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探索图形的规律》教学设计(表格式,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探索图形的规律》教学设计(表格式,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11 16: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名称 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小学校 教师姓名 黄强
学科学段 小学数学 课例名称 探索图形的规律
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和信息技术,使用各类魔方和网络画板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情况和位置规律。 2.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简单的情况找规律,逐步过渡到比较复杂的情况,经历由简入繁的思考过程,感知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难点:探素规律的归纳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但是对于把一个正方体切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且还要考虑表面涂色的情况,对孩子而言是缺少实际的操作经验的,在他们身边很难找到相应的实物进行操作演示,因此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这节课给孩子们准备了实物魔方,直接观察,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孩子想象中间部分的小正方体还是有困难,所以又借助网络画板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教法与学法 学法:观察法(观察魔方实物,自主探索各种涂色情况的数量和位置) 合作探究法(在四人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引发深层思考) 分析法(学生利用实物或者网络画板数形结合分析每种情况的结果 归纳法(观察算式之间的变化以及算式和棱长的关系,总结规律) 教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利用魔方进行观察) 媒体演示法(利用电子希沃展示课件,网络画板直观展示中间没有涂色的部分,发展空间观念) 启发法(引导学生将各类涂色情况的位置和数量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用熟悉的魔方导入,激发探索欲。 2、由魔方这个实物到他的形——正方体,回顾正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立足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同时,复习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为本节课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小组讨论 探究新知 1、二阶涂色,触摸关键 使用二阶魔方研究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设计李叔叔给魔方刷漆的情境,探究二阶魔方上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明确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在顶点处。 设计意图:由简单的正方体入手,积累观察经验,经历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由只有6个面涂色到只有三个面涂色,由简单到困难,为后面研究更为复杂的正方体作准备。 2、三阶涂色,初探核心 (1)利用马克笔给实物三阶魔方涂色,操作观察感知各类涂色情况的位置以及数量。 (2)学生不能直观看到所有情况,利用网络画板明确各类涂色情况的位置以及数量。 (3)学生汇报结束后,利用网络画板再次展示数的过程,启发学生理解每个数的由来,数形结合提炼算式。 这样让学生经历直观-抽象-直观的完整过程,探究涂色情况的本质。 3、四阶涂色,再探核心 (1)借助实物观察,提出新的活动要求,思维从“内化”到外显 (2)运用网络画板验证结果,经历从抽象到直观的过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学生观察学具的基础上探寻棱长为4cm的正方体上不同涂色情况小正方体的个数,表面上看仿佛是之前量上的增加,其实也有质的变化。前一环节没有明确要求学生用什么形式记录结果,而这一环节明确要求学生用算式记录结果,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想象、推理加计算来找答案。由数出来到算出来,规律就在一步步的探究过程中悄悄萌芽。 4、五阶涂色,挖掘本质 (1)学生借助实物小组合作研究五阶魔方上各类涂色情况的数量。 (2)学生利用网络画板进行汇报,直观演示,数形结合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有4、5阶魔方的探索经验,可以回归3阶魔方,用已知信息表示各种涂色情况的数量,便于发现算式中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发现规律,总结一般规律奠定基础。 十阶涂色,运用发现 设计意图:借助前面三阶、四阶、五阶的相关经验,脱离实物,观察算式,利用已有发现来研究十阶魔方各类涂色情况的数量,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6、n阶涂色,探出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前面学习经验,及时总结一般规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沟通联系 视点延伸 揭示这四类情况和我们正方体的顶点个数,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的关系。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我反思 总结提升 回顾总结,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不能简单理解为学生认识到什么就总结什么,而应该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作适当的延伸和提高,不仅使学生有机会感悟研究规律背后的数学思想,为以后的数学研究做好铺垫,也实现相关研究方法和数学思想由“外显”变为“内化”。
教学反思 1.各阶魔方为媒介,陌生知识表象化。 学生已经有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学习经验,但对于探究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每条棱等分若干份后,各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还是个新问题新挑战。所以本节课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3、4、5阶魔方,学生借助直观实物,一眼就能观察得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学生不易理解、无法看见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直观表象,让学生借助实物,数形结合把内隐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帮助建立空间观念。 2.信息技术为辅助,抽象知识直观化。 《探索图形》在教材中用统计表填空形式呈现,正是利用学生己经学过的统计和归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想象、观察后归纳、发现现象后面的本质规律。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藏在大正方体的中心,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更是学习的难点。在本课时,借助网络画板,学生自己操作经历 “剥离” 的过程,让学生真真切切的看到 “里面”,这样学生才能把数学形象、数学语言,数学符号一一对应起来,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 8 —