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
人脑的高级功能
考点一
● 必备知识
1.(1)①对侧骨骼肌 ③倒置 正置
2.(1)大脑皮层 脊髓 交感 副交感
①自主神经 ②大脑皮层
(2)大脑皮层 下丘脑
【考点易错】
(1)× (2)× (3)× (4)× (5)√
[解析] (1)手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部的调控。(2)脑和脊髓共同调控着躯体的运动。(3)虽然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但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低级中枢同样可以完成一些非条件反射。(4)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长句拓展】
(1)当膀胱内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
(2)婴儿是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脊髓中排尿的低级中枢;腰椎受伤的病人是由于脊髓受伤导致传导功能异常,神经冲动不能传至大脑皮层,或大脑发出的信息无法传到膀胱,从而无法控制排尿行为
(3)膀胱中的牵张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低级排尿中枢→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脊髓低级排尿中枢→传出神经→逼尿肌、尿道内括约肌
● 典型例题
1.D [解析]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A正确;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它们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正确;脑中的高级中枢可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的活动,C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仍能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
2.D [解析] 说话、唱歌、咳嗽、屏气等活动必须靠随意呼吸运动配合,而睡眠时进行的呼吸运动属于自主呼吸运动,A错误;“植物人”的大脑皮层受损,无法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深度和频度,其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属于自主呼吸运动,B错误;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可进行节律性的自主呼吸运动,只是无法对其进行随意调控,因此自主呼吸运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自主呼吸运动的节律性由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调控,病人脑干受损后丧失自主呼吸能力,需要靠呼吸机维持肺部通气,D正确。
考点二
● 必备知识
2.(1)W V H S
(2)a— Ⅲ —A b— Ⅰ —D c— Ⅳ —C d— Ⅱ —B
3.(1)神经系统 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2)感觉性记忆 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3)神经递质 蛋白质 海马 新突触
4.(2)抑郁 抑郁症
【考点易错】
(1)√ (2)× (3)√ (4)× (5)√ (6)√
[解析] (2)长时记忆主要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4)动物也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学习和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而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 典型例题
1.A [解析] 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其损伤后,患者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声器官完全正常,能发出声音,但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A错误;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B正确;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此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因为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正确;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D正确。
2.C [解析]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递质,若脑内多巴胺含量长期下降可能会导致抑郁情绪产生,A正确;依题意,情绪异常表现为缺乏动力和快感缺失,果蝇求偶潜伏期延长,对享受甜味缺乏兴趣可能属于抑郁状态,B正确;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C错误;神经递质5-羟色胺可以促进愉快情绪和记忆力的产生,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阻断5-羟色胺的回收,增大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浓度,使5-羟色胺可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而起到缓解抑郁的作用,D正确。
经典真题·明考向
1.A [解析]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C、D不符合题意;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与交感神经活动无关,A符合题意。
2.A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而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故若脑干功能正常而脊髓受损,也无法完成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A错误;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故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B正确;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说明脑干可调节脊髓呼吸中枢,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正确;CO2属于体液调节因子,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刺激脑干加快呼吸频率,从而有助于二氧化碳排出,D正确。
3.(1)条件 耳→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 (2)分级调节 效应器和感受器 减弱 (3)⑥
[解析] (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的行为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的行为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兴奋传导的路径是耳(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刺激后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将兴奋传给肌肉(效应器)。(2)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⑤控制位于低级中枢脊髓的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图中④兴奋后可以经②将兴奋传给a(位于肌肉中),说明a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同时a可以经①将兴奋传给③,再传给b,说明a也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根据题中信息,中枢神经元④和⑤都可以使b收缩,兴奋传导途径分别是……④→②→a→①→③→b和……⑤→③→b,因此,切断图中箭头处神经纤维,b结构收缩强度会减弱。(3)根据(2)的分级调节过程分析可知,低级中枢脊髓会接收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因此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疗中,脑机接口获取了图中⑥(大脑皮层)发出的信号。第2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课标 要求 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考点一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固本·识记类)
1.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提醒]①K+外流后,细胞膜内K+浓度仍大于膜外;Na+内流后,膜外Na+浓度仍大于膜内。
②动作电位的产生遵循全或无的原则,有一个固定阈值,刺激达到这一阈值才能进一步激发钠离子通道,促使Na+正反馈式内流。
2.传导形式: (神经冲动)。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在神经纤维上: 向传导。
[提醒]在生物体的反射弧内,兴奋从感受器开始,在神经纤维上为单向传导。
(2)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的关系:
①在膜外方向 。
②在膜内方向 。
考点易错·明辨析
(1)将灵敏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在同一神经细胞的膜外侧,任意刺激两接点外侧一点产生兴奋,电流计指针都会偏转两次。()
(2)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形成与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有关。()
(3)[2024·江苏卷]骨骼肌细胞兴奋与组织液中Na+协助扩散进入细胞有关。()
(4)[2024·江苏卷]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其细胞膜内K+的浓度高于膜外。()
(5)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
长句拓展·练思维
[选择性必修1P31“拓展应用”]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
(1)研究表明,当改变枪乌贼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原因是 。
(2)若适当增加枪乌贼神经元外溶液中的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会 (填“增大”或“减小”)。
(3)若用Na+通道阻断剂处理神经纤维,后施加刺激,推测膜电位变化并分析原因: 。
1.[2024·湖南卷]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变化可影响其兴奋性,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即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值)后,才能产生兴奋。如图所示,甲、乙和丙表示不同环境下静息电位或阈电位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环境中细胞的动作电位峰值受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影响
B.环境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环境
C.细胞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后,钠离子通道才开放
D.同一细胞在环境乙中比丙中更难发生兴奋
2.[2024·湖南永州二模]河豚毒素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能特异性地抑制Na+通道,对K+通
道无直接影响。将一离体的神经纤维用含河豚毒素的溶液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通道和K+通道发挥作用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处理后神经纤维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C.处理后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D.处理后的神经纤维无法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兴奋产生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2)神经纤维膜外离子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
①细胞外K+浓度
影响静息电位
②细胞外Na+
浓度影响
动作电位
考点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固本·识记类)
1.突触的结构和类型
2.兴奋的传递
(1)过程
(2)兴奋传递的特点
(3)神经递质与受体
[提醒]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考点易错·明辨析
(1)突触由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2)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
(3)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再扩散到突触后膜均需要消耗能量。()
(4)[2021·辽宁卷]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6)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最终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
长句拓展·练思维
[选择性必修1P30“思考·讨论”]
(1)据资料分析,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 (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
(2)长期吸食毒品后,会造成吸食者难以戒断。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长期吸毒者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会减少,由此推测吸毒难以戒断的原因可能是 。
命题角度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2024·江苏卷]图示反射弧传导兴奋的部分结构,a、b表示轴突末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可能来自同一神经元,也可能来自不同神经元
B.a、b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a、b通过突触传递的兴奋都能经细胞膜传导到Ⅰ处
D.脑和脊髓中都存在图示这种传导兴奋的结构
2.[2023·海南卷]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
B.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C.药物W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
D.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
(1)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区别
比较项目 兴奋在离体神经 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 元间的传递
结构基础 神经元(神经纤维) 突触
信号形式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速度 快 慢
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2)其他影响神经冲动传递的原因分析
①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
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抑制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原因
a.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b.使神经递质失活。
c.使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等。
命题角度二兴奋传导、传递的综合分析
3.[2024·广东广州三模]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产生、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B.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C.唾液腺细胞上不具有与相关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中,肾上腺素可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
4.[2024·陕西西安二模]如图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
C.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D.在甲图中,兴奋在⑥处的传递是双向的
命题角度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5.[2024·福建福州二模]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毒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多巴胺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
D.可卡因阻碍多巴胺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抑制
考点三神经调节中膜电位的测量、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迁移·应用类)
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比较
(1)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相同位置
甲乙
如图甲所示情况,一般规定膜外电位为零电位,电表实际测得的是膜内的相对电位值。未受刺激时,膜内电位为负电位,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使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随后又恢复到负电位。所以测得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2)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外侧不同位置
丙丁
戊
如图丙所示情况,一般默认靠近电表的膜外电位(b处)为零电位。未受刺激时,两处膜外电位均为正电位,差值为0。受到刺激后,a点先产生动作电位,使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这样a、b处膜电位差就变为负值,随后a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正电位,a、b处膜电位差逐渐恢复至0。兴奋传至a、b之间时,a、b处膜电位差维持0不变。兴奋传至b点时,b点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a、b处膜电位差就变为正值,随后b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正电位,a、b处膜电位差逐渐恢复至0。所以测得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丁所示。但若设定a处膜外电位为零电位,则电位变化曲线正好相反,如图戊所示。
2.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
(1)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理
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d”时电流表的指针变化细化图如下:
(2)在神经纤维上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①如图A,若bc=cd,刺激c点,b、d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②如图B,若bc≠cd,刺激c点,导致b、d处兴奋不同步,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在神经细胞之间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命题角度一膜电位的测量方法
1.[2024·甘肃卷]图甲是记录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实验示意图。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适宜电刺激,可通过电极1和2在电位记录仪上记录到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如果在电极1和2之间的M点阻断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给予同样的电刺激时记录到的电位变化图是()
A.B.C.D.
2.[2024·山东青岛二模]科研人员分离出光敏通道蛋白C,并将其整合到神经纤维上(如图Ⅰ所示,甲、乙为电流表)。当整合成功的蛋白C吸收特定波长光子后,离子通道打开,可导致神经细胞兴奋。图Ⅱ表示神经纤维受到一次有效刺激后的动作电位变化情况(阈电位是指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C吸收特定波长光子后,会引起Cl-顺浓度梯度内流
B.图Ⅰ中神经纤维受到有效刺激后,乙电流表能够出现图Ⅱ所示的电位变化
C.若用特定波长光子刺激蛋白C,膜内电位能从a升到b以上,说明蛋白C整合成功
D.如果细胞外液中Na+浓度降低,图Ⅱ中c点对应的电位值将升高
命题角度二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
3.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甲神经纤维和图乙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处与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别刺激b、c处时,指针都偏转2次
B.分别刺激a、d处时,指针都偏转1次
C.神经递质在释放过程中消耗ATP
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处时
4.[2024·辽宁大连二模]花椒中含羟基甲位山椒醇,人们食用花椒后,该物质可激活皮下三叉神经纤维RA1,进而产生“麻”的感觉。图是三叉神经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麻”感觉的产生依赖于机体内完整的反射弧
B.三叉神经膜外Na+借助Na+通道蛋白内流产生神经冲动
C.若在M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
D.若将a点接至膜内,M点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考点四神经调节中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类)
1.电刺激法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特点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药物阻断”实验
探究某药物(如麻醉药)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可分别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置于突触处,依据其能否产生“阻断”效果作出合理推断。
1.[2024·广东茂名一模]家兔的减压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该反射弧中连接减压神经中枢的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某同学对已麻醉的家兔进行手术,并用电流刺激神经中枢后测定其血压变化,以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手术处理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减压神经 迷走神经 血压变化
甲组 + + 下降
乙组 - + 下降
丙组 + - 不变
注:“+”表示该神经完好,“-”表示剪断该神经。
A.手术离体部位要用蒸馏水浸润以维持反射弧活性
B.甲组电刺激麻醉家兔的神经中枢后出现减压反射导致其血压下降
C.该实验证明减压反射中减压神经是传出神经
D.减压反射可以缓解血压突然升高带来的变化
2.[2024·陕西咸阳三模]已知毒扁豆碱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某种箭毒能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发挥作用。欲探究兴奋在脊椎动物的神经—肌肉突触处是否为乙酰胆碱传递,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第1组 刺激骨骼肌的运动神经 乙酰胆碱释放,肌纤维收缩
第2组 提取乙酰胆碱并注入骨骼肌的动脉 肌纤维收缩
第3组 将毒扁豆碱与乙酰胆碱同时注入骨骼肌动脉 肌纤维收缩程度比第2组强
第4组 将某种箭毒与乙酰胆碱同时注入骨骼肌动脉 肌纤维收缩程度比第2组弱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第1组实验说明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
B.第2组实验肌纤维收缩时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第3组实验肌纤维收缩时肌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D.该实验证明神经—肌肉突触处可通过乙酰胆碱传递兴奋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4·浙江6月选考]以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状态和兴奋过程中,K+、Na+的内向流量与外向流量,结果如图所示。外向流量指经通道外流的离子量,内向流量指经通道内流的离子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过程中,K+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
B.兴奋过程中,Na+内向流量小于外向流量
C.静息状态时,K+外向流量小于内向流量
D.静息状态时,Na+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
2.[2024·广东卷]轻微触碰时,兴奋经触觉神经元传向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GABA。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不产生痛觉;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l-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l-)表达量改变,引起Cl-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l-浓度升高,此时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l-经Cl-通道外流,产生强烈痛觉。针对该过程(如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在抑制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
B.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l-经Cl-通道的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C.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兴奋性的
D.患带状疱疹后Cl-转运蛋白增多,导致轻触产生痛觉
3.[2024·甘肃卷]机体心血管活动和血压的相对稳定受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人在运动、激动或受到惊吓时血压突然升高,机体会发生减压反射(如下图)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减压反射的反射弧: 。
(2)在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 传递。
(3)血压升高引起的减压反射会使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 。
(4)为了探究神经和效应器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电信号还是化学信号,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①制备A、B两个离体蛙心,保留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剪断支配心脏B的全部神经;②用适当的溶液对蛙的离体心脏进行灌流使心脏保持正常收缩活动,心脏A输出的液体直接进入心脏B。
刺激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心脏A的收缩变慢变弱(收缩曲线见下图)。预测心脏B收缩的变化,补全心脏B的收缩曲线,并解释原因: 。
第3课时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课标 要求 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3.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考点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固本·识记类)
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第一运动区(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①管理身体 的随意运动。
②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内都有代表区。
③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 的,但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 的。
④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2)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①低级中枢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由 系统支配。
②高级中枢的调控: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 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2)调节内脏活动的各级中枢
[提醒]①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与它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相似,也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②在躯体运动及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过程中,还存在反馈调节。
考点易错·明辨析
(1)[2022·辽宁卷]手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的调控。()
(2)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着躯体的运动。()
(3)[2021·江苏卷]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4)自主神经系统可以自主控制内脏的有关活动。()
(5)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能调节摄食、体温、水平衡等主要生理过程。()
长句拓展·练思维
[选择性必修1P35“思考·讨论”]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能够感受到尿意并且控制排尿活动,请描述产生尿意的过程。
(2)婴儿与腰椎受伤的病人都可能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二者的原因却不相同,因为 。
(3)在进行某些医学检查时,为了使膀胱充盈,需要被检查者进行“憋尿”,请写出与“憋尿”有关的反射弧。 。
1.[2023·全国甲卷]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2.[2024·湖北武汉一模]随意呼吸运动指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深度和频度的呼吸运动,自主呼吸运动指不加任何意识控制的呼吸运动。临床上某些脑干受损的病人一旦入睡后呼吸运动就会停止,而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可进行节律性的呼吸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唱歌、咳嗽、睡眠等活动必须靠随意呼吸运动配合
B.“植物人”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属于随意呼吸运动
C.自主呼吸运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脑干受损后的病人需要靠呼吸机来维持肺部的通气
考点二人脑的高级功能(固本·识记类)
1.人脑的高级功能
(1)感知外部世界。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
(1)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2)言语区功能受损出现的症状(连线)
[注意](1)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左半球负责。
(2)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
3.学习和记忆
(1)概念:是指 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 的过程。
(2)记忆过程的四个阶段及其联系
(3)学习和记忆的物质、结构基础
4.情绪
(1)表现
(2)抑郁与抑郁症
考点易错·明辨析
(1)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不会说话,此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
(2)长时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3)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4)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由大脑中某一特定的脑区控制。()
(5)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6)[2024·河北卷]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1.[2022·山东卷]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2.[2024·江西宜春三模]研究表明,长期慢性压力会导致果蝇出现情绪异常,表现为缺乏动力和快感缺失。长期处于压力下的果蝇表现出明显更长的求偶潜伏期,明显对享受甜味缺乏兴趣,脑内多巴胺含量也减少。神经递质5-羟色胺可以促进愉快情绪和记忆力的产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脑内多巴胺含量长期下降可能会导致抑郁情绪产生
B.果蝇求偶潜伏期延长,对享受甜味缺乏兴趣可能属于抑郁状态
C.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递质,作用后可被突触后神经元回收
D.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作用于突触而起到缓解抑郁的作用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4·广东卷]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
A.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B.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
C.新突触的建立增加
D.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
2.[2023·山东卷]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
B.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
C.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体液中CO2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3.[2024·安徽卷]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该行为涉及机体的反射调节,其部分通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属于 反射。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视为抢跑,该行为的兴奋传导路径是 (填结构名称并用箭头相连)。
(2)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⑤控制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 。中枢神经元④和⑤的兴奋均可引起b结构收缩,可以推断a结构是反射弧中的 ;若在箭头处切断神经纤维,b结构收缩强度会 。
(3)脑机接口可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疗。原理是脑机接口获取 (填图中数字)发出的信号,运用计算机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解码信息输送给患肢,实现对患肢活动的控制。(共87张PPT)
第23讲
神经调节
第3课时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
高级功能
考点一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固本·识记类)
考点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固本·识记类)
经典真题·明考向
作业手册
备用习题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课标要求 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3.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考点一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固本·识记类)
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第一运动区(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①管理身体____________的随意运动。
②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内都有代表区。
③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______的,但头面部代表区
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______的。
④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对侧骨骼肌
倒置
正置
(2)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
脊髓
交感
副交感
①低级中枢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由________________
系统支配。
②高级中枢的调控: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自主神经
大脑皮层
(2)调节内脏活动的各级中枢
大脑皮层
下丘脑
[提醒]①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与它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相似,也
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②在躯体运动及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过程中,还存在反馈调节。
【考点易错】(明辨析)
(1)[2022·辽宁卷] 手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的调控。
( )
×
[解析] 手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部的调控。
(2)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分工明确,独立地调控着躯体的运动。
( )
×
[解析] 脑和脊髓共同调控着躯体的运动。
(3)[2021·江苏卷] 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 )
×
[解析] 虽然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但
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低级中枢同样可以完成一些非条件反射。
(4)自主神经系统可以自主控制内脏的有关活动。( )
×
[解析] 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
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5)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能调节摄食、体温、水平
衡等主要生理过程。 ( )
√
【长句拓展】(练思维)
[选择性必修 “思考·讨论”]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能够感受到尿意并且控制排尿
活动,请描述产生尿意的过程。
[答案] 当膀胱内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
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同时由
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
生尿意。
(2)婴儿与腰椎受伤的病人都可能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二者的原
因却不相同,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进行某些医学检查时,为了使膀胱充盈,需要被检查者进行
“憋尿”,请写出与“憋尿”有关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婴儿是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
脊髓中排尿的低级中枢;腰椎受伤的病人是由于脊髓受伤导致传导功
能异常,神经冲动不能传至大脑皮层,或大脑发出的信息无法传到膀
胱,从而无法控制排尿行为
膀胱中的牵张感受器 传
入神经 脊髓低级排尿中枢 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 脊髓低级排
尿中枢 传出神经 逼尿肌、尿道内括约肌
1.[2023·全国甲卷] 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
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
[解析]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A正确;人的中枢
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它们含有大量的神
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
特定的生理功能,B正确;脑中的高级中枢可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
枢的活动,C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人体脊髓完整而脑
部受到损伤时,仍能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
2.[2024·湖北武汉一模] 随意呼吸运动指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深度
和频度的呼吸运动,自主呼吸运动指不加任何意识控制的呼吸运动。
临床上某些脑干受损的病人一旦入睡后呼吸运动就会停止,而大脑皮
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可进行节律性的呼吸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唱歌、咳嗽、睡眠等活动必须靠随意呼吸运动配合
B.“植物人”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属于随意呼吸运动
C.自主呼吸运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脑干受损后的病人需要靠呼吸机来维持肺部的通气
√
[解析] 说话、唱歌、咳嗽、屏气等活动必须靠随意呼吸运动配合,
而睡眠时进行的呼吸运动属于自主呼吸运动,A错误;“植物人”的大
脑皮层受损,无法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深度和频度,其节律性的呼
吸运动属于自主呼吸运动,B错误;大脑皮层受损的“植物人”仍可进
行节律性的自主呼吸运动,只是无法对其进行随意调控,因此自主
呼吸运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自主呼吸运动的节律性由
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调控,病人脑干受损后丧失自主呼吸能力,需
要靠呼吸机维持肺部通气,D正确。
考点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固本·识记类)
1.人脑的高级功能
(1)感知外部世界。
(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
(1)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W
V
H
S
(2)言语区功能受损出现的症状(连线)
[答案] ⅢⅠⅣⅡ
[注意](1)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
维主要由左半球负责。
(2)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
识别等。
3.学习和记忆
(1)概念:是指__________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过程。
(2)记忆过程的四个阶段及其联系
神经系统
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感觉性记忆
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3)学习和记忆的物质、结构基础
神经递质
蛋白质
海马
新突触
4.情绪
(1)表现
(2)抑郁与抑郁症
抑郁
抑郁症
【考点易错】(明辨析)
(1)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不会说话,此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言语区的 区。( )
√
(2)长时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
×
[解析] 长时记忆主要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
关。
(3)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
成。( )
√
(4)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由大脑中某一特定的脑区
控制。( )
×
[解析] 动物也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学习和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
控制的,而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5)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 )
√
(6)[2024·河北卷] 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 )
√
1.[2022·山东卷]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
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 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
[解析] 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其损伤后,患者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
发声器官完全正常,能发出声音,但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A错误;
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
现生物节律失调,B正确;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大脑皮层的躯
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此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因为缩手反射
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正确;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
在脊髓,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D正确。
2.[2024·江西宜春三模] 研究表明,长期慢性压力会导致果蝇出现情绪
异常,表现为缺乏动力和快感缺失。长期处于压力下的果蝇表现出明
显更长的求偶潜伏期,明显对享受甜味缺乏兴趣,脑内多巴胺含量也
减少。神经递质 羟色胺可以促进愉快情绪和记忆力的产生。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脑内多巴胺含量长期下降可能会导致抑郁情绪产生
B.果蝇求偶潜伏期延长,对享受甜味缺乏兴趣可能属于抑郁状态
C.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递质,作用后可被突触后神经元回收
D.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作用于突触而起到缓解抑郁的作用
√
[解析]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递质,若脑内多巴胺含量长期下降可能
会导致抑郁情绪产生,A正确;依题意,情绪异常表现为缺乏动力和
快感缺失,果蝇求偶潜伏期延长,对享受甜味缺乏兴趣可能属于抑
郁状态,B正确;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突触前
神经元回收,C错误;神经递质 羟色胺可以促进愉快情绪和记忆
力的产生,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阻断 羟色胺的回收,增
大突触间隙羟色胺的浓度,使 羟色胺可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
而起到缓解抑郁的作用,D正确。
经典真题·明考向
1.[2024·广东卷] 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
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
改善的是( )
A.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B.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
C.新突触的建立增加 D.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
[解析]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长时记忆
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C、D不
符合题意;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与交感神经活动无关,A符合题意。
√
2.[2023·山东卷] 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
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
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
B.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
C.睡眠时呼吸运动能自主进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体液中 浓度的变化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而脊髓
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故若脑干功能正常而脊髓受
损,也无法完成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A错误;脊髓、脑干和大脑
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
级中枢,故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B正确;睡眠时呼吸运
动能自主进行,说明脑干可调节脊髓呼吸中枢,体现了神经系统的
分级调节,C正确;属于体液调节因子,体液中 浓度的变化
可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
刺激脑干加快呼吸频率,从而有助于二氧化碳排出,D正确。
3.[2024·安徽卷] 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
离弦的箭一样冲出。该行为涉及机体的反射调节,其
部分通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属于______反射。短
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 内起跑视为抢跑,该
行为的兴奋传导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并用箭头
相连)。
条件
耳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肌肉)
[解析] 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的行为是出生后
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需要
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听到发令枪响后起
跑的行为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兴奋传导的路径是
耳(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刺激后产生兴奋,经传入
神经将兴奋传至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将兴奋传
给肌肉(效应器)。
(2)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
元④和⑤控制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
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__________。中
枢神经元④和⑤的兴奋均可引起结构收缩,可以推断
结构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若在箭头处切断
神经纤维, 结构收缩强度会______。
分级调节
效应器和感受器
减弱
[解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⑤控制位于低级中枢脊髓的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图中④兴奋后可以经②将兴奋传给(位于肌肉中),说明 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同时可以经①将兴奋传给③,再传给, 说明 也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根据题中信息,中枢神经元④和⑤都可以使 收缩,兴奋传导途径分别是 和,因此,切断图中箭头处神经纤维, 结构收缩强度会减弱。
(3)脑机接口可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
疗。原理是脑机接口获取____(填图中数字)发出的信号,
运用计算机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解码信息输送给患
肢,实现对患肢活动的控制。
⑥
[解析] 根据(2)的分级调节过程分析可知,低级中枢脊髓会接收最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因此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
治疗中,脑机接口获取了图中⑥(大脑皮层)发出的信号。
备用习题
1.人类躯体运动的最高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主要分布于中央前回运动区。中央前回运动区有以下特点:①交叉性支配,即一侧皮层运动区支配对侧躯体的骨骼肌,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是双侧的;②功能定位精细,呈倒置安排,但头面部运动区的安排仍是正立的;③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呈正相关;④刺激所得的肌肉运动反应单纯,主要为少数个别肌肉的收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都是倒置的
B.中央前回运动区能控制多数头面部双侧的肌肉
C.手和五指的代表区较大,小腿和足的代表区较小
D.某些神经递质可作用于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
√
[解析]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是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正立的,A错误;手和五指的运动精细度高于小腿和足,结合题干“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可知,手和五指的代表区较大,小腿和足的代表区较小,C正确;神经递质为神经调节中的信号分子,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故某些神经递质可作用于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D正确。
2.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记忆不会被疾病完全消灭,它依然存在于大脑中,只是难以正确接入,可以通过激光激活神经元而被唤醒,意味着人失去的记忆可以恢复。如图是人类基于记忆的模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不会被疾病消灭的记忆应该不是瞬时记忆
B.激光激活的神经元可能是与记忆提取有关的神经元
C.人类决策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新突触的建立
D.可通过发展神经元激活技术恢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所有的记忆
√
[解析]瞬时记忆不形成突触等结构,会真正“消失”,因此不太可能被唤醒,A正确;激光激活神经元可唤醒记忆,而唤醒记忆是记忆被有效地提取出来的过程,B正确;人类在决策过程中需要依赖相关记忆,同时也会巩固相关记忆,可能会形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正确;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说,随着神经的消亡,有些记忆永久丧失,这些记忆是无法恢复的,D错误。
作业手册
(限时:20分钟)
题组一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2024·广东茂名一模] 脊髓、脑干、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
运动、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对维持人体内环境
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脊髓控制的运动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B.脑干是调节呼吸、维持体温平衡的基本中枢
C.输液扎针时不发生缩手反射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膀胱的排尿活动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并受意识控制
√
[解析] 控制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调控,
A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B错误;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
髓,而控制不缩手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
调节,C正确;膀胱的排尿活动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人可以有
意识地控制排尿,D正确。
2.[2024·山东济南一模] 在考试前,即使没有尿意,但为了避免考试中
途去厕所,有的同学可能会选择进考场前去排一次尿,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
A.该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B.排尿过程中,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C.此过程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和调控,排尿可以更完全
D.当有意识排尿时,排尿反射与脊髓无关,属于条件反射
√
[解析] 考试前的主动排尿说明大脑皮层对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的活
动起调控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A错
误;排尿过程中,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使膀胱缩小,B错误;
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排尿
过程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和调控,排尿可以更完全,C正确;当有意识
排尿时,大脑皮层控制脊髓,完成排尿反射,与脊髓有关,D错误。
3.[2024·江西南昌三模] 篮球队员在比赛中眼睛看准篮筐位置,经脑分
析处理信息传出信号给手臂完成精准投篮,这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
下列关于该反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C.精准投篮过程存在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D.该反射的反射弧中突触前膜释放的均为兴奋性神经递质
√
[解析] 在体内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传导,A错误;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B错误;精准投
篮过程中,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
控,C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
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D错误。
4.[2024·福建厦门二模] 分级调节是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一种常
见方式,如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分泌甲状腺激素;中枢神经
系统的不同部位也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神经中枢。以下相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 )
A.眨眼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受大脑皮层、脊髓等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
B.经过训练的战士可以长时间不眨眼,这是下丘脑控制下进行非条件
刺激学习的结果
C.紧张、寒冷等条件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方式相同
D.内脏活动也受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
级中枢
√
[解析] 眨眼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但也受大脑皮
层的控制,体现了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A错误;战
士经过训练可以长时间不眨眼,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的调控,B错误;肾上腺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不同于甲状腺激素分
泌的分级调节,C错误;内脏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也受神经
系统的分级调节,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D正确。
题组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
5.在脑血管病患者群体中,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而左侧肢
体偏瘫的患者语言功能大都正常。患者所出现的失语症中,最常见的是
运动性失语症,其次是听觉性失语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说明人的语言中枢多位于大脑左
半球
B.听觉性失语症常表现为可看懂文字,能理解别人的话,但不能用语言表
达自己
C.健康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其各功能分区可单独完成各自控制的语
言活动
D.某些动物可发出不同的声响来表达情感,因此它们也具有语言功能
√
[解析] 若患者可以看懂文字,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
思想,则为运动性失语症;若患者能说话,也能听到别人说话,但是听不
懂别人说话的内容,则为听觉性失语症,B错误。健康人大脑皮层的语
言中枢,其各功能分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C错误。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
之一,D错误。
6.[2024·辽宁大连模拟] 在大脑的深处,海马和相邻的脑区中,神经元
的网络就像是一台记忆的机器。这些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之间接收和
发送着名为“神经递质”的电化学信号。这些信号会从上一个神经元出
发,经过轴突和树突,抵达下一个神经元的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学习与记忆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的
B.第一级记忆停留时间延长就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
C.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D.临时记住的电话号码几分钟后就遗忘了,这属于感觉性记忆
√
[解析] 如同人脑的其他高级功能一样,学习和记忆也不是由单一脑
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的,A正确;第一级记忆
中的小部分信息经过反复运用、强化,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
延长,这样就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B正确;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
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
的脑区有关,C正确;感觉性记忆是转瞬即逝的,有效作用时间往往
不超过1秒,临时记住的电话号码几分钟后就遗忘了,这属于第一级
记忆,D错误。
7.[2024·江西九江三模] 古诗文中有诸多表达情绪和情感的佳作,如
“人逢喜事精神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绪活
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也受到内分泌活动的影响。同时,情绪状态
也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的效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精神爽”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跳和呼吸加快
B.情绪低落时,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受到影响,使学习效率降低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能参与了情绪调节的过程
D.神经递质功能的发挥会受到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影响
√
[解析] “精神爽”时,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跳和呼吸加快,A错
误;学习需要涉及一系列的神经元,情绪低落时,相关神经元的活
动受到影响,使学习效率降低,B正确;情绪激动、焦虑时,引起交
感神经兴奋,进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够
促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灵敏,可能参与了情绪调节的
过程,C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
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
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D正确。
8.[2024·北京顺义区一模] 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
言处理工具。在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的基础上, 可与人类聊
天交流,回答各领域专业知识,完成撰写论文等任务。下列关于人脑
与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远不如人脑
B. 不能产生情感、情绪和主观意识
C.人脑能够基于经验和多种环境刺激不断学习和适应
D.二者均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传递来构建认知功能
√
[解析] 人脑是非常复杂的,而 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远不如人脑,
A正确;只有大脑才产生情感、情绪和主观意识, 不能产生
情感、情绪和主观意识,B正确;学习和记忆也是脑的高级功能,是
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
程,C正确; 不能通过化学信号来构建认知功能,D错误。
综合应用练
9.[2024·湖北襄阳一模]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图甲是排尿反射
的反射弧示意图,其中,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由自主神经系统
控制,不受意识支配。尿道外括约肌由躯体运动神经控制,受意识支
配。图乙是图甲中膀胱及周围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排尿反射反射弧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膀胱逼尿肌、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
甲
乙
[解析]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
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排尿反射反射弧的效应器包
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膀胱逼尿肌、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
甲
乙
(2)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均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但尿道外
括约肌却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两类传出神经协调配合对机体排尿的
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突然受
惊吓后可能会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能保证尿液积累到一定量后自然、规律地进入尿道,又能使其受到意识控制,确保排尿活动适时、适宜
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暂时失去控制
甲
乙
[解析] 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均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但尿道
外括约肌却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两类传出神经协调配合对机体排
尿的积极意义是既能保证尿液积累到一定量后自然、规律地进入尿
道,又能使其受到意识控制,确保排尿活动适时、适宜。成年人突
然受惊吓后可能会尿失禁,原因是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暂时失去控
制,出现无意识排尿。
甲
乙
(3)图乙中,腹下神经释放的 (去甲肾上
腺素)一方面促进膀胱逼尿肌舒张,另一方面
也会促进尿道内括约肌收缩。同一神经递质在
两部位的效应截然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 (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与 刚
好相反,若使用药物抑制图乙中传出神经 的释放,可能带来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受的受体不同
尿液在膀胱滞留,机体对排尿活动的主动控制效果减弱
乙
[解析] 神经递质需要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
合才能起作用,受体不同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同一神经递质 在两部位的效应截然相反,
原因是接受的受体不同。(乙酰胆碱)
的作用效果与 刚好相反,结合题图可知
(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是一方面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尿道外括约肌收缩,若使用药物抑制图乙中传出神经 的释放,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尿液在膀胱滞留,机体对排尿活动的主动控制效果减弱。
乙
(4)进入尿道的尿液会刺激尿道感受器,神经冲动传入脊髓,进一
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促进逼尿肌收缩。膀胱逼尿肌收缩又促进尿液
进入尿道,再次传导兴奋到脊髓,如此反复。这一调节机制叫作____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这一调节机制对机体排尿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
正
促进尿液尽快排空
[解析] 进入尿道的尿液会刺激尿道感受器,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最
终促进排尿,这一调节机制叫作正反馈调节,这一调节机制对机体
排尿的意义是促进尿液尽快排空。
10.[2024·湖南长沙三模] 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能力(如记忆)减退
的情况也逐渐加重。褪黑素 是由松果体产生和分泌的一种激素。
已有研究显示,可调节记忆的形成。科学家继续深入研究了
对长时记忆的确切影响和机理。
(1)记忆是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才能形成。
大脑皮层
[解析] 大脑皮层属于人体最高级神经中枢,记忆的形成需要大脑皮
层的参与。
(2)科学家首先开发了一种测量小鼠长时记忆的体系:在容器中放
入2个相同的物品(A),将小鼠放入容器中 后取出(训练)。
后,取出容器中的1个A,在原来的位置放入另一种与A不同的物
品(B),将小鼠放回容器中,观察小鼠探索两个物品的时间,计算
鉴别指数 [小鼠探索B的总时长/探索A和B的总时长(测试)]。
与长时记忆的强弱呈正相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当 大致等于_____________时,表示小鼠几乎不具
有长时记忆。
如果小鼠经过训练之后记住了A,则测试过程中小鼠将会花更少的时间去探索A,而将更多时间用于探索B
0.5(或)
[解析] 首先建立小鼠对物品A的记忆,然后将其中一个物品A替换成
新的物品B,由于小鼠对B没有形成记忆,因此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
探索,而对其中的A将会花费更少的时间去探索,即长时记忆越强,
的值越大,二者呈正相关。当探索物品A和探索物品B所需的时间
几乎相当,说明小鼠对物品A没有形成长时记忆, 大致等于0.5。
(3)分别向小鼠注射 ,经过训练后进行测试,得到图甲所示结果。
图中对照组应做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说明, 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同实验组
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
[解析] 实验研究的是对小鼠的影响,实验组注射 ,对照
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同实验组。由柱状图结果可知,
处理以后小鼠的增大,说明 可以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
(4)在体内可被代谢为,药物 可抑制此代谢过程。用药物
处理小鼠,观察药物对和 效果的影响,得到图乙所示结果。
由此可知, 调节长时记忆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鼠体内被代谢为,增强小鼠长时记忆
[解析] 图乙所示,药物对对照组和 组几乎没有影响,但降低
了组小鼠的,代谢产物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 ,说明
在小鼠体内被代谢为, 增强小鼠长时记忆。
快速核答案
考点一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固本·识记类)
必备知识 精梳理
1.对侧骨骼肌 倒置 正置 2.(1)大脑皮层 脊髓 交感 副交感 ①自主神经 ②大脑皮层 (2)大脑皮层 下丘脑
考点易错·明辨析
(1)× (2)× (3)× (4)× (5)√
长句拓展·练思维
(1)当膀胱内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 (2)婴儿是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脊髓中排尿的低级中枢;腰椎受伤的病人是由于脊髓受伤导致传导功能异常,神经冲动不能传至大脑皮层,或大脑发出的信息无法传到膀胱,从而无法控制排尿行为 (3)膀胱中的牵张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低级排尿中枢 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 脊髓低级排尿中枢 传出神经 逼尿肌、尿道内括约肌
典型例题 提能力
1.D 2.D
考点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固本·识记类)
必备知识 精梳理
2.(1)W V H S (2)ⅢⅠⅣⅡ 3.(1)神经系统 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2)感觉性记忆 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第三级记忆 (3)神经递质 蛋白质 海马 新突触 4.抑郁 抑郁症
考点易错·明辨析
(1)√ (2)× (3)√ (4)× (5)√ (6)√
典型例题 提能力
1.A 2.C
经典真题·明考向
1.A 2.A 3.(1)条件 耳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肌肉) (2)分级调节 效应器和感受器 减弱 (3)⑥
题组一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B 2.C 3.C 4.D
题组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
5.A 6.D 7.A 8.D
综合应用练
9.(1)膀胱逼尿肌、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 (2)既能保证尿液积累
到一定量后自然、规律地进入尿道,又能使其受到意识控制,确保排
尿活动适时、适宜,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暂时失去控制 (3)接受
的受体不同 尿液在膀胱滞留,机体对排尿活动的主动控制效果减弱
(4)正 促进尿液尽快排空
10.(1)大脑皮层 (2)如果小鼠经过训练之后记住了A,则测试过
程中小鼠将会花更少的时间去探索A,而将更多时间用于探索B 0.5
(或) (3)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同实验组,增强小鼠的长时
记忆 (4)在小鼠体内被代谢为,增强小鼠长时记忆课时作业(三十五)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B [解析] 控制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调控,A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B错误;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而控制不缩手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正确;膀胱的排尿活动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D正确。
2.C [解析] 考试前的主动排尿说明大脑皮层对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控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A错误;排尿过程中,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使膀胱缩小,B错误;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排尿过程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和调控,排尿可以更完全,C正确;当有意识排尿时,大脑皮层控制脊髓,完成排尿反射,与脊髓有关,D错误。
3.C [解析] 在体内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传导,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B错误;精准投篮过程中,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控,C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D错误。
4.D [解析] 眨眼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但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体现了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A错误;战士经过训练可以长时间不眨眼,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B错误;肾上腺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不同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C错误;内脏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也受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D正确。
5.A [解析] 若患者可以看懂文字,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思想,则为运动性失语症;若患者能说话,也能听到别人说话,但是听不懂别人说话的内容,则为听觉性失语症,B错误。健康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其各功能分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C错误。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D错误。
6.D [解析] 如同人脑的其他高级功能一样,学习和记忆也不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的,A正确;第一级记忆中的小部分信息经过反复运用、强化,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延长,这样就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B正确;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正确;感觉性记忆是转瞬即逝的,有效作用时间往往不超过1秒,临时记住的电话号码几分钟后就遗忘了,这属于第一级记忆,D错误。
7.A [解析] “精神爽”时,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跳和呼吸加快,A错误;学习需要涉及一系列的神经元,情绪低落时,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受到影响,使学习效率降低,B正确;情绪激动、焦虑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够促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灵敏,可能参与了情绪调节的过程,C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减少常影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D正确。
8.D [解析] 人脑是非常复杂的,而ChatGPT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远不如人脑,A正确;只有大脑才产生情感、情绪和主观意识,ChatGPT不能产生情感、情绪和主观意识,B正确;学习和记忆也是脑的高级功能,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C正确;ChatGPT不能通过化学信号来构建认知功能,D错误。
9.(1)膀胱逼尿肌、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
(2)既能保证尿液积累到一定量后自然、规律地进入尿道,又能使其受到意识控制,确保排尿活动适时、适宜 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暂时失去控制
(3)接受NE的受体不同 尿液在膀胱滞留,机体对排尿活动的主动控制效果减弱
(4)正 促进尿液尽快排空
[解析]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排尿反射反射弧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膀胱逼尿肌、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2)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均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但尿道外括约肌却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两类传出神经协调配合对机体排尿的积极意义是既能保证尿液积累到一定量后自然、规律地进入尿道,又能使其受到意识控制,确保排尿活动适时、适宜。成年人突然受惊吓后可能会尿失禁,原因是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暂时失去控制,出现无意识排尿。(3)神经递质需要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受体不同作用效果可能不同。同一神经递质(NE)在两部位的效应截然相反,原因是接受NE的受体不同。Ach(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与NE刚好相反,结合题图可知Ach(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是一方面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尿道外括约肌收缩,若使用药物抑制图乙中传出神经Ach的释放,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尿液在膀胱滞留,机体对排尿活动的主动控制效果减弱。(4)进入尿道的尿液会刺激尿道感受器,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最终促进排尿,这一调节机制叫作正反馈调节,这一调节机制对机体排尿的意义是促进尿液尽快排空。
10.(1)大脑皮层
(2)如果小鼠经过训练之后记住了A,则测试过程中小鼠将会花更少的时间去探索A,而将更多时间用于探索B 0.5(或1/2)
(3)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同实验组 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
(4)MEL在小鼠体内被代谢为AMK,AMK增强小鼠长时记忆
[解析] (1)大脑皮层属于人体最高级神经中枢,记忆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2)首先建立小鼠对物品A的记忆,然后将其中一个物品A替换成新的物品B,由于小鼠对B没有形成记忆,因此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探索,而对其中的A将会花费更少的时间去探索,即长时记忆越强,DI的值越大,二者呈正相关。当探索物品A和探索物品B所需的时间几乎相当,说明小鼠对物品A没有形成长时记忆,DI大致等于0.5。(3)实验研究的是MEL对小鼠DI的影响,实验组注射MEL,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同实验组。由柱状图结果可知,MEL处理以后小鼠的DI增大,说明MEL可以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4)图乙所示,药物N对对照组和AMK组几乎没有影响,但降低了MEL组小鼠的DI,代谢产物组AMK能显著提高小鼠的DI,说明MEL在小鼠体内被代谢为AMK,AMK增强小鼠长时记忆。课时作业(三十五)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题组一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2024·广东茂名一模] 脊髓、脑干、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脊髓控制的运动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B.脑干是调节呼吸、维持体温平衡的基本中枢
C.输液扎针时不发生缩手反射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膀胱的排尿活动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并受意识控制
2.[2024·山东济南一模] 在考试前,即使没有尿意,但为了避免考试中途去厕所,有的同学可能会选择进考场前去排一次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B.排尿过程中,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C.此过程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和调控,排尿可以更完全
D.当有意识排尿时,排尿反射与脊髓无关,属于条件反射
3.[2024·江西南昌三模] 篮球队员在比赛中眼睛看准篮筐位置,经脑分析处理信息传出信号给手臂完成精准投篮,这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列关于该反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C.精准投篮过程存在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D.该反射的反射弧中突触前膜释放的均为兴奋性神经递质
4.[2024·福建厦门二模] 分级调节是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如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分泌甲状腺激素;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也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神经中枢。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眨眼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受大脑皮层、脊髓等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
B.经过训练的战士可以长时间不眨眼,这是下丘脑控制下进行非条件刺激学习的结果
C.紧张、寒冷等条件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相同
D.内脏活动也受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题组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
5.在脑血管病患者群体中,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而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语言功能大都正常。患者所出现的失语症中,最常见的是运动性失语症,其次是听觉性失语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说明人的语言中枢多位于大脑左半球
B.听觉性失语症常表现为可看懂文字,能理解别人的话,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
C.健康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其各功能分区可单独完成各自控制的语言活动
D.某些动物可发出不同的声响来表达情感,因此它们也具有语言功能
6.[2024·辽宁大连模拟] 在大脑的深处,海马和相邻的脑区中,神经元的网络就像是一台记忆的机器。这些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之间接收和发送着名为“神经递质”的电化学信号。这些信号会从上一个神经元出发,经过轴突和树突,抵达下一个神经元的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学习与记忆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的
B.第一级记忆停留时间延长就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
C.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D.临时记住的电话号码几分钟后就遗忘了,这属于感觉性记忆
7.[2024·江西九江三模] 古诗文中有诸多表达情绪和情感的佳作,如“人逢喜事精神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绪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也受到内分泌活动的影响。同时,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的效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精神爽”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跳和呼吸加快
B.情绪低落时,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受到影响,使学习效率降低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能参与了情绪调节的过程
D.神经递质功能的发挥会受到突触后膜上受体数量的影响
8.[2024·北京顺义区一模] ChatGPT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在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的基础上,ChatGPT可与人类聊天交流,回答各领域专业知识,完成撰写论文等任务。下列关于人脑与ChatGPT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ChatGPT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远不如人脑
B.ChatGPT不能产生情感、情绪和主观意识
C.人脑能够基于经验和多种环境刺激不断学习和适应
D.二者均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传递来构建认知功能
综合应用练
9.[2024·湖北襄阳一模]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图甲是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其中,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不受意识支配。尿道外括约肌由躯体运动神经控制,受意识支配。图乙是图甲中膀胱及周围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图甲中,排尿反射反射弧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 。
(2)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均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但尿道外括约肌却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两类传出神经协调配合对机体排尿的积极意义是 。成年人突然受惊吓后可能会尿失禁,原因是 。
(3)图乙中,腹下神经释放的NE(去甲肾上腺素)一方面促进膀胱逼尿肌舒张,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尿道内括约肌收缩。同一神经递质在两部位的效应截然相反,原因是 。Ach(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与NE刚好相反,若使用药物抑制图乙中传出神经Ach的释放,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
(4)进入尿道的尿液会刺激尿道感受器,神经冲动传入脊髓,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促进逼尿肌收缩。膀胱逼尿肌收缩又促进尿液进入尿道,再次传导兴奋到脊髓,如此反复。这一调节机制叫作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这一调节机制对机体排尿的意义是 。
10.[2024·湖南长沙三模] 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能力(如记忆)减退的情况也逐渐加重。褪黑素(MEL)是由松果体产生和分泌的一种激素。已有研究显示,MEL可调节记忆的形成。科学家继续深入研究了MEL对长时记忆的确切影响和机理。
(1)记忆是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需要 的参与才能形成。
(2)科学家首先开发了一种测量小鼠长时记忆的体系:在容器中放入2个相同的物品(A),将小鼠放入容器中1 min后取出(训练)。24 h后,取出容器中的1个A,在原来的位置放入另一种与A不同的物品(B),将小鼠放回容器中,观察小鼠探索两个物品的时间,计算鉴别指数(DI)[小鼠探索B的总时长/探索A和B的总时长(测试)]。DI与长时记忆的强弱呈正相关,原因是 。当DI大致等于 时,表示小鼠几乎不具有长时记忆。
(3)分别向小鼠注射MEL,经过训练后进行测试,得到图甲所示结果。图中对照组应做的处理是 。结果说明,MEL可以 。
(4)MEL在体内可被代谢为AMK,药物N可抑制此代谢过程。用药物N处理小鼠,观察药物N对MEL和AMK效果的影响,得到图乙所示结果。由此可知,MEL调节长时记忆的机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