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四川省眉山中学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四川省眉山中学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08 22: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届四川省眉山中学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4页;答题卷共2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选题 (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年是国际计量大会修订国际单位制的65周年,小明同学想对物理量和单位进行归类,下列物理量和单位的组合中,物理量是矢量且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的是(  )
A.路程m B.力N C.磁感应强度J D.电流A
2.智能手机内置运动传感器,让手机沿任意方向移动一下,便可显示三个维度的运动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甲同学的手机只能显示y轴方向的数据。若要利用他的手机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则释放手机的情形应为(  )
3、甲、乙两个小朋友在长度相同的两个平直滑梯上比赛。他们同时从滑梯顶端静止开始下滑,当甲滑至滑梯底端时,乙刚好滑至中点,他们的运动均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甲、乙(  )
A.滑到滑梯底端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B.滑到滑梯底端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
C.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2 D.所受合力之比为1∶2
4、图甲是莱芜一中尚清华同学站在接有力传感器的板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图中的O点表示他的重心。图乙是传感器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上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900N和300N,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
A.尚清华的重力可由b点读出,为300N
B.尚清华在b到c的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再处于失重状态
C.尚清华在双脚与板不接触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尚清华在b时刻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
5、7月9日,“全球最快高铁列车”的CR450动车组样车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上重磅亮相,其最高速度可超过450公里/小时。该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2、3、6、7号车厢为动力车厢,其余车厢无动力。每节动力车厢所提供驱动力大小均为F,每节车厢所受阻力大小均为f,各车厢的质量均为m。列车动力全开沿水平直轨道行驶时,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列车匀速行驶,则车厢间拉力均为零 B.若列车匀速行驶,则车厢间拉力均不为零
C.若列车匀加速行驶,则第3节车厢对第4节车厢的拉力大小为
D.若列车匀加速行驶,则第7节车厢对第8节车厢的拉力大小为
6、某斧头砍木块、刃部进入木块的截面如图所示,刃部左侧面与右侧面的夹角为,右侧面与木块水平表面垂直、斧头对木块的作用力竖直向下。当斧头刃部右侧面对木块的推力大小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斧头刃部左侧面对木块推力大小为 B.斧头刃部左侧面对木块推力大小为
C.斧头刃部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D.斧头刃部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7、利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物理方法。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x、v、a、t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甲图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根据乙图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根据丙图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根据丁图可求出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6m/s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计18分,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8、如图是工人在高层安装空调时吊运室外机的场景示意图。一名工人甲在A点向上拉绳子AO,另一名工人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拉住另一根绳子OB,防止空调撞墙。在吊运的过程中,地面上的工人乙在缓慢后退时缓慢放绳,室外机缓慢竖直上升,绳子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近似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AO上的拉力不断减小 B.绳子OB上的拉力不断增大
C.地面对工人乙的支持力不断增大 D.地面对工人乙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9、如图(a)所示,传送带以恒定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运行t=0时,将质量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到传送带顶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t=1s时,物体从传送带底端离开。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θ=37° B.传送带的长度为L=4m
C.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5 D.物体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热量Q=5J
10、射击中,子弹因空气阻力的作用会影响其运动状态。如图甲,某运动员先后两次在不同环境下从同一高度水平射出完全相同的子弹,每次子弹均从离开枪口开始计时,用表示子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其图像如图乙所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a、b两点对应的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均为,则(  )
A.过程中子弹沿竖直方向的位移比过程的大
B.过程子弹沿竖直方向的平均加速度比过程的大
C.时刻子弹所受合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比时刻的小
D.时刻子弹所受阻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比时刻的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1.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
实验步骤如下:
A.在漏斗内盛满水,旋松螺丝夹子,使水滴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落下;
B.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C.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D.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1)在步骤B中,当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
(2)若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为12.5Hz,读出其中几个连续的水滴的距离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m/s2,第3个水滴此时的速度大小v3= 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实验引起系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12、小敏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悬点与标尺零刻度对齐,他先读出不挂钩码时轻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个数,读出每次相对应的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利用所得数据做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值x与所挂钩码的个数n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每个钩码的质量为0.1kg,重力加速度。
(1)某次测量的标尺读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cm;
(2)由图像丙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由于弹簧自身有重量,该同学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弹簧的自重,这样导致劲度系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将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钩码,静止时弹簧伸长了l。如果将该轻质弹簧从正中间剪断,再将上端连在一起并固定,下端连在一起,在下端悬挂同样的钩码,如图所示。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静止时,每一段弹簧将伸长(  )
A. B. C.l D.2l
四、计算题(共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车后放置三角警告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司机及时减速。雨夜,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因为故障停车,在它正后方有一货车以2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视线不好,货车司机只能看清前方40m的物体,他的反应时间为0.6s,该货车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求
(1)从货车司机看清三角警示牌到货车最终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为避免两车相撞,故障车司机应将三角警示牌放置在故障车后的最小距离。
14、(12)随着皑皑白雪覆盖北疆大地,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内蒙古“雪搭子”周末滑雪里程积分赛在万众期待中火热启幕。这场横跨春节假期的冰雪盛宴,通过创新赛制与特色活动,为银装素裹的内蒙古注入了蓬勃的运动活力。在滑雪运动中,滑雪板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长,滑雪板下陷较多,使得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滑雪板速度变大时,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变小。如图所示,一运动员使用滑雪板从倾角的雪坡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滑下,滑至坡底B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面,最后停在C处。假设滑雪板速度小于6m/s时,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速度大于等于6m /s时,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经过B处前后瞬间速度大小不变,已知坡长AB=16.25m,重力加速度,。求:
(1)运动员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距离。
15、(1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2m/s运送工件,完全相同的工件从传送带最左端无初速度地放到传送带上。工件质量m=0.5kg,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当前一个工件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再从传送带最左端放上后一个工件。已知第10个工件刚好放上传送带最左端时,恰好第1个工件到达最右端。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每个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时间t;
(2)每个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Q;
(3)传送带的长度L。
试卷第1页,共3页
26届高三模拟预测一
物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C B C BD ABC BD
11.(1)8.6s
(2)52m
【详解】(1)设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则s=8s
反应时间为0.6s,总时间为0.6s+8s=8.6s
(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m=12m
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则m=80m
货车司机看清三角警示牌到货车最终停止全部距离为m
三角警示牌到故障车的距离为m=52m
12.(1)12m /s
(2)42m
【详解】(1)速度小于6m /s时,有
则有
速度大于等于6m /s时,有
则有
联立,解得v2=12m /s
(2)在水平雪地上运动,速度大于等于6m/s时,有
可得
速度小于6m/s时,有
则有
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距离
解得x=42m
13.(1)0.5s
(2)1J
(3)8.5m
【详解】(1)对工件,设加速度阶段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a
解得a=4m/s2
根据v=at
解得t=0.5s
(2)工件加速阶段位移x1,此过程传送带位移x2,相对位移大小为s
工件位移
传送带位移
相对位移
产生的热量
联立得,
(3)对第一个工件,从左端到右端匀速运动位移x3,有

联立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