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06 17:43:35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一
● 必备知识
1.自花 闭花
2.(2)①人工传粉 ②未成熟花 ③外来花粉
3.相对 显性 性状分离 遗传因子 成对 成单 成对的遗传因子 随机 4 1∶1 1∶1
4.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有性生殖 同源染色体 等位 姐妹染色单体 相同
5.(1)分离 随机 (2)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性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数量相等 充分混合 等位基因分离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放回原桶
【考点易错】
(1)× (2)× (3)× (4)× (5)×
[解析] (1)豌豆为自花、闭花传粉植物,去雄应在开花前进行。(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相对性状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4)孟德尔根据子代中不同个体表型及比例来推测亲本的基因型。(5)一般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
【长句拓展】
1.不属于,因为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花粉属于配子而非后代,该现象证明其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但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2.方法一: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的品种。方法二: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并筛选,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 典型例题
1.A [解析] 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二者随机受粉,若矮茎玉米为杂合子,则其上所结的F1可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故矮茎可能是显性性状,A错误;若高茎玉米上所结的F1都是高茎,说明无论高茎玉米自交,还是与矮茎玉米杂交,后代都是高茎,推断高茎为显性性状且亲本高茎玉米为纯合子,B正确;豌豆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高茎豌豆自交后代都是高茎,说明其是纯合子,矮茎豌豆自交后代都是矮茎,说明其也是纯合子,由于间行种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之间没有互相受粉,因此无法判断显隐性,C正确;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高茎为显性性状,并且亲本高茎豌豆为杂合子,D正确。
2.D [解析] 孟德尔未提出“基因”这一概念,A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不能解释连锁互换等现象,B错误;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若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性状比例接近1∶1,C错误;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D正确。
3.A [解析] 由题意可知,B、b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花粉粒中已经表现,因此“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时”最直接的证据是取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镜检,A正确;用糯性品系的花粉对非糯性纯合品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米粒颜色,不能证明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时,B错误;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米粒颜色,只能提供间接证据,C错误;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杂合非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米粒颜色,只能提供间接证据,D错误。
4.(1)在甲的花未成熟时进行套袋,采集乙的成熟花粉涂抹在甲成熟雌蕊的柱头上,再套袋 (2)实验思路:用甲、乙品系杂交获得F1,再用F1与乙品系测交,观察并记录F2的表型及其比例。预期结果:F2中野生型∶突变型=1∶1。
[解析] (1)若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即异花传粉,进行人工授粉时,应在甲的花未成熟时进行套袋(避免其他花粉对实验造成影响),由于存在自交不亲和,所以无须去雄,待甲雌蕊成熟时,采集乙的成熟花粉涂抹在甲的柱头上,再套袋。(2)由于存在自交不亲和,所以不能用自交的方法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测交或观察配子的形成情况或通过单倍体育种验证分离定律,就本实验而言,测交相对简单。实验思路:用甲、乙品系杂交获得F1(Aa),再用F1与乙品系(aa)测交,观察并记录F2的表型及其比例。预期结果:F2中野生型∶突变型=1∶1。
考点二
● 典型例题
1.(1)显性 分别从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种子,种植,杂交,观察其后代叶片性状,后代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 (2)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叶形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叶,则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3)不能;选择子代中常态叶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中常态叶植株∶皱叶植株=3∶1,则常态叶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常态叶植株,则常态叶为隐性性状
[解析] (1)甲同学是利用自交法判断显隐性,即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可再设置杂交实验判断,杂交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乙同学利用杂交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若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若杂交后代同时表现出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3)杂交子代中既有常态叶植株又有皱叶植株,则说明亲本为显性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根据该实验无法判断显隐性,但是根据测交结果,子代两种植株中,一种为显性杂合子,一种为隐性纯合子,所以可选择常态叶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中常态叶植株∶皱叶植株=3∶1,则常态叶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常态叶植株,则常态叶为隐性性状。
2.(1)非糯性水稻 花粉 (2)高茎豌豆 (3)将该黑色公牛与多头棕色母牛交配 若后代全部为黑色牛,说明该黑色公牛可能是纯合子;若后代中既有黑色牛,又有棕色牛,说明该黑色公牛是杂合子
[解析] (1)在这三类生物中,水稻的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橙红色,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花粉的颜色来直接鉴定水稻是否纯合,如果滴加碘液后没有出现橙红色花粉,则该非糯性水稻为纯合子;如果滴加碘液后出现橙红色花粉,则该非糯性水稻为杂合子。(2)要鉴定高茎豌豆是显性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法,也可用自交法。豌豆是严格闭花、自花传粉植物,直接种植让其自交,然后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鉴定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该高茎豌豆为杂合子;如果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该高茎豌豆为显性纯合子。而鉴定黑色公牛是否纯合需让其与母牛交配,母牛生下小牛后再观察统计小牛的表型及比例,过程较烦琐。(3)在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该黑色公牛的鉴定,应将该黑色公牛与多头棕色母牛交配,这样可在一个配种季节里产生多头后代。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①全部为黑色牛,此结果说明该黑色公牛可能是纯合子;②既有黑色牛,又有棕色牛,此结果说明该黑色公牛为杂合子。
3.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酒窝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故有酒窝的基因型为AA或Aa,无酒窝的基因型为aa,则甲、丙的基因型均为AA或Aa,乙、丁的基因型为a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不一定都有酒窝,A错误;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孩子的基因型都是aa,都无酒窝,B正确;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是50%或100%,C错误;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为Aa,为杂合子,D错误。
4.B [解析] 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得到的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1/2Aa、1/4aa,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则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3,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3。①组全部让其自交:1/3AA自交→1/3(AA×AA)→1/3AA;2/3Aa自交→2/3(1/4AA、1/2Aa、1/4aa)→1/6AA、1/3Aa、1/6aa,则基因型为AA的种子所占比例为1/3+1/6=1/2;②组让其自由传粉,可运用“遗传平衡定律”来计算:A基因频率为2/3,a基因频率为1/3,因此,基因型为AA的种子所占比例为2/3×2/3=4/9。
5.C [解析] 第一组中各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依次为50%、25%、12.5%,为连续自交,A正确;第二组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保持50%不变,为连续随机交配,B正确;第三组如果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F2中Aa所占的比例应是40%,C错误;第四组各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依次为66.7%、50%、40%,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D正确。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标 要求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并推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实质(迁移·提能类)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提醒]玉米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雌雄同株异花,便于人工授粉;②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③相对性状易于区分;④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
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基本步骤
(1)操作图示
(2)操作流程
[提醒]人工去雄应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
3.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提醒]提出问题是建立在杂交和自交实验基础上的,不包括测交实验;演绎过程不等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进行实验,对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4.基因的分离定律
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    、配子的    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方法步骤
过程 操作要点
取两个小桶 编号为甲、乙,分别模拟       
分装彩球 在甲、乙两小桶内均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分别模拟                                       
混合彩球 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   
随机取球 分别从甲桶、乙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模拟              ,并记录字母组合
重复实验 将抓取的彩球      ,摇匀,重复做30次以上
统计结果 小组和全班分别统计DD、Dd、dd出现的次数,并计算出现的概率
[提醒]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两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的总数可以不相等。
考点易错·明辨析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2)F2的表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3)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4)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型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
(5)F1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之比是1∶1。( )
长句拓展·练思维
1.[必修2 P8“拓展应用”] 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现象,是否属于性状分离 判断并分析原因:                                    。
2.[必修2 P8 “思维训练”] 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已知该种花卉是自花传粉植物,且该紫花植株为杂合子,获得开紫花的纯种植株的方法有哪些   。
1.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2.与交配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
命题角度一 考查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及假说—演绎法
1.玉米为雌雄异花的植物,豌豆是雌雄同花的植物,二者的茎秆都有高矮之分,分别将高茎和矮茎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矮茎玉米上所结的F1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则矮茎一定是隐性性状
B.若高茎玉米上所结的F1都是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一定是显性
C.若高茎豌豆的F1都是高茎,矮茎豌豆的F1都是矮茎,则无法判断茎秆的显隐性
D.若高茎豌豆的F1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则该高茎豌豆一定为杂合子
2.[2024·湖南长沙联考]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遗传现象
C.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若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2∶1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遗传中核心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命题角度二 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3.水稻有糯性品系和非糯性品系,非糯性(B)对糯性(b)是显性。糯性品系的米粒含有支链淀粉,用碘液处理后呈红褐色,非糯性品系的米粒含有直链淀粉,用碘液处理后呈蓝黑色。B、b基因的遗传效应在花粉粒中已经表现出来。下列实验的结果为“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时”提供直观证据的是( )
A.取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颜色
B.用糯性品系的花粉对非糯性纯合纯合品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米粒颜色
C.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米粒颜色
D.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杂合非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米粒颜色
4.[2024·四川内江模拟] 马铃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某二倍体马铃薯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指植物自花传粉后不会产生种子的现象)。该二倍体马铃薯某性状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甲(AA)、乙(aa)两种该二倍体马铃薯品系完成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   。
(2)若要用甲、乙两种马铃薯品系验证分离定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自交法: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仅限于花粉期能有性状表现的基因):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产生2种表型且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的主要题型(迁移·应用类)
                
题型一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 子代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同性状 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2性状分离比为3∶1 其中“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合理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1.[2024·广东广州联考] 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代性状。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    性状;若子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                                  。
(2)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
(3)丙同学选用一株常态叶玉米与一株皱叶玉米杂交,得到的子代中既有常态叶植株又有皱叶植株,据此能否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 若不能,请以子代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常态叶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题型二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2.测交法——若待测对象为雄性动物,则可与多个表现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3.花粉鉴定法——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如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
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
结果
分析
2.[2024·福建泉州质检] 某农场主要有以下动植物:水稻、豌豆和牛。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橙红色),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牛的黑色对棕色是显性。如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鉴定一株非糯性水稻、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头黑色公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回答:
(1)可借助显微镜进行直接鉴定的是     (填“非糯性水稻”“高茎豌豆”或“黑色公牛”),可以选取该生物的    进行检查。
(2)高茎豌豆和黑色公牛两类生物中鉴定步骤比较简便的是      。
(3)在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该黑色公牛的鉴定,可设计杂交实验方案:
 。
预测实验结果:                                  
题型三 基因型、表型的推导及相关计算
1.由亲代推子代或由子代推亲代
双亲类型 亲代基因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
都是杂合子 Bb×Bb 显性∶隐性=3∶1
测交类型 Bb×bb 显性∶隐性=1∶1
至少一方为 显性纯合子 BB×BB或BB×Bb 或BB×bb 只有显性性状
都为隐性纯合子 bb×bb 只有隐性性状
2.由子代推亲代基因型的解题思路
3.[2021·湖北卷] 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 酒窝是由人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所决定,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
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
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50%
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
题型四 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
1.杂合子Dd连续自交,过程如下:
(1)第n代的比例分析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所占 比例 1/2n 1- 1/2n 1/2- 1/2(n+1) 1/2- 1/2(n+1) 1/2+ 1/2(n+1) 1/2- 1/2(n+1)
(2)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曲线图如下:
图中a、b、c依次为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杂合子。
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杂合子的占比趋向于0,纯合子的占比趋向于1,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占比趋向于1/2。
2.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自由交配问题的三种分析方法:如某种生物基因型AA占1/3,Aa占2/3,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AA的比例。
(1)列举(棋盘)法:在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分别列出雌、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分析每种杂交类型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然后综合分析所有后代中基因型和表型的比例。
1/3AA(♀) 2/3Aa(♀)
1/3AA(♂) 1/9AA 1/9AA、1/9Aa
2/3Aa(♂) 1/9AA、1/9Aa 1/9AA、2/9Aa、1/9aa
子代基因型及概率:AA=4/9、Aa=4/9、aa=1/9
子代表型的概率:A_=8/9、aa=1/9
(2)配子比例法:1/3AA个体产生一种配子A;2/3Aa个体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A和a,所占比例均为1/3,则A配子所占比例为2/3,a配子所占比例为1/3。如下:
由图可知:F1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4∶4∶1;F1表型的比例为A_∶aa=8∶1。
(3)遗传平衡法
根据“等位基因的频率=相应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推知,亲代中A的基因频率=1/3+1/2×2/3=2/3,a的基因频率=1-2/3=1/3。然后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亲代和子代的基因频率相同,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平方=(1/3)2=1/9,AA的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平方=(2/3)2=4/9,Aa的基因型频率=2×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2×2/3×1/3=4/9,表型及比例为8/9A_、1/9aa。
3.连续自交、自由交配、淘汰隐性个体后杂合子占的比例
连续 自交 自由 交配 连续自交并逐代 淘汰隐性个体 自由交配并逐代 淘汰隐性个体
P 1 1 1 1
F1 1/2 1/2 2/3 2/3
F2 1/4 1/2 2/5 2/4
F3 1/8 1/2 2/9 2/5
F4 1/16 1/2 2/17 2/6
Fn 1/2n 1/2 2/(2n+1) 2/(n+2)
4.[2024·湖北武汉月考] 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均分为①②两组,进行如下处理: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自由传粉。则①②两组的植株上基因型为AA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6B.1/2、4/9
C.1/6、1/9D.4/9、1/2
5.[2024·浙江嘉兴期中] 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均分为4组,分别进行不同的遗传实验,各组子代的Aa基因型频率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第一组为连续自交
B.第二组为连续随机交配
C.第三组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D.第四组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共114张PPT)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课标要求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并推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实质(迁移·提能类)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的主要题型(迁移·应用类)
作业手册
备用习题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实质(迁移·提能类)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
闭花
[提醒]玉米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雌雄同株异花,便于人工授粉;②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③相对性状
易于区分;④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
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基本步骤
(1)操作图示
(2)操作流程
人工传粉
未成熟花
外来花粉
[提醒]人工去雄应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
3.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相对
显性
性状分离
遗传因子
成对
成单
成对的遗传因子
随机
[提醒]提出问题是建立在杂交和自交实验基础上的,不包括测交实
验;演绎过程不等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进行实
验,对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4.基因的分离定律
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有性生殖
同源染色体
等位
姐妹染色单体
相同
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______、配子的
_______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分离
随机
(2)方法步骤
过程 操作要点
取两个小桶 编号为甲、乙,分别模拟________________
分装彩球 在甲、乙两小桶内均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分别模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彩球 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__________
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性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数量相等
充分混合
过程 操作要点
随机取球 分别从甲桶、乙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
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
字母组合
重复实验 将抓取的彩球__________,摇匀,重复做30次以上
统计结果
等位基因分离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放回原桶
(续表)
[提醒]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两个小桶内的两种彩
球的总数可以不相等。
【考点易错】(明辨析)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
[解析] 豌豆为自花、闭花传粉植物,去雄应在开花前进行。
(2)的表型比为 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
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例为 最能说明基
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
[解析] 相对性状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狗的长毛
和卷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4)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型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
×
[解析] 孟德尔根据子代中不同个体表型及比例来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5)杂合子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之比是 。( )
×
[解析] 一般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
【长句拓展】(练思维)
1.[必修 “拓展应用”] 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
糯性的现象,是否属于性状分离?判断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不属于,因为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花粉
属于配子而非后代,该现象证明其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但不属于性
状分离现象
2.[必修 “思维训练”] 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
植株,已知该种花卉是自花传粉植物,且该紫花植株为杂合子,获得
开紫花的纯种植株的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一: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
素处理,保留紫花的品种。方法二: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并筛选,
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1.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2.与交配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
命题角度一 考查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及假说—演绎法
1.玉米为雌雄异花的植物,豌豆是雌雄同花的植物,二者的茎秆都有
高矮之分,分别将高茎和矮茎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不考虑变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矮茎玉米上所结的 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则矮茎一定是隐性性状
B.若高茎玉米上所结的 都是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一定是显性
C.若高茎豌豆的都是高茎,矮茎豌豆的 都是矮茎,则无法判断茎
秆的显隐性
D.若高茎豌豆的 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则该高茎豌豆一定为杂合子

[解析] 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二者随机受粉,若矮茎玉米
为杂合子,则其上所结的 可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故矮茎可能是
显性性状,A错误;若高茎玉米上所结的 都是高茎,说明无论高茎
玉米自交,还是与矮茎玉米杂交,后代都是高茎,推断高茎为显性
性状且亲本高茎玉米为纯合子,B正确;豌豆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
高茎豌豆自交后代都是高茎,说明其是纯合子,矮茎豌豆自交后代
都是矮茎,说明其也是纯合子,由于间行种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
豆之间没有互相受粉,因此无法判断显隐性,C正确;高茎豌豆自交
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高茎为显性性状,并且亲本高茎豌豆为杂合
子,D正确。
2.[2024·湖南长沙联考]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遗传现象
C.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若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
传因子分离,则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个体的数量比接近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解析] 孟德尔未提出“基因”这一概念,A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不
能解释连锁互换等现象,B错误;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
过程:若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
种性状,性状比例接近 ,C错误;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
本杂交和 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D正确。
遗传中核心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题后归纳]
命题角度二 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3.水稻有糯性品系和非糯性品系,非糯性对糯性 是显性。糯性
品系的米粒含有支链淀粉,用碘液处理后呈红褐色,非糯性品系的米
粒含有直链淀粉,用碘液处理后呈蓝黑色。B、 基因的遗传效应在花
粉粒中已经表现出来。下列实验的结果为“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配子形
成时”提供直观证据的是( )
A.取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颜色
B.用糯性品系的花粉对非糯性纯合纯合品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
检测米粒颜色
C.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
米粒颜色
D.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杂合非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
液检测米粒颜色

[解析] 由题意可知,B、 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花粉粒中已经表现,因
此“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时”最直接的证据是取杂合非糯性
水稻的花粉镜检,A正确;用糯性品系的花粉对非糯性纯合品系的母
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米粒颜色,不能证明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
配子形成时,B错误;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糯性水稻的母本进
行授粉,用碘液检测米粒颜色,只能提供间接证据,C错误;用杂合
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杂合非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用碘液检测
米粒颜色,只能提供间接证据,D错误。
4.[2024·四川内江模拟] 马铃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某二倍体马铃
薯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指植物自花传粉后不会产生种子的现象)。
该二倍体马铃薯某性状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受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
现用甲、乙 两种该二倍体马铃薯品系完成相关实验。回答下
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
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甲的花未成熟时进行套袋,采集乙的成熟花粉涂抹在甲成熟雌蕊的柱头上,再套袋
[解析] 若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即异花传粉,进行
人工授粉时,应在甲的花未成熟时进行套袋(避免其他花粉对实验
造成影响),由于存在自交不亲和,所以无须去雄,待甲雌蕊成熟
时,采集乙的成熟花粉涂抹在甲的柱头上,再套袋。
(2)若要用甲、乙两种马铃薯品系验证分离定律,写出实验思路和
预期结果。
[答案] 用甲、乙品系杂交获得,再用 与乙品系测交,观察并记录
的表型及其比例。; 中野生型∶突变型 。
[解析] 由于存在自交不亲和,所以不能用自交的方法验证分离定律,
可通过测交或观察配子的形成情况或通过单倍体育种验证分离定律,
就本实验而言,测交相对简单。实验思路:用甲、乙品系杂交获得
,再用与乙品系测交,观察并记录 的表型及其比例。
预期结果:中野生型∶突变型 。
[题后归纳]
“四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自交法: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性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仅限于花粉期能有性状表现的基因):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产生2种表型且比例为 ,则符合分离定律。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的主要题型(迁移·应用类)
题型一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 子代所
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同性状 子代所出现的
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性状分离比为 其中“3”对应
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合理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1.[2024·广东广州联考] 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
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
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
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代性状。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
______性状;若子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性
分别从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种子,种植,杂交,观察其后代叶片性状,后代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
[解析] 甲同学是利用自交法判断显隐性,即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若子
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
亲本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可再设置杂交实验判断,杂交后代
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
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叶形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叶,则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解析] 乙同学利用杂交实验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若杂交后代只表现
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若杂交后代同时表现出两种性状,则不
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3)丙同学选用一株常态叶玉米与一株皱叶玉米杂交,得到的子代
中既有常态叶植株又有皱叶植株,据此能否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若
不能,请以子代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常态叶性状的显
隐性(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不能;选择子代中常态
叶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中常态叶植株∶皱叶
植株 ,则常态叶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常态叶植株,则常
态叶为隐性性状
[解析] 杂交子代中既有常态叶植株又有皱叶植株,则说明亲本为显性
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根据该实验无法判断显隐性,但是根据测交
结果,子代两种植株中,一种为显性杂合子,一种为隐性纯合子,所
以可选择常态叶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中常态
叶植株∶皱叶植株 ,则常态叶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常态叶
植株,则常态叶为隐性性状。
题型二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1.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2.测交法——若待测对象为雄性动物,则可与多个表现隐性性状的雌性
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3.花粉鉴定法——此法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植物。如非糯性与糯性水
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
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 花粉 单倍体幼苗 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

2.[2024·福建泉州质检] 某农场主要有以下动植物:水稻、豌豆和牛。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糯性花粉
遇碘液呈橙红色),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牛的黑色对棕色是显
性。如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鉴定一株非糯性水稻、一株高茎豌豆和一
头黑色公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请回答:
(1)可借助显微镜进行直接鉴定的是____________(填“非糯性水稻”
“高茎豌豆”或“黑色公牛”),可以选取该生物的______进行检查。
非糯性水稻
花粉
[解析] 在这三类生物中,水稻的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呈蓝黑色,糯性花粉
遇碘液呈橙红色,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花粉的颜色来直接鉴定水稻是
否纯合,如果滴加碘液后没有出现橙红色花粉,则该非糯性水稻为纯合
子;如果滴加碘液后出现橙红色花粉,则该非糯性水稻为杂合子。
(2)高茎豌豆和黑色公牛两类生物中鉴定步骤比较简便的是_______
___。
高茎豌豆
[解析] 要鉴定高茎豌豆是显性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法,也可用
自交法。豌豆是严格闭花、自花传粉植物,直接种植让其自交,然后观
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鉴定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如果
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该高茎豌豆为杂合子;如果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
则该高茎豌豆为显性纯合子。而鉴定黑色公牛是否纯合需让其与母牛
交配,母牛生下小牛后再观察统计小牛的表型及比例,过程较烦琐。
(3)在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为了在一个配
种季节里完成该黑色公牛的鉴定,可设计杂交实验方案: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该黑色公牛与多头棕色母牛交配
若后代全部为黑色牛,说明该黑色公牛可能是纯合子;若后代中既有黑色牛,又有棕色牛,说明该黑色公牛是杂合子。
[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为了在一个配种
季节里完成该黑色公牛的鉴定,应将该黑色公牛与多头棕色母牛交配,
这样可在一个配种季节里产生多头后代。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①全
部为黑色牛,此结果说明该黑色公牛可能是纯合子;②既有黑色牛,又
有棕色牛,此结果说明该黑色公牛为杂合子。
题型三 基因型、表型的推导及相关计算
1.由亲代推子代或由子代推亲代
双亲类型 亲代基因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
都是杂合子
测交类型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 合子 只有显性性状
都为隐性纯合子 只有隐性性状
2.由子代推亲代基因型的解题思路
3.[2021·湖北卷] 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 酒窝是由人
类常染色体的单基因所决定,属于显性遗传。甲、乙分别代表有、无
酒窝的男性,丙、丁分别代表有、无酒窝的女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甲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窝
B.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无酒窝
C.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
D.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酒窝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基因用
A、表示,故有酒窝的基因型为或,无酒窝的基因型为 ,则
甲、丙的基因型均为或,乙、丁的基因型为 。若甲与丙结婚,
生出的孩子不一定都有酒窝,A错误;若乙与丁结婚,生出的孩子的
基因型都是 ,都无酒窝,B正确;若乙与丙结婚,生出的孩子有酒
窝的概率是或 ,C错误;若甲与丁结婚,生出一个无酒窝
的男孩,则甲的基因型为 ,为杂合子,D错误。
题型四 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
1.杂合子连续自交,过程如下:
(1)第 代的比例分析
杂合 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 个体 隐性性状
个体
所占 比例
(2)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曲线图如下:
图中、、 依次为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杂合子。
当 趋向于无穷大时,杂合子的占比趋向于0,纯合子的占比趋向于1,显性
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占比趋向于 。
2.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自由交配问题的三种分析方法:如某种生物基因型,,个
体间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的比例。
(1)列举(棋盘)法:在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分别列出雌、雄个体
可能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分析每种杂交类型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然
后综合分析所有后代中基因型和表型的比例。
(2)配子比例法: 个体产生一种配子A;个体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A和 ,所占比例均为,则A配子所占比例为, 配子所
占比例为 。如下:
由图可知:基因型及比例为; 表型的比例为

(3)遗传平衡法
根据“等位基因的频率相应纯合子基因型频率 杂合子基因型频
率”推知,亲代中A的基因频率, 的基因频率
。然后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亲代和子代的基因频
率相同,子代中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的平方 ,
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的平方, 的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 ,表型及比例为
、 。
3.连续自交、自由交配、淘汰隐性个体后杂合子占的比例
连续自交 自由交配 连续自交并逐代 淘汰隐性个体 自由交配并逐代
淘汰隐性个体
1 1 1 1
4.[2024·湖北武汉月考] 将基因型为 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
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均分为①②两组,进行如下处理:
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植株间自由传粉。则①②两组的植株
上基因型为 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 B.、 C.、 D.、

[解析] 基因型为 的水稻自交,得到的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
去掉隐性个体,则基因型为的个体占,基因型为的个体占 。
①组全部让其自交:自交; 自交
、、、、 ,则基因型
为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②组让其自由传粉,可运用
“遗传平衡定律”来计算:A基因频率为,基因频率为 ,因此,基因
型为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
5.[2024·浙江嘉兴期中] 将基因型为 的水稻均分为4组,分别进行不
同的遗传实验,各组子代的 基因型频率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
A.第一组为连续自交
B.第二组为连续随机交配
C.第三组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D.第四组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解析] 第一组中各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依次为、、 ,
为连续自交,A正确;第二组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保持 不变,为
连续随机交配,B正确;第三组如果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则中所占的比例应是 ,C错误;第四组各代中杂合子所占
比例依次为、、 ,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D正确。
备用习题

1.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测定杂种豌豆F1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正反交
B.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
C.鉴定一只显性灰毛兔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D.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
[解析] 测定杂种豌豆F1的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测交法,A错误;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B正确;鉴定一只具有显性性状的动物是否是纯合子可用测交法,C正确;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D正确。
2. 如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 )
Aa 1A∶1a 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 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型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①中,故选A。

3.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植株甲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①符合题意;植株甲与全缘叶植株杂交,子代均为全缘叶,植株甲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②不符合题意;植株甲与羽裂叶植株杂交,子代表型比例为1∶1,说明是测交,亲本中一个是隐性纯合子,一个是杂合子,但不能确定哪种表型是隐性,③不符合题意;两种表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表型的比例为3∶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④符合题意,故选B。

4. 已知果蝇长翅和残翅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室中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果蝇只有长翅,乙瓶果蝇既有长翅又有残翅。由于忘贴标签,不清楚哪瓶果蝇是亲代,哪瓶果蝇是子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无论哪瓶果蝇为亲代,长翅一定是显性性状
B.无论哪瓶果蝇是亲代,甲瓶中长翅果蝇一定有杂合子
C.无论哪瓶果蝇是亲代,乙瓶中长翅果蝇一定有纯合子
D.可用甲瓶果蝇相互交配的实验结果判断哪瓶果蝇为亲代
[解析]设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为A、a。若甲瓶为亲代,乙瓶出现性状分离,长翅为显性,若甲瓶为子代,乙瓶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的长翅为显性性状,因此无论哪瓶果蝇为亲代,长翅一定是显性性状,A正确;若甲瓶为亲代,甲瓶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Aa(或AA和Aa),若甲瓶为子代,则甲瓶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Aa(或AA和Aa),B正确;若甲瓶为亲代,乙瓶中长翅的基因型是AA或Aa,若甲瓶为子代,乙瓶中长翅的基因型有AA,C正确;甲瓶无论是亲代还是子代,相互交配后子代均既有长翅也有残翅,故无法判断哪瓶果蝇为亲代,D错误。
5. 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
的变化

[解析] 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所以自交代数越多,纯合子所占比例越高,可用曲线a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越低,可用曲线c表示,而纯合子AA和aa的比例是相同的,所以b曲线可以表示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比例变化。故选C。
作业手册
(限时:20分钟)
题组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相关概念
1.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②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④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才是
显性性状,并不是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
状,如两个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①错误;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型
不一定相同,②错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③正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
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④正确;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
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⑤正确。综上分析,C正确。
2.[2024·江苏苏州期中]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
不符合 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解析]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会使2种类
型配子比例偏离,从而导致子二代不符合 的性状分离比,C
符合题意。

3.[2024·福建福州月考]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
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让 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
属于“检验推理”
B.摩尔根及其同事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演绎”过程
C.由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 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演绎”
过程
D.测交所得子代中高茎∶矮茎 ,由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所决定

[解析] 演绎是根据假说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若 产生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例接近 是“演绎推
理”,让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 属于“检
验推理”,A正确;摩尔根及其同事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推测控制
白眼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作
出假说”,B错误;由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 产生两种比例相等
的配子属于“作出假说”,C错误; 雌雄配子数量不等,D错误。
4.[2024·湖北黄石三模] 现有一只黑豚鼠,研究人员希望确定它是否携
带白毛隐性基因。已知该黑豚鼠的亲本都为黑豚鼠。以下方法中最佳
的是( )
A.将该黑豚鼠与另一只黑豚鼠交配,观察后代中是否出现白毛个体
B.寻找该黑豚鼠身上的白色毛发
C.将该黑豚鼠与白豚鼠交配,观察后代中是否出现白毛个体
D.观察该黑豚鼠的亲本所产后代中是否存在白毛个体

[解析] 检测动物待测个体基因型最常用的方法为测交法,即用待测
的黑豚鼠个体与白豚鼠(隐性个体)杂交,若后代出现白豚鼠,则
该黑豚鼠携带白毛隐性基因;若后代全为黑豚鼠,则该黑豚鼠很可
能不携带白毛隐性基因,C正确。
5.[2024·广东佛山二模] 菜心的花是两性花,花色是菜心的重要性状,
对提高种子纯度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用乳白花菜心和黄花菜心杂
交,均为黄花。 与亲本乳白花杂交,后代乳白花∶黄花
, 与亲本黄花杂交,后代绝大多数是黄花,但出现极少
量的乳白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菜心花色不同是因为叶绿体内色素含量不同
C.黄花为隐性性状,乳白花为显性性状
D.出现极少量乳白花可能是 去雄不彻底导致的

[解析] 乳白花菜心和黄花菜心杂交, 均为黄花,说明黄花为显性
性状,乳白花为隐性性状, 与亲本乳白花杂交,后代乳白花∶黄
花 ,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A、C错误;菜心花
色不同是因为液泡内色素含量不同,而不是叶绿体中色素含量不同,
B错误;与亲本乳白花杂交,后代乳白花∶黄花, 与亲本
黄花杂交,后代绝大多数是黄花,但出现极少量的乳白花,出现极
少量乳白花可能是去雄不彻底, 自交导致的,D正确。
6.[2024·浙江杭州模拟] 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批基因型及比例为 的玉米种子,种植后随机交配
产生 。某同学准备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进行上述玉米植株随机交配
产生 的模拟实验,下列各项中能够用于该模拟实验的是( )
A.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30个、白球30个
B.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30个、白球10个
C.甲容器中放黄球30个,乙容器中放白球30个
D.甲容器中放黄球30个,乙容器中放白球10个

[解析] 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30个、白
球30个,不符合产生的配子比例,A错误;
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30个、白球10个,
符合产生的雌配子中、 ,
雄配子中、 的比例,B正
确;甲容器中放黄球30个,乙容器中放白球30个,不符合题干随机
交配产生 的实验目的,C错误;甲容器中放黄球30个,乙容器中放
白球10个,不符合题干随机交配产生 的实验目的,D错误。
题组二 分离定律的应用
7.[2024·江西南昌月考]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 控制,
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
实验组 亲本表型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组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黄果为
C.实验组2的 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组3的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或

实验组 亲本表型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解析] 由实验组2或实验组3可知红果为显性性状,A错误;由实验
组的表型及比例可知,亲本基因型:红果为、黄果为 ,B错
误;实验组2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黄果为, 红果番茄均为
杂合子,C正确;实验组3的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是 ,D错误。
实验组 亲本表型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8.[2024·湖北咸宁期末] 苋菜的紫叶对绿叶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
因控制。现将多株紫叶苋菜与绿叶苋菜杂交,子一代中紫叶苋菜和绿
叶苋菜的数量比为 。如果让亲本紫叶苋菜自交,子一代中紫叶苋
菜和绿叶苋菜的数量比为( )
A. B. C. D.

[解析] 设苋菜紫叶由基因A控制,绿叶由基因 控制,由题意可知,
亲本中紫叶苋菜既有又有。将多株紫叶苋菜 与绿叶苋菜
杂交,子一代中紫叶苋菜和绿叶苋菜的数量比为 ,说明
亲本紫叶苋菜产生的A配子占,配子占 ,则亲本紫叶苋菜中
占,占,自交子代全为,占, 自交
子代占,占,故子代中 占
,占 ,即子代紫叶苋菜和绿叶苋菜的数量
比为 ,A、B、C错误,D正确。
9.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性状。用
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将 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
得到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有性状分离
B. 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
C.中性状分离比为
D.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

[解析] 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 会出现性状分离,
所以在中就出现了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 ,A正确,B错
误;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其中自交后代均为,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中红果肉个体占 ,紫果肉
个体占,中性状分离比为 ,C正确;由C项可
知,中红果肉个体占 ,杂合子占
,因此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 ,
D正确。
10.[2024·福建福州一模]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籽粒的饱满
与皱缩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将饱满玉米(甲)和皱缩玉米(乙)
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结果甲、乙所结籽粒都是既有饱满的,也有
皱缩的。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
A.甲、乙所结部分籽粒来源于自交
B.甲、乙中必然有一个为杂合子
C.甲与乙杂交的后代性状比例为
D.据乙所结饱满籽粒自交结果可推断性状的显隐性

[解析]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甲和乙在自然
状态下间行种植,既可自交,也可杂交,所结的
部分籽粒来自于自交,A正确;甲为饱满,乙为
皱缩,如果甲、乙都是纯合子,则表现为显性性
状的植株上所结籽粒只有一种性状,而实际上甲、乙所结籽粒都是
既有饱满的也有皱缩的,所以甲、乙中必然有一个为杂合子,B正确;
由于甲、乙中有一个为杂合子,另一个为隐性个体,二者杂交,后
代出现的性状比例为 ,C错误;如果饱满为显性性状,则乙上结
的饱满种子为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而如果饱满为隐性性
状,则乙上结的饱满种子自交子代全为饱满,所以据乙所结饱满籽
粒自交结果可推断性状的显隐性,D正确。
综合应用练
11.[2024·四川成都模拟] 现有一批基因型都相同的黄色豌豆种子
(黄色、绿色分别由和 基因控制,籽粒的颜色是子叶表现的性状)。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以这些豌豆种子和另一些黄色、绿色的豌
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这些黄色豌豆种子具体的基因组成。
(1)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
[解析] 结合实验目的拟定的课题名称为探究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
(2)探究方法(最简便的方法):________(填“杂交法”“自交法”或
“测交法”)。
自交法
[解析] 探究植物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自交法,即根据黄色豌豆自交
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来推测亲本基因型。
(3)实验步骤:
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开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
让其在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
[解析] 实验步骤: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②植株开花时,
让其在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
(4)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基因组成为 。
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和绿色,且比例接近 ,则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收获的种子全为黄色
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基因组成为
[解析] 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若收获的种子全为黄色,说明所播种的黄
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 ;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和绿色两种,且比例
接近,说明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 。
12.[2024·江苏南京模拟]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
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
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
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 茎的植株各1株 组别 杂交组合 交配组合
红花×红 花
红花×白 花 全为紫茎
白花×白 花 全为白花 由于虫害,
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最可
靠的判断依据是___组。
白色
A
[解析] 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
性状。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型的情况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
[解析] B组亲本中的任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
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 。
(3)由B组可以判定,该亲本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
[解析] 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中5红花 白花就代
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即显性基因∶隐
性基因。如果设显性基因为,则 。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判断依据
是______组。
紫茎
D、
[解析] 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
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
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 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5)如果组能正常生长繁殖,其 表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绿茎∶紫茎
[解析] 结合(4)的分析,可知绿茎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将
出现 的性状分离比。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或 的比例,试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解析] 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
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 三种情况;B组有
、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或 的比例。
快速核答案
考点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实质(迁移·提能类)
必备知识 精梳理
1.自花 闭花 (2)人工传粉 未成熟花 外来花粉 3.相对 显性 性状分离 遗传因子 成对 成单 成对的遗传因子 随机 4.等位基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有性生殖 同源染色体 等位 姐妹染色单体 相同 5.(1)分离,随机 (2)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性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数量相等 充分混合 等位基因分离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放回原桶
考点易错·明辨析
(1)× (2)× (3)× (4)× (5)×
长句拓展·练思维
1.不属于,因为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花粉属于配子而非后代,该现象证明其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但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2.方法一: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的品种。方法二: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并筛选,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典型例题 提能力
命题角度一 考查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及假说—演绎法
1.A 2.D
命题角度二 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3.A 4.(1)在甲的花未成熟时进行套袋,采集乙的成熟花粉涂抹在甲成熟雌蕊的柱头上,再套袋 (2)用甲、乙品系杂交获得,再用与乙品系测交,观察并记录的表型及其比例。 中野生型∶突变型
考点二 基因分离定律的主要题型(迁移·应用类)
题型一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典型例题 提能力
1.(1)显性 分别从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种子,种植,杂交,观察其后代叶片性状,后代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 (2)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叶形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叶,则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3)不能;选择子代中常态叶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中常态叶植株∶皱叶植株,则常态叶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常态叶植株,则常态叶为隐性性状
题型二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典型例题 提能力
2.(1)非糯性水稻 花粉 (2)高茎豌豆 (3)将该黑色公牛与多头棕色母牛交配,若后代全部为黑色牛,说明该黑色公牛可能是纯合子;若后代中既有黑色牛,又有棕色牛,说明该黑色公牛是杂合子
题型三 基因型、表型的推导及相关计算
典型例题 提能力
3.B
题型四 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
典型例题 提能力
4.B 5.C
题组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相关概念
1.C 2.C 3.A 4.C 5.D 6.B
题组二 分离定律的应用
7.C 8.D 9.B 10.C
综合应用练
11.(1)探究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 (2)自交法 (3)②让其
在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 (4)收获的种子全为黄色 所播种的黄色豌
豆种子基因组成为
12.(1)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 (3)
(4)紫茎 D、 (5)绿茎∶紫茎 (6)红花个体中既有纯
合子又有杂合子课时作业(二十) 基因的分离定律
1.C [解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并不是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如两个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错误;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②错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③正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④正确;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⑤正确。综上分析,C正确。
2.C [解析]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会使2种类型配子比例偏离1∶1,从而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C符合题意。
3.A [解析] 演绎是根据假说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是“演绎推理”,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属于“检验推理”,A正确;摩尔根及其同事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作出假说”,B错误;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作出假说”,C错误; 雌雄配子数量不等,D错误。
4.C [解析] 检测动物待测个体基因型最常用的方法为测交法,即用待测的黑豚鼠个体与白豚鼠(隐性个体)杂交,若后代出现白豚鼠,则该黑豚鼠携带白毛隐性基因;若后代全为黑豚鼠,则该黑豚鼠很可能不携带白毛隐性基因,C正确。
5.D [解析] 乳白花菜心和黄花菜心杂交,F1均为黄花,说明黄花为显性性状,乳白花为隐性性状,F1与亲本乳白花杂交,后代乳白花∶黄花=1∶1,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A、C错误;菜心花色不同是因为液泡内色素含量不同,而不是叶绿体中色素含量不同,B错误;F1与亲本乳白花杂交,后代乳白花∶黄花=1∶1,F1与亲本黄花杂交,后代绝大多数是黄花,但出现极少量的乳白花,出现极少量乳白花可能是F1去雄不彻底,F1自交导致的,D正确。
6.B [解析] 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30个、白球30个,不符合产生的配子比例,A错误;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30个、白球10个,符合产生的雌配子中Y=3/4、y=1/4,雄配子中Y=3/4、y=1/4的比例,B正确;甲容器中放黄球30个,乙容器中放白球30个,不符合题干随机交配产生F1的实验目的,C错误;甲容器中放黄球30个,乙容器中放白球10个,不符合题干随机交配产生F1的实验目的,D错误。
7.C [解析] 由实验组2或实验组3可知红果为显性性状,A错误;由实验组1 F1的表型及比例可知,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B错误;实验组2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Aa,C正确;实验组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是aa,D错误。
8.D [解析] 设苋菜紫叶由基因A控制,绿叶由基因a控制,由题意可知,亲本中紫叶苋菜既有AA又有Aa。将多株紫叶苋菜(A_)与绿叶苋菜(aa)杂交,子一代中紫叶苋菜Aa和绿叶苋菜aa的数量比为5∶1,说明亲本紫叶苋菜产生的A配子占5/6,a配子占1/6,则亲本紫叶苋菜中AA占2/3,Aa占1/3,2/3AA自交子代全为AA,占2/3,1/3Aa自交子代A_占1/3×3/4=1/4,aa占1/3×1/4=1/12,故子代中A_占2/3+1/4=11/12,aa占1/12,即子代紫叶苋菜和绿叶苋菜的数量比为11∶1,A、B、C错误,D正确。
9.B [解析] 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Aa自交获得F1,F1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在F1中就出现了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aa,A正确,B错误;F1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其中AA自交后代均为AA,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1/2Aa、1/4aa,F2中红果肉个体占1/3+2/3×3/4=5/6,紫果肉个体占1-5/6=1/6,F2中性状分离比为5∶1,C正确;由C项可知,F2中红果肉个体占1/3+2/3×3/4=5/6,杂合子占2/3×1/2=1/3,因此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1/3÷5/6=2/5,D正确。
10.C [解析]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甲和乙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既可自交,也可杂交,所结的部分籽粒来自于自交,A正确;甲为饱满,乙为皱缩,如果甲、乙都是纯合子,则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植株上所结籽粒只有一种性状,而实际上甲、乙所结籽粒都是既有饱满的也有皱缩的,所以甲、乙中必然有一个为杂合子,B正确;由于甲、乙中有一个为杂合子,另一个为隐性个体,二者杂交,后代出现的性状比例为1∶1,C错误;如果饱满为显性性状,则乙上结的饱满种子为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而如果饱满为隐性性状,则乙上结的饱满种子自交子代全为饱满,所以据乙所结饱满籽粒自交结果可推断性状的显隐性,D正确。
11.(1)探究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
(2)自交法
(3)②让其在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
(4)收获的种子全为黄色 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基因组成为Yy
[解析] (1)结合实验目的拟定的课题名称为探究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2)探究植物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自交法,即根据黄色豌豆自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来推测亲本基因型。(3)实验步骤: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②植株开花时,让其在自然状态下自花传粉;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4)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若收获的种子全为黄色,说明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YY;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和绿色两种,且比例接近3∶1,说明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Yy。
12.(1)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
(4)紫茎 D、E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解析] (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2)B组亲本中的任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即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2∶1。(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5)结合(4)的分析,可知绿茎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3∶1或1∶1的比例。课时作业(二十) 基因的分离定律
题组一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相关概念
1.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②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④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2024·江苏苏州期中]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3.[2024·福建福州月考]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让F1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属于“检验推理”
B.摩尔根及其同事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推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演绎”过程
C.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演绎”过程
D.测交所得子代中高茎∶矮茎=1∶1,由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所决定
4.[2024·湖北黄石三模] 现有一只黑豚鼠,研究人员希望确定它是否携带白毛隐性基因。已知该黑豚鼠的亲本都为黑豚鼠。以下方法中最佳的是 ( )
A.将该黑豚鼠与另一只黑豚鼠交配,观察后代中是否出现白毛个体
B.寻找该黑豚鼠身上的白色毛发
C.将该黑豚鼠与白豚鼠交配,观察后代中是否出现白毛个体
D.观察该黑豚鼠的亲本所产后代中是否存在白毛个体
5.[2024·广东佛山二模] 菜心的花是两性花,花色是菜心的重要性状,对提高种子纯度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用乳白花菜心和黄花菜心杂交,F1均为黄花。F1与亲本乳白花杂交,后代乳白花∶黄花=491∶501,F1与亲本黄花杂交,后代绝大多数是黄花,但出现极少量的乳白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菜心花色不同是因为叶绿体内色素含量不同
C.黄花为隐性性状,乳白花为显性性状
D.出现极少量乳白花可能是F1去雄不彻底导致的
6.[2024·浙江杭州模拟] 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1∶1的玉米种子,种植后随机交配产生F1。某同学准备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进行上述玉米植株随机交配产生F1的模拟实验,下列各项中能够用于该模拟实验的是 ( )
A.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30个、白球30个
B.甲、乙容器中均放黄球30个、白球10个
C.甲容器中放黄球30个,乙容器中放白球30个
D.甲容器中放黄球30个,乙容器中放白球10个
题组二 分离定律的应用
7.[2024·江西南昌月考]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实验组 亲本表型 F1的表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组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组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组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8.[2024·湖北咸宁期末] 苋菜的紫叶对绿叶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多株紫叶苋菜与绿叶苋菜杂交,子一代中紫叶苋菜和绿叶苋菜的数量比为5∶1。如果让亲本紫叶苋菜自交,子一代中紫叶苋菜和绿叶苋菜的数量比为 ( )
A.2∶1 B.3∶1 C.5∶1 D.11∶1
9.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性状。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F1中有性状分离
B.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
C.F2中性状分离比为5∶1
D.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
10.[2024·福建福州一模]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籽粒的饱满与皱缩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将饱满玉米(甲)和皱缩玉米(乙)在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结果甲、乙所结籽粒都是既有饱满的,也有皱缩的。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 )
A.甲、乙所结部分籽粒来源于自交
B.甲、乙中必然有一个为杂合子
C.甲与乙杂交的后代性状比例为3∶1
D.据乙所结饱满籽粒自交结果可推断性状的显隐性
综合应用练
11.[2024·四川成都模拟] 现有一批基因型都相同的黄色豌豆种子(黄色、绿色分别由Y和y基因控制,籽粒的颜色是子叶表现的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以这些豌豆种子和另一些黄色、绿色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这些黄色豌豆种子具体的基因组成。
(1)课题名称:               。
(2)探究方法(最简便的方法):    (填“杂交法”“自交法”或“测交法”)。
(3)实验步骤:
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开花时,               。
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
(4)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若            ,则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基因组成为YY。
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和绿色,且比例接近3∶1,则                 。
12.[2024·江苏南京模拟]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取90对 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 紫茎的植株各1株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型 交配组合 F1表型
A:30对 亲本 红花× 红花 36红花∶ 1白花 D:绿茎× 紫茎 绿茎∶紫 茎=1∶1
B:30对 亲本 红花× 白花 5红花∶ 1白花 E:紫茎 自交 全为 紫茎
C:30对 亲本 白花× 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 自交 由于虫害, 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    ,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型的情况是                   。
(3)由B组可以判定,该亲本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    。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    ,判断依据是    组。
(5)如果F组能正常生长繁殖,其F1表型的情况是            。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比例,试解释原因: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