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阶段检测(一)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第1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阶段检测(一)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第1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06 17:22: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阶段检测(一)试卷
温馨提醒: 1.本试卷共四大题,32小题,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2.在答题卷规定范围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金秋时节,校园的桂花尽情绽放,路过的同学感受到了浓郁的桂花香味。桂花香味的产生部位是(  )
A.眼 B.鼻 C.大脑 D.舌
2﹒“科学护眼齐行动,全民共筑光明梦”。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读写姿势要正确 B.不要躺卧看书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长时间打游戏
3﹒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数字“525”因谐音“我爱我”而被赋予特殊意义。轻声说“我爱我”,“轻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4﹒下列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拱桥的倒影 B.缩小的玩偶 C.雨后的彩虹 D.树下的光斑
5﹒2025年亚冬会“以冰点火”,将冰打磨成一定形状,使之能会聚太阳之光,采集亚冬之火。则冰的作用应该与哪个光学元件的作用相同(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平面镜
6﹒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盲人在盲道上行走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味觉 B.触觉 C.嗅觉 D.听觉
7﹒雨后的夜晚,走在有积水的路上。当迎着月光时,为了避让水洼,不要走地面上较亮的地方。下列光路中,能正确体现该情况下光的传播路线的是(  )
A. B.C. D.
8﹒我国研制出世界上首款“人造眼球”,其感光部件能够感受光线刺激,该部件相当于人眼球结构中的(  )
A.玻璃体 B.晶状体 C.视网膜 D.脉络膜
9﹒“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10﹒如图,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cm B.20cm C.30cm D.40cm
11﹒如图甲、乙、丙、丁是不同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B.乙、丙声音音色和音调均相同
C.乙、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D.丁声音是一种噪声
12﹒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湿地觅食,平静的水面映出它的身姿。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人看到白鹭倒影的光路是(  )
A B C D
13﹒小敏在家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可当成凸透镜,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看那支笔的笔尖。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移动,可以看到什么现象?根据你学习的知识判断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先看到虚像,后看到实像
B.笔尖一直变长变大
C.到某一位置时笔尖改变方向
D.笔尖先变长,后变短变小
14﹒家用小汽车的后视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后视镜中只能看到左侧车身,看不见车后马路上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后视镜的镜面应该(  )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
15﹒如图所示,轩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16cm
B.物体从u=32cm处向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光屏上的像先变大后变小
C.u=24cm时,将透镜遮挡住一部分,光屏上的像会变暗
D.8cm<u<16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16﹒国庆假期,小科同学跟随父母走进某采摘园,看到了金黄的柑橘挂满枝头的一派丰收景象。他摘下一个,闻到了特有的香味,送进嘴里尝起来,“酸酸甜甜”…
(1)小科看到金黄的柑橘挂满枝头的感觉器官是 。
(2)小科品尝到了柑橘的“酸酸甜甜”,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
(3)小科闻到了柑橘特有的香味,但农场主却很难感觉到种香味,这是因为 。
17﹒小科站在竖立的穿衣镜前1m处,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m。当他远离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科在镜中看到了妈妈的眼睛,妈妈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这面镜子看到小科的眼睛。
18﹒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科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
(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 (选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科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2)了解了小科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科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科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的原因。
19﹒如图所示的耳的结构图,当播放歌曲《强军战歌》,歌声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 ,再刺激我们耳内的 (填下面图中的序号)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从而形成听觉。若听神经受损造成的失聪 (填“能”或“不能”)借助助听器听到外界声音。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0﹒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音乐声是由轮胎的 产生的,音乐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目的是使轮胎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不同。
21﹒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小科同学在画图时忘了标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请你判断:图中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玻璃,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等于 度。
22﹒现在网络发达,各项电子工具的传播广泛,有同学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
(1)如图甲所示,视力正常的人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眼睛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分析两种情形的焦距大小,看近处时的焦距 看远处时的焦距。
(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 ,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3)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填字母)
A.物体成像的位置
B.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C.经过眼球折光系统所成像的性质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实验方法是 法;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
(3)如图丙所示,小明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逐渐变长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拨动钢尺,声音的音调变低,如果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拨动钢尺时,可能听不到,此时钢尺发出的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4)如图丁所示是一对土电话,它是由两个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土电话能通话说明 可以传声。
24﹒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1)实验时,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应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2)小科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她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分析小科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 ;
(3)小科接下来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你认为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 。
(4)将一束光沿BO射到O点,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25﹒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以及其他素材自制了投影仪模型和照相机模型。
(1)【器材选择】
①要选合适长度的纸筒来作为照相机模型的外纸筒。现有三种规格的纸筒,其长度分别为5cm、10cm、20cm,应选择 的纸筒。
②照相机模型中充当胶片的膜(a位置)应该用以下哪种素材制作 (填字母)。
A.全透明的塑料膜 B.绘画用的薄宣纸
C.白色不透光卡纸 D.黑色不透光卡纸
③实验室有焦距相同、直径不同的两种透镜,想让成像更加亮,应该选择直径较 (填“大”或“小”)的凸透镜制作照相机模型。
(2)【实验操作】完成模型制作后,小组成员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影像,发现成倒立的像。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 。
2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科用薄玻璃板、蜡烛、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科应选择图乙中蜡烛 来进行实验。
(2)如图丙所示,小科在测量蜡烛及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时(薄玻璃板的厚度可忽略不计),应测量哪两个点到玻璃板的距离 。
(3)小科按照上述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次数 1 2 3 平均值
蜡烛到平面镜距离(物距)/cm 5.0 7.4 8.6 7.0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距离(像距)/cm 4.9 7.5 8.5 7.0
请找出表格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
(4)在寻找像的过程中,小科同学观察到如图丁的结果,请你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27﹒为进一步探究“眼睛的成像规律”,小科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晶状体,如图甲所示。水凸透镜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自身厚度大小。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向水凸透镜里抽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射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并调整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 。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
(3)在所示实验场景下,小科把自己的眼镜给水凸透镜“戴上”,当从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后,他发现像再次变清晰了,由此判断小科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 。
A.在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C.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缺失了下半部分
D.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像仍然存在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28﹒(8分)根据本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的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若入射光方向不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 (选填“上升”或“下降”)。
(2)如图乙所示,“刷脸支付”成为了现在十分流行的支付方式,无需借助手机等工具,人为操作少,更加简单、高效。它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3)我们在课本上学过了牛顿色散实验,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形成七色光,如图丙所示。请思考,如果让红光和紫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凸透镜,红光的焦距是f红,蓝光的焦距是f蓝,则f红 f蓝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9﹒(5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从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1)画出S在水中所成的像S'(2分);
(2)将该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2分);
(3)标出凸透镜左侧的焦点F(1分)。
30﹒(8分)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 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 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请你指出,在 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
(4)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4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6秒钟才听到左面的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计算这个山谷的宽度是 米。
31﹒(6分)光纤传导是利用光线在光纤管中携带信号进行传递,光线在玻璃制成的光纤管壁反射前进,如图所示。由于光线每次碰到管壁都会发生折射,使部分光线射出光纤管,造成光纤管内光线能量的损耗,从而影响光纤传导的距离。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能损耗随着折射角的增大而减小。
(1)请在图乙中画出光线穿过玻璃光纤管壁折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2)请例举与“光线在光纤管中前进”的原理相同的现象: 。(举一例即可)
(3)判断下列哪种入射角度能使光线在光纤管中传播的距离更远,并说明理由: 。
32﹒(8分)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甲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
甲 乙
(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以下三种材料可选,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并说明理由。 。
材料 特 性
A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
B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
C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
(2)请在图乙中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画出定日镜的位置。
(3)针对该项目,同学们制定了相应的评价量表,请你补充完整“可调节性”这一评价要素。
评价要素 10分 6分 1 分
可调节性 能根据太阳光线的改变手动改变定日镜角度 不能改变定日镜角度
(4)太阳落山时即太阳光A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为了准确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平面镜应绕O点为轴 旋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阶段检测(一)答题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16﹒(1) (2) (3)
17﹒
18﹒(1) (2)
19﹒
20﹒
21﹒
22﹒(1) (2) (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 (2)
(3) (4)
24﹒(1)
(2)
(3)
(4)
25﹒(1)① ② ③ (2)
26﹒(1) (2)
(3) (4)
27﹒(1) (2)
(3) (4)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28﹒(1) (2) (3)
29﹒
30﹒(1)
(2) (3) (4)
31﹒(1)
(2)
(3)
32﹒(1)
(2)
(3)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阶段检测(一)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B A A B 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D B A C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16﹒(1)眼
(2)大脑(大脑皮层)
(3)大脑嗅觉中枢的适应
17﹒1 不变 能
18﹒(1)底面BC (2)会聚
19﹒振动 ④ 不能
20﹒振动 空气 音调
21﹒左 OG 30
22﹒(1)小于 (2)凹透 (3)A、B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转换 (2)真空不能传声 (3)次声波 (4)固体
24﹒(1)C
(2)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将板B沿ON向后折(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4)可逆
25﹒(1)①20 ②B ③大 (2)将投影片倒着插
26﹒(1)B (2)C、D (3)设置平均值一栏 (4)平面镜没有垂直白纸放置
27﹒(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 (3)近视 (4)ABD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28﹒(1)50° 上升 (2)实像 (3)大于
29﹒
30﹒(1)
(2)339 (3)空气温度低 (4)171
31﹒(1)
(2)平面镜成像
(3)丁图传播远,丁图中入射角大,对应的折射角大,损失的能量少,传播远
32﹒(1)选用材料C;该材料不透光,光反射率高,能将光定向反射到接收器
(2)
(3)能根据太阳光线的改变自动改变定日镜角度
(4)顺时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