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6 基因位置的判断及相关实验设计
1.(1)常 显 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都是3∶1 1/9 (2)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3∶1,雌果蝇中只有正常眼,雄果蝇中既有正常眼又有棒眼 在X染色体上 (3)XBXb和XBXB 含棒眼基因(Xb)的雄配子致死
[解析] (1)根据题意,灰体正常眼雌果蝇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交配得F1,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均为3∶1,可知该性状与性别无关,故体色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并且灰体为显性,亲本灰体基因型为EE,黄体基因型为ee。F2的雌雄果蝇中关于体色的基因型及比例均为EE∶Ee∶ee=1∶2∶1,F2中灰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灰体雌雄果蝇产生的配子均为2/3E、1/3e,后代出现黄体的概率为1/3×1/3=1/9。(2)由于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3∶1,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性只有正常眼,雄性既有正常眼又有棒眼,说明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故控制果蝇体色和眼型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若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F2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F1雌果蝇,而F2雄果蝇有正常眼和棒眼两种眼型,且比例为3∶1,可推断F1母本眼型的基因型为XBXb和XBXB。若F1父本有两种表型,F2雌性中只有正常眼一种表型,可能是因为父本产生的含棒眼基因(Xb)的雄配子致死。
2.D [解析] 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或AaXBXb和aaXbY或aaXBXb和AaXbY都符合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A正确;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则F1的结果可能是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或只有两种表型,两种表型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所以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B正确;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则性状与性别没有关联,F1每种表型都应该有雌雄个体,C正确;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BXab和XAbY符合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D错误。
3.(1)正交、反交结果相同
(2)仅雄株具备抗虫性 仅雌株具备抗虫性 不论雌雄均有抗虫和不抗虫性状,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1)根据正交、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可判断题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2)①若基因M位于Y染色体上,Y染色体只能传给后代雄性个体,因此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虫性状;②若基因M位于雄株中X染色体上,亲本雄株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后代雌性个体,因此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虫性状;③若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后代中不论雌雄均有抗虫和不抗虫性状。微专题6 基因位置的判断及相关实验设计
类型一 利用数据信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依据子代性别、表型的数量比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信息进行推断
1.[2024·河北石家庄月考] 为探究果蝇体色(E/e)和眼型(B/b)的遗传特性,某小组选择灰体正常眼雌果蝇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交配得F1,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F2 表 型 雌性 雄性
灰体 正常眼 黄体 正常眼 灰体 正常眼 灰体 棒眼 黄体 正常眼 黄体 棒眼
数 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1)根据F2的结果可推断,果蝇体色中的灰体由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是 。F2中灰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黄体的概率为 。
(2)根据 可知,控制果蝇体色和眼型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推断控制眼型的基因的位置可能是 。
(3)若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F2雄果蝇的表型以及比例可推断F1母本眼型的基因型为 ;若F1父本有两种表型,从配子的角度分析,F2雌性中只有正常眼一种表型的原因可能是 。
类型二 基因位置的实验探究
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即:
正反交实验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需一个杂交组合来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即:
隐性雌×
纯合显性雄
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1)基本思路一:“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隐性雌×
纯合显性雄
(2)基本思路二:“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杂合显性雌×
纯合显性雄
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
(1)设计思路:隐性的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型情况。即:
(2)结果
推断
2.[2023·浙江6月选考]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
B.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
C.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D.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3.[2024·河北衡水三模]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24),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有高茎和矮茎(由基因A、a控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用高茎感病植株和矮茎抗病植株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F1均为高茎抗病。F1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7∶1∶3∶1(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正交、反交实验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判断的依据是
。
(2)科研人员将某外源抗虫基因M导入该植物某雄株中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抗虫性状。为了确定基因M所在的染色体,通过最简单的杂交实验,测定后代的抗虫性。
①若后代中 ,
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 ,
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后代中 。 (共26张PPT)
微专题6
基因位置的判断及相关实验
设计
类型一 利用数据信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类型二 基因位置的实验探究
类型一 利用数据信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依据子代性别、表型的数量比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
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基因可
能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该
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信息进行推断
1.[2024·河北石家庄月考] 为探究果蝇体色和眼型 的遗传特
性,某小组选择灰体正常眼雌果蝇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交配得, 雌
雄果蝇随机交配得, 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 雌性 雄性 灰体正 常眼 黄体正 常眼 灰体正常眼 灰体棒 眼 黄体正 常眼 黄体棒
眼
数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1)根据 的结果可推断,果蝇体色中的灰体由____染色体上的___
性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灰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黄体的概率为_____。
常
显
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都是
表型 雌性 雄性 灰体正 常眼 黄体正 常眼 灰体正常眼 灰体棒 眼 黄体正 常眼 黄体棒
眼
数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解析] 根据题意,灰体正常眼雌果蝇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交配得,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均为 ,可知该
性状与性别无关,故体色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并且灰体为显性,
亲本灰体基因型为,黄体基因型为。 的雌雄果蝇中关于体色的
基因型及比例均为, 中灰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灰体雌雄果蝇产生的配子均为、 ,后代出现黄体的概率为
。
(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控制果蝇体色和眼型的基因在遗
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推断控制眼型的基因的位置可能是______
_______。
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雌果蝇中只有正常眼,雄果蝇中既有正常眼又有棒眼
在染色体上
表型 雌性 雄性 灰体正 常眼 黄体正 常眼 灰体正常眼 灰体棒 眼 黄体正 常眼 黄体棒
眼
数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解析] 由于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 ,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雌性只有正常眼,雄性既有正常眼又有棒眼,说明性状与
性别相关联,控制眼型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故控制果蝇体色和眼型
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表型 雌性 雄性 灰体正 常眼 黄体正 常眼 灰体正常眼 灰体棒 眼 黄体正 常眼 黄体棒
眼
数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3)若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根据 雄果蝇的表型
以及比例可推断母本眼型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 父本有
两种表型,从配子的角度分析, 雌性中只有正常眼一种表型的原因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含棒眼基因的雄配子致死
表型 雌性 雄性 灰体正 常眼 黄体正 常眼 灰体正常眼 灰体棒 眼 黄体正 常眼 黄体棒
眼
数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解析] 若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雄果蝇的 染色体
来自雌果蝇,而雄果蝇有正常眼和棒眼两种眼型,且比例为 ,可
推断母本眼型的基因型为和。若父本有两种表型,
雌性中只有正常眼一种表型,可能是因为父本产生的含棒眼基因
的雄配子致死。
表型 雌性 雄性 灰体正 常眼 黄体正 常眼 灰体正常眼 灰体棒 眼 黄体正 常眼 黄体棒
眼
数量 438 146 657 219 219 73
类型二 基因位置的实验探究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不考虑、 染色体同源区段)还是位于常染
色体上
(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
交的方法。即:
正反交实验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需一个杂交组合来判断基因的位置,则
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即:
隐性雌×纯合显性雄
2.基因是伴染色体遗传还是、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1)基本思路一:“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观察分析的性状。即:
隐性雌×纯合显性雄
(2)基本思路二:“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观察分析 的性状。即:
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
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染色体同源区段
(1)设计思路:隐性的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
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观察 表型情
况。即:
(2)结果推断
2.[2023·浙江6月选考]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型,其翅形长翅和
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
基因不位于 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只杂交获得
, 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
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若 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
染色体
B.若 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
染色体
C.若 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
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D.若 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
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
[解析] 假设用、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 每种表型
都有雌雄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和或和 或
和或和都符合 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
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A正确;若控制
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则 的结果可能是有两种表型为
雌性,两种为雄性或只有两种表型,两种表型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
个体,所以若 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
不可都位于 染色体,B正确;
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则性状与性别没有关联, 每种表型都应该有雌雄个体,C正确;若 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和符合 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D错误。
3.[2024·河北衡水三模]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 ,性别决定方式
为型。该植物有高茎和矮茎(由基因A、 控制)、抗病和感病
(由基因B、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用高茎感病植株和矮茎抗病植株
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均为高茎抗病。 的雌雄植株进行杂
交, 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
(不考虑基因位于、 染色体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
题:
(1)根据正交、反交实验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
不属于伴性遗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交、反交结果相同
[解析] 根据正交、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可判断题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
(2)科研人员将某外源抗虫基因 导入该植物某雄株中的某条染色体
上,使之具备抗虫性状。为了确定基因 所在的染色体,通过最简单
的杂交实验,测定后代的抗虫性。
①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仅雄株具备抗虫性
[解析] 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只能传给后代雄性个体,
因此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虫性状;
②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仅雌株具备抗虫性
[解析] 若基因位于雄株中染色体上,亲本雄株的 染色体只能传
给后代雌性个体,因此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虫性状;
③若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不论雌雄均有抗虫和不抗虫性状,则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若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后代中不
论雌雄均有抗虫和不抗虫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