2、3为非同源染色体
√
[解析] 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故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0条染色单体,A正确;甲细胞中核DNA∶染色体=1∶1,乙细胞中核DNA∶染色体=2∶1,故甲细胞处于图丙的DE段,乙细胞处于图丙的BC段,B正确;
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成乙细胞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含A基因的片段移接到了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故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1、2、3为非同源染色体,D正确。
作业手册
(限时:20分钟)
题组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
1.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
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后期
B.减数分裂 Ⅱ 后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 Ⅰ 中期,细胞中含16条染色单体
D.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 Ⅱ 后期
√
[解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后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发生在减数
分裂 Ⅰ 前期,B错误;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共8条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 Ⅰ 中期,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
共16条染色单体,C正确;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
裂 Ⅱ 后期,均会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正确。
2.[2024·山东烟台模拟] 人 的性原细
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性原细胞,也
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下图中的 表示
人的性原细胞进行分裂时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细胞的变化依次为
B.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细胞的变化依次为
C.、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中一定含同源染色体
D.核基因的转录可发生在中, 不一定发生核基因的转录
√
[解析] 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
的变化为(间期复制)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末期结束),染色体的变化为
(间期、前期、中期) (后期、末
期)(末期结束),细胞的变化依次为 ,A正确。
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的变化为
(间期复制)(Ⅰ)(Ⅱ)( Ⅱ 结束),染色体
的变化为(间期、Ⅰ)(Ⅱ 前期、中期)
(Ⅱ 后期、末期)( Ⅱ 末期结束),
故细胞的变化依次为 ,B错
误。由图可知,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个核
分子,表示配子,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个核 分子,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中期,、 细胞中都不含同源染色体。而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个核分子,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个核分子,、 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由图可知,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个核 分子,处于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 Ⅱ后期、末期,核基因的转录可发生在中,但 中不一定发生核基因的转录,D正确。
3.[2024·天津南开中学模拟] 果蝇 的精巢中,处于分裂期的
、、 三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四分体个数和染色单体数如下表
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细胞 染色体组数 四分体个数 染色单体数
2 0 16
2 4 16
2 0 0
A.细胞可能含有0条、1条或2条 染色体
B. 细胞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互换导致
基因重组
C.、、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D. 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
细胞 染色体组数 四分体个数 染色单体数
2 0 16
2 4 16
2 0 0
[解析] 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四分体,不含染色单体,因此,
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 Ⅱ 后期,细胞可能含有0条或2条 染色体,
A错误。 细胞中有四分体,染色单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
2倍,处于减数分裂 Ⅰ 前期,该细胞中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
细胞 染色体组数 四分体个数 染色单体数
2 0 16
2 4 16
2 0 0
细胞中没有四分体,染色单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2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也可能处于减数分裂 Ⅰ ; 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Ⅰ 前期;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 Ⅱ 后期,故、、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都为8,C、D正确。
细胞 染色体组数 四分体个数 染色单体数
2 0 16
2 4 16
2 0 0
4.[2024·浙江杭州月考] 图甲、乙分别是基因型为 的某个二倍体
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相关模式
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甲
A.图甲中细胞④是极体,该图中同时出现B、
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B.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的 段,图甲中处
于图乙 段的是③④
C.图乙中段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 数都
是 段的2倍
D.使用药物抑制 复制,则细胞的分裂可
能停留在图乙中段或 段
√
甲
[解析] 图甲中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
卵母细胞;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为细胞质均等分裂,
所以细胞④是极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上出现等位基因,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A
正确。分析图乙:虚线之前包含有丝分裂过
程,虚线之后包含减数分裂,细胞①有两对
同源染色体,处于图乙的 段,细胞③④
均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图乙的 段,B正确。
甲
图乙中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段含
有条染色体、个核; 段可表示
减数第一次分裂,含有条染色体、 个
核,因此图乙中 段细胞内染色体数是
段的2倍,核数相同,C错误。 段
表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前期、中
期, 段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
次分裂,间期进行 的复制,若使用药物
抑制 复制,则细胞的分裂可能停留在图
乙中段或 段,D正确。
甲
题组二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综合运用
5.[2024·河北保定三模] 果蝇 某器官内两个细胞中的部分染色
体及其上的基因分布如图甲、乙所示。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
不合理的是( )
A.基因 位于性染色体上,图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果蝇为雄性,图乙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两个细胞的核数之比为,染色体数之比为
D.不考虑性染色体,两个细胞完成本次分裂均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
[解析] 由图乙可知,基因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大小相同,为常染
色体,图甲中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图乙细胞正在进行同源
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
裂,说明该果蝇为雄性,B正确;两个细胞的核 数(均为16个)
之比为,染色体数(甲细胞为16条,乙细胞为8条)之比为 ,
C正确。
6.[2024·重庆九龙坡区质检] 下图甲、乙为某个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
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
中每条染色体上 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丙图DE段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
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C.甲细胞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
D.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共含有8个核 分子
√
[解析] 丙图DE段时,染色体与 的比值为1,说明每条染色体上
有一个 分子,此时不存在染色单体,A错误。甲图细胞着丝粒整
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
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乙图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以
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所以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错误。
由图可知,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得到的,但出现等位基因和 ,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发生于丙图AB段 复制时,C正确。由乙图可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为雌性,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则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个核 分子,D错误。
7.[2024·广东茂名统考]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细胞
的部分(两对)染色体示意图。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
胞含有基因A、、B、、
B.若该图所示细胞接下来进行减数分裂,则可能产生两
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C.若该图所示生物为某种鸟,则该个体产生含 基因
的精子的概率是
D.若该图所示生物为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
[解析] 若该图所示生物为某种鸟,雌鸟的性染
色体组成是,雄鸟性染色体组成是 ,则
该个体是雌鸟,产生含 基因的精子的概率
是0,C错误;若该图所示生物为果蝇,果蝇的
染色体比 染色体长,则该果蝇的基因型可表
示为, 正确。
8.[2024·湖南长沙联考]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 的某种生物的卵原细
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
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①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 分子的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B.图乙细胞分裂结束会产生两种生殖细胞
C.形成图乙细胞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
D.图甲可对应图丙的时期,细胞及与其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的、
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解析] 图甲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间发生过互换,因此①染色体的两条染
色单体上的 分子的碱基数量可能不同,A
错误。图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为次级卵母
细胞或极体,分裂结束会产生一种卵细胞(生殖细胞)和一种(第二)极体或两种极体,B错误。该动物的基因型为 ,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图乙所示细胞的基因组成为,因此形成图乙细胞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 ,C错误。
若、、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 细胞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 的染色体数,且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 分子,处于减数分裂 Ⅰ ;细胞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 分子,处于减数分裂 Ⅱ 前期或中期; 细胞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分子,为卵细胞或(第二)极体,那么、、 细胞在同一次减数分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D正确。
9.[2025·湖北宜昌月考] 现有基因型为的果蝇 ,将它的
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核分子用标记后置于含 的培养基中培
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子细胞的放射性。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
数占
B.若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 的精子,则是减数分裂 Ⅱ 异常导
致的
C.若分裂过程正处于减数分裂 Ⅰ 前期,则该时期细胞内含8个四分体
且均有放射性
D.若形成的一个精子中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则该精原细胞先进
行了有丝分裂
√
[解析] 若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染色体都
含有 ,当细胞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具有 标记的染色体随机进入2个子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
有丝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的子细胞有 个,则产生
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占、或 ,A错误;
若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 的精子,由于其中含有等位基因,
则该异常精子的产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和 未分离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引起的,B错误;
若分裂过程正处于减数分裂 Ⅰ 前期,由于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
源染色体,则该时期细胞内含4个四分体且均有放射性,C错误;若
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一个精子中只有一条染色体有放射性,则该精原
细胞先进行了有丝分裂,否则产生的精子中四条染色体均含有放射
性,D正确。
综合应用练
10.[2024·江苏苏州期中] 图①②③是基因型为 的某个哺乳动物的细
胞分裂图,图④表示该动物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对应图④中的___阶段。若图③中细胞
为卵细胞,则其________(填“不可能”或“有可能”)是图②中细胞的
子细胞。
不可能
[解析] 图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④的 段;若图③中细
胞为卵细胞,则该生物为雌性动物,图②细胞质均等分裂,其分裂
形成的子细胞为(第二)极体,不可能是卵细胞。
(2)图④中的 阶段,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④中的___(填字母)阶段也会发生类似的染色体行为。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解析] 图④DF阶段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故 阶段染色
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图④中的 阶段(有丝分裂后期、
末期)也会发生相似的染色体行为。
(3)由图④可以看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的
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数目恒定
快速核答案
考点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迁移·提能类)
重点难点 深剖析
2.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 ② ③
典型例题 提能力
1.B 2.B
考点二 细胞分裂过程中曲线图与柱形图分析(迁移·提能类)
重点难点 深剖析
1.核 减数 有丝 染色体 减数 有丝 2.(1)染色单体
(2)相同 m>
3.复制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 间期 后期 间期 后期
4.(1)① ② (2)③ ④
典型例题 提能力
1.A 2.B
经典真题·明考向
1.D 2.B 3.C
题组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
1.B 2.B 3.A 4.C
题组二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综合运用
5.A 6.C 7.C 8.D 9.D
综合应用练
10.(1) 不可能 (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3)染色体数目恒定课时作业(十八)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B [解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后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前期,B错误;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共8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 Ⅰ 中期,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共16条染色单体,C正确;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 Ⅱ 后期,均会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正确。
2.B [解析] 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变化为2n→4n(间期复制)→4n(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n(末期结束),染色体的变化为2n→2n(间期、前期、中期)→4n(后期、末期)→2n(末期结束),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e→c,A正确。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变化为2n→4n(间期复制)→4n(M Ⅰ )→2n(M Ⅱ )→n(M Ⅱ 结束),染色体的变化为2n→2n(间期、M Ⅰ)→n(M Ⅱ 前期、中期)→2n(M Ⅱ 后期、末期)→n(M Ⅱ 末期结束),故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b→c→a,B错误。由图可知,a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n个核DNA分子,表示配子,b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2n个核DNA分子,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a、b细胞中都不含同源染色体。而d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4n个核 DNA分子,e细胞中有4n条染色体、4n个核DNA分子,d、e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由图可知,c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2n个核DNA 分子,处于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 Ⅱ 后期、末期,核基因的转录可发生在c中,但c中不一定发生核基因的转录,D正确。
3.A [解析] c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四分体,不含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 Ⅱ 后期,c细胞可能含有0条或2条Y染色体,A错误。b细胞中有四分体,染色单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2倍,处于减数分裂 Ⅰ 前期,该细胞中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a细胞中没有四分体,染色单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2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也可能处于减数分裂 Ⅰ ;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Ⅰ 前期;c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 Ⅱ 后期,故a、b、c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都为8,C、D正确。
4.C [解析] 图甲中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为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④是极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A正确。分析图乙:虚线之前包含有丝分裂过程,虚线之后包含减数分裂,细胞①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处于图乙的AB段,细胞③④均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图乙的HI段,B正确。图乙中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CD段含有4N条染色体、4N个核DNA;FG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含有2N条染色体、4N个核DNA,因此图乙中CD段细胞内染色体数是FG段的2倍,核DNA数相同,C错误。AB段表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FG段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若使用药物抑制DNA复制,则细胞的分裂可能停留在图乙中AB段或FG段,D正确。
5.A [解析] 由图乙可知,基因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大小相同,为常染色体,图甲中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图乙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说明该果蝇为雄性,B正确;两个细胞的核DNA数(均为16个)之比为1∶1,染色体数(甲细胞为16条,乙细胞为8条)之比为2∶1,C正确。
6.C [解析] 丙图DE段时,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说明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此时不存在染色单体,A错误。甲图细胞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乙图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所以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错误。由图可知,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得到的,但出现等位基因G和g,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发生于丙图AB段DNA复制时,C正确。由乙图可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为雌性,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则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个核DNA分子,D错误。
7.C [解析] 若该图所示生物为某种鸟,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鸟性染色体组成是ZZ,则该个体是雌鸟,产生含ABd基因的精子的概率是0,C错误;若该图所示生物为果蝇,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则该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XYd, D正确。
8.D [解析] 图甲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过互换,因此①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的碱基数量可能不同,A错误。图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分裂结束会产生一种卵细胞(生殖细胞)和一种(第二)极体或两种极体,B错误。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图乙所示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因此形成图乙细胞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错误。若b、d、e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b细胞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且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处于减数分裂 Ⅰ ;d细胞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处于减数分裂 Ⅱ 前期或中期;e细胞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为卵细胞或(第二)极体,那么b、d、e细胞在同一次减数分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D正确。
9.D [解析] 若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染色体都含有32P,当细胞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末期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随机进入2个子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32P的子细胞有2~4个,则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占100%、75%或50%,A错误;若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HhXB的精子,由于其中含有等位基因,则该异常精子的产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H和h未分离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引起的,B错误;若分裂过程正处于减数分裂 Ⅰ 前期,由于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则该时期细胞内含4个四分体且均有放射性,C错误;若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一个精子中只有一条染色体有放射性,则该精原细胞先进行了有丝分裂,否则产生的精子中四条染色体均含有放射性,D正确。
10.(1)IJ 不可能
(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JL
(3)染色体数目恒定
[解析] (1)图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④的IJ段;若图③中细胞为卵细胞,则该生物为雌性动物,图②细胞质均等分裂,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第二)极体,不可能是卵细胞。(2)图④DF阶段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故DF阶段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图④中的JL阶段(有丝分裂后期、末期)也会发生相似的染色体行为。课时作业(十八)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题组一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
1.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 Ⅰ 后期
B.减数分裂 Ⅱ 后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 Ⅰ 中期,细胞中含16条染色单体
D.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 Ⅱ 后期
2.[2024·山东烟台模拟] 人(2n=46)的性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性原细胞,也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下图中的a~e表示人的性原细胞进行分裂时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e→c
B.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细胞的变化依次为c→d→c→b→a
C.a、b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d、e中一定含同源染色体
D.核基因的转录可发生在c中,c不一定发生核基因的转录
3.[2024·天津南开中学模拟] 果蝇(2N=8)的精巢中,处于分裂期的a、b、c三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四分体个数和染色单体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 染色体组数 四分体个数 染色单体数
a 2 0 16
b 2 4 16
c 2 0 0
A.c细胞可能含有0条、1条或2条Y染色体
B.b细胞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C.a、b、c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D.a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4.[2024·浙江杭州月考] 图甲、乙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个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相关模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甲
A.图甲中细胞④是极体,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B.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的AB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段的是③④
C.图乙中CD段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数都是FG段的2倍
D.使用药物抑制DNA复制,则细胞的分裂可能停留在图乙中AB段或FG段
题组二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遗传、变异的
综合运用
5.[2024·河北保定三模] 果蝇(2n=8)某器官内两个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分布如图甲、乙所示。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图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果蝇为雄性,图乙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两个细胞的核DNA数之比为1∶1,染色体数之比为2∶1
D.不考虑性染色体,两个细胞完成本次分裂均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6.[2024·重庆九龙坡区质检] 下图甲、乙为某个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丙图DE段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
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C.甲细胞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
D.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共含有8个核DNA分子
7.[2024·广东茂名统考]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个正在分裂细胞的部分(两对)染色体示意图。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基因A、a、B、b、d
B.若该图所示细胞接下来进行减数分裂,则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C.若该图所示生物为某种鸟,则该个体产生含ABd基因的精子的概率是1/4
D.若该图所示生物为果蝇,则该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XYd
8.[2024·湖南长沙联考]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种生物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①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的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B.图乙细胞分裂结束会产生两种生殖细胞
C.形成图乙细胞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D.图甲可对应图丙的b时期,b细胞及与其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的d、e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9.[2025·湖北宜昌月考] 现有基因型为HhXBY的果蝇(2N=8),将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分子用32P标记后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子细胞的放射性。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若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占75%
B.若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HhXB的精子,则是减数分裂 Ⅱ 异常导致的
C.若分裂过程正处于减数分裂 Ⅰ 前期,则该时期细胞内含8个四分体且均有放射性
D.若形成的一个精子中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则该精原细胞先进行了有丝分裂
综合应用练
10.[2024·江苏苏州期中] 图①②③是基因型为Aa的某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图④表示该动物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细胞所处分裂时期对应图④中的 阶段。若图③中细胞为卵细胞,则其 (填“不可能”或“有可能”)是图②中细胞的子细胞。
(2)图④中的DF阶段,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 ,图④中的 (填字母)阶段也会发生类似的染色体行为。
(3)由图④可以看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